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臺積電發布公告,宣稱「有意在美國新建且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文中指出,該廠將採用臺積電5nm製程技術,規劃月產能2萬片,將於2021年動工,於2024年量產——在當前敏感的局勢下,臺積電此舉背後的深意以及未來可能造成的影響引起了廣泛關注。
芯謀研究第一時間對此事進行了深入了解,做了簡要分析:
一、臺積電此舉更多是對川普政府一直以來要求的回應;
一座投資120億美元的晶圓廠涉及到的經濟效益、成本、效率、客戶和產業基礎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甚大——雖說美國有臺積電的幾大客戶(蘋果、高通、NVIDIA、AMD等),也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但在效率和資金支持上處於劣勢。再考慮到之前富士康在美國建廠的反覆,以及美國環評政策、土地徵收、美國今年大選等因素,臺積電公告中雖然提到2021年破土動工,但不排除這個決定未來有變化的可能。
在工藝節點方面,雖說5納米工藝節點放在當下屬於最先進工藝,但在2024年,5納米卻應該不是——屆時的最先進工藝,應該是3納米或者更低,而且2萬片的月產能偏少,不足以支撐一個先進晶圓代工廠,經濟效益不好。這不符合臺積電一貫的建廠策略。所以無論從投資回報或者經濟效益上來說,「臺積電赴美設廠」未來能否實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因此,綜合上述相關因素的考量,芯謀研究認為「臺積電赴美設廠」更多只是展示 「姿態」,給川普政府納個「投名狀」,實際變數頗大。
二、臺積電此舉對華為及中國客戶影響不大;
臺積電若在美國建廠,所服務的客戶自然以美國客戶為先,中國設計公司受到的影響不大。雖然並不排除後續工藝節點有演進的可能,但首先在產能上就難以支持,客戶的導入也存在問題。臺積電的總部畢竟在臺灣,最先進工藝和大規模生產基地也在臺灣。單單一座美國廠對臺積電以及中國客戶的影響著實有限。
至於臺積電與華為之間的關係是否會受到影響?芯謀研究認為臺積電赴美建廠的舉動並不會影響臺積電與華為的關係。相反地,因為支持了美國政府、在美國本土設廠等原因,臺積電在和美國交涉關於「10%」、「25%」等「美國技術比例」時話語權可能會加大,從而減輕美國施壓臺積電對華為斷供的壓力。
三、臺積電此舉不會影響其先進工藝的生產與研發;
芯謀研究始終認為臺積電的先進工藝研發基地以及生產大本營還是會留在臺灣——就算是最先進工藝的α客戶和先進工藝導入,也只會是在臺灣,而不會在美國。這其中既有「臺灣是臺積電總部」的原因,也不乏「美國多家公司是臺積電的競爭對手」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因此,臺積電先進工藝的研發主要在臺灣,短期內不會改變。
雖然目前看來,芯謀研究認為這件事情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並不大,但這件事情的發生也讓我們意識到半導體產業作為「大國戰略高地」,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芯謀研究認為我國政府應該堅持開放,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心態,與國際半導體公司加強合作、擴大合作。政府更要積極地與國際企業交流,尋找既能符合商業原則,又能規避政治監管的新型可持續合作模式,探討國際先進半導體企業來華建廠的可能,打造全球合作共贏的半導體產業生態。
關於芯謀研究:
芯謀研究(ICwise),中國領先的高科技研究公司。芯謀以「芯動中國,謀略天下」為己任,以「為芯謀天下」為使命,致力於成為一家植根於中國的世界級的半導體及電子行業權威的研究機構。公司擁有產業研究、投資諮詢、戰略規劃等三大塊業務,緊密跟蹤國際國內半導體以及電子產業的發展,為廣大客戶提供客觀獨立精確的行業數據以及專業權威的分析報告。同時憑藉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產業規律的深刻理解和洞察,依託客觀準確的行業數據積累,以及廣泛的人脈和資源,為半導體產業投融資、併購整合提供全面客觀的諮詢服務,為企業和政府提供科學的、前瞻的和可操作性的戰略規劃。
芯謀研究自2015年初成立以來,在半導體產業深耕細作,蓬勃發展。目前芯謀諮詢已有一名首席分析師,四名研究總監,三名高級分析師,三名分析師,兩名助理分析師總共十三名分析師的研究團隊。團隊總計曾在國際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機構有著累積超過100年的從業經驗,是全球領先的專注在中國的半導體研究機構!
芯謀公司網址:
www.icwise.com.cn
產業報告垂詢及業務垂詢:
gu@icwise.com.cn
歡迎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芯謀研究」公眾號,或者搜索「ICwise」添加芯謀公眾號,芯謀研究將為您帶來「最真實、最快速、最深入」的產業時事點評,為您帶來「獨立、專業、權威」的產業分析見解。期待與您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