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開幕現場
02 佛教教育論壇會場
03 第十一世班禪大師蒞臨佛教教育論壇
04 佛教教育論壇學者雲集
05 會閒法師與佛教教育論壇主持人湛如法師、梵智法師溝通交流
06 會閒法師與論壇工作組人員在一起
07 會閒法師與論壇志願者在一起
08 會閒法師與佛教教育論壇工作組部分人員合影
09 則旭法師等與居士論壇翻譯人員合影
10 學聰法師等與公益論壇翻譯人員合影
11 會閒法師在工作中
12 心舉法師在工作中
13 妙永法師在工作中
14 則旭法師在工作中
15 性純法師在工作中
16 學聰法師在工作中
17 演修師、安詳師在工作中
18 明勝師在工作中
19 工作場景一瞥
10月25日,隨著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的順利閉幕,學院工作組及翻譯團隊經過前後三個多月的辛苦努力,所承擔的「人成與佛成——佛教教育論壇」和論壇翻譯等各項指派任務均全部順利完成,並得到了會方的讚嘆和認可。
受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院長道慈大和尚的委託,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常務副院長會閒法師在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召集了學院辦公室副主任齊俊曌居士、教學科研實踐基地方強居士,邀請了福建東南衛視製片人李嘉輝女士等人組成了教育論壇工作組,詳細交待了工作任務,商討了工作方案,制訂了工作計劃,確定了工作預案,明確了工作重點和時間節點。
9月8日,會閒法師攜教育論壇工作組赴無錫靈山參加第四屆佛教論壇工作推進會。在會上,會閒法師提交了細緻、完善和規範的《佛教教育論壇策劃方案》,就會議構想、會議形式、會議流程、會議時間、會議論題、討論話題,以及會前各節點任務和工作重心等作了逐一明確和闡述性說明,與此同時,會閒法師還在《策劃方案》中建設性地對會議作了流程推演,使得方案更具說服力的同時,也讓會議由抽象描述轉為了具體展現。《佛教教育論壇策劃方案》得到了會方及與會人員的一致認可,其後遂成為了各分論壇的標準工作範本。
此外,在道慈院長大和尚和舟山市民宗局袁德新副局長的支持下,會閒法師還抽調出學院教務長能進法師,學院教學科研基地心舉法師,學院《普濟》報副主編妙永法師,學院一線授課法師慧智法師、親道法師、性純法師、演修法師、宗慧法師,學院外派研究生則旭法師、學聰法師,學院在讀生安詳師、明勝師、崇舟師等13名既精於佛學,又精於英語、日語、巴利語的優秀人才,充實到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的翻譯團隊中。
根據會方要求,會閒法師帶領教育論壇工作組和配合翻譯工作的法師於10月15日、19日、21日分三批赴無錫靈山,集中備戰。此後,教育論壇工作組在會方的指定時間內,先後完成了《發言順序流程表》(中英)、主持詞(中英)和會議PPT(中英)等佛教教育論壇召開所需的文稿文件,並及時上報會方。在工作過程中,道慈大和尚與會閒法師再三強調,所有成員無論是會前、會中、會後,每個時段、每個環節都要保證任務按時完成,工作保質保量,做到人人各司其責,事事有條不紊。
在會議備戰及會議進行中,會閒法師以身作則,帶領教育論壇工作組和配合翻譯工作的法師,以會方需求為己任,同願同行,勇猛精進,克服各種困難,把休息、就餐等時間壓縮到最低限度,為按時按需、保質保量完成分論壇的所有會務工作,以及會方交付的全部翻譯任務掃清一切障礙。期間,大家還自發組成了「工作組」、「翻譯組」等微信工作群,學院所有成員不分晝夜,24小時響應,討論、交流,並逐一攻克各個工作和翻譯難點,使每一項會務、每一份文案,每一篇譯文、每一個單詞都能夠經得住反覆推敲和深入剖析。
在論壇召開前期,承擔翻譯任務的法師們廢寢忘食、兢兢業業,以飽滿的熱情,高標準、高要求地完成100多篇、10萬餘字的中英、中日翻譯工作,更在針對佛教專屬名詞的翻譯上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在論壇召開期間,承擔翻譯任務的法師們分別分派至主會場和各分論壇,擔任同傳、間傳任務。妙永法師、心舉法師、則旭法師、性純法師還分別擔任新媒體論壇、電視論壇、青年論壇、居士論壇、教育論壇的翻譯組組長,尤其是妙永法師,同時還擔任了開幕式、閉幕式的日語同傳任務,他精確的翻譯、標準的發音、流暢的語句,給論壇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與會各方的一致讚嘆和高度認可。
另外,為了體現佛教教育的發展歷程,傳遞佛教教育的精神內核,凸顯佛教教育的重要作用,會閒法師還特意安排李嘉輝居士製作了題為「佛教教育發展演變」的三分半鐘專題宣傳短片,並幾易其稿,精益求精。短片安排在代表進場及離場時循環播放,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歡迎,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正是這些細緻周到的策劃,條理分明的節點,團結奮進的團隊,精進和合的精神,才使得學院成員參與和承擔的所有工作都得以落實到位,進而為論壇的翻譯工作和分論壇的成功舉行提供了有力保證。
佛教教育論壇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湛如法師、聯合國衛塞節執委會主席梵智法師分別擔任中英主持,吸引了來自世界五大洲、兩岸四地共25個國家或地區的70多位高僧大德、學者、居士關注和參與。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宗性法師、如瑞法師、仁青安傑活佛,以及印度那爛陀大學校長潘特博士、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德國佛教聯盟Mr.Reiner Frey、日本大正大學校長助理大塚伸夫先生、韓國威德大學校普性教授、香港佛教聯合會總務主任衍空法師、臺灣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依空法師等,共提交論壇30餘篇論文,論文涵蓋了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等領域,內容涉及了教理教義、學術交流、教學實踐、弘法傳承、感悟啟迪、意義作用等方方面面。此次佛教教育論壇集眾智成就,集百家凝練,無論是蒞臨代表人數、論文提交篇數、交流深度、地域廣度、熱情程度,都是本屆世界佛教論壇引人注目、意義深遠的亮點,眾望所至,結果自成。
佛教教育論壇始終緊扣「同願同行 交流互鑑」的大會主題,圍繞著「覺醒、戒律、倫理、人成、佛成」五大議題,從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等多角度、多層面展開佛教教育與人性覺醒之間的文明對話,期盼通過佛教教育與佛陀智慧的碰撞,推動世界思考不同文明的和諧互鑑。佛教教育論壇為不同區域、不同行證的思想匯聚、平等交流、相互借鑑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這使得佛教教育論壇平等、多元、開放的特色愈加彰顯。
在論壇召開期間,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蒞臨佛教教育論壇會場,聆聽了24日的全場發言。中國佛教協會劉威秘書長、教務部主任宏度法師,國宗局一司李寒穎副司長亦親臨會場,反映出了當前國家、教界對於佛教教育的重視,對於佛教教育發展的關注,對於佛教教育前境的期盼。也讓作為佛教教育排頭兵的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進一步切身感受到了教育事業的意義,深刻認識到了教育事業肩負的重擔和承載的責任。
佛教教育,既是法輪常轉的核心方法,也是續佛慧命的不二法門。抓住「圓滿智慧,成就道業;利樂有情,自度度他;正法久住,法輪常轉;國泰民安,致力六和。」的教育核心,和合眾緣,眾緣和合,以各種善巧,培育能夠於佛學上融會貫通,於現實中真修實證,能夠荷擔如來家業,教化一方眾生,並且擁有圓滿人格與僧格的大德高僧,都是佛教教育非常清晰的方向與目的。以此為基,我們要領會中國佛教協會給予參與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人成與佛成——佛教教育論壇」的深刻用心,立足高端,以國際視角、全局思維、高遠眼光對佛教、對佛教教育事業做通盤觀察和甚深思考,安心教育崗位,致力佛教教育,以實際行動在佛教教育事業中體現自我價值和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