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主要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營收報告

2021-02-15 芯匯融

本篇為半導體設備報告第一篇,我們整理了全球23家規模以上半導體設備公司相關數據,以對全球半導體設備供應鏈有更好的了解。

    2018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4688億美金(SEMI),而作為半導體製造的最主要部分之一的製造設備銷售額則超過810億美金(VLSI Research)。這800多億美金的銷售額中,前四名供應商的份額遠超過一半頭部效應十分明顯。

    但不容忽視的是,半導體製造設備(前道、封裝、測試等)領域還存在著大量中小規模的企業,在我們收集整理的資料庫裡,全球僅前道製造設備供應商就有160餘家,封裝設備130餘家,測試設備50餘家。

    為方便行業內外有興趣的人士對半導體設備領域有更多了解,我們特地收集、整理了全球23家規模以上(2018年營收4億美金以上)的半導體設備公司的營收數據,發布如下:

註:1)以上財務數據主要來源於各家官網或通過第三方數據發布的公司財報。銷售數據僅包含半導體設備及相關服務的銷售費用,不包含面板、太陽能以及其它業務的收入。由於部分公司的數據披露不夠完善和充分,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估算和推測,加上匯率以及統計口徑的影響,所以部分數據可能和實際情況會有一些差異,需要讀者理解和注意;
2)由於NIKON和DAIFUKU兩家供應商在年報裡沒有單獨披露半導體設備的銷售額,所以我們暫時沒有統計。兩家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粗略估計大約在十幾億美金,約佔我們所有統計總額的2%;
3)由於我們資源有限,可能還有部分銷售額超過4億美金的設備公司沒有被統計到,希望讀者理解並給予我們意見和反饋;

    由表格可見,我們統計的23家企業的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匯總便已經達到700億美金規模,而前四名AMAT、ASML、TEL、LAM Research就達到480億,優勢十分明顯。而排名靠後的企業的銷售額呈現指數級快速遞減的趨勢,10億到100億之間的企業只有8家。
    23家企業主要被美日瓜分:規模上美國佔據優勢、而數量上日本企業更多一些(我們沒有統計到的NIKON和DAIFUKU也是日本企業),歐洲除ASML一枝獨秀外只有ASMI和ASM PT兩家。
    值得注意的是,23家裡韓國企業有兩家上榜:SEMES和WONIK IPS,尤其是SEMES,以2018年的銷售額已經進入十強。作為三星集團的子公司,其發展顯然受益於最近幾年三星半導體的快速成長。
    目前中國大陸銷售額最大的設備供應商是北方華創,2018年其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約22億人名幣,所以暫時還沒有進入這個榜單。

    我們將23家企業近四年的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進行統計(上圖),可以看到從2016年開始,全球半導體設備的銷售呈現明顯的增長。不過,2018年第一季度高峰之後,半導體設備的銷售開始迅速回落。
    從市場份額上看,總體變化不大。前四名的總體佔比呈現小幅度增長,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份額向頭部集中的趨勢:這對於廣大中小企業,尤其是新興的追趕者而言,顯然是一個巨大挑戰。

    上圖是各家近4年的分別的營收變化。

    目前前道製造用光刻機基本被ASML、Nikon、Canon三家壟斷,所以只要統計這三家的設備出貨量,就可以對全球半導體的產能變化進行合理的追蹤和預判。
    以下是全球前道製造用光刻機的出貨數據,很明顯,2018年光刻設備的出貨量相較去年有大幅增長,這說明半導體相應產能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有一個巨大增加。

    我們將三家供應商的出貨量分別進行統計(下圖),可以看出:
    EUV設備被ASML一家壟斷,近四年的增幅十分明顯,預示著TSMC和三星在7nm以下的先進工藝上積極布局的態勢。

    而在DUV(ArFi、ArF Dry、KrF)領域,ASML也是處於明顯的領先地位,而Canon和Nikon的出貨量更多集中在i-line產品線上。

    全球ATE測試設備龍頭企業Teradyne和Advantest兩家的測試設備大約佔據了全球75%的市場份額,在高端SOC和存儲上更是達到90%以上的規模,這兩家的出貨數據,也可以比較明確反映下遊市場的變化。下圖是兩家的測試機臺銷售額對比: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測試設備不僅與產品類型緊密關聯,而且往往和具體下遊客戶的出貨量有著密切的相關性。具體型號的測試設備的出貨量,直接和下遊具體客戶的產能保持一致。
    由於可以看到,Teradyne在2017年出貨量高速增長,而2018年卻有明顯萎縮,而Advantest的設備銷售在2018年卻一路高歌猛進,從中我們可以對下遊廠商的業務變化看出不少端倪。

    我們還會以各種形式發布整個半導體行業的數據和研究成果,主要涉及領域包含:
1)    半導體製造、封裝、測試
2)    半導體製造相關設備
3)    半導體製造相關材料
    歡迎對此有興趣的朋友關注我們,並給予我們意見和反饋。如果有任何需求或者合作意向,也歡迎大家和我們聯繫。


製作單位: 芯匯研究
作者: 關   牮   jamesg003

           肖雋翀  Chloe524

相關焦點

  • 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營收排名TOP5!
    半導體設備價值普遍較高,一條製造先進半導體產品的生產線投資中設備價值約佔總投資規模的75%以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衍生出巨大的設備需求市場。據SEMI數據顯示,2018年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全球銷售額預計將增加9.7%達到621億美元,超過2017年創下的566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 全球半導體廠商2018年收入排名出爐
    從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發布的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初步報告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廠商2018年營收達到了4767億美元,與2017年同比增長13.4%。2017年全球半導體收入總計4197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22.2%。可見,全球半導體廠商年收入增長情況也在明顯減少,年增長率幾乎降低了快10%。
  • 2018全球半導體ATE設備供應商(TOP 50)及設備信息匯總
    )、美國科利登(Xcerra)等中,2018全球ATE設備供應商及設備信息如下:1、泰瑞達(Teradyne)總部:美國簡介:泰瑞達成立於 1960 年,系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碼: TER),是全球知名的半導體測試設備供應商,產品主要用於半導體、板卡及電子系統的測試領域,能滿足模擬、混合信號、邏輯器件
  • 2018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收入
    據統計,全球前25大半導體供應商的總收入在2018年增長了16.3%,佔市場的79.3%。美光排名第四,2018年營收為306.41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了33.8%,全球市佔率為6.4%。博通位居榜單第五,2018年營收為165.44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了7.4%,全球市佔率為3.5%。
  • 從蘋果供應商看2018年全球電子產業鏈的中國勢力變化
    2018年上半年,全球最強大的電子科技公司蘋果公司公布了200大供應商的2018版本,用蘋果自己的話來說,這200家供應商代表了蘋果2017年全球原材料,製造和組裝支出金額的98% This list is our top 200 suppliers, includingcomponent providers and others representing at
  • 盤點全球主要半導體IP廠商
    由於IP公司採取的經營模式是輕資產模式,這類公司沒有自有品牌產品,而是提供一站式晶片定製服務和半導體IP授權服務。因此,半導體IP行業是高毛利率行業,ARM的毛利率近三年來保持在92%~95%之間。但是,自2016年被軟銀收購後,近幾年ARM的營收處於下滑趨勢,這主要是由於近年來非處理器形式的IP重要性越來越強,而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增長速度放緩造成的。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半導體產業現狀(附贈500+份半導體資料!)
    本文內容包含以下幾部分:一、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現狀
  • 全球主要半導體IP廠商28家!
    由於IP公司採取的經營模式是輕資產模式,這類公司沒有自有品牌產品,而是提供一站式晶片定製服務和半導體IP授權服務。因此,半導體IP行業是高毛利率行業,ARM的毛利率近三年來保持在92%~95%之間。但是,自2016年被軟銀收購後,近幾年ARM的營收處於下滑趨勢,這主要是由於近年來非處理器形式的IP重要性越來越強,而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增長速度放緩造成的。
  • 【半導體裝備供應商巡禮】AMAT:全球半導體裝備龍頭成長史
    公司主要產品為晶片製造相關類產品,例如原子層沉積ALD、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刻蝕ETCH、離子注入、快速熱處理RTP、化學機械拋光CMP、電鍍、測量和矽片檢測等。 AMAT創建於1967年,1972年10月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AMAT),1992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並蟬聯這一頭銜至今。
  • 2018年中國LED封裝市場全球廠商營收排行榜出爐——LEDinside
    展望2019年,LED照明已經進入成熟期,期待高端照明,如專業照明與健康照明的市場需求,紫外LED、車用照明和顯示屏市場將是LED產業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整體來看中國LED產業發展,中國大陸廠商受惠於產能與代工訂單,2018年排名均有所提升,木林森、國星、聚飛、鴻利營業收入繼續增長。
  • 2018年全球IC設計市場佔有率最新排名發布!
    中國大陸在2010年以來增長最快,目前擁有13%的市場佔有率。報告指出,自2010年以來,IC設計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是中國大陸,中國大陸供應商去年佔有13%的市場份額,而2010年僅為5%。在去年五大增長最快的IC設計公司(銷售額超過2億美元)中,除了英偉達,其他四家都是中國大陸企業,包括比特大陸、北京矽成、全志科技和海思半導體。
  • 2018年半導體設備廠商TOP15
    據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調查公司VLSI Research發布的2018年全球半導體生產設備廠商的排名結果(按銷售額,單位是百萬美金)來看
  • 一文看懂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報告
    2020年,為滿足廣大行業朋友的需求,新材料在線®又將重磅推出《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報告》。、設備)現狀、未來需求及發展趨勢、主要企業,半導體產業園及政策等。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報告目錄如下
  • 2020年全球半導體廠商營收排名TOP10出爐:僅TI下滑
    據市調機構Gartner昨(14)日發布2020年半導體的營收預測結果顯示,繼2019年下降12%之後,2020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反彈至總計4,498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7.3%...據Gartner昨(14)日發布的預測報告結果顯示,雖然2020年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受到疫情衝擊,但繼2019年下降12%之後,2020年全球半導體收入不減反增達到4498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7.3%。Gartner研究副總裁Andrew Norwood表示:「在2020年初,人們預計COVID-19將對所有終端設備市場產生負面影響,但實際影響更為微妙。」
  • 【行情】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大陸將成主要推手;投入2nm製程值得嗎?2018-2020年全球智能機3D感測模組產值CAGR達45%
    1.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 中國大陸將成主要推手;集微網消息,根據2018年2月底公布的「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最新內容中指出,2019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將增加5%,連續第四年呈現大幅成長。除非原有計畫大幅變更,中國大陸將是2018、2019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成長的主要推手。全球晶圓廠投資態勢強勢,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業界就未曾出現設備支出金額連續三年成長的紀錄。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2018和2019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將以三星居冠,但投資金額都不及2017年的高點。
  • 2019年半導體封測行業深度報告
    傳統封裝市場將以2.4%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而整個 IC 封裝產業 CAGR 將達 5%。預計 2.5D/3D IC,ED和扇出型封裝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 26%、49%、26%。中國 IC 封裝業目前仍以傳統封裝業務為主。據 TrendForce 統計,2018 年中國先進封裝營收約為 526 億人民幣,佔中國 IC 封測總營收的 25%,遠低於全球 41%的比例。
  • 從蘋果供應商看2018年全球電子產業鏈的中國勢力變化(全面解析蘋果供應鏈體系)
    另外在半導體領域有一家被中資收購的豪威科技是蘋果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供應商。所以總共就是三類領域有中國供應商。 而在2018年的全球供應商名單裡面,我們看到了中國公司的快速進步。2017年中國公司只進入了六大類中的三類,而到2018年已經進入了六大類中的五類了。
  • 泰瑞達被戴樂格半導體評為2018年度最佳自動測試設備供應商
    麻薩諸塞州北瑞丁市,2018年10月31日 - 領先的自動測試解決方案供應商泰瑞達公司 (NYSE: TER) 宣布獲得戴樂格半導體
  • 淺析2016年全球主要LED封裝廠營收排名
    近日,調研機構DIGITIMES Research公布了2016年全球主要LED封裝廠營收排名。
  • 2019年半導體材料之拋光液墊專題報告
    半導體紅利結合技術迭代,拋光材料市場持續增長半導體產業紅利帶動材料市場持續增長。全球半導體市場自 2016 年至 2018 年經歷了複合增長率 18%的高 速增長,達到 4690 億美元規模,雖 2019 年市場收縮,但預計未來兩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重新迎來高速增長, 有望達到 13%的複合增長率。半導體材料是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基礎,將伴隨半導體行業發展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