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lexera的2019《State of the Cloud》報告,2019年年中,雲市場的最新信息是,94%的業務組織至少有一個基於雲的應用程式來處理業務數據,約84%的企業制定了多雲戰略。
2006年底AWS推出簡單存儲服務後,企業用了很長時間才信任雲,而雲現在已成為一種標準的業務工具。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同時選擇一個主要和次要的雲服務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因此IT管理人員在選擇雲合作夥伴時需要做好功課。
雲服務提供商,如AWS、Microsoft Azure、谷歌、IBM、Dell EMC、Salesforce、Oracle等,正在努力使客戶隨時可以方便地進出,或根據需要增減容量或應用程式。供應商不斷推出新的、更高效的服務供企業使用,其中許多服務現在採用人工智慧,以使服務更快、更有價值。
在本文中,我們將仔細比較全球三大雲服務提供商中的兩家:微軟Azure(佔全球市場的16%)和Google Cloud Platform(8%)。
我們會以幾種不同的方式來比較這兩種全球雲存儲和計算服務,以幫助你決定哪種服務最適合自己,成為最具成本效益和功能效率的服務。
Azure與GCP:關鍵的相似性、差異性
一般來說,Azure旨在為企業運行應用程式和處理存儲,並可以與基於Windows的內部部署系統進行最佳連接。Google Cloud以其多功能性而著稱,它可以承載許多不同的系統,並且精通於處理應用程式和企業開發。
谷歌(和AWS)專注於公有雲計算,Azure的公有雲則針對那些希望與自己的數據中心進行互操作的人——在這些數據中心,已經有很多基於Windows的伺服器在運行。這意味著Azure熱衷於其混合雲選項:微軟正押注於這一點,以與雲市場領導者AWS以及谷歌展開競爭。
要使用Microsoft Azure服務,用戶必須註冊Microsoft帳戶,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業務人員已經擁有Microsoft帳戶。完成此過程後,他們可以在azure規定的限制內啟動其帳戶下的任何服務,並將這些服務計費到其特定帳戶。如果需要,用戶可以創建帳單帳戶,然後創建子帳戶。這樣,組織就可以模擬標準的組織計費結構。
類似地,GCP要求用戶建立一個Google帳戶來使用其服務。但是,GCP按項目而不是按帳戶組織服務使用。在這個模式中,用戶可以在同一個帳戶下創建多個完全獨立的項目。在組織環境中,此模式可能是有利的,允許用戶為公司內的單獨部門或組創建項目空間。此模式還可用於測試目的:用戶完成項目後,可以刪除該項目,並且該項目創建的所有資源也將被刪除。
資源管理接口
Aure和GCP都提供了一個命令行界面(CLI),用於與服務和資源進行交互。Azure提供Windows CLI,GCP提供Cloud SDK。每個都是所有服務的統一CLI,每個都是跨平臺的,在Windows、Linux和macos上都有可用的二進位文件。此外,在GCP中,可以使用Google Cloud Shell在web瀏覽器中使用Coud SDK。
Azure和GCP還提供基於web的控制臺。每個控制臺允許用戶創建、管理和監視其資源。
定價機制
在考慮Azure定價時,用戶需要記住,成本將取決於開發團隊需要的產品類型。每小時伺服器成本從0.099美元/小時到0.149美元/小時不等。當然,如果按實例計算成本,它們可能看起來不一致。但是,如果將每GB RAM的價格考慮在內,這些價格與AWS和GCP相當。
谷歌雲遵循精確到分鐘的定價機制。雖然GCP在附加功能方面可能落後,但它在成本效率方面進行了補償。該平臺還具有按需付費的定價,按每秒使用量計費。此外,它為第一個月後的長期使用提供折扣。
許多專家建議企業根據具體情況評估其公有雲需求,並將特定的應用程式和工作負載與最適合其需求的供應商進行匹配。每一個領先的供應商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弱點,對不同項目來說是不同的最佳選擇。
原文連結:
https://www.eweek.com/cloud/microsoft-azure-vs-google-cloud-platform
獲取更多開源雲技術資訊&大咖交流&免費活動,歡迎添加開源雲中文社區小助手,備註開源雲!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