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很多人都有這種印象,在地鐵上,有人帶著一個大的頭戴耳機在聽音樂,耳機的兩面各印著一個大寫的B字。一看就是很高大上的東西。多年前,我就很納悶,什麼品牌的耳機,個性那麼張揚呢?後來才知道,beats原來有那麼多的光環,十大耳機品牌,蘋果公司旗下,全球領先的高性能耳機品牌,高端頭戴式耳機知名品牌,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的之一。
以前沒有怎麼用過beats的耳機,主要是太窮,用不起啊。等後面漸漸熟悉beats時候,和周圍的朋友討論起來時候,發現周圍的人對beats吐槽的還挺多的。網絡上,對beats耳機差評的多如牛毛。絕大多數人都說他的性價比太差,除了長得好看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賣的貴。有位朋友這樣總結beats的耳機--同價格區域內音質最爛,同音質區域內價格最高。
最近蘋果有個活動,就是買mac送beats耳機。活動的幅度的確挺大的,周圍的朋友好幾個都買了。既然周圍有這種資源,索性就拿過來體驗一下吧。筆者體驗之後,發現beats和網友所說的不一樣,以下是筆者的體驗結果:
佩戴體驗:
戴的舒適度很好,戴上耳機,周圍安靜了。就是不打開降噪,周圍的噪聲也被過濾掉了很多。並且耳機套很柔軟,戴上去非常舒服。唯一感覺不足的地方就是對耳朵稍微有點壓迫感。佩戴長時間會感覺不舒服。音質音效:
真沒有想到,這款耳機的音質竟然調的特別好。聲音的距離近而集中,中低音渲染充足,清晰飽滿,聲音細節清晰,層次分明,臨場感不錯。適合表現有質感的人聲、樂器聲和現場。但這個系列的高音、輕音的揚開不足,所以聽起來會顯得聲音偏緊實。總體而言,流行歌曲、人聲、經典樂器和輕音樂它都通吃,但重金屬和舞曲這類會炸頭,這裡面也有低音量太足的緣故。總體來說,音質要比網友評價的正面很多。降噪技術:
beats這款號稱有自家的自適應降噪技術加持,筆者拿著這個東東在不同場景下體驗,降噪的效果在不同噪雜環境下會不一樣。不過,這個技術難度不高,就是根據周圍的信噪比來調節不同的主動降噪參數。能第一個這樣宣傳的,的確是beats。
這裡還有一個比較人性化的功能,就是語音通透功能。戴過主動降噪耳機的人都知道。周圍的人給你說話時候,你一般是聽不到的。這樣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和周圍人交流時候,要取掉耳機,beats的語音通透功能,只需要一個按鍵,就能清晰的聽到周圍人的說話了,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功能。使用體驗
有了蘋果背後這個親爹。beats和蘋果和其他產品互動這塊,做的很好。自動彈窗功能,設備自動切換功能。總之,蘋果無線耳機產品所有的特有便利功能,它樣樣都不缺。誰讓它和airpods用的是同樣一顆晶片呢。總體來說,這款產品,個人感覺,基本上趕上並超越了bose的水平。從市場的反饋也側面看到這點,Bose最近瘋狂降價了。要是沒有那麼大的壓力,盤踞降噪耳機榜首二十年的Bose,怎麼會自降身價呢?
前幾天airpods Pro發布的時候,有個朋友發朋友圈,說是beats成就了蘋果,讓蘋果在音頻市場這塊的技術增進很快。通過這款beats的產品體驗及最近的一些調研體驗,我恰恰看到了相反的結果。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市場,都是是蘋果重塑了beats,它給beats帶來的技術進步和市場要遠遠比beats給蘋果的多。很大程度上,beats能夠重生,是蘋果給他插上了翅膀。
點擊關注音頻大牛,更多精彩等著你
謝謝閱讀,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和專注
長按圖中的二維碼,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