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固態硬碟最新科普選購攻略,2020年,看完立馬懂!

2021-02-13 明略優選測評室

目前固態硬碟已經全面取代機械硬碟, 隨著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的不斷下降,現在SSD的價格已經便宜到白菜價,不過2020年因為特殊原因,停工影響固態硬碟也大幅度上漲,比如東芝的RC500幾乎漲了一倍。按照技術發展,固態硬碟長期而言是降價的。

一、SSD固態硬碟相關知識科普

在跟大家說固態硬碟之前先跟大家簡單說一下電腦工作流程,方便我們理解固態硬碟的作用。

舉個例子:

CPU:人類
數據:我們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品
內存條:一個有很多我們需要的生活用品的超市
硬碟:建在偏遠的地方的一個大市場

我們居住的小區一般就有幾個超市,所以我們購買生活用品很方便、很快,但是就是比大型市場貴,由於房租高,所以面積小,東西相對較少。

這就是我們內存條的特點:讀取速度快,價格高,容量小。

大的市場離我們遠,多半在郊區附近,因此房租低,面積大,東西多,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在這裡,價格便宜,但是由於在郊區所以我們去購買生活用品的時候,需要花費的時間長。

這就是我們硬碟的特點:讀取速度慢,價格便宜,容量大。

當你打開一個遊戲的時候,CPU就會向內存條索要遊戲的數據,但是內存條裡沒有這個遊戲的數據,於是打電話給硬碟,讓硬碟調貨過來,硬碟用貨車將遊戲數據送到內存條,需要花費時間,這段時間就是我們的遊戲啟動時間。

如果你的硬碟速度慢,CPU就要等很久,這就是遊戲和應用啟動慢的原因。

當數據全部運送到內存條的時候,CPU就可以直接從內存條中拿數據了。

內存的讀寫速度是很快的,玩遊戲就不會覺得有卡頓了。

電腦開機慢,開應用慢就是因為硬碟速度慢的問題,固態硬碟的速度是機械硬碟的好幾倍。固態硬碟可以改善電腦反應慢的問題。

二、接下來再聊一聊那些之前看不懂的配置參數,都是什麼意思。

1、固態硬碟的存儲顆粒

顆粒是固態硬碟存儲數據的東西

存儲顆粒分為四種類型:

S(single)LC顆粒:每個存儲單元只存1bit數據

M(multi)LC顆粒:每個存儲單元存儲2bit數據

T(triple)LC顆粒:每個存儲單元存儲3bit數據

Q(quad)LC顆粒:每個存儲單元存儲4bit數據

一個硬碟上有很多顆粒(貨架)

SLC貨架上只有一個貨物,所以找貨物的速度快,不容易出錯。

TLC貨架上有三個貨物,所以要按順序查找,尋找需要的貨物,同時需要確認是否正確,需要時間,速度就慢了下來,同時由於使用頻率高,所以壽命也就比SLC和MLC短很多。用上三五年沒問題,正常情況下也該換了。同時價格也便宜,所以目前市面上很多都是採用的TLC顆粒。

可以自主生產內存顆粒的廠商有:

intel

三星

鎂光(英睿達)

海力士

東芝

閃迪

長江存儲(2020)

不能自主生產內存顆粒的廠商,但是用的是以上廠商生產合格顆粒的品牌有:

建興

浦科特

建議購買的時候選擇可以自主生產內存顆粒的廠商產品。

市面上還有很多「白片」「黑片」的固態硬碟

這個一張圖就很清晰明了了,還是要選原片,不要被賣家騙了,沒有性價比,別覺得高性價比。

2、固態硬碟的主控

主控負責硬碟所有數據的管理,相當於倉庫的管理員,負責將對應的數據(貨物)編號並放到合適的存儲顆粒(貨架)上。

對於TLC固態硬碟來說,每個貨架上三個貨物,對管理員來說是不小的壓力。在高負荷的情況下,差的主控會比存儲顆粒早先停止工作,所以對主控的要求就比較高,要求硬體要好的同時固件(系統)也要好。

比較好的主控有:

馬牌

三星

英特爾

還有做的不錯的有東芝、慧榮、群聯

3、固態硬碟的緩存

緩存有兩種:

DDR:速度很快,跟內存條差不多

slc-cache:SLC緩存,因為大多數是TLC的硬碟,所以優先使用SLC緩存,模擬SLC顆粒進行工作。所以在傳輸大文件的時候,會有明顯的掉速現象。

4、固態硬碟的分類

常見的固態硬碟有三種,根據固態硬碟的接口可以分為

為了更方便大家理解這三者的區別,我們先了解下固態硬碟的總線和協議:

總線:相當於固態硬碟給內存條和CPU傳送數據需要走的「路",這條路分為SATA總線和PCI-E總線

SATA總線速度最大不超過550MB/S

PCI-E總線速度在1000MB/S以上

5、NVMe協議

同樣是使用的PCIE×4總線的固態硬碟,也分速度快慢,沒有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速度在1500MB/S 有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速度可以高達3000MB/S

SATA接口屬於老式的接口了,走的SATA總線,速度不超過550MB/S

走PCI-E × 2總線或者SATA總線,走PCI-E總線不超過1000MB/S,走SATA總線不超過550MB/S。適合升級老的機型。

走的是PCI-E ×4總線,不支持NVMe協議的速度在1500MB/S;支持NVMe協議的速度在2000MB/S以上

PCI-E接口,走的是PCI-E×4總線。通常插在顯卡用的PCI-E×16插槽中使用

2020年出的固態硬碟基本都是PCIE3.0*4,採用NVME1.3(兼容1.2)

固態硬碟所使用M.2接口(NVME協議)為主,主板特別注意下是否支持。

6、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

硬碟讀取速度通常採用M/S來衡量,主要表示每次順序訪問(一般和較大的數據區塊訪問有關,例如128KB)搬運大塊數據塊頭極限,非常直接的大文件吞吐量。

隨機讀寫性能(IOPS)

OPS全稱為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硬碟每秒的讀寫次數。隨機讀寫能力則使用IOPS來衡量,相當於每秒內的訪問次數(隨機存取是訪問存儲設備中非相鄰位置的數據.一般訪問的數據區塊比較少,例如4KB)。一般廠家只標註速度,但是在實際使用中,IOPS更加影響使用體驗。主控和接口決定硬碟的隨機讀取IOPS。

上面兩個的差別,簡單比喻的說是一個最大搬運重量,一個最大搬運頻次。
同樣品牌型號,但不同容量也差別巨大。

固態硬碟日常性能測試參考(來自expreview).

三、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SSD固態硬碟

得看自己的主板,一些比較老的機子是沒有用於接M.2的接口的,SATA是普遍都有的,現在的主板也都支持了M.2接口。

再看你的預算範圍

再到預算範圍內,優中選優。

例如:

小新Pro13 2020款的SSD固態硬碟來自三星,容量為512GB,型號為PM981(MZVLB512HAJQ),以下是三星官網的參數介紹:

三星PM981是一款受消費者追捧的SSD,採用了TLC顆粒,官方標定的順序讀取速度為3000MB/s,順序寫入速度為1800MB/s,隨機讀取速度為270K IOPS,隨機寫入速度為420K IOPS。

以上是AS SSD和CrystalDiskMark的測試結果,這款SSD固態硬碟的讀寫性能都處於一流的水平。

小新Pro13  R5-4600U/16G/512G/深空灰/13.3寸

明略優選價:4499元(僅限雲南地區)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微信商城購買


淘寶掃描下方二維碼購買


電話:0871-65160700

官網:www.mlyx100.com

微信服務號:明略優選

微信訂閱號 : 明略優選測評室

新浪微博:明略優選

淘寶店鋪:明略優選

相關焦點

  • 固態硬碟選購1:SSD控制器廠家
    前言:固態硬碟迅猛普及,問題和故障亦日益增多,如何選購?如何維修?如何恢復?下面以2016年市面上最新的SSD控制器圖片為例,為大家做一個介紹■Intel CH29AE41AB0■OCZ Storage SolutionsIndilinx Barefoot3 M00OCZ屬於 Toshiba Corporation所有,公司旗下擁有固態硬碟技術多項專利
  • SSD固態硬碟怎麼選購?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分享的是怎麼看固態硬碟好壞,這對廣大小白電腦用戶選購SSD固態硬碟,會帶來一定的幫助。究竟SSD怎麼選?在購買固態硬碟應該看哪些方面呢?圍繞這些常見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固態硬碟相比普通機械硬碟,最大的亮點無疑是快的多的讀寫速度,將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中,可以明顯提升電腦開關機以及電腦程式載入速度,提升用戶體 驗。
  • [電腦升級]固態硬碟 SSD選購指南
    從質量和使用壽命來講,MLC>TLC從價格上來講,MLC>TLC當然,如果一般人正常使用的話(不是經常24小時開機下載之類的),即使是TLC,固態硬碟一般使用5年以上是完全沒問題的。SLC目前消費級市場上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了,想買也不能買。目前市場上主流是TLC和MLC。而且TLC居多。講完了存儲類型,再講一下主控。
  • 什麼是SSD?固態硬碟的終極解釋
    如果你的系統中沒有一個,你就錯過了——它們比硬碟快多了。但是什麼是SSD呢?我們將帶你瀏覽你需要知道的關於ssd的一切,以及為什麼你不應該買一臺沒有ssd的電腦。什麼是固態硬碟?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的工作方式不同。硬碟驅動器使用旋轉磁碟來訪問信息,而固態硬碟將數據存儲在快閃記憶體晶片上,就像智慧型手機、USB驅動器或輕薄的平板電腦一樣。
  • 【科普向】關於固態硬碟的科普和選購建議
    其實相比買雜牌的風險,撿垃圾那點壽命損耗不值一提,遺憾的是大部分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垃圾佬才能撿漏這裡有一些過去的文章可以作為參考資料,包含了機械硬碟的一些知識點和選購常識,各位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失傳技術研究所小講堂 篇一百零九:為什麼我不建議各位買1T含以上的移動硬碟?
  • 【電腦硬體】懂了才會選,固態硬碟SSD接口科普
    概要固態硬碟接口只有一種?不不不,在選購固態硬碟前,要確認好電腦硬碟接口。
  • 固態硬碟SSD速度測試軟體
    AS SSD Benchmark是非常出名的固態硬碟SSD速度測試軟體,最關鍵的是用它來測試固態硬碟是否已經4K對齊,是否打開了AHCI,可以檢測
  • 固態硬碟怎麼看好壞 史上最全的SSD固態硬碟知識掃
    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固態硬碟怎麼看好壞吧,可以說是史上最全面面的一次入門固態硬碟知識掃盲。固態硬碟知識掃盲:史上最全的SSD固態硬碟使用攻略基礎知識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的區別什麼是固態硬碟固態硬碟壽命什麼是混合硬碟固態硬碟什麼牌子好固態硬碟是什麼接口筆記本固態硬碟接口解析使用技巧固態硬碟怎麼分區固態硬碟裝系統教程U盤給SSD
  • 科普:不同類型的固態硬碟,速度相差這麼大!看完漲知識了
    固態硬碟(SSD)可提升電腦的反應速度,這是不公開的秘密了。可不是每一款固態硬碟速度都能達到理想值,好的固態硬碟有什麼特徵,這就需要我們用專業的知識進行挑選,下面IT買手四個方面深入淺出地告知你如何挑選固態硬碟。
  • 固態硬碟SSD選購技巧
    隨著固態硬碟的普及,市面上湧現出不少白菜價的產品,市場繁榮對於行業而言的確是好事,好處是選擇多了,然而卻難倒了許多選配固態硬碟的普通用戶
  • 【個性化你的電腦配置單】2020年10月裝機硬體選購攻略
    (沒錯,這篇文章就是幫你改配置的,但是請你務必仔細看完,不然改完可能還不如不改的)10月份配置單在10月1日和10月3號在JRS玩機社頭條首發!這次把【攻略】放在中間發布,主要是為了方便大家「魔改」配置單的過程在2020年的10月份,如何選擇配置單呢?
  • 2020年9月裝機配置選購攻略(硬體價格走向+基礎知識科普)
    (沒錯,這篇文章就是幫你改配置的,但是請你務必仔細看完,不然改完可能還不如不改的)9月份配置單已經在8月31日和9月2號在JRS玩機社頭條首發!這次把【攻略】放在後面發布,主要是為了方便大家「魔改」配置單的過程在2020年的9月份,如何選擇配置單呢?
  • 如何選購桌上型電腦硬碟?小白裝機選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知識指南
    目前組裝電腦在選擇硬碟上,可選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種類型,由於混合硬碟比較冷門,選擇人群較少,所以本文只針對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展開話題,兩者可以說各有千秋,互有利弊。那麼如何選購桌上型電腦硬碟?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小白裝機選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知識指南,更好的學習硬碟知識,做到真正理解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才能在選購硬碟上沒有任何疑惑。
  • 2020年8月裝機配置選購攻略(硬體價格走向+基礎知識科普)
    (沒錯,這篇文章就是幫你改配置的,但是請你務必仔細看完,不然改完可能還不如不改的)8月份配置單將在8月2日和8月3號在JRS玩機社頭條首發!在2020年的8月份,如何選擇配置單呢?這篇文章分為三部分:大家不妨照著我寫的做,一步一步來,寫出自己的個性化配置單!
  • 固態硬碟選擇全攻略!
    為什麼要買固態硬碟這段話為什麼要寫目前,許多用戶對使用固態硬碟心存疑慮。在我看來,固態硬碟並不比機械硬碟差,除了價格昂貴。這是寫給那些仍然擔心ssd的人的。如果你知道並決定購買SSD,你可以忽略這一點。SSD的物理配置:存儲和控制晶片焊接到PCB上,沒有機械部件。在購買SSD之前,你必須問的第一個問題是:SSD比機械硬碟好多少?
  • ​ 固態硬碟ssd正確設置的方法
    作者:鄭婷婷公司:西安名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職務:技術工程師       這幾年隨著固態硬碟技術的提升
  • 看完這篇,你就是選固態硬碟的高手了!
    接口、總線、協議在固態硬碟產品中是相輔相成的,可以通過總線的承載能力來判斷固態硬碟接口的理論速率上限下圖為大家總結了常見的固態硬碟接口和與之相對應的協議總線情況。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固態硬碟的總線、協議、接口的概念,總結如下:那麼如何選購適合自己電腦的固態硬碟呢?知道這些概念後,下面三步告訴你解決方案
  • 一文秒懂硬碟選購 機械硬碟、固態硬碟
    存儲極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信息,希望對大家選購硬碟有所幫助。首先從機械硬碟開始,然後是固態硬碟。 機械硬碟:普通桌面系列 桌面硬碟就是臺式機上普遍使用的3.5寸SATA接口機械硬碟。P300和X300都是東芝7200轉桌面硬碟,二者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容量上,X300覆蓋4TB及更高容量,均使用紅標。
  • SSD固態硬碟如何選購,及使用誤區分享
    到了2020年,想必大家對於固態硬碟已經非常熟悉了。因為它的價格已經非常便宜,每個人都用的起了,所以不再是像幾年前那樣高高在上。
  • 科普:說一說SSD固態硬碟
    提高HDD硬碟性能主要是靠提高轉速,目前主流的是7200RPM,民用級別高的有10000-15000RPM,但是高轉速意味著噪音、功耗的增加,對馬達的設計非常苛刻,不是想提就能提的。  碟片密度也是提高性能的一個方法,從祖宗級的IBM Winchester(溫氏)硬碟開始一直用的都是磁阻效應,最新的則是從GMR到垂直記錄的PMR變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