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系列單片機結構及管腳介紹

2021-02-13 單片機與嵌入式

1、MCS-51單片機內部結構框圖

2、MCS-51引腳圖


3、引腳介紹


VCC(40腳):接+5 V電源正端。

VSS(20腳):接+5 V電源地端。

XTAL1(19腳):接外部石英晶體的一端。在單片機內部,它是一個反相放大器的輸入端,這個放大器構成了片內振蕩器。當採用外部時鐘時,對於HMOS單片機,該引腳接地;對於CHMOS單片機,該引腳作為外部振蕩信號的輸入端。

P0口(39~32腳):P0.0~P0.7統稱為P0口。在不接片外存儲器與不擴展I/O口時,可作為準雙向輸入/輸出口。在接有片外存儲器或擴展I/O口時,P0口分時復用為低8位地址總線和雙向數據總線。

P1口(1~8腳):P1.0~P1.7統稱為P1口,可作為準雙向I/O口使用。對於52子系列,P1.0與P1.1還有第二功能:P1.0可用作定時器/計數器2的計數脈衝輸入端T2,P1.1可用作定時器/計數器2的外部控制端T2EX。

P2口(21~28腳):P2.0~P2.7統稱為P2口,一般可作為準雙向I/O口使用;在接有片外存儲器或擴展I/O口且尋址範圍超過256位元組時,P2口用作高8位地址總線。

P3口(10~17腳):P3.0~P3.7統稱為P3口。除作為準雙向I/O口使用外,還可以將每一位用於第二功能,而且P3口的每一條引腳均可獨立定義為第一功能的輸入輸出或第二功能。P3口的第二功能如表2.1所示。

單片機|彙編|嵌入式

投稿、內容合作,請郵件:nickzong2016@aliyun.com

相關焦點

  • MCS-51單片機內部結構
    8051是MCS-51系列單片機的典型產品,其特性與我們實驗的STC89C52RC完全相同,這裡以8051為例簡介一下單片機的基本知識。
  • 單片機內部結構詳解(以MCS-51為例)
    單片機內部結構詳解(以MCS-51為例)MCS-51單片機結構MCS-51系列單片機產品有8051,8031,8751
  • MCS-51單片機指令快速記憶方法總結
    MCS-51是指由美國INTEL公司生產的一系列單片機的總稱,這一系列單片機包括了好些品種,如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產品。  學習單片機,除了搞清單片機內部功能、存儲空間分配及I/O接口外,還應掌握其指令系統。MCS-51共有111條指令,現介紹我們總結出的快速記憶MCS-51指令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 初學51單片機指令快速記憶法
    MCS-51共有111條指令,現介紹我們總結出的快速記憶MCS-51指令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大家都知道,彙編語言指令由操作碼、操作數兩部分組成。MCS-51使用彙編語言指令,它共有44個操作碼助記符,33種功能,其操作數有#data、direct、Rn、@Ri等。這裡先介紹指令助記符及其相關符號的記憶方法。
  • 如何在Linux下進行51單片機的開發
    在剛學習51單片機的時候,b站的視頻幾乎都是在Windows下進行的。
  • 【教程】51單片機輕鬆入門與實踐教程
    結合軟體和硬體,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地介紹了51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的流程、方法、技巧和設計思想。本書通過30個模塊實例全面講解單片機開發中的各種技術,包括單片機接口的擴展、存儲器的擴展、輸入/輸出及顯示技術、實用電子製作、傳感控制技術、電氣傳動及控制技術、單片機通信技術、典型器件及應用技術、外圍電路設計、軟體編程等等內容。本套課程基於暢學51開發板講解。包含:51單片機簡介、寄存器設置及使用、硬體測試、各個應用模塊器件原理及使用、外圍電路設計、51單片機C語言編程。
  • STM32單片機和51單片機有何區別?
    而單片機將這些都集中在了一個晶片上。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當然也是初學者們最容易上手學習的單片機。最早由Intel推出,由於其典型的結構和完善的總線專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眾多的邏輯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豐富的指令系統,堪稱為一代「經典」,為以後的其它單片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51單片機入門基礎教程
    系列單片機:集成 8位CPU、4K字節ROM、128位元組RAM、4個8位並口、1個全雙工串行口、2個16位定時/計數器。              80C51是MCS-51系列中的一個典型品種;其它廠商以8051為基核開發出的CMOS工藝單片機產品統稱為80C51系列。
  • 單片機的引腳,你都清楚嗎?
    51單片機學習網 歡迎喜歡電子愛好者,本平臺主要介紹電子電路應用,單片機,plc,逆變器,變頻器,diy製作一些有創意的電子產品,這是一個共享學習的平臺。MCS51是指由美國INTEL公司(對了,就是大名鼎鼎的INTEL)生產的一系列單片機的總稱,這一系列單片機包括了好些品種,如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產品,該系列其它單片機都是在8051的基礎上進行功能的增、減、改變而來的,所以人們習慣於用8051來稱呼MCS51系列單片機,而8031是前些年在我國最流行的單片機,所以很多場合會看到
  • ARM、單片機、stm32、51單片機、和開發板的概念、區別及包含關係
    ARM公司不生產晶片、生產CPU.是一個32位精簡指令集處理器架構,ARM處理器包含以下幾個系列的處理器產品以及其它廠商實現的基於ARM體系結構的處理器。如ARM7 系列、ARM9系列、ARM9E系列、ARM10E系列等等。這些處理器廣泛應用於實時嵌入式應用,如存儲設備、汽車、工業和網絡設備。
  • 51單片機存儲器詳解
    程序相當於給微處理器處理問題的一系列命令。其實程序和數據一樣,都是由機器碼組成的代碼串。只是程序代碼則存放於程序存儲器中。MCS-51具有64kB程序存儲器尋址空間,它是用於存放用戶程序、數據和表格等信息。對於內部無ROM的8031單片機,它的程序存儲器必須外接,空間地址為64kB,此時單片機的端必須接地。強制CPU從外部程序存儲器讀取程序。
  • [原創圖書]51單片機C語言基礎程序設計
    51單片機C語言基礎程序設計,是知創學院Jason大學期間學習51單片機時總結整理的一本51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的基礎入門圖書
  • 51單片機總線時序總結
    二、單片機的三總線結構51系列單片機具有完善的總線接口時序,可以擴展控制對象,其直接尋址能力達到64k( 2的16次方) 。在總線模式下,不同的對象共享總線,獨立編址、分時復用總線,CPU 通過地址選擇訪問的對象,完成與各對象之間的信息傳遞。單片機三總線擴展示意如圖1 所示。
  • 單片機的存儲結構----數據存儲器RAM
    當單片機掉電或者重啟後,RAM內的信息就會丟失。一、內RAM:(1)工作寄存器51系列單片機共有4組通用工作寄存器,每組8個單元,分別對應一個寄存器R0~R7.通用工作寄存器常用於存放運算的中間結果等。它們的功能及使用不做預先規定,所以稱之為通用工作寄存器。4組工作寄存器分配在片內RAM的00H~1FH共32個單元中。
  • 51單片機-LCD1602液晶顯示模塊
    這一講將介紹單片機驅動LCD1602液晶顯示模塊。
  • 學51單片機必看!51單片機導論
    一:單片機引腳單片機,STC89C52:單片機全稱單片微型計算機;
  • Keil uvision C51----51系列兼容單片機C語言軟體開發系統
    軟體簡介:       Keil C51是美國Keil Software公司(ARM公司之一)出品的51系列兼容單片機C語言軟體開發系統。與彙編相比,C語言在功能上、結構性、可讀性、可維護性上有明顯的優勢,因而易學易用。
  • 51單片機CPU結構、串行口、I/O腳、編碼及解碼器&存儲器的存儲工作原理分析
    系列單片機片內有一個串行I/O埠,通過引腳RXD(P3.0)和TXD(P3.1)可與外設電路進行全雙工的串行異步通信。在這節課,我們就與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51單片機CPU的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前面我們已講過,8051的單片機有16根地址線,它的存儲地址有216=65 536個,這麼多的存儲地址,而地址線卻只有16根,我們怎麼用16根地址線來控制這6萬多個存儲地址呢?接下來我們就這個問題與大家一起做個探討:在上節課《第九課:51單片機CPU的結構》時我們已知道,在51單片機的內部有一個叫做解碼器的部件。用16根地址線來控制65536個存儲地址,就是用解碼來實現的。
  • 掌握方法與技巧輕鬆學習51單片機
    單片機是微機的一種,現時有8051、AVR、ARM7、ARM9等系列,其中 「8051」是源自於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晶片,但目前不同生產廠商都以其兼容晶片為主,如Ateml公司的89C51/89S51系統,宏晶公司的STC89C52RC。
  • 掌握方法與技巧,輕鬆玩轉51單片機
    單片機是微機的一種,現時有8051、AVR、ARM7、ARM9等系列,其中 「8051」是源自於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晶片,但目前不同生產廠商都以其兼容晶片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