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蘋果之外,還有與貨幣的故事

2021-02-17 貨幣之子

我們還記得上學時的課本裡有:牛頓坐在蘋果樹下,蘋果砸在了他的頭上,然後他就發現了」萬有引力「的故事,我們都知道牛頓同學長大了成了著名的科學家,很少知道這位牛頓同學還是名偉大的金融學家、貨幣研究家,他發明的」金本位「制度,讓他的祖國英國的貨幣:英鎊稱霸了世界30年!牛吧!牛頓同學長臉吧?人家可是位全才哦?雖然我們不能為自己的祖國長臉,但一定要長長知識哦。。。。。。噓,人家年輕的時候還是名種地的農夫呢,農夫都能成功,相信自己,我們也可以的,耐心往下看吧!

1696年,牛頓通過了當時的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的提攜遷到了倫敦作皇家鑄幣廠的監管,一直到去世。他主持了英國最大的貨幣重鑄工作,此職位一般都是閒職,但牛頓卻非常認真的對待。身為皇家鑄幣廠的主管官員,牛頓估計大約有20%的硬幣是偽造的。為那些惡名昭著的罪犯定罪是非常困難的;不過事實證明牛頓做得很好。牛頓為此當上了太平紳士。

附:關於牛頓當過農夫種過地的故事,去百度百科找找吧。。。

牛頓最早提出這金本位制度 。最早實行金幣本位制的國家是英國,英國政府在1816年頒布了鑄幣條例,發行金幣,規定1盎司黃金為3鎊17先令10.5便士,銀幣則處於輔幣地位。1819年又頒布條例,要求英格蘭銀行的銀行券在1821年能兌換金條,在1823年能兌換金幣,並取消對金幣熔化及金條輸出的限制。從此英國實行了真正的金幣本位制。到19世紀後期,金幣本位制已經在資本主義各國普遍採用,它已具有國際性。由於當時英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突出地位,它實際上是一個以英鎊為中心,以黃金為基礎的國際金本位制度。這種國際金本位制度持續了30年左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宣告解體。在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時期,黃金是各國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資產,英鎊則是國際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黃金與英鎊同時成為各國公認的國際儲備。英鎊之所以與黃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由於當時英國強大的經濟力量,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英國也是國際經濟與金融活動的重心,於是形成一種以黃金和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制,也有人稱之為英鎊匯兌本位制(Sterling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隨著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發展,破壞國際貨幣體系穩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長起來。英國在拿破崙戰爭期間,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都曾經停止黃金與紙幣的兌換。[2]  到1913年底,英、法、美、德、俄五國佔有世界黃金存量的2/3,絕大部分黃金為少數強國所佔有,這就削弱了其他國家貨幣制度的基礎。到1913年,全世界約有60%的貨幣用黃金集中於各國中央銀行,各國多用紙幣在市面流通,從而影響貨幣的信用,而一些國家為了準備戰爭,政府支出急劇增加,大量發行銀行券,於是銀行券兌換黃金越來越困難,這就破壞了自由兌換的原則。在經濟危機時,商品輸出減少,資金外逃嚴重,引起黃金大量外流;各國紛紛限制黃金流動,黃金不能在各國間自由轉移。由於維持金幣本位制的一些必要條件逐漸遭到破壞,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也就失去了保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停止銀行券兌換黃金並禁止黃金輸出,同時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2]  戰爭期間,各國實行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匯價波動劇烈,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已不復存在。於是金幣本位制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這實際上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美國國內不流通金幣,但允許其他國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兌換黃金,美元是其他國家的主要儲備資產。但其後受美元危機的影響,該制度也逐漸開始動搖,至1971年8月美國政府停止美元兌換黃金,並先後兩次將美元貶值後,這個殘缺不全的金匯兌本位制也崩潰了。

現代金融體系中,貨幣的發行方一般是各國央行,央行負責對貨幣運行進行管理和監督。而作為網絡上用來替代現實貨幣流通的等價交換品,網絡虛擬貨幣實質上同現實貨幣已經沒有區別。不同的是,發行方不再是央行,而是各家網絡公司。如果虛擬貨幣的發展使其形成了統一市場,各個公司之間可以互通互兌,或者虛擬貨幣整合統一了,都是以相同標準和價格進行通用,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虛擬貨幣就是通貨了,很有可能會對傳統金融體系或是經濟運行形成威脅性衝擊。

隨著Internet的發展,貨幣存在的形式更加虛擬化,出現了擺脫任何事物形態,只以電子信號形式存在的電子貨幣,也叫數字貨幣、虛擬貨幣。

看完文章,你有什麼想說的,或者有什麼經驗能分享,可以在下方留言區「寫留言」來說說!

MBI國際集團

幣圈裡最權威的智囊團


虛擬貨幣玩家賺錢

關注

MBI國際集團

微信搜索7個大字: MBI國際集團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牛頓的蘋果 | ①故事是真是假?
    大家都聽說過牛頓蘋果的故事,牛頓看到蘋果落下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英國在紀念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出版三百周年的文集時,書的封面也用的是一個蘋果。牛頓家鄉的蘋果樹也被移栽到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學術機構。李克強總理在談到科技創新的時候也提到了這個故事,他說:「創新成果往往不是『計劃』出來的。
  • 從鍊金術到鑄幣局:科學之外的牛頓
    圖片來源:fomosplanejados.com.br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不僅是一名被蘋果「砸」出萬有引力理論的物理學天才(當然,蘋果只是一個傳說)。在科學領域之外,牛頓老師也是刷足了存在。眾所周知,牛頓老師很軸,很驕傲,這讓他能耐住寂寞搞出宇宙真理(現在來看還不足以解釋整個宇宙),但也能讓他在旁門左道和權力傾軋上一騎絕塵。
  • 牛頓被蘋果砸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一起來看看牛頓和蘋果的不解之緣。牛頓與蘋果的故事(圖1)大家耳熟能詳。英國紀念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300 周年文集的封面用的就是一個蘋果。牛頓家鄉的蘋果樹還被移栽到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學術機構。例如《那些誤導我們的教科書故事——牛頓根本沒被蘋果砸》這樣說:「關於牛頓和他的蘋果是伏爾泰編的,據說他是聽牛頓的侄女說的,當然牛頓的所有手稿中沒提到那個蘋果。」
  • 牛頓的蘋果,到底是真是假?
    他在牛頓逝世那年(1727年)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牛頓在他的花園裡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第一次想到了引力理論。當時伏爾泰雖然人在倫敦,但是並沒有見過牛頓,所以他不是從牛頓那裡聽說的這個故事。1733年,伏爾泰再次提到這個故事,但是只是泛泛地說牛頓看到了一個果實從樹上掉下。不過這回他提到他的消息來源,是從牛頓的外甥女凱薩琳·巴頓那裡聽來的,已經轉了至少一道手。
  • 牛頓的蘋果 真的?假的?
    一起來看看牛頓和蘋果的不解之緣。牛頓與蘋果的故事(圖1)大家耳熟能詳。英國紀念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300 周年文集的封面用的就是一個蘋果。牛頓家鄉的蘋果樹還被移栽到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學術機構。例如《那些誤導我們的教科書故事——牛頓根本沒被蘋果砸》這樣說:「關於牛頓和他的蘋果是伏爾泰編的,據說他是聽牛頓的侄女說的,當然牛頓的所有手稿中沒提到那個蘋果。」
  • 名人故事:牛頓的三十一年錢幣生涯
    1696年3月18日,牛 頓收到時任財政大臣的朋友查爾斯•蒙塔古寫來的信,告訴他英國皇家造幣廠督辦的職務空缺,國王已同意他任命牛頓擔任該職務。蒙塔古是牛頓劍橋大學讀書時的 同學,很崇拜牛頓的科學成就。儘管年齡相差很大,他們還是結下了友誼。蒙塔古曾任國家金庫和國庫的領導職務,在建立英格蘭銀行(英國的中央銀行)、發行英 格蘭銀行第一張紙幣(1694年7月27日)中起過重要作用。後被封為哈裡法克斯勳爵。
  • 牛頓的蘋果 | 真的還是假的?(上)
    牛頓被蘋果砸中腦袋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是我們小時候最熟悉的故事之一,但如今,它的真實性卻越來越讓人懷疑。這個故事到底是真是假?牛頓真的是發現萬有引力的第一人嗎?一起來看看牛頓和蘋果的不解之緣吧~/ 牛頓蘋果的故事是假的嗎?
  • 牛頓的蘋果 | 真的還是假的 ①
    牛頓看到蘋果落下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英國紀念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三百周年出版的文集封面也用的是一個蘋果。牛頓家鄉的蘋果樹也被移栽到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學術機構。圖1.例如,在一篇題為《那些誤導我們的教科書故事--牛頓根本沒被蘋果砸》的文章中,在提到這個故事時是這樣說的:「關於牛頓和他的蘋果是伏爾泰編的,據說他是聽牛頓的侄女說的,當然牛頓的所有手稿中沒提到那隻蘋果。」
  • 牛頓炒股是虧是賺了?
    牛頓提出過金本位並且還炒過股,但是在他的墓碑文裡面隻字未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牛頓炒股虧了,並且牛頓還說過一句話:「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計算不出人們內心的瘋狂」。在當時的貨幣體系裡面有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當時政府在鑄造的銀幣裡摻入過多的廉價合金,也造成不足值的貨幣流通。久而久之,英國貨幣的信譽越來越低, 一些歐洲銀行開始拒收英國銀幣。這不僅嚴重影響了英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也影響了國際經濟的交往。
  • 揭秘:牛頓萬有引力是受蘋果落地啟發?NO!
    我自從對橫向思維產生強烈的興趣之後,一直在關注和研究科學家們的創新故事,試圖從眾多科學家們的成功故事中去發現某種規律,然後結合橫向思維的創新特性,來為我們這個社會創造一種可以複製的創新方法。關於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我平時在培訓時也會應用,儘管這一故事,也許一開始就不存在。
  • 【百科】蘋果到底砸沒砸中牛頓?
    英國紀念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三百周年出版的文集封面也用的是一個蘋果。牛頓家鄉的蘋果樹也被移栽到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學術機構。但是,近年來卻有很多文章把這個故事歸入了虛假故事裡。例如,在一篇題為《那些誤導我們的教科書故事——牛頓根本沒被蘋果砸》的文章中,在提到這個故事時是這樣說的:「關於牛頓和他的蘋果是伏爾泰編的,據說他是聽牛頓的侄女說的,當然牛頓的所有手稿中沒提到那隻蘋果。」
  • 牛頓真的被蘋果砸到過,然後發現了萬有引力嗎?
    很多牛頓的熟人,如William Stukeley和John Conduitt,在牛頓的晚年時期寫的文章裡都提到了此事(雖然那已經是蘋果事件的50年之後)。(而且這個故事流傳開來主要靠的是伏爾泰的三手轉述。)
  • 牛頓的蘋果 | 真的還是假的(下)
    上一篇我們說了,蘋果的故事確實來自牛頓本人。但考慮到他與胡克就萬有引力發現優先權的爭論,這個故事是否真實呢?繼續和我們走進牛頓的世界吧~/ 月球與重力儘管在牛頓自己寫的東西中從沒有提到過蘋果,但他的確提到早在 1660年代他就導出了平方反比關係,並考慮了地球上的重力是否會延伸到月球,還進行了驗算。
  • 牛頓的蘋果 | ②萬有引力的發現之爭
    雖然蘋果的故事並非虛假,但它是否說明牛頓看到蘋果之後就馬上發現了萬有引力呢?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即牛頓到底是何時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這就與牛頓和胡克就萬有引力發現貢獻的爭論有關了。我們可以看到,胡克比牛頓要長一輩。1661年,胡克開始考慮這個問題時,牛頓剛剛上大學。在1666年,胡克其實已經發表了結果,雖然據說牛頓是在1666年看到了蘋果,但是他並沒有立刻發表。到1684年1月,天文學家哈雷(Edmund Halley,1656-1742)與胡克、萊恩在皇家學會的會議上又討論到行星運動問題。
  • LOGO簡史-蘋果Apple Logo 的故事-你知道蘋果牛頓logo和背後的故事麼?
    蘋果logo至今有6個重要的進化,如圖,今天帶大家看看logo背後的秘密     第一代蘋果logo,是由蘋果的聯合創始人羅納德·韋尼Ronald Wayne設計,這是一個復古和複雜的logo,畫了牛頓坐在蘋果樹下,將被一個蘋果砸中腦袋。
  • 【趣談金融】我心中的「她」——貨幣的故事
    公元前6世紀,在呂底亞王國,她完成了第一次華麗轉身,黃金注入了她的血脈(呂底亞金幣),折射著太陽的光芒,成就永恆的財富(價值貨幣)。奇蹟呀,她曾經仰臥在亞細亞海邊的貝殼裡,窺私海鷗的飛翔;她曾經矗立在太平洋島的石頭上,任憑狂風暴雨、海嘯驚濤,卻巋然不動;她也曾經躲進印第安人的珍珠項鍊裡,領略美國西部的狂野風光和牛仔們的風情萬種。
  • 「虔誠的基督徒」,令人討厭的艾薩克·牛頓
    ——《雙峰·神秘史》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這位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不僅為人類貢獻了「萬有引力定律」,還有「牛頓運動定律」、微積分、反射式望遠鏡以及光的散射原理。他是一位科學巨匠,為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且他還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實際上,牛頓並不是晚年才「稀裡糊塗」信了上帝,而是從小如此。
  • 牛頓和愛因斯坦battle,誰的名氣更大?
    獲得諾貝爾獎無疑是科學家至高無上的榮譽,人們也常常拿獲獎者與其他科學巨匠進行比較,比如17世紀的物理學大師牛頓和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愛因斯坦。前者是前者是經典力學的創立者,而後者是量子物理的奠基人。縱觀整個科學史,恐怕沒有哪個科學家像牛頓和愛因斯坦一樣光輝耀眼了。那麼牛頓和愛因斯坦兩者之間誰更有名氣呢?這就好像蘋果和橙子,哪個更好吃一樣一直沒有定論。
  •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嗎(12k字)
    對於一個普通理科生來說,牛頓力學是初一到高二這5年間的折磨,直到高三換成愛因斯坦來折磨。在人類肉眼可及的太陽系範圍內,牛頓運動定律幾乎跟現實完全匹配,如果出現誤差,那一定是哪裡不對。19世紀,人們在觀測中發現,天王星的實際位置跟牛頓運動定律預言它應該的位置的偏差越來越大,於是有天文學家推測,在天王星之外應該還有一顆尚未發現的大行星。
  • 都錯啦,牛頓萬有引力跟蘋果一點毛關係
    通過各種信息的傳播,人們都知道,牛頓從蘋果落地砸中了自己的頭部,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實那不過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