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網絡直播規範意見發布 嚴厲查處造謠誹謗等行為

2021-02-13 網信鶴崗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等七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旨在進一步加強網絡直播行業的正面引導和規範管理,重點規範網絡打賞行為,推進主播帳號分類分級管理,提升直播平臺文化品位,促進網絡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全文如下:

關於印發《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網信辦、「掃黃打非」辦公室、通信管理局、公安廳(局)、文化和旅遊廳(局)、市場監管局(廳、委)、廣電局:

為進一步加強網絡直播行業的規範管理,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21年2月9日

近年來,網絡直播以其內容和形式的直觀性、即時性和互動性,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應用的迭代升級,網絡直播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其媒體屬性、社交屬性、商業屬性、娛樂屬性日益凸顯,深刻影響網絡生態。與此同時,網絡直播行業存在的主體責任缺失、內容生態不良、主播良莠不齊、充值打賞失範、商業營銷混亂、青少年權益遭受侵害等問題,嚴重製約網絡直播行業健康發展,給意識形態安全、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帶來挑戰,必須高度重視、認真解決。為切實加強網絡直播行業正面引導和規範管理,保護廣大網民合法權益,倡導行業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培育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網絡直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經中央領導同志同意,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持依法辦網、依法治網,準確把握網絡直播行業特點規律和發展趨勢,有效解決突出問題、難點問題、痛點問題,科學規範行業運行規則,構建良好產業生態,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積極健康、內容豐富、正能量充沛的網絡直播空間。1.壓實平臺主體責任。網絡直播平臺提供網際網路直播信息服務,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履行網絡直播平臺法定職責義務,落實網絡直播平臺主體責任清單,對照網絡直播行業主要問題清單建立健全和嚴格落實總編輯負責、內容審核、用戶註冊、跟帖評論、應急響應、技術安全、主播管理、培訓考核、舉報受理等內部管理制度。2.明確主播法律責任。自然人和組織機構利用網絡直播平臺開展直播活動,應當嚴格按照《網際網路用戶帳號名稱管理規定》等有關要求,落實網絡實名制註冊帳號並規範使用帳號名稱。網絡主播依法依規開展網絡直播活動,不得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等法律法規禁止的活動;不得超許可範圍發布網際網路新聞信息;不得接受未經其監護人同意的未成年人充值打賞;不得從事平臺內或跨平臺違法違規交易;不得組織、煽動用戶實施網絡暴力;不得組織賭博或變相賭博等線上線下違法活動。3.強化用戶行為規範。網絡直播用戶參與直播互動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合理消費;不得在直播間發布、傳播違法違規信息;不得組織、煽動對網絡主播或用戶的攻擊和謾罵;不得利用機器軟體或組織「水軍」發表負面評論和惡意「灌水」;不得營造鬥富炫富、博取眼球等不良互動氛圍。4.提升主流價值引領。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強化導向意識,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扶持優質主播,擴大優質內容生產供給;培養網絡主播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有效提升直播平臺「以文化人」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力量。5.切實維護網民權益。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嚴格遵守個人信息保護相關規定,規範收集和合法使用用戶身份、地理位置、聯繫方式等個人信息行為;充分保障用戶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等合法權益;依法依規引導和規範用戶合理消費、理性打賞;依法依規留存直播圖像、互動留言、充值打賞等記錄;加大對各類侵害網民權益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網絡直播行業秩序。6.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嚴禁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主播帳號註冊服務,為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未成年人提供網絡主播帳號註冊服務應當徵得監護人同意;應當向未成年人用戶提供「青少年模式」,防範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直播,屏蔽不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直播內容,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打賞服務;建立未成年人專屬客服團隊,優先受理、及時處置涉未成年人的相關投訴和糾紛,對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帳號打賞的,核查屬實後須按規定辦理退款。7.築牢信息安全屏障。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責任制,具備與創新發展相適應的安全可控的技術保障和防範措施;對新技術新應用新功能上線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直播信息服務,應嚴格進行安全評估;利用基於深度學習、虛擬實境等技術製作、發布的非真實直播信息內容,應當以顯著方式予以標識。8.嚴懲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打擊利用網絡直播顛覆國家政權、散播歷史虛無主義、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等違法犯罪活動;嚴厲查處淫穢色情、造謠誹謗、賭博詐騙、侵權盜版、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清理低俗庸俗、封建迷信、打「擦邊球」等違法和不良信息。9.強化準入備案管理。開展經營性網絡表演活動的直播平臺須持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並進行ICP備案;開展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的直播平臺須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或在全國網絡視聽平臺信息登記管理系統中完成登記)並進行ICP備案;開展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的直播平臺須持有《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及時向屬地網信等主管部門履行企業備案手續,停止提供直播服務的平臺應當及時註銷備案。10.構建行業制度體系。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建立健全和嚴格落實相關管理制度。建立直播帳號分類分級規範管理制度,對主播帳號實行基於主體屬性、運營內容、粉絲數量、直播熱度等因素的分類分級管理;針對不同類別級別的網絡主播帳號應當在單場受賞總額、直播熱度、直播時長和單日直播場次、場次時間間隔等方面合理設限,對違法違規主播實施必要的警示措施。建立直播打賞服務管理規則,明確平臺向用戶提供的打賞服務為信息和娛樂的消費服務,應當對單個虛擬消費品、單次打賞額度合理設置上限,對單日打賞額度累計觸發相應閾值的用戶進行消費提醒,必要時設置打賞冷靜期和延時到帳期。建立直播帶貨管理制度,依據主播帳號分級規範設定具有營銷資格的帳號級別,依法依規確定推廣商品和服務類別。11.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各部門應當切實履行職能職責,依法依規加強對網絡直播行業相關業務的監督管理。網信部門要進一步強化網絡直播行業管理的統籌協調和日常監管,建立健全部門協調聯動長效機制,制定出臺支持和促進網絡直播行業健康發展、生態治理和規範管理的政策措施;「掃黃打非」部門要履行網上「掃黃打非」聯席會議牽頭單位職責,會同有關部門掛牌督辦重特大案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嚴格落實網絡接入實名制管理要求,強化ICP備案管理;公安部門要全面提升對網絡直播犯罪行為實施全方位遏制打擊力度;文化和旅遊部門要加強網絡表演行業管理和執法工作,指導相關行業組織加強網絡表演行業自律;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網絡直播營銷領域的監督管理;廣電部門要研究制定網絡視聽節目等管理規範及準入標準。12.積極倡導社會監督。鼓勵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網絡直播行業治理,切實加強網絡直播平臺和政府、媒體、公眾間的信息交流和有效溝通,構建網絡直播規範管理的良好輿論環境。網絡直播平臺應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有效拓寬舉報渠道,簡化舉報環節,及時受理、處置並反饋公眾投訴舉報。13.發揮行業組織作用。網絡社會組織要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大力倡導行業自律,積極開展公益活動,參與淨化網絡直播環境、維護良好網絡生態。建立健全網絡主播信用評價體系,為網絡直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來源: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網

相關焦點

  • 規範網絡直播!終於來了!
    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強化導向意識,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扶持優質主播,擴大優質內容生產供給;培養網絡主播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有效提升直播平臺「以文化人」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力量。5.切實維護網民權益。
  • 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即將出臺,將限制高額打賞等三類行為
    2020年7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嚴格規範廣告審查發布、廣告代言、電子商務違法行為等。 2020年10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其中明確提到:通過網絡社交、網絡直播等其他網絡服務組織、開展網絡交易活動的網絡交易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展示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經營主體、售後服務等信息,或者進行連結跳轉提示。
  • 【探討】試論網絡誹謗行為的入罪
    二、網絡誹謗入罪難的原因(一)網絡誹謗犯罪與一般網絡暴力行為界限不明網絡暴力一般是指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在網絡空間上,利用網絡發布一些違背傳統價值理念、道德倫理、社會公共道德的言論、圖片、視頻等,對當事人進行惡意的道德批判、人身攻擊、惡意詆毀甚至是現實生活中的「人肉搜索」,將其真實的姓名、照片、居住地甚至是家人信息以及各種生活細節等隱私暴露於公眾視野下
  • 國家七部門聯合發布 《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日前,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網絡直播行業的正面引導和規範管理,重點規範網絡打賞行為,推進主播帳號分類分級管理,提升直播平臺文化品位,促進網絡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
  • 廣東省:加大力度查處網絡傳銷!2021年查處傳銷類行政違法案件42件
    會議傳達了市場監管總局打擊傳銷工作座談會議精神,交流演示近年來查處的網絡傳銷典型案例,研討網絡傳銷案件查辦疑難問題和取證方法,研究明年工作思路,部署加大力度查處網絡傳銷案件。會議指出,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委、省政府對打擊傳銷工作的總體部署和安排,堅持實施「打、防、管、控」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大力開展網絡傳銷監測治理工作,積極查處傳銷違法案件,有效遏制網絡傳銷的發展蔓延,取得一定工作成效。
  • 《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直播帶貨有規矩了
    傳媒內參導讀:10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通過網絡社交、網絡直播等其他網絡服務組織、開展網絡交易活動的網絡交易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展示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經營主體、售後服務等信息,或者進行連結跳轉提示。
  • 嚴厲打擊網絡謠言!河北多地發布最新通告
    在全區上下眾志成城,積極應對疫情的同時,各種網絡謠言也充斥在微博、貼吧、微信、QQ等網際網路平臺。為依法查處散布疫情相關謠言行為,切實維護網絡環境、穩定社會秩序,鹿泉區網信辦、鹿泉區公安局聯合發出通告如下:  一、提高應對網上信息的甄別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相關信息要以官方發布為準,對於未經證實的消息要保持高度警惕,不得上傳發布,自覺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 網絡直播需規範,「青少年模式」不能形同虛設
    日前,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 iPhone健康數據成美國殺妻案關鍵證據;七部門發布網絡直播規範意見;任正非回應退休
    #七部門發布網絡直播規範意見# 9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進一步加強網絡直播行業的正面引導和規範管理,重點規範網絡打賞行為,推進主播帳號分類分級管理
  • 網絡造謠者將被列入黑名單!這個徵求意見稿背後有何深意?
    徵求意見稿的發布為網信辦和其他監管機構對在網上發布信息的行為進行更好的管控創造了條件。;通過網絡編造、發布、傳播違背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信用等信息,或者故意為編造、發布、傳播違背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信用等信息提供技術、設備支持或者其他服務,嚴重破壞網絡空間傳播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此外,徵求意見稿規定,對在網際網路信息服務領域發生較重失信行為或多次發生輕微失信行為但尚未達到黑名單認定標準的相關失信主體,列入重點關注名單
  • 映客、花椒、秒拍等網絡直播平臺涉黃被查處
    查處中發現,這些網絡直播平臺提供的內容,宣揚淫穢、色情、危害社會公德,部分網絡「主播」為博取觀眾眼球,利用肢體和語言進行性挑逗、性暗示,吸引觀眾付費、贈送虛擬禮物。一些遊戲直播平臺充斥黑幫主題遊戲,畫面血腥,教唆犯罪,有的遊戲宣揚賭博行為,違背社會公序良俗。虛擬物品銷售是多數網絡直播平臺的主要收入,用戶使用人民幣購買虛擬物品送給主播,也就是俗稱的「打賞」。
  • 魏均新:對《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8個修改建議
    2020年10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公開徵求《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稱「辦法意見稿」)意見,引發社會關注。一位市監人結合《電子商務法》和《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等多年執法實踐,提出了八個修改意見,也歡迎各位同仁通過市監沙龍平臺交流探討。
  • 七部門發文規範網絡直播
    2月9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 揭秘推動網絡謠言背後的社會心態
    同時,萬達集團已向國家網信辦舉報該帳號的侵權行為。2015年11月12日,2015年全國工商系統網絡傳銷監測查處工作座談會在重慶召開。在此次座談會上,會議分析了WV夢幻之旅、雲在指尖、商務商會、中綠資本運作等網絡傳銷案件定性及查處的有關問題對於此可以查看連結 http://weibo.com/u/3686739204 小夥伴們會發現,在11月12日已無該內容發布,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但是縱觀近期傳播的內容看,無非都是轉發的此類張圖片和信息。
  • 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將施行
    ,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2018年,「暴走漫畫」通過「今日頭條」平臺發布含有醜化惡搞董存瑞烈士和葉挺烈士作品《囚歌》的視頻,通過其自營網站提供醜化惡搞董存瑞烈士的網絡動漫產品,文化和旅遊部指導陝西省文化廳、西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依法立案查處,
  • 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十大事件
    會議強調,要強化網上巡查管控,推動落實主體責任、主管責任、監管責任,及時依法查處網上造謠滋事行為,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及時公開透明準確發布信息,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在疫情期間嚴厲打擊網上違法犯罪,及時消除網絡安全風險隱患,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未來五年,網絡空間治理怎麼做?這份《綱要》告訴你
    1.通過立改廢釋並舉等方式,推動現有法律法規延伸適用到網絡空間;  2.研究制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嚴重失信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  3.制定完善對網絡直播、自媒體、知識社區問答等新媒體業態和算法推薦、深度偽造等新技術應用的規範管理辦法;  4.建立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管理和網絡安全審查等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研發應用的規範引導
  • 【重磅】網絡治理,遠不是404那麼簡單!(「移動網際網路的春天」治理篇下篇)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於網上有害信息的治理,依舊是網際網路治理的重中之重。《意見》明確要求「嚴厲查處造謠誹謗、電信網絡詐騙、攻擊竊密、盜版侵權、非法售賣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清理賭博、傳銷、非法集資、淫穢色情、涉槍涉爆等違法違規信息」,還指出,堅決打擊利用移動網際網路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等違法犯罪活動。
  • 淺談對《網絡安全威脅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理解
    網絡威脅信息發布是網絡安全廠商、應急組織、研究機構和個人研究者通過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威脅,並進行公開信息披露的過程。這些公開披露的信息,是公眾和相關人員了解威脅機理、背景、影響面、應對方法等信息的重要來源,有助於網絡安全運維人員制定應對決策、作出前置準備、應對攻擊後果、展開響應處置。
  • 【傳媒頭條】關於直播帶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手了,花40萬請主播帶貨僅賣出3000元
    這是中國首次把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監管上升到法制層面。此前,行業自律委員會—中國廣告協會曾發布了《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並於7月1日開始實施。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的食品安全問題,根據《食品安全法》,重點查處無經營資質銷售食品、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銷售標註虛假生產日期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等違法行為。六、依法查處廣告違法行為。針對網絡直播營銷中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問題,根據《廣告法》,重點查處發布欺騙或誤導消費者的虛假廣告、發布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違法廣告和違規廣告代言等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