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手遊那點事 | 火龍果
完美世界為《CS:GO》所做的大手筆營銷依然歷歷在目,這款一直在國內缺少代理商的遊戲,也終於在上線5年後被完美拿下,真正開啟《CS:GO》國服時代。
遊戲正式上線前,6座城市同時點亮地標建築、百餘家品牌為國服預熱、電競領域KOL發聲支持,微博也成為《CS:GO》國服宣傳的主戰場,大V相繼參與完美世界發起的話題#CSGO我準備好了#,當天話題閱讀量達2.3億,引發超過10萬的討論。
《CS:GO》國服公測當天百度指數達到峰值,超過《穿越火線》(CF),雖然後續曲線呈下降態勢,但比起之前已經有很大的提升。
投入高額的營銷費用、玩家參與其中徹底引爆熱度,完美世界對這款遊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然而這款已經上線5年的遊戲,真的準備好以國服的身份重新亮相了嗎?面對急速變化的遊戲市場,完美世界又會怎樣應對呢?
一、完美世界入局之後,《CS:GO》在國內有什麼變化?
去年7月份,完美世界宣布獲得《CS:GO》在中國大陸的獨家運營代理權。僅一年時間,遊戲市場早已是瞬息萬變,國內電競行業走上軌道,移動電競崛起都在這一年中發生了。而《CS:GO》作為電競領域的成功產品之一,完美世界的入局給《CS:GO》國服帶來了什麼?
1.採取雙軌同服制商業模式,吸引國內新手玩家
和其他遊戲的商業模式不同,《CS:GO》國服採取「認證免費制」與「買斷制」雙軌同服制。「認證免費制」指的是玩家實名認證後可以獲得永久免費遊戲資格,而「買斷制」不需要實名認證,付費88元、註冊完美通行證即可進入遊戲。
值得一提的是,《CS:GO》國服實行「一次作弊,終身禁賽」,因此這兩種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開掛玩家的成本。另一方面,「認證免費制」對於新手玩家也頗具吸引力,降低了用戶下載《CS:GO》的門檻。
對此,有玩家表示,關於綁定免費帳號完美做得很好,「提高了csgo的知名度,畢竟cs真的要在國內過氣了。」
2.後續增加電競賽事,提升國內《CS:GO》熱度
在國服未上線之前,《CS:GO》不僅職業賽事不多,而且獎金額度遠不及《穿越火線》、《守望先鋒》等同類型的遊戲產品。據了解,完美世界的入局將帶來「《CS:GO》中國城市精英對抗賽」,提升非職業玩家的活躍度。另外,國內《CS:GO》還將參與WESG全球總決賽、SLI國際邀請賽、WCA全球總決賽等一系列職業賽事。通過電競賽事帶動玩家,進一步提升這款遊戲在國內的熱度。
3.玩家:遊戲體驗沒有想像中好
目前距離《CS:GO》國服公測已經過去了一周,從國際服回歸國服的玩家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不少玩家認為,「感覺完美代理的非常不錯,和之前的國際服是一樣的。」另外,根據玩家在貼吧、論壇等渠道發布的帖子來看,即便能夠使用相對穩定的伺服器,也有部分玩家表示,遊戲體驗並沒有想像中好。
「隊友嫌棄我太菜舉報了我,然後我被禁賽了。」國服的到來意味著一些新手玩家的湧入,而《CS:GO》的上手難度頗高,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不會玩的新手玩家常常被其他玩家投票踢除。另一方面,或許由於遊戲匹配不合理,從國際服回歸的玩家面對新手玩家,同樣很難得到良好的遊戲體驗。
二、《CS:GO》要在國內獲得重生,依舊困難重重
作為CS系列續作,這款FPS遊戲在海外的知名度很高。根據Steam Spy統計,《CS:GO》已經賣出了超過3300萬份,位列Steam平臺的銷量榜榜首。目前最高在線人數位列第三,僅次於《絕地求生》和《DOTA2》。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CS:GO》擁有成熟的電競賽事體系,在V社的支持下,除了一年兩屆的Major比賽,還有數量眾多的第三方賽事。另外,根據第三方網站esportsearnings的2016年全年賽事數據,《CS:GO》獎金數位列所有電競項目的第二位,僅次於DOTA2。完善的賽事體系以及高額的獎金都讓《CS:GO》的職業選手和俱樂部逐漸成熟。
豐富的賽事同樣提升了玩家的活躍度,根據7月份Newzoo的統計,《CS:GO》在國外直播網站Twitch上的總遊戲觀看時長僅次於《英雄聯盟》,達到了6億7千萬小時。
對比來看,《CS:GO》國服面臨的市場環境卻不容樂觀。
1.中國玩家僅佔《CS:GO》總銷量的6.89%,遊戲門檻高
玩家方面,Steam Spy數據顯示,中國玩家僅佔《CS:GO》總銷量的6.89%,也就是說在Steam平臺購買這款遊戲的中國玩家僅有230萬。可見國內本身的《CS:GO》玩家基數還不盡人意,加之從國際服回歸到國服或許會進一步降低數據。另外,《CS:GO》主打競技,遊戲門檻很高,對於新手玩家而言初始遊戲體驗不好,在新用戶導入方面也有一定的困難。
2.國內《CS:GO》電競體系仍需培養
前文中提到《CS:GO》在國內的賽事比較少,且獎金額度不高。雖說在完美世界的支持下,該項目將會迎來各類型的賽事,但在職業選手以及俱樂部方面,《CS:GO》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由於早期國內的FPS市場被《穿越火線》壟斷,加之CS出現略有沒落的現象,CS的職業選手大部分都轉到了《穿越火線》的電競項目。後續之作《CS:GO》此前在國內未有代理,而且國內職業選手在國際比賽上未能取得很好的成績,《CS:GO》在國內的關注度較低,這款遊戲在國內的電競賽事也一直都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3.《絕地求生》熱度難擋,市場上FPS產品競爭激烈
另外,偏愛FPS類型的用戶近期被「大逃殺」遊戲《絕地求生》吸引,據8月28日Steam Spy公布的消息,《絕地求生》玩家中的55%來自於《CS:GO》,這部分《CS:GO》玩家中又有50%玩家超過了《CS:GO》的平均遊戲時間,而現在他們玩《CS:GO》的時間少了30%。這些數據都表明《CS:GO》玩家正在流失。值得一提的是,Steam平臺上購買《絕地求生》的中國玩家數量佔28.16%,位列第一。
此外,國內市場上的FPS遊戲眾多,諸如《穿越火線》、《守望先鋒》等都是競爭對手。FPS市場已經被這些遊戲搶先佔據,《CS:GO》國服此時上線,完美世界很清楚它將面臨著怎樣的競爭環境。
總結
《CS:GO》能否重新在國內復甦,還是得看完美世界如何運營這款遊戲及電競項目,在把握核心的遊戲用戶基礎上持續引入新用戶,《CS:GO》國服才算是真的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