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具類App折戟海外,為什麼只有獵豹移動殺出血路?

2021-02-13 羅超頻道

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中國市場人口紅利不再,「走出去」成為網際網路公司不約而同的選擇,BAT、螞蟻金服、摩拜、ofo、美圖等公司都在出海。不過,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出海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移動網際網路早期,很早之前就出現了海外小三巨頭:獵豹移動、久邦數碼和UC瀏覽器。其中獵豹移動和久邦數碼成功在美國上市,UC瀏覽器未能獨立上市卻也被阿里相中成為其文娛版圖的重要棋子。然而,現在回頭看我們會發現,除了少數公司之外,早期出海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大都已經偃旗息鼓。


工具曾是出海的主力軍

 

2010年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的元年,意識到移動網際網路機會的開發者,一部分面向中國本土市場推出產品,小米、微信、陌陌這幾個移動網際網路的代表品牌,都誕生於2010-2011年;還有一部分則將觸角伸向海外,Camera360、DolphinBrowser(海豚瀏覽器)、魔圖精靈、Go桌面等主攻海外市場的應用相繼面世,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百度、360、UC、微信、金山、美圖等主打國內市場的業務也揚起了出海之帆。

 

•   2011年,百度耗資1100萬收購魔圖精靈推出百度魔圖,在韓國一炮而紅,一度扮演起韓國版「美圖秀秀」的角色,嘗到甜頭的百度在2014年在公司層面啟動出海戰略,工具類業務就涉及到安全、照片、瀏覽器諸類應用,2015年一季度百度海外移動工具矩陣用戶已超過16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

•   2011年,金山網絡(現獵豹移動) 在海外推出針對安卓系統的專業手機清理類應用 CleanMaster,截至2013年底全球下載量突破一億,DAU達到了5000萬。之後又相繼推出電池醫生、內存大師、CM Launcher等工具形成矩陣、發布自主廣告平臺。獵豹移動成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出海的標杆,獵豹移動CEO傅盛也成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出海的布道師。

•   2011年,UC推出了海外版本在印度等市場斬獲頗豐,最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手機瀏覽器,2015年DAU破億;

•   2012年,微信有了WeChat的英文名,騰訊聘請梅西為代言人向世界推廣WeChat,一位了解海外市場的業內人士甚至透露,微信曾通過代理在印尼出價 15 美金一個註冊用戶。在騰訊的大力推廣下,2014年微信海外用戶就已突破2億;

•   2014年,美圖啟動國際化戰略,除了將App上傳到App Store和Google Play進行全球分發之外,還在海外七個國家和地區設立辦事處,建立本土運營團隊,結盟當地合作夥伴、研究當地市場並針對性設計和更新產品。強化本土運營的策略讓美圖在海外斬獲頗豐,到去年年底,美圖海外用戶已經超過5億了。

 

不論是創業公司還是巨頭業務,出海的主力軍都是工具,且集中在四大類工具:手機管理類,如CleanMaster、APUS、電池醫生、內存大師等清理類工具;照片類,如Camera360、美圖、百度魔圖;桌面類,Go桌面、CM Launcher等等;還有瀏覽器類,如海豚、UC、百度瀏覽器。

 

正如我之前所總結,工具類App成為出海的主力軍是有原因的。工具類app是產品驅動,而不是運營驅動,只要能抓住用戶痛點推出對應功能,不同國家的用戶需求大同小異,好的功能+強的推廣,工具型app藉助於App Store、Google Play等分發渠道,進入全球市場並不是什麼難事兒。非工具型app,則有巨大的習慣和文化差異,以及資源門檻,全球化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境。

 


工具為何偃旗息鼓了?

 

然而,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出海的主力軍,已經不再是工具。BAT等巨頭的出海業務,涉及到遊戲、電商、物流、金融等等服務型或者內容型業務,工具反而不再被特別強調。

 

曾經在海外風光無限的工具App,在2015年開始紛紛調整或退場。2015年11月,GO Launcher母公司久邦數碼(GOMO)在掛牌兩年之後黯然退市;海豚瀏覽器在賣身搜狐暢遊後,走向了沒落,2015年4月,暢遊宣告作價2.05億美元向第三方轉讓了包括海豚在內的三家子公司,再無音訊;赤子城旗下的Solo Launcher兩年未更新,17年投資Kitty Live轉戰直播;獵豹移動則推出了Live.me、收購News Republic,強化內容戰略,2017年Q1財報顯示內容型產品收入佔比已達到18.8%;美圖在海外市場斬獲頗豐,也在積極布局美拍社區、美圖手機等非工具業務,並且在傳播時努力弱化「工具」標籤。

 

曾是出海主力軍的工具App今天卻偃旗息鼓,紛紛退場,結局出人意料。成也工具、敗也工具,對於今天的結局,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是工具類App本身的問題。

 

工具容易被複製、粘性低、可替代性強。百度國際化事業部總經理胡勇接受筆者採訪時就曾表示,「工具可以撬動流量,但工具粘性低,可替代性強,內容化和輕社交將是工具化之後的重點」。久邦退市的導火索是Launcher混戰所掀起的燒錢大戰,在其退市時,市場上有GO Launcher、CM Launcher、Solo Launcher、APUS Launcher、Hola Launcher、 X Launcher和Y Launcher 等等玩家。百度魔圖在韓國曾經佔據有利地位,然而韓國本土的美圖類工具崛起卻讓百度魔圖風光不再。同樣,不論是清理工具還是美圖工具都能找到不少對手,很難形成類似於微信的壟斷地位。

 

工具類app商業模式太過單一。不論是PC時代的瀏覽器、輸入法,還是移動端的安全、天氣等app,幾乎都清一色地通過「廣告」變現,其中有一些嘗試過增值服務,如UC瀏覽器當年嘗試過做社交、做遊戲等,皆無大成。不少工具類App出海之後依賴廣告,且過度依賴某個巨頭的廣告平臺,抗風險能力就很脆弱,比如2016年Facebook調整廣告政策、2017年宣布「暫停所有中國區工具類應用廣告」,就讓一些工具類開發者的收入收到巨大影響,部分玩家不得不收縮海外市場戰線。

 

除了工具類App本身的屬性之外,今天的結局還能找到一些各自的原因。比如海豚瀏覽器是因為收購方暢遊管理層與海豚瀏覽器團隊在出海戰略上的分歧;比如UC瀏覽器則迎來了大的戰略調整,UC不再叫瀏覽器,而是全面轉型為內容分發平臺;再比如WeChat則是因為工具背後的社交功能讓其有很強的文化屬性,因此在海外的進展不如國內順利。

 

不論什麼原因,工具類App在出海大軍中不再是先鋒隊的角色,都是事實。

 


工具App沒有價值了嗎?

 

工具在出海大軍中會退役嗎?答案是否定的。

 

工具App存在著粘性低、容易被複製的問題,是不可迴避的事實。然而,工具App卻是人人都需要的產品,不論是輸入法還是瀏覽器,抑或管理工具,從PC到移動一直都是用戶基數最大的應用類別,這是用戶需求長期存在的驗證。「微信之父」張小龍在發布微信小程序時對於「工具」做了一次系統的闡述,從他的言論中我們也能看到工具的價值被許多人低估,要做好一個工具並不容易。

 

「我對公司畢業生的培訓裡,一個畢業生問我說:微信的戰略是什麼?我當時只跟他說了一句話:微信是一個工具,我們應當如何做完這個工具。可能很多我們同事也不太理解工具的意義,因為在很多人眼裡,微信不僅僅是一個工具,而是一個平臺,但我不是這麼想的。

 

我認為微信是一個工具,這是一個非常宏達的目標。我不認為說工具是一個低層面的東西。事實上,人類進化到現在的進程,是因為人類會使用工具。工具有好壞之分,做一個非常好的工具,難度是非常大的;但如果我們要做一個平臺,我們不知道要做什麼。對一個好的工具來講,體驗非常重要。所以這個理念會貫穿在我們產品裡。」

 

工具的價值不容忽視,而且工具依然是最適合出海的應用,沒有之一。與其刻意弱化工具標籤,不如打好手裡已有的牌。曾靠工具出海的獵豹移動,雖然正在大力布局直播、新聞等內容業務以及語音OS與圖像識別為核心的AI業務,但依然牢牢抓住工具這個標籤,成了工具應用出海的一枝獨秀。

 

工具一直是網際網路的老大難。PC時代,王小川提出「三級火箭戰略」解決了PC工具類軟體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從輸入法-瀏覽器-搜尋引擎,層層導入,流量價值越來越高,變現越來越容易,然而這個戰略在移動時代已很難奏效,因為移動App之間很難直接從A將用戶導入到B,且移動網際網路已不再是流量經濟,而是注意力經濟,價值的核心是時間長度,而不是流量(PV)。

 

移動時代,獵豹移動的「工具戰略」則是另外一種可資借鑑的模式。獵豹移動過去的成功讓大家看到了工具類App的價值尤其是出海的優勢,今天的布局則在改變大家對於工具類App的認知。

 


做工具還是要學獵豹

 

1、工具矩陣化。

 

工具類app大都不會只做一個產品,由於用戶需求可不斷細分,又會衍伸出新的需求,因此工具類app往往會在第一個「核心」app基礎上,延展出大量的關聯app,進而形成自己的矩陣。

 

獵豹移動就在CM(獵豹清理大師)、CMS(獵豹安全大師)等工具產品上持續領先的基礎上,不斷推出更多工具,比如今年年初推出基於AI的輸入法產品PandaKeyboard,再比如基於人臉識別技術PhotoGrid,以及個性化桌面產品CM Launcher,都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手機管理、輸入法、圖片、個性化桌面,越來越多的工具加入到其工具矩陣之中,越來越多的用戶被圈進來。

 

通過矩陣化,可以細化需求進而將體驗做得更好,可以提高複製門檻變相起到護城河的作用,還可以不斷擴大勢力範圍。現在,在全球的工具/安全領域中,獵豹已經形成全品類的矩陣優勢,成為最大的工具應用開發者,也是Android生態應用下載次數第四的開發商,部分工具類App出海遇阻、收縮戰線給獵豹移動騰出市場空間,獵豹移動工具類應用有望迎來增長。

 

2、把工具做好。

 

正如張小龍所言,「做一個非常好的工具,難度是非常大的。」,工具看上去很簡單,一個產品經理幾個技術就能開發出一款主流工具,然而要做到好用卻不容易。同樣是賣菜刀的,雙立人、十八子就能成為超級品牌;同樣是做榨汁機的,惠人就能獨步天下。實體工具的匠人精神在工具App上同樣適用,獵豹移動做工具就做到極致,它可為CM系列的每款工具投入上百人,將體驗做到極致,傅盛的「單點爆破」理論就體現出這一點,這個方法論被複製到更多工具應用上。建立工具矩陣後,再通過體驗的競爭力建立起「圍欄」,進一步提升複製門檻。

 

3、發揮入口效應。

 

工具很容易獲取用戶,雖然粘性不高,然而卻可以將用戶導入到粘性高的業務上。獵豹移動做內容業務就是通過工具矩陣形成的入口效應低成本獲客,將用戶從低粘性場景導入到高粘性場景,獲取更多用戶時長和注意力,進而更有效率地進行用戶變現——這與搜狗PC時代的三級火箭模式類似,輸入法難以變現就導入到瀏覽器和搜尋引擎。

 

4、用好數據價值。

 

工具用戶的ARPU比直播、金融等業務低,但獲客成本低,短時間就能聚集大量用戶,海量用戶就可以形成「人口效應」,產生數據和商業價值。獵豹移動的6億月活躍用戶就創造了大量的工具使用數據,這些數據可以讓其完善產品體驗、推出更多工具、儲備AI技術以及商業變現,獵豹移動現在還有機會進入輸入法、美圖工具這樣的紅海市場,就與其大數據驅動的AI技術密不可分,這些產品都利用了AI技術,提供了與市面上的App不一樣的體驗。

 

5、讓工具成為賺錢機器。

 

獵豹移動最值得借鑑的還是在於很早就基於工具矩陣App探索出了一個獨特的變現模式,改變了人們對於「工具App變現難」的認知。最初它跟所有工具App一樣依賴Facebook這樣的巨頭廣告平臺進行變現,做一個開發者,然而這意味著隨時可能被掐脖子,因此獵豹移動一邊與谷歌、雅虎、twitter等合作「不將雞蛋放到一個籃子」,同時在2015年就發布了自己的廣告平臺,避免被掣肘。

 

工具一直是獵豹移動不可替代的現金牛,2017年第一季度工具類業務及相關服務帶來的收入佔比依然接近70%,成為主要的穩定收入來源,且不依賴任何巨頭。傅盛明確「相信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雖然說工具產品不在會有高速增長,但是依然會保持強勁的現金流和利潤。」

 

6、將利潤投入到新業務。

 

獵豹移動工具類業務不只是現金牛,更是獵豹利潤來源。獵豹移動一直在努力改善利潤率,2016年Q4獵豹移動重回盈利軌道,今年Q1歸屬獵豹移動股東淨利潤9120萬元,同比增長752.2%,環比增長55.2%。盈利能力增強的核心原因在於工具業務在收入增長的同時,推廣等成本得到了壓縮,這與獵豹移動的工具矩陣化有關——矩陣越大,覆蓋用戶越多,新業務獲客成本就月底。單獨來看,工具對於獵豹就像遊戲對騰訊一樣,已經成為最賺錢的業務。同樣,就像騰訊將遊戲收入用來反哺新興業務或者騰訊視頻這樣的燒錢業務一樣,獵豹移動工具獲取的利潤則被用於發展PhotoGrid、CM Launcher等新工具產品,擴大工具矩陣實現雪球效應。這些利潤還被用於內容、AI等新業務,在工具之外,強化非工具屬性,為明天,乃至後天布局。

 

多個工具產品形成矩陣、每個產品體驗做到極致形成圍欄、再通過入口效應將用戶導入到內容(社區、硬體),同時利用人口效應形成的數據價值布局AI技術,與此同時讓工具具備穩定的營收和盈利能力,最終形成牢不可破的工具帝國,獵豹的工具戰略已經很清晰。

 

總結一下:

 

眼下工具應用出海軍團遭遇難題,但從獵豹移動的成功可以看到,工具類App不是不適合出海,也不是不能在海外紮根,而是要看方式和方法,相信工具類App依然會在出海軍團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期熱點文章推薦:


龍珠直播    專訪雲之家田榮舉    內容平臺品質之爭    直播618    滴滴優享    獎勵視頻廣告    音樂號    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    天貓超市登陸香港    豆瓣紅人經濟    短視頻「川軍」崛起    馬化騰點評馬雲和李彥宏    AI+司法    馬雲新零售翻篇   兩馬海外戰支付    美團點評盈虧平衡    一季度陌陌財報    李彥宏AI思維    百度超過今日頭條    BAT才爭奪戰    騰訊市值破3000億    網際網路製造    網際網路招聘3.0    ofo獲螞蟻金服投資    百度阿波羅計劃    網易號    生態流量經營    短視頻面面觀    微博上市三周年    打擊「做號者」   

相關焦點

  • 中國APP&遊戲出海排行榜 獵豹全球智庫報告
    雖然目前仍以工具、攝影App為主,但也不乏像移動社交類musical.ly、視頻MV神器小影(VivaVideo)、休閒遊戲莊園物語之類的優秀App,在國外也取得了較高的用戶口碑。圖注百分比代表在所有海外用戶中,使用該分類的中國App的用戶比例獵豹全球智庫(微信號:CheetahGlobalLab)上圖可以說明,工具、效率、攝影產品出海成績彰顯,遊戲市場前景無限。
  • Facebook「封殺」中國App:獵豹模式海外躺槍
    在被禁名單中,幾乎所有中國工具類的應用都榜上有名,包括獵豹移動、360、奇思科技、久邦數碼、品極網絡等20餘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 這是Facebook第一次將違規廣告的矛頭指向中國App廠商。那麼,為何Facebook要向中國App開炮?
  • 中國APP&遊戲出海排行榜
    雖然目前仍以工具、攝影App為主,但也不乏像移動社交類musical.ly、視頻MV神器小影(VivaVideo)、休閒遊戲莊園物語之類的優秀App,在國外也取得了較高的用戶口碑。二、中國出海App排行榜1.最成熟的出海App從活躍度來看,獵豹移動佔據出海應用前兩名,獵豹安全大師、電池醫生成為海外最具影響力的App,活躍市場份額最高;阿里的UC瀏覽器、百度的點心省電、聯想的茄子快傳也都取得了較高的市場滲透率。App榜
  • FB暫停中國區工具類應用廣告 對獵豹APUS衝擊有多大
    就在今日,獵豹移動發布聲明,稱外界對獵豹移動海外用戶獲取和商業變現存有諸多誤解:1、Facebook此舉只是暫停工具類應用通過其渠道獲客,並不影響工具類應用通過Facebook進行廣告變現。3、樂於看到Facebook整治行動,獵豹移動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出海的領航者,願與Facebook、眾多國內出海廠商一起抵制惡意推廣和虛假廣告,規範市場打造良好網際網路環境。獵豹移動稱,Facebook的舉措有利於肅清整個移動廣告市場的不正當競爭環境,也有助於獵豹鞏固海外市場的領先地位。
  • 獵豹移動被谷歌全部下架,活該嗎?
    同時,獵豹移動因在海外涉嫌色情推廣而遭Google Play下榜懲罰,主要是因為其利用Whatsapp的品牌標識,用色情的圖片誘導用戶下載獵豹清理大師。同年6月,獵豹移動安全大師遭Google Play全球下架處罰。2018年,獵豹電池醫生和獵豹清理大師等多款應用被發現存在廣告欺詐行為,即在後臺模擬用戶點擊廣告進行獲益。
  • 2017年5月全球App&遊戲漲幅榜:快手殺進俄羅斯 王者榮耀海外遇高仿
    傳統桌遊在移動端開始崛起,中國市場上歡樂狼人殺登頂,印尼市場漲幅榜有三款桌遊類遊戲。老牌策略遊戲「Clash of Clans」於5月22日推出史上最大規模的更新,分別上榜中國、巴西、美國、俄羅斯遊戲漲幅榜Top 10。
  • 3個月,《別踩白塊兒2》背後的曲線和獵豹移動戰略
    而以工具和安全類產品起家的獵豹移動自此已進入全球頂級遊戲發行商行列。據App Annie數據顯示,在獲選Google Play年度最佳遊戲後,《別踩白塊兒2》在多個國家下載排名迅速提升。除了印度市場以外,《別踩白塊兒2》在美國、巴西、俄羅斯和墨西哥市場自12月初問鼎免費類下載榜單首位後就一直保持TOP5的位置。當然,《別踩白塊兒2》的成功除了和自身遊戲質量有關外,其實還與獵豹移動海外戰略升級有必然關係。《別踩白塊兒2》作為國產遊戲試水海外輕遊戲的成功典範,一方面體現出獵豹強大的用戶、流量優勢,以及獵豹本身產品矩陣強大的互推能力。
  • 獵豹大數據打造移動網際網路界的「奧斯卡」盛會-獵豹移動,大數據...
    全球移動大數據分析平臺「獵豹大數據」將這些人召集在一起,共同打造了一場含金量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盛會——2018獵豹大數據峰會暨金豹獎頒獎盛典,於2018年1月18日在北京召開。在這場盛會上,獵豹大數據將帶來:一個移動網際網路界的奧斯卡盛典「九州四海,數往知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界最受關注、含金量最高的獎項將在這場盛會上頒出。
  • 獵豹移動獲《tap titans》GooglePlay發行權
    《tap titans》海外成績不俗 78個國家首頁推薦《Tap Titans》此前在各國免費榜及暢銷榜的成績據官方透露,作為一款單機遊戲,《tap titans》次日留存高達59%。遊戲曾在全球22個國家或地區取得過遊戲類下載榜Top.10、12個國家獲得暢銷榜Top.10的成績,還多次獲得蘋果首頁推薦。
  • 獵豹VS APUS大逆轉:獵豹安全大師被下榜了
    其實也可以歸結為,前360產品經理傅盛創辦的獵豹在美國起訴了前360副總裁李濤創辦的APUS。同時獵豹移動掀起了媒體公關戰,並向中國媒體預告APUS將被Google Play下架。同時,在獵豹移動和APUS的糾紛中,APUS向外公布了獵豹移動誘導卸載其產品的相關證據,而事實上,更多媒體報導披露了獵豹安全大師還誘導卸載包括淘寶、UC瀏覽器、海豚瀏覽器等中國公司軟體。由此,獵豹移動告APUS的案子,原本是獵豹要把APUS給告下架的,結果,獵豹自己先被谷歌懲罰下榜了。有圖為證:
  • 任正非一句「殺出一條血路」,被外媒翻成了…
    《華爾街日報》6月6日一篇文章,煞有介事地翻出任正非2019年的一則言論,蹩腳「美式中譯英」一番。這句話直譯翻回中文是這樣的:「衝啊,邊衝邊殺,讓鮮血染紅我們的道路。」算法團隊直接殺入到項目中去,一線既有算法又有數據,就容易突破。你們組織優秀的博士形成一個谷歌軍團,撲上去,就可能把口子撕開。」任正非呼籲華為的研發團隊不能「關在深宮大院」,而是到戰場上去,「殺出一條血路」。這段話被華為管理第一研究機構藍血研究院公眾號轉發。而這句「殺出一條血路」則被西方媒體誤解為宣戰口號。
  • 風雨十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海外徵戰沉浮錄
    然而,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在開拓海外的路上,並非一直都書寫著勝利的果實,在PC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的海外擴張已經成為了慘痛的歷史。而移動網際網路從2004年興起至今已經度過了十年。這十年中,曾經開創了塞班時代的手機王者諾基亞已然垂暮老去,IOS和安卓系統從最初的備受質疑也逐漸變為了主流的手機作業系統平分江山。
  • 中國APP出海「變形記」
    這款產品也幫助久邦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緊接著,獵豹也不甘落後,於2014年赴美上市,上市的成功同樣得益於旗下出海工具產品。招股書顯示,2013年12月,獵豹月活用戶超過3億,全年營收達到7.5億元人民幣。到了2015年末,獵豹的全球月活超過6億,總安裝量超過23億,僅第四季度就新增了近4億的下載量。
  • 一個TikTok倒下去,一群中國APP站起來
    GO桌面在Google Play中名列全球第四,成為Google Play 中應用下載量最大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應用,而排前三的公司是Facebook、Google 和NHN這種國際巨頭。但隨著各家智慧型手機功能完善,不斷開發新產品,APP與手機自帶功能差異化不大,還顯得很笨重,用戶不愛下載。 就拿久邦數碼來說吧,除了GO桌面,GO系列其它應用還包括:GO鎖屏、GO簡訊、GO聯繫人、GO天氣、GO輸入法、GO省電、GO任務管理器、Next 桌面3D、GO Toucher、GO備份等等。
  • FB、BAT、獵豹都在內容化:2017全球信息流戰爭已打響
    6.獵豹移動獵豹移動是中國公司中出海成績最好的公司,在國內工具的紅海時代獨闢蹊徑,在海外佔據了制高點;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上,獵豹移動(NYSE:CMCM)公布了內容轉型戰略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涉及新聞客戶端、社交直播和移動輕遊戲等領域。
  • 獵豹移動籤約爆款單機《tap titans》 獲Google Play全球發行權
    獵豹移動取得其在Google Play的全球發行權後,或將利用旗下優質的海外用戶資源,特別是常年盤踞在Google Play榜單前列的幾款工具APP作為入口,給予《tap titans》發行支持,該作有望成為獵豹移動繼《別踩白塊兒》後又一發力全球手遊市場的成功範例。
  • 任正非的「殺出一條血路」被外媒譯成…老任:我不是這意思!
    先看看老任說的那句原話:老任說:希望你們的「谷歌軍團」能率先殺出一條血路。這番話的背景是任正非在2019年發表了一篇名為《開放心態,連接世界,殺出一條血路》的講話。他提到的「谷歌軍團」就是谷歌公司的一個全都有博士組成的神秘軍團,為谷歌的創新和開發立下汗馬功勞。
  • 新遊 獵豹移動籤約爆款單機《tap titans》 獲Google Play全球發行權
    獵豹移動取得其在GooglePlay的全球發行權後,或將利用旗下優質的海外用戶資源,特別是常年盤踞在GooglePlay榜單前列的幾款工具APP作為入口,給予《tap titans》發行支持,該作有望成為獵豹移動繼《別踩白塊兒》後又一發力全球手遊市場的成功範例。
  • 懸崖邊的傅盛,看獵豹墜落
    傅盛最喜歡的中國企業家是張一鳴,他腹背受敵把大公司打的滿地找牙。不過,獵豹卻是字節跳動崛起過程中的最大受害者,「頭條是移動端的搜索」這一粗淺認知後來成為傅盛最大的反思。金山手機毒霸跳出手機衛士品類,通過安卓系統查毒與APP管理奪回了一定市場,但從整體格局而言,各細分領域群狼環伺,獵豹移動端突圍乏力。傅盛瞄準了海外市場,企業技術成熟、海外工具類產品尚無競爭力強的對手,還能通過邊緣化戰略避開國內巨頭的廝殺。
  • 被獵豹移動收購後的快圖瀏覽,如今過的怎麼樣?
    五個月前,快圖遊覽(QuickPic)被獵豹移動收購的消息,曾在網絡上引起一眾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