自從Adobe宣布將於今年底停止對Flash軟體的支持後,25歲的IE也迎來了生命的終結。8月17日,微軟團隊發布聲明稱,將從2020年11月30日起,停止對IE 11瀏覽器的支持。
IE瀏覽器與微軟的Windows 95作業系統,一同誕生於1995年。在21世紀最初的那幾年,它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瀏覽器,在2003年,IE瀏覽器的使用率一度達到了95%,幾乎完全壟斷了市場。
其實微軟之前就宣布過,IE 11是IE瀏覽器最後一個大版本,以後不會再有IE 12或者IE其它了。而最後一版停更,意味著IE系列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自從IE6開始,安全風險、兼容性差,以及最嚴重的問題——速度太慢,成為了IE瀏覽器一直被吐槽嫌棄的點。
再加上其它瀏覽器,尤其是火狐與Chrome這些後起之秀施加的壓力,IE的市場份額逐漸被壓縮,在2010年跌落至50%,而現在只剩下4%。即使是2013年發布的、幾乎完全根除了舊版本弊端的IE 11,也沒能受到用戶的青睞。
也正是因為那時的IE瀏覽器,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速度慢的普遍印象,吐槽IE逐漸變成了一種流行的文化現象。時至今日,仍然有網友樂此不疲地刷著那幾張諷刺IE太慢的梗圖。
甚至有好事者專門註冊了非官方的Internet Explorer推特與微博,故意播報一些已經過時多年的「新聞」。
懷舊歸懷舊,微軟淘汰表現不佳的IE瀏覽器,勢在必行。
當微軟停止更新IE瀏覽器後,我們就不能對IE瀏覽器降級,還有連接上微軟的各種服務了。而微軟給出的解決方法很簡單粗暴:升級到新的Edge瀏覽器就好啦~新的Edge瀏覽器,將支持IE 11的所有舊版應用,能夠做到無縫切換。理論上像咱們擔心的網銀,應該能夠直接在新Edge上使用。微軟早在2015年發布了Edge瀏覽器,後來又在今年1月讓新版的Edge使用谷歌的Chromium開源架構,試圖讓它逐步取代微軟親生的IE瀏覽器的地位。
有數據表明,Edge是大量Windows用戶的默認瀏覽器。它的運行速度與使用體驗確實比IE要強得多,但它始終沒能達到與IE瀏覽器的鼎盛時期相稱的人氣。IE瀏覽器經典的e字母標識
最終也沒能在Edge的logo中保留下來
在上世紀90年代,那時的網際網路,被網景瀏覽器(Netscape)壟斷著,市場份額最高去到70%,跟現在的Chrome瀏覽器有得一拼。
但是吼,當年微軟已經作為作業系統領域的佼佼者,怎麼忍得住自己不去分一杯羹,於是萌生了做一款Windows默認瀏覽器的想法。
憑藉著內置在Windows系統的優勢,IE瀏覽器不用幾年就把網景瀏覽器打趴下。
來到21世紀頭幾年,IE走到了巔峰,最可怕的是2003年竟然達到95%使用率。
你們想想看嘛,小學上電腦課,老師教上網時,是不是用IE來演示的;你們報名中高考,是不是用IE來報名的嘛;你們用網上銀行時,是不是提醒你打開IE瀏覽器……
但是,你們見得最多的是不是這個畫面?
現在提起IE瀏覽器,波老師覺得99%的人,都會罵上一句:慢、卡頓、醜、老土、不能卸載、版本混亂、兼容性差、不能用插件、功能簡陋、幹啥啥不行……
比如,同樣是上P站,當別人都已經完事、「我好了」的時候,如果波老師用的是IE瀏覽器,可能才剛剛打開網頁。
也難怪它風評那麼差了……
但是吼,哪怕IE瀏覽器的速度辣麼慢,可它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挺下來。
不為別的……只因很多官方網站,都必須用IE瀏覽器打開,原因僅僅是因為它是Windows系統自帶的。
就是那種,明知道Chrome、Edge、Firefox、Opera,哪怕是360,都會比IE好用,但偏偏就是要你用IE打開,那種複雜心情。
其實這麼多年以來,IE瀏覽器也嘗試過掙扎。波老師個人就覺得,IE 11真的挺好用的,但就是因為當年IE 6留下來的固有印象,導致IE瀏覽器哪怕再努力更新,口碑也無力回天。
甚至微軟為了推IE 11還跟上二次元的潮流,設計出一個「IE娘」。本以為能俘獲各位宅男的心,但IE瀏覽器早期的口碑實在是太慘烈,任憑你微軟怎麼賣萌,都挽留不回大家的心。
可能這就命吧……直到掙扎不下去,微軟才轉向開發Edge瀏覽器。
最後波老師再談談自己的看法,喜歡IE也好,討厭IE也罷,如今現實擺在眼前,誰也改變不了。正如同HTML5替代Flash,Win 10作業系統替代Win XP,IE瀏覽器雖然締造過輝煌,卻也無法抵擋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
可能這就是周杰倫歌詞說的:童年的紙飛機再也飛不回我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