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戶在RTB投放中,是讓我們又愛又更愛的客戶群體,我們積極呵護著他們的茁壯成長,但是!!!!這絕對是個持久性的優化和挽回打雞血的過程。
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這個戶,來回開開通關閉RTB不下五次,從30預算提升至每日1400,ROI穩定在3及以上,雙11預算提升在5000及以上,明顯的數據一目了然,客戶對RTB從牴觸慢慢接受並且重視。
目前數據概覽
客戶反饋情況
那麼,且讓我娓娓道來這個曲折的過程。。。
【客戶背景】
2014年從集團公司獨立出來的零售電商,老闆傳統線下起身,對RTB投放不理解不支持不認同從年初2月份開始到8月。rtb最高日預算200/天且不穩定,低迷時期預算30,每日展現幾千次,無點擊,更加無轉化,客戶心死,我們心塞。
客戶初期帳戶結構及問題分析
不同時期的帳戶結構
數據截圖
抽取客戶不同時期的帳戶結構,可以得知如下血淚史:
1:前期客戶和很多反饋沒效果的客戶一樣,帳戶結構搭建單一,不全面
2:預算受限,這是阻止一切發展的終極原因
3:文字鏈創意數量少,相似創意高,點擊率低,有展現無點擊
4:商品推薦預算受限,商品庫物料少,全部為手動上傳,無代碼支持,效果全屏想像和預估
5:無新標準展示廣告興趣+媒體引流
anyway這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帳戶,在多次拜訪客戶,推動客戶安裝訂單,購物車代碼的同時,利用客戶的活動檔期,要到預算,大刀闊斧大幹一場!
【優化過程】
1:預算:提升到1400每天
2:布碼:原本流量代碼的基礎上,增加訂單代碼,購物車代碼,
3:自動導入商品包,確保物料的充足和數據的支持
4:新增人群庫:創建了除常規相似受眾人群,訪問人群外,新增如下人群:
移動人群
5:重中之重,帳戶結構的重建
【優化過程細節】
1:每日查看數屏蔽轉化差媒體域名,媒體類型,移動應用
2:調整推廣組出價,出價不等於點擊價格,更高的出價獲得更高的點擊率
3:代碼安裝後使用智能出價,設置轉化目標為:訂單轉化
4:不用計劃設置不同在線時間和預算分配控制,全帳戶以商品推薦為主
商品推薦:全天投放+儘速去搶量
【客戶反饋】
5:扭轉客戶思路,全地域投放,很多客戶會鎖定一線城市,覺得這部分地域的消費潛力大,但我們親身經驗告知大家,一線城市在消費能力大的基礎上也存在對天貓,京東等大電商平臺的依賴,而二三線城市對平臺電商的接受度會更高一點
目前正在調整的計劃:
1:新增開啟全網智能商品人群庫,並新增計劃
2:投放信息流
3:標準展示廣告,增加興趣人群+媒體定向投放引流
【優化總結】
1.代碼一定要裝,且要布全,尤其是電商這種延時訂單轉化高於即時訂單轉化的時候,代碼一定要裝,以便重定向跟蹤及個性化展現。
2.帳戶儘量要搭細。這樣子預算,錢花在哪了,效果好不好,這些我們一目了然,靈活可控。
3.不同的廣告形式都可以嘗試,有嘗試才會有對比,才會知道哪個更適合客戶
4.一定要每天去看數據,去發現問題,去及時去劣存優。
最後的最後:這是一個長達半年以上反覆持久跟進的結果,RTB需要大家用心花時間並且高度關注,就會有結果,他是本書,有著看不完的結局,噢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