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枯竭、病毒瘟疫以及核能災難一直以來都是不少遊戲劇情發生的背景,目的在於將玩家合情合理地扔進世界末日的災難之中,感受未曾感受過的那種孤獨、悽涼以及彷徨失措。但儘管遊戲中所呈現的末日災難從其渲染感和代入感來說給人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世界末日大多數時候卻都只是體現在畫面上,或者停留在口頭上,而很少能讓玩家們去深思:為什麼世界會末日?
「經常有人問我有哪些不錯的氣候變化遊戲可以推薦,說實話,我也答不上來。」JR Burgmann 是澳大利亞的一位在讀博士,同時也是氣候變化傳播研究院的專家之一,在他看來,儘管當代電子遊戲非常善於構建末世背景,其恢弘的遊戲場面和所能提供給玩家的超強沉浸感同樣不容置否,但卻鮮有作品會在環境氣候危機的議題上花更多的筆墨進行探索,並將這種技術用於遊戲中以喚起玩家們對環境氣候危機的意識。
無論是雪山崩塌抑或是火山爆發,甚至是人類為了爭奪最後的一小撮稀缺資源而引發的各種毀滅性戰爭,它們大多都只是遊戲開頭篇章的一個引子,僅此而已,大多數情況下製作方也並不會花更多的筆墨去引導玩家思考這些事件發生的緣由。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就遊戲本身這個媒介來說,要想獲取成功,取決的還是其內核玩法而並非逼著玩家去思考現實的想法,但值得慶幸的是,儘管並非遊戲製作方的義務,隨著近年來愈發嚴重的環境、氣候、資源危機等等問題,我們也逐漸看到不少遊戲廠商試圖在這些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比如最近銷量衝頂的《寶可夢 劍/盾》,比如《無題大鵝模擬》、比如《文明 6》的 DLC 「風雲變幻」等等作品。
「變異」的雙彈瓦斯和「褪色」了的太陽珊瑚
「吸收大氣中的汙染成分,然後吐出新鮮的空氣,這就是它的排洩方式。」
如果在神奇寶貝百科搜索寶可夢雙彈瓦斯伽勒爾地區的樣子,你將能獲取到以上這一行描述信息,《寶可夢 劍/盾》中伽勒爾地區形態的雙彈瓦斯和前作出現過的雙彈瓦斯在外貌上有著相當大的不同,除了其頭上長出了一條長煙囪之外,外貌顏色也有一定的變化:
根據官方的說法,在伽勒爾地區之前工廠林立、空氣汙染嚴重的時代,雙彈瓦斯不知道為什麼就變成了這個樣子,雙彈瓦斯(伽勒爾的樣子)以受汙染的空氣和毒氣作為營養來源,當它吸收了氣體裡的毒素後,會從頭頂排出氣體,由於噴出的空氣經過淨化,所以非常乾淨。
另一方面,積存在雙彈瓦斯(伽勒爾的樣子)體內的毒素則會化成高濃度的毒氣,從嘴巴溢出並飄散在嘴巴附近,就算只是嗅到一點也能夠使全身麻痺而動彈不得。就從其描述來看,雙彈瓦斯(伽勒爾的樣子)所表現出來的變異似乎都與環境汙染有著某種脫不開的關係。
除了雙彈瓦斯,《寶可夢 劍/盾》中還有另一隻寶可夢也引發了玩家們對於環境汙染的思考,它的名字是太陽珊瑚。
根據官方資料,寶可夢太陽珊瑚原本應是粉紅色的,腹部和四肢為白色,背後有四隻角,不過到了《寶可夢 劍/盾》中,太陽珊瑚(伽勒爾的樣子)的身體則變成了白色,背後的四隻角也變成了半透明的靈體。
「珊瑚白化」,這是不少玩家在看到這個變異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性。
在現實中,珊瑚白化現象是珊瑚礁所表現出來的病理特徵,造成珊瑚白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而導致的暖流匯聚導致海水溫度過高,不過諸如沉積物增加而引起水變渾濁、細菌感染、海水鹽度改變等等也是造成珊瑚白化現象的原因。健康的珊瑚會出現紅、黃綠等各種顏色,這些顏色實際上是其體內海藻的顏色,但白化的珊瑚會派出體內的海藻,並顯現出白色。從外觀上看,這與寶可夢太陽珊瑚由原來的粉紅色變成白色的描述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儘管在遊戲中,官方並沒有明確闡明這一作的新舞臺伽勒爾地區受汙染的具體情況,而對於寶可夢雙彈瓦斯(伽勒爾的樣子)以及太陽珊瑚(伽勒爾的樣子)的描述也沒有明確說明是遭受環境變異而造成的變異,但從其客觀存在的種種跡象以及玩家主觀揣測的假設看來,都讓人覺得官方有意通過這些舉動來讓玩家進一步思考環境危機所能夠帶來的危害。
那些明示或暗含環境保護意識的遊戲
實際上,除了《寶可夢 劍/盾》之外,在 2019 年意外走紅的一款獨立遊戲《無題大鵝模擬》也同樣參與到了關注環境保護的行業當中。
「為了參加『全球氣候罷工』活動,我們在遊戲發布日那天暫停了手上的工作。」遊戲《無題大鵝模擬》的設計師 Nico Disseldorp 在接受外媒 Kotaku 採訪時這麼說道:「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政府以及世界各地其他地區的政府都能夠立即採取緊急行動來減輕氣候變化帶來的惡劣影響。」
去年的 9 月 20 日,正值獨立遊戲《無題大鵝模擬》上線當天,遊戲製作組的人卻放下了手上的工作參加了當地一個有關全球氣候罷工的活動,「大家現在或者其他的任何時間都能夠玩到我們的遊戲,也能玩到其他各種各樣的遊戲,但是氣候危機卻是迫在眉睫要解決的事情,需要我們放下手頭上的東西去要求政府馬上採取行動。」
與此同時,遊戲工作室 House House 還在官方推特上這樣說道:「星期五的必做清單有 2 件事,一個是購買我們的遊戲,另一個就是去參加『全球氣候罷工』活動。(開玩笑的,你可以不買我們的遊戲,但如果可以的話,請你去參加『全球氣候罷工』活動。)」
遊戲製作方 House House 在遊戲上線當天發送的官推
如果再把時間線往前推移,除了《寶可夢 劍/盾》和《無題大鵝模擬》製作團隊的罷工遊行,2019 年初《文明 6》的 DLC 「風雲變幻」中攜帶的環境危機意識感則更為強烈,在遊戲公開預告片的開頭,前一秒,探險隊員還自信十足地在雪地上測量勘探,下一秒,雪山坍塌地面崩裂,探險隊員不幸身亡,緊接著火山爆發、地震等一些列自然災害爆發,人們四處逃竄驚慌失措。
「人類的探索和進步永無止境,但這並不是毫無代價的。」旁白字正腔圓的配音貫穿整個預告片,頗有一種壓迫感,無時無刻不告誡著大眾:人類正在為長久以來與大自然抗爭的行為買單。而在這個遊戲世界中,玩家的選擇都將影響整個世界的生態系統,甚至可能改變整個星球的未來。比如在遊戲初期,玩家可以通過燃煤和石油等資源為高級建築供電,等到後期再生資源解鎖之後也可以加以利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玩家對資源的選擇將直接影響世界的氣溫,並有可能會造成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的災害。
「為地球而玩」
實際上,隨著近年來環境危機意識的不斷提升,電子遊戲在促進環保的路上雖然走得有點慢但也絕不是止步不前,在 2019 年 3 月份的時候聯合國就建立了一個與遊戲行業有著緊密聯繫的項目,名字叫「為地球而玩(Playing For The Planet)」,這個項目意在通過遊戲喚起人們保護地球環境的意識,並與遊戲廠商、製作者等相關人士探討如何「為地球而玩」。
截止目前,根據「為地球而玩(Playing For The Planet)」官方網站的頁面顯示,遊戲行業中已經有 21 家公司參與到了這個項目之中,微軟、索尼、育碧等這些知名遊戲廠商也在名單之列,他們承諾通過各自的平臺來採取行動應對氣候危機,內容涵蓋減少碳排放、種植樹木、提高用戶環保意識等各個方面。而就在幾天前,微軟似乎也確實在履行承諾的路上快馬加鞭,對外宣布將在 2030 年前實現碳負排放,並在 2050 年將公司歷年產生的碳排放量抵消,同時將成立 10 億美元其後創新基金用於減少、收集以及消除碳排放等問題,此舉馬上獲得了項目「為地球而玩」的官方推特轉推點讚,同時也為項目的其他參與者起到了帶頭的作用。
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在「為地球而玩」釋出的一份數據報告中顯示,全球有 2.3 億人在玩電子遊戲,而人們每年花費在電子遊戲中的費用是電影花費的 3 倍有多。「我覺得電子遊戲這個行業或許就像是讓人們邁進一個新領域的墊腳石。」聯合國環境署環境教育處處長 Sam Barratt 在 2020 年初的一次演講中這麼說道。Sam 同時也是「為地球而玩」項目的呼籲者之一,他認為在保護環境的議題上,電子行業能夠充當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通過遊戲中的故事來讓人們在這個問題上有更深刻的認識。
「世界末日離我們還有多遠?」
也許正是因為在遊戲中看到過雪山崩塌,地面下陷、病毒圍城,又或許是因為在遊戲中看到過各種世界末日的樣子,在習以為常的畫面之外,對很多玩家來說只要在現實中有一絲意外撥動了神經也多少讓人有了一些異樣的擔憂和害怕,而這也正是遊戲引起人們重視環境問題、氣候危機的映射之一。
「我不知道世界末日會有多遠,但我記得我 1 年前還覺得 2020 年還有很遠。」
慶幸的是,如今,電子遊戲已經在促進環保的路上前行,或許還走得有點緩慢,或許還沒能那麼快看到終點,但就像雪地上走出來的痕跡,一步一個腳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