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蘋果的LOGO,想必大家在熟悉不過了,從蘋果產品問世以來,它的LOGO就一直伴隨著各類蘋果產品至今,如今已經深深的印在了大眾的腦海裡。
相信細心的蘋果用戶不難發現,每當重大產品問世——比如i2001年的iPod和2007年的iPhone——蘋果的logo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2013年推出的iOS 7同樣符合這一趨勢。難能可貴的是,無論表面形態如何調整,蘋果logo的基本輪廓始終如一。
38年前,決定重新設計公司標識的賈伯斯希望新logo能夠傳遞蘋果的精神內質,讓人過目不忘;38年後,這個「被咬一口的蘋果」代表著簡潔、優美、專注、創新……幾乎沒有人不認識它。
目前為止,沒有一家公司的logo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連最初設計這款logo的羅勃•詹諾夫都難以相信這點。
蘋果的logo使用了38年,至今仍被奉為經典。然而大眾有所不知的是,那個經典的缺口標識並非蘋果首款logo。
蘋果首款logo由羅恩•韋恩(Ron Wayne)設計,他是蘋果的創始人之一。韋恩將蘋果的logo設計為一塊銘牌,上面的圖案是孤獨的牛頓在蘋果樹下讀書冥思。銘牌的邊緣刻著英國詩人威廉•沃茲沃斯的詩句,四周被絲帶狀的蘋果企業標識環繞。
韋恩設計的logo內涵豐富,但它的問題在於過於複雜,難以牢記。很難想像,追求完美的賈伯斯居然會容忍這樣的logo在自己的產品上出現了一整年。
1977年,醒悟過來的賈伯斯終於決定重新設計一款logo,他找到了同樣位於加州的廣告公司麥肯納。麥肯納創意總監羅勃•詹諾夫(Rob Janoff)經驗豐富,此前曾為多家科技公司設計過產品。賈伯斯毫不意外地選擇他為蘋果設計新logo。
工作開始了。詹諾夫試著貢獻了一個想法,不料被賈伯斯一眼相中,讓詹諾夫就此繪製logo的具體形態。領命後的詹諾夫很快就完成了設計,他繪製了一隻蘋果的圖案。然而賈伯斯並不滿意。他希望蘋果圖案上能出現一個缺口,這樣logo看起來更像是蘋果而不會被誤以為是櫻桃。
詹諾夫按照要求對logo進行了調整,一個「被咬一口的蘋果」出現了。後期優化時,詹諾夫又去掉了logo表面的深色陰影,調整了外部曲線。最終,蘋果logo的完整輪廓誕生了。它被使用至今。
詹諾夫設計的蘋果logo還包含了彩虹背景。他說,添加彩虹背景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除了讓產品富有人性化、看著更友好,它還能突出蘋果II代電腦能夠展示彩色圖片的特性,另外還可以吸引學生用戶——這也是賈伯斯的要求。
蘋果的彩虹logo使用了21年,它出現在Macintosh、PowerBook、Newton等多款經典設備上。直到1998年iMac發布後,它才被替換為半透明的粉藍色logo。
然而這款粉藍色的logo沒有持續太久。同一年,它被更換為純黑的logo,後者使用3年後再度被蘋果拋棄。2001年,蘋果發布劃時代的iPod MP3,logo也順勢變為立體感更強的高光版本。
6年後,蘋果推出iPhone,高光版logo像前輩一樣遭到無情拋棄。蘋果將logo上的主色改為鍍鉻效果,以此配合iPhone的金屬背殼。除此之外,logo上的高光效果也經過了細微調整。
2013年,蘋果設計風格發生重大變革。喬尼·艾維啟動大膽革新,將iOS系統中的高光、陰影、暈圈等立體元素悉數拋棄,系統界面徹底扁平。作為設計風格的調整之一,蘋果logo也發生了變化,立體元素被去除,呈現出簡潔純白的扁平效果。
如果你也想擁有一個出彩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LOGO,
金島設計完成你的品牌夢!
金島集團,全稱廣西金島商務集團有限公司,由2003年發起設立的廣西南寧金島商務有限公司組建而成,經過十多年的穩步發展,集團已擁有一支專業的服務團隊,為房地產、建築、商業、貿易、服務業等眾多領域客戶提供了企業服務,累計服務客戶十萬+。未來,金島集團仍會不忘初心、艱苦奮鬥,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