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作為吃雞這一脈戰術生存射擊的正統,《絕地求生》在中國的主流視野裡集體出現時,除了騰訊代理國服的消息實錘那回,差不多每一次都被人打上外掛的恥辱標籤。
打開遊戲程序,點開亞服的排行榜,前十名的頭像也幾乎全部是外掛的廣告。很難想像這會是2017年全球最火爆遊戲應有的面貌,總能讓人聯想到在端遊時代因為外掛而在國內市場折戟的作品。
《絕地求生》最近一次出現在國內社交網絡的主流輿論上,也是因為外掛,但和以往不太一樣——《絕地求生》(非國服)的官方運營微博號在婦女節的時候又雙叒發了一則道歉公告,解除之前針對某疑似作弊的鬥魚主播遊戲帳號的封禁,在玩家間引發軒然大波。
這裡我並不想討論對錯,也不會去分析當時事件的當事人究竟有沒有開掛,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我只想說兩句藍洞在整個遊戲公眾形象運作中所存在的問題。
韓國人為什麼就對外掛束手無策?
a. 韓國人的字典裡沒有外掛倆字
韓國人應付外掛並不得心應手,早在《傳奇》、《奇蹟》橫行中國大陸網遊市場的時代就是如此,年代久遠具體數據已經很難考證,但大街小巷裡遍地都是的黑機房,少不了這些遊戲的身影,而在它們的啟動程序旁邊,各種外掛軟體如影隨形。
而再往後,《泡泡堂》、《跑跑卡丁車》、《永恆之塔》、《龍之谷》……或休閒或大作,這些遊戲同樣也逃不過外掛的困擾,隨著韓式網遊的式微,一些後期作品甚至還沒取得什麼實質性的市場業績就銷聲匿跡。
主要原因的一部分在於,外掛的存在提前透支了韓式網遊的核心樂趣——強力角色的養成。這些花時間的重複勞動被外掛取代之後,剩下的遊戲流程就變得沒什麼意義了。
另一部分原因則是韓國人對遊戲動作性的死板堅持。由於需要保證遊戲動作流暢打擊感真實沒有網絡延遲和卡頓,韓國人寫遊戲非常喜歡把許多涉及遊戲系統,數值計算等核心遊戲數據放在客戶端本地處理,篡改起來簡直不要太容易。
破解本地程序對稍有經驗的黑客而言不是難事,隨後的外掛編寫更是輕而易舉。上面提到的那些遊戲,遊戲數據全部在本地計算,沒有一個例外。
再看今天的《絕地求生》,只能說藍洞現在面臨的窘境只不過是十年前的歷史重現而已,而且很讓人感到詫異的是網絡條件已經改善了不止一點半點,行動網路5G都快要上馬了,韓國人仍在把聯機遊戲的核心邏輯代碼運行在客戶端上。
只能說韓國遊戲開發者的世界似乎是一塵不染的世外桃源。
b. 國內外掛環境已經產業化
新千年十年的末期,騰訊代理的《地下城與勇士》(俗稱DNF,韓服名為Dungeon & Fighter)不光真正造就了騰訊帝國,也讓國內外掛在技術水平和登峰造極。
騰訊的遊戲安全團隊和國內的外掛產業就該遊戲的外掛和反外掛攻防戰足足打了好幾年,在白熱化程度時一個外掛一天能更新數個版本應對檢測和封堵措施,這種強度放在國外手工作坊式的外掛開發者眼裡是不可想像的。
經過了這幾年的洗禮,國內外掛行業早已經演進出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有新網遊必有外掛,而那些不想花費時間練級的,不想在遊戲裡吃癟的,不想在遊戲裡花錢的玩家,則是這個行業賴以生存的土壤,只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有什麼樣的玩家,就會有什麼樣的外掛,市場供需如此。
而為什麼《絕地求生》會產生如此多的外掛玩家,首先上面說過韓國人寫遊戲的思路問題很嚴重,國內外掛團隊要為它製作外掛太輕鬆,另一個問題則是《絕地求生》本身的規則設計上同場競技的人數規模遠大於一般的聯機遊戲。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設同時有10000個玩家在一起玩,裡面有100個開掛的人,如果是《CS:GO》的話,至多只有100場遊戲會包含外掛玩家,影響900個玩家,剩下的9000個玩家的體驗仍然是正常的,開掛率算10%;但放在《絕地求生》中,這個比例最高可以達到100%……
好了,如果玩一個遊戲你有很大機率會碰到外掛,你又不願意躺下享受遊戲的樂趣,怎麼辦?一個選擇是退坑,另一個選擇就是誅仙了,然而沒有神兵哪來的誅仙資本?
最後樂的還是外掛團隊,玩家則因為遊戲樂趣被過早透支而迅速流失,苦的嘛,就只剩下藍洞了。
是什麼迫使藍洞犧牲自己公信解封魔音糯米
去年有個比較大的事情是騰訊投資鬥魚,補足自己遊戲電競生態鏈裡比較薄弱的直播環節;國內目前的遊戲直播行業已經趨於定型,如果不發生大地震,鬥魚仍然會是坐擁最大塊蛋糕的那一個。
接下來的部分就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了:魔音糯米在被封禁之前,是鬥魚的知名吃雞主播,因為和另一知名遊戲界人士在《絕地求生》中偶遇引發事端,最後招致封禁;騰訊去年拿下了《絕地求生》在國內的獨家代理權,手遊已經提前上線開始清野,還有更多玩家在敲碗求國服。
《絕地求生》在2018年開年後繼續強勢,牢牢佔據各大直播平臺開播平臺數前三的位置,而且是PC端遊戲開播比例最大的,可穩定超過10%。
光是在鬥魚上,吃雞熱門分類裡的佔比就已經佔了三分之一,但在2月份裡這一比例已經出現了下滑。而且進入3月份後,虎牙直播的《絕地求生》開播數已經和鬥魚不相上下。
明星主播被封禁毫無疑問限制了鬥魚在吃雞上的帶粉效應,甚至還產生了負面影響,一段時間裡鬥魚甚至幾近要成為開掛的等價詞,這個汙點像是套在鬥魚頭上的緊箍咒,今年還有吃雞國服的大時間點,如果還因為開掛事件而束手束腳,領軍地位就要讓給別人了。
怎麼辦?騰訊為了保護鬥魚和國服,給藍洞施壓要求解封魔音糯米在利益邏輯上說得通,至於他本人跑去韓國藍洞總部究竟發生了什麼,也沒有哪個第三方能給個可靠說法。
然而,整件事情的幕後若真是這樣,那也就坐實了藍洞公司從遊戲品質到運營手腕上都是完完全全的小作坊思維,缺乏駕馭大局面的實力。
這樣針對封禁的出爾反爾,原因只是部分內部業務人員的「失誤」,沒有一個透明的交代,反而更讓玩家懷疑藍洞的反外掛水平,以及整個項目運營的公信力。
也許不管藍洞願不願意賣掉PUBG,在中國玩家佔比已經過半的現在,它的最好歸宿也只能是中國巨頭,而只有騰訊才有過硬的實力和外掛較量。
騰訊並不著急吃進PUBG,大概也是覺得,你要從我還是從外掛?想要在外掛群中求生,最後還是要到爸爸我這來的吧。
評測 |
點個讚再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