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無罪」:《生活大爆炸》的性別陷阱

2021-02-08 後生價值


今天這篇推送,是@後生價值轉譯自油管@Pop Cultural Detective(PCD)頻道的一篇視頻論文(video essay)。

PCD在油管擁有73萬關注,在2017年開始以數月一更的頻率,通過長視頻的方式將美國的流行文化放置於顯微鏡下,是國外優質的知識型視頻up主。更難得的是,PCD的每一篇視頻論文都兼具性別視角。今天這篇針對《生活大爆炸》的解剖,是其在17年8月份上傳的內容,在油管收穫了530w的播放。

視頻中,主理人Jonathan節奏明朗、論證嚴謹、舉例詳實,轉譯至文章後,不免有失卻原意的部分。有條件的夥伴,可以去油管觀看原視頻。部分PCD的視頻也被一些字幕組私販至B站。

後生價值已取得PCD的長期授權,今後也將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國際文化評論的內容,敬請期待。

作為第一批在國內大範圍傳播的美劇,《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是不少人的歡樂源泉兼美劇啟蒙。

 

從2007到2019年,總共12季的《生活大爆炸》可以說是美國繼《老友記》之後最受歡迎的情景喜劇,多次創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收視率新高。

不同的人愛上《生活大爆炸》的原因各異:有的是與四位特立獨行的男主角產生了共鳴,有的是從這些怪咖之間的友誼中找到了溫暖,有的人被劇本編排的幽默所折服。

 

然而油管頻道Pop Culture Detective卻道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我們的集體回憶,《生活大爆炸》,一直在傳達一種很有問題的性別觀。

 

面對這樣的指控,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也許都是不可置信:如果這部劇一直在傳遞性別歧視的觀點的話,為什麼作為觀眾的我們幾乎沒有感到不適或被冒犯?相反,為什麼很多人一直很享受劇中這四個怪胎以奇怪腦迴路製造的各種笑料呢?

01.

好萊塢的套路:宅男無罪


《生活大爆炸》的臺版譯名叫《宅男行不行》,其中的四個男主角,就是好萊塢典型「宅男」與「書呆子」的刻板印象集合體。

▲從左到右:拉傑什Raj,萊納德Leonard,霍華德Howard,謝爾頓Sheldon。

這些宅男們都缺乏傳統好萊塢男主角特質:既不擁有典型的帥氣外表,也不自信,並且完全不具備任何運動細胞。他們手腳不協調,體弱多病、沒有安全感且經常焦慮,還有各種怪癖和異於常人的愛好。

 

而這四位男主人公正是一類典型男性角色的代表——我們或可稱之為「蠢萌厭女宅男(the adorkable misogynist)」

 

「蠢萌厭女宅男」指那些有著「極客(geek)」氣質的男性角色;他們往往被塑造成人畜無害的書呆子宅男。

 

這種好萊塢宅男代表了傳統陽剛男性(macho manhood)的對立面。他們是易遭誤解的「好男人」,總是受到不公平對待、被同伴欺負取笑,是男子氣概競爭中弱勢的一方。而通過與陽剛男的粗糙魯莽甚至具有侵略性的行為相對比,這些呆萌的宅男們就成為更可愛體貼以至於更優秀的伴侶選擇。

在《生活大爆炸》這部廣受歡迎的情景喜劇中,四位男主人公也是如此。儘管他們被設置為正常社會中的奇葩,但他們也時常做出令人感動的體貼舉動。

 

例如,謝耳朵雖然排斥與人接觸,但在佩妮送他禮物之後會給她一個罕見的「謝式」擁抱;萊納德從北極考察回來,送給佩妮一片保存在樹脂裡的、來自北極的雪花。

然而,這種「蠢萌」人設成功掩蓋了他們極度厭女的性別觀,並為他們的某些越界行為開脫。正因為他們被普遍認為是有書呆子氣的「好人」,觀眾往往會忽略掉他們種種自以為是、變態甚至極度惡劣的性別歧視行為。

 

幾位宅男跟蹤、監視、欺騙或者操控身邊女性的現象,在劇中非常普遍。從女性角度而言,在四人呆萌與不解風情的「幽默」設定下,實際上掩藏著細思極恐的專橫與無理:他們既不接受對方的拒絕,也無視最基本的「許可原則」(consent)。

▲霍華德和拉傑什曾利用軍事衛星來偷窺超模拍攝節目的房子,並挖掘出她們的地址,打扮成裝修工上門。

 

正常情況下,這些舉動理應受到指責,然而《生活大爆炸》反而將其包裝為「可悲但本質上無害的」、甚至是一種惹人憐愛的「呆萌」。


這種呆萌宅男的設定並不只出現於《生活大爆炸》。在整個好萊塢文化當中,「蠢萌宅男厭女症(the adorkable misogyny)」流行已久,無處不在。

 

1984年,一部名為《菜鳥大反攻》的喜劇電影(Revenge of the Nerds)大獲成功。劇中男主角的形象與《生活大爆炸》如出一轍。

▲《菜鳥大反攻》(1984)並非第一部描繪不善社交的書呆子的電影,但它奠定了這一類角色的群眾基礎。在這之後幾年,以「蠢萌宅男厭女症」為模子的角色愈發受到市場喜愛。

到了九十年代,「外表無害、不擅社交但卻頻頻冒犯女性的蠢萌宅男」幾乎成為了好萊塢每部喜劇必備元素。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少數例外,這種角色幾乎都是由白人男性扮演。

02.


四個「無辜」宅男,何罪之有?


稍加用心,就能發現《生活大爆炸》劇中的四個男主角的性別歧視傾向實在很明顯。

 

在最初幾季中,霍華德被描繪為一名自以為很高明的情場老手。

 

儘管自身條件幾乎處於(好萊塢)擇偶鄙視鏈的底端,霍華德對待異性的態度卻並不是把她們看作獨立的個體,而是視其為等待被捕獵的動物

他的變態行為不限於跟蹤、騷擾、物化女性乃至矇騙女性與他上床。細想下來,霍華德在追求女性時不僅腹黑陰險無底線,過分時,他的行為完全可以被認定為犯罪。

隨著「官配」貝爾納黛特的出現,霍華德也「洗心革面」進入了一段穩定長期戀愛關係中,然而他的大男子主義行徑卻沒有消失。霍華德不再扮演一個「海王」,而是要求女方同時照顧家庭、事業和自己,自己心安理得地拒絕一切家務責任。


作為劇中唯一的有色人種代表,拉傑什是四個人中最「陰柔」的一個,並不斷因此受到嘲笑。

拉傑什同時也是四個「異性絕緣體」中最不擅於和女性打交道的。在最初幾季中,他甚至完全無法在清醒狀況下與女性交流。只有在嗑藥或者喝醉的狀況下,我們才能看到拉傑什被壓抑的、極端的、歧視女性的心理。

四個人中相對「正常」的萊納德也並沒有與另外三人的種種越界行為劃清界線,只是在參與程度上稍輕一些。萊納德的人物弧光基本上就是「可憐的老好人通過死纏爛打追到女神」。

萊納德在劇中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幫朋友的性別歧視行為找藉口開脫。

他會對自己朋友的行為翻白眼,但他從來不正面指正他們。而他的這種輕微抗議只會鼓勵朋友們說出更多歧視的笑話。


儘管劇中幾乎所有男性角色都對女性特質表達了反感,但謝耳朵卻具有著最極端的厭女症狀。

因為整部劇的賣點與大部分笑點在於謝耳朵的設定是一個太聰明以至於無法理解或不在乎社會慣例與看法的人,所以他幾乎對所有人的感受都不屑一顧。然而,當謝爾頓在貶低批評女性時,我們能很明確地意識到他攻擊她們僅僅因為對方「是女性」

03.

觀眾為何並未察覺?


所以《生活大爆炸》是怎麼做到讓觀眾對這樣一群能做出如此行為的男人感到同情和同理的呢?

 

答案是編劇們對性別歧視進行了幽默處理。

 

《生活大爆炸》用一種固定模式來展開大部分的笑話。編劇們先是利用了人們的刻板印象:真正危險的性別歧視只來自於具備陽剛氣概的男性;因此,當《生活大爆炸》的宅男四人組爆出歧視的行為或語言時,他們實則是在用力吹網兜——白費功夫。換句話說,性別歧視本身並不搞笑,笑點來自於說出嘴的話與自身形象的反差。


有意思的是,劇中出現的這些歧視行為並不是隱形的,而是故意要讓觀眾意識到這些舉動有多變態——在這裡使用的是一種被稱為「燈罩手法」(lampshading)的常見喜劇創作方式。

 

「燈罩手法」指的是當作者遇到自己無法很好處理的話題時,與其試圖矇混過關,反而主動吸引讀者注意,就像在燈上加了一個罩子使其更顯眼:「看,這裡存在一個問題,但我們都拿它沒辦法,因為生活就是如此,所以我們到此為止,進入下一個話題吧」。

 

▲拿近期很火的脫口秀大會來舉例,「燈罩手法」就像王建國和他的諧音梗:雖然諧音梗本身是個爛梗,但隨著王建國主動點明,也就成了某種笑點。

 

在《生活大爆炸》中,「燈罩手法」的使用體現在編劇們選擇故意突出一個不和諧或者老套的橋段而不是創造更新更好的段子。通過強調自己段子的老套或歧視性質,創作者不僅逃避了可能面臨的批評,也使得這種老套和歧視成為了笑點本身。通過強調歧視,編劇一方面讓觀眾知道「作者自己也很清楚這是歧視」,另一方面讓觀眾感覺到和創作者的默契,從而使段子更好笑。

 

現在大部分喜劇創作者都明白,這種刻板印象和種族歧視是不會被黃金時間的主流電視節目所接受的,但很多創作者依舊想要用一些性別、種族和同性戀歧視的笑話來獲得一些低廉的笑聲。而「燈罩手法」就使他們可以巧妙地躲過這些不合適的笑話會招致的批評。

 

 

「燈罩手法」雖然很巧妙,但其最致命的問題在於,它並沒有批評、諷刺、反對劇本中的歧視,而僅僅是通過一種幽默的手段承認了歧視的存在,並且變相使其合理化。指出歧視和批評歧視,完全是兩碼事。這些段子將像性騷擾這樣的嚴重社會問題輕描淡寫地描述出來,卻沒有進行任何該有的批評。

 

儘管《生活大爆炸》的主旨不是喪心病狂地宣傳「性別歧視超級酷」,但全劇呈現出來的暗示反而更令人不安。因為,做出歧視舉動的人是一群呆萌的宅男而不是蠻橫無理且具有威脅性的陽剛男,這使得該劇傳達出了一種「性別歧視其實是無害的」態度

 

與此同時,「蠢萌宅男厭女症」在劇裡被描述成一種性格上的怪癖——他們也許會引來人們的白眼或吐槽,但絕沒必要被上綱上線。

 

此外,「蠢萌宅男厭女症」的核心依舊是一個老掉牙的觀念:「男人至死是少年」(boys will be boys)

而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男生永遠都會歧視女生」或「男生就是會把握不好尺度而一不小心成為跟蹤狂或者性騷擾者」。因為少年犯錯是可以被原諒的,所以如果男人一輩子都不會長大,就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劇中,宅男們因為他們的性別歧視行為而受到僅有的幾次指責時,觀眾們卻被引導要同情他們,因為他們的自尊和感情受到了傷害。至於四位宅男主角的同伴、女友和上司們,則要一直容忍著她們的厭女症。

 

▲例如,在佩妮忍無可忍地懟了霍華德毫無分寸的搭訕之後,最終還是在所有人的施壓下去給霍華德道歉並安慰他「你其實本質上還是個好人」。(上圖的「他」指的是坐在佩妮旁邊的霍華德)

 

和很多影視作品一樣,《生活大爆炸》裡的男性自尊總是很容易受傷。並且,男性在情感上受傷,總會被刻畫成一件比女性的安全舒適更重要的事。

  

而劇中宅男們心靈上的脆弱和生活方面的「弱雞」,使觀眾默認他們的歧視不會對女性造成實質影響。至於佩妮被設定成一個強壯甚至有「直男氣質」的女主角,到頭來更是加重了「宅男無害、烈女安全」的腳本。

04.


「蠢萌宅男」的危險圈套

應該引起重視的是,這部劇通過喜劇手法淡化了這些宅男們性別歧視的嚴重性,並且不斷給觀眾加深這樣一個印象:因為這四個怪胎無法擁有所謂的「陽剛男子氣概」,所以他們的歧視行為只是可悲的,本質上是無害且無關緊要的。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性別歧視是一個極其嚴重且應當被認真對待的問題。脫離了影視濾鏡後,人們會發現,這些歧視不僅不是無害的,而且一點不可愛。

 

極客聚集地矽谷就一再爆出性騷擾事件:其中60%從事科技工作的女性都反映自己曾被性騷擾;坐落於矽谷的Uber(知名打車軟體)公司內部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性騷擾和性別歧視——這與《生活大爆炸》不斷向觀眾灌輸的印象完全相反。

 

然而,必須要說,性別歧視並不是、也不該是和宅男綁定的屬性。這種內化了刻板印象的創作手法在冒犯女性的同時,也加固了傳統性別框架對男性的束縛,按「男子氣概含量」給男性分配了擇偶食物鏈的不同位置。

▲美劇《廢柴聯盟(Community)》(2009-2015)中的「神級宅男極客」Abed。他也時常被拿來和謝耳朵比較。此外,《親愛的白人(Dear White People)》中的Lionel、《公園與遊憩(Parks And Recreation)》中的Ben等角色都是不歧視女性的可愛宅男。由此可見,要寫出不變態不厭女的宅男角色一點也不難。像「蠢萌厭女宅男」這種偷懶的老梗早就應該被淘汰了。

 

《生活大爆炸》和「燈罩手法」的喜劇技巧本身都沒有問題,真正值得批判的是主創在創作時的偷懶和無意識流露出的性別歧視。

 

重新發現和承認自己喜歡的作品其實具有嚴重的性別歧視問題,並不是一件可恥或者難為情的事情。帶著性別意識重新審視並指出問題,也並不代表要否認這部劇在其他方面的優秀之處,和曾經給我們帶來過的快樂。這提醒我們,在創作和生活中,都應警惕此類無意識的性別陷阱。

 


本文轉譯自YouTube頻道Pop Culture Detective的視頻單集《<生活大爆炸>中的蠢萌宅男厭女症》(The Adorkable Misogyny of The Big Bang Theory),內容較原視頻有所改動,已獲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Video essays by Jonathan McIntosh

別讓廉價的笑聲代替批判的思考

👇👇👇

相關焦點

  • 「不知者」真的無罪嗎?
    「道」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源,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揭示出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要遵從宇宙的特性及其生生不息的運行規律。在塵世之中,利益、名聲、情慾等時時讓人們盤旋在是與非的邊緣,越是現代社會誘惑越多,而人們無形中與「天道」越來越遠。
  • 「美國陷阱」的另一面
    我是一隻被捆綁的野獸,也是一隻掉進陷阱裡的困獸。《美國陷阱》一開頭,法國人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便把獄中的自己比作野獸——失去了自由,更喪失了尊嚴。重新梳理阿爾斯通的發展歷史,以及其被美國人「肢解」的過程之後,我們發現,這個讓皮耶魯齊大倒苦水的「美國陷阱」,還有著另外一面。
  • 宅男網絡測速必備
    今天學長給宅男宅女們帶來一個學長日常使用的網絡測速神器,也是在學長這個網友圈中比較火大家比較熱衷的一款軟體。(其實這款軟體早就在國內上架過,但是由於其中的某項功能而被下架,本次去除了那個功能重新上架,當然去除的那個功能懂得不會去用,不懂得也用不明白,屬於冗餘的一項功能)本次學長給大家推薦的宅男宅女測速軟體就是「Speedtest」,這款軟體曾經在國內上架過,但是由於一些原因從而在國內被下架,對此學長並不覺得奇怪。
  • 《生活大爆炸》1-8百度雲在線
    《生活大爆炸》(英文:The Big Bang Theory 簡稱:TBBT)是由馬克·森卓斯基執導,查克·羅瑞、比爾·布拉迪編劇
  • 本周知乎熱榜 | 劉強東並非「無罪」,而是「沒有被起訴」
    「傳聞」的定義是:「除聲明者在庭審或者聽證過程中發表的以外,用於證明所宣稱事情真實情況的聲明。」有罪 / 無罪是陪審團決定的,而是否起訴是檢察院決定的,程序上有所不同。理論上(註:此處無意帶有偏向性,只談理論可能)檢方在未來仍有可能重新作出起訴的決定。美國法律中有禁止「雙重危險」(double jeopardy)的原則,但這一原則強調的是,如果一個人已經被宣布無罪或者已經被定罪,那麼不能就同樣或相似的事實被再次起訴。
  • 「bosie」創始人劉光耀:服裝界無性別時尚
    從女士穿著oversized男式夾克,到男士選擇花朵刺繡的粉紅外套,「男女有別」的性別差異日益模糊。而這一風潮,正由「95後」男孩創辦於2018年的潮牌Bosie所引領和推進。bosie 創辦於2018 年,是一家定位於「無性別時尚」的新銳品牌。
  • 無性別服飾品牌 bosie 的野心,是想成為「時尚平權」推動者| BRAND+ 專訪
    抵達 bosie 的辦公室時,我的採訪對象,bosie 的創始人劉光耀先生,正在和品牌部的小夥伴開會,主題是梳理六個產品系列的人格化形象及視覺呈現。看到我出現,他盛情邀請我一起坐下旁聽會議,「也許你整場聽下來,提綱裡的很多問題就都不用問了。」
  • 如何理解「無罪推定」?
    如果需要PDF可以添加我的微信,詳見文末無罪推定原則(presumption of innocence),意指「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推定被控告者無罪」。無罪推定原則是現代法治國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項重要原則,是國際公約確認和保護的一項基本人權,也是聯合國在刑事司法領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標準之一。但在中國的司法實踐領域,還並未全面承認無罪推定原則。
  • 深扒網紅「喬碧蘿2.0」翻車!"西紅柿ovo" 除了性別全是P的?網友:有被噁心到...
    近年來,以「喬碧蘿」為首,類似網紅翻車事件比比皆是。而這其中呼聲熱度最高,點讚量視頻破 100w+ 的就是這位抖音新晉網紅「西紅柿ovo」。五官魅惑、氣質冷豔,極高的辨識度使她從眾多網紅中脫穎而出。先來欣賞一下「西紅柿ovo」的網紅照,以及被曝光後的照片對比。
  • 萌妹子當道,微軟的宅男攻陷戰略
    「小冰」是微軟最新推出的萌妹子形象產品,無論是頭像也好,還是實習產品經理(代言人)「奶茶妹妹」也好,走的都是可愛萌妹子路線。微信、微軟、章澤天、劉強東、京東這五方關係錯綜複雜,好似娛樂圈的故事就略去不表。在這裡就回顧一下微軟的最近的萌妹子形象和宅男攻陷戰略。
  • 避免每次「從零做起」,不用逐個給文件「貼標籤」,資料照樣按標籤分類聚合!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很多電腦文件都是一次性的,但是如果可以積累下來,復用其中有價值的部分再行改進的話,就可以防止下一次「從零開始」。哪怕是一份業務報告的模板, 一份前人寫過的會議記錄,一個日常的運營數據,甚至一個PPT素材,這些東西都可以在我們下次需要參考時,這些現成的「套路」讓我們節約大量時間,產生幾倍效能。
  • 這間瑞典幼稚園拿掉一切有「性別偏見」教材和活動.是解放?還是洗腦?
    瑞典這間幼稚園認為這本童書造成英雄救美的「刻板印象」,所以決定重新挑選讀物,讓孩子不會從小養成性別偏見。創新點:拿掉白雪公主等有性別偏見的教材,打破女生不能踢足球的成見,這間幼稚園致力「中性化」,貫徹到代名詞的使用。1.課堂互動影片讓老師驚覺,原來我一直教導孩子偏見!
  • 《生活大爆炸》第十季回歸啦!
    《生活大爆炸
  • 《生活大爆炸》將迎來重量級客串
    比爾·蓋茨 (Bill Gates)確認客串《生活大爆炸》。史蒂文·元Steven Yeun 出現在生活大爆炸第三季22集,七年前謝耳朵的室友。眾所周知,他在美劇行屍走肉中飾演格倫,最終慘死於Negan的狼牙棒下,成為許多劇迷心中最心痛的一幕。
  • 《生活大爆炸》第十一季第1集
    《生活大爆炸》第十一季第1集熟肉(中英字幕) 【在線地址】【上】:
  • 精準目標確認 | 「睡美人」「諾貝爾」「幽色詠嘆調」
    本次精準補給A為雙子女武神S級裝甲「櫻桃炸彈」推薦輸出裝備「睡美人」與大爆炸套裝「諾貝爾」。精準B為通用型輸出雙槍「幽色詠嘆調」與崩壞女王套裝「西琳·升華」。同時, 「諾貝爾」和「西琳·升華」在對應精準補給開始時將進入許願池。※愛醬小貼士:另一位雙子女武神「藍莓特攻」的推薦武器「天鵝湖」,可以在下期精準補給A中獲取,且獲取概率提升!活動期間內,所有裝備均有一定概率獲取;指定裝備UP時間內,該裝備的獲取概率提升!
  • 日語中表示「生活」的「暮らす」和「生活する」有什麼不同?
    「暮らす」と「生活する」は、ある種の「上位語-下位語」の関係を形成しています。すなわち、「生活する」という動詞の意味は、「暮らす」という動詞の意味に含まれるものです。「暮らす」と「生活する」,某種意義上構成「上位語-下位語(注)」的關係。
  • 「攻略」洞察之眼「百變怪」裝備小陷阱,稍有不慎將損失幾千萬乃至數億金幣!
    」的勇士應該都集齊了1260個「暴戾搜捕團的靈魂」,並成功召喚出了「百變怪」「淨化的靈魂箱」,開啟此箱可以任選1件Lv100級無法交易的史詩(武器除外),並且可通過「黑暗靈魂轉換器」轉換除武器外的其他無法交易史詩。
  • 200元不到偷窺30+打工人的「豬豬」生活
    離今年的雙十一明明還有一個多星期身邊的朋友們已經紛紛在討論「買了嗎」「買了啥」新聞資訊裡,各大電商平臺頻出奇招
  • Trap Rap 掉進陷阱音調
    而就有著這樣一種音樂風格,它採用沉重的808鼓配上hi-hats,用銅管、木管和鍵盤樂器來營造出陰暗、冷酷、令人感到放鬆的聽感,這個就是於上個世紀90年代在美國南部形成,「Trap Rap陷阱說唱」。「Trap」這個詞起源於亞特蘭大,最早在俚語中指的是毒品交易的地點以及人們難以掙脫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