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是PVInfoLink的分析與預測,他認為,2020年主流尺寸仍會是G1市佔將來到60%,而M6將逐步開始發展、市場份額將達到13%。第二部分是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他認為,2020年156.75mm 尺寸佔比將快速下降,160-166mm尺寸佔比將增長為34%。
(一)
自2017年後156.75mm (M2)成為主流規格、尺寸變化稍緩不久後,2018年面臨電池片效率提升瓶頸,尺寸又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不少廠商陸續挑戰更大矽片,組件面積出現變動,下半年158.75mm (G1)成功推進後、已逐步拉抬市佔率,確立未來1-2年間的主流尺寸。然而矽片廠家希望做出差異化、矽片拉棒成本種種因素等考慮下進而推出更大尺寸166mm (M6) / 210mm (M12),多款尺寸的推出也讓市場趨勢變得混雜,現今多數廠家仍處觀望階段,以下統整現今概況及未來趨勢。
上半年部分一線組件廠家開始推展G1,其中垂直一體廠家晶科推展最為快速,晶澳、天合亦跟上腳步。而電池廠,通威、及愛旭也開始了G1尺寸的出貨,並且逐月增加。而下半年尺寸風向開始變化,尺寸規格百花爭鳴,其中隆基率先推出M6的矽片,中環亦公布M12應對。海外廠家如LG、韓華Q-cells先前為了與中國廠家區隔,已選用161.7mm(M4)做為產品尺寸,然而目前選用M4尺寸的廠家還未確定未來的尺寸規划走向。下半年多數企業仍採用G1作為單晶矽片的主流尺寸,在下半年已可以看到產量逐漸爬升,但是由於更動尺寸矽片也需變動組件尺寸,因此下遊端以及開發商仍需一段時間驗證及評估,加上年初決定的電站設計絕大多數仍以M2傳統尺寸為主,因此預估G1尺寸的市佔約只在12%左右。未來尺寸的標準化仍是需要的,主要是因為規格統一後才能具有規模經濟、成本能進一步下降,另外若僅有少數廠家能提供大尺寸矽片、價格控制權將局限在少數廠家,這也並非下遊廠家所樂見的。但在發展過程中,市場風向不確定的階段仍會有多種尺寸並行的狀況發生,觀察我們預估的尺寸變化趨勢可以看到今年將會有四種尺寸並行的狀況,我們預期主流尺寸仍會是G1市佔將來到60%,而M6將逐步開始發展、市場份額將達到13%。(二)
今天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文章中預測,2020年156.75mm 尺寸佔比將快速下降,160-166mm尺寸佔比將增長為34%。協會還對N型與P型所佔市場份額進行了預測與分析。
2019年全國矽片產量約為134.6GW,同比增長25.7%。2019年矽片環節的集中度進一步向我國集中,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
即將發布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9年版)》中矽片環節共包含11個指標,由於單晶、多晶切片環節已全面普及金剛線切割,我們刪減了「金剛線切片佔比」指標;同時考慮到矽片大尺寸化的發展趨勢新增了「不同尺寸矽片市場佔比」指標。從路線圖的指標看,矽片環節的發展特點是單晶發展快、矽片大尺寸化加快。
2019年單晶矽片(P型+N型)佔比為65%,超過一半實現反轉;從拉棒爐、鑄錠爐的投料量指標看,單晶的技術指標提升速度比預期快。
下面是摘取《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9年版)》中矽片章節3個關鍵指標的2019年發展情況及至2025年的發展趨勢:隨著金剛線母線直徑及磨粒粒徑的降低,以及矽片厚度下降,每公斤方棒/方錠的出片量將增加。
2019 年,單晶矽片市場佔比約65%,其中P 型單晶矽片市場佔比由2018 年的39.5%增長為60%,N 型單晶矽片約為5%,較2018 年基本持平。隨著下遊對單晶產品的需求增大,單晶矽片市場佔比也將逐年增高,預計2022 年單晶矽片(P 型+N 型)市場佔比將達到80%。
為獲得更高組件功率以降低單位成本,企業紛紛發布158.75mm、161.7mm、163mm、166mm以及210mm 等大尺寸矽片,且逐步投入到下遊製造中。
從不同尺寸矽片市場佔比看,2019年仍然以156.75mm 尺寸為主,市場佔比約61%;158.75mm 尺寸佔比為31.8%,是現有電池及組件生產線最易升級的方案,2020年156.75mm 尺寸佔比將快速下降,160-166mm尺寸佔比將增長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