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多年生單子葉草本溼生植物。芋頭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農作物之一,起源於中國、印度以及馬來半島等地
現在芋頭的栽培種是通過長期的栽培馴化和選擇而來。一是自然選擇,野生芋頭生長於沼澤水浜地帶,長期自然進化形成水芋,隨著水的漲落而發生生態變異,形成水旱兼用芋頭,再形成旱芋。另一種是人類選擇,野生狀態的芋頭球莖及葉柄均不發達,澀味重,有的還有毒性,不能食用。
但是現如今芋頭的種植已經很普遍,而且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種植體系,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種植芋頭的小妙招
芋頭種植有妙招,想要產量多質量好,注意這5點,農戶獲豐收一、種芋處理
1、選種:選用在當地已種植多年,能夠較好適應當地生態條件的花魔芋品種。選擇形態周正、無破裂、無疤痕、無黴爛和無病蟲畜的種芋。商品種芋重量以不超過250克為宜。
2、調種:若種芋不足需調種,應儘量就地或就近選購,在播種前1周進行。
3、種芋消毒:耕種幫建議在播種前I周進行種芋處理,選擇晴好天氣將種芋排放好曝曬3~5天,可促進發芽,殺除種芋表面病菌和促進傷口癒合,增強種芋抗性。
二、種植時間
芋頭忌霜,喜溫暖溼潤的氣候,播種一般在當地終霜後進行,過早播種易造成爛種。芋頭生長期長,在13—15℃以上才能發芽,一般在3月上中旬左右開始種植(有條件的地膜栽培可提早在2月份前種植)。
三、整地種植
芋頭的根系分布比較深,因此在整地的時候要注意深耕。芋頭的生長期較長,因此初期發育緩慢,與其他蔬菜是可以間作種植的,一地兩種,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收益
種芋的時候種在施用基肥的低畦溝中,芽端向上以芽的基部為準,一般土壤的覆蓋約5釐米厚,砂質土壤的話稍微厚一些
四、施肥澆水
芋頭生長期長,產量高,比較耐肥,需肥量大,施足基肥是獲得高產的保證。一般每畝施腐熟的豬牛糞1500-250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作基肥,追肥應以速效肥為主,一般追肥4-5次。
芋頭雖然可在旱地生長,但仍保持著沼澤植物的生態型,對水分要求較高,6月下旬以前,芋頭生長較慢,葉片較小,蒸發麵不大,維持土壤溼潤即可。6月下旬以後,地下球莖開始形成,葉片生長迅速,葉數多,蒸發麵大,需水多,因此從6月開始,要在畦溝長期蓄水,進行水坑栽培,一直到芋頭成熟前才排乾溝水。
五、成熟與採收
適時採收,澱粉含量高,食味好、產量高,但為了市場需求可提前收穫,成熟時可暫留土中,隨時採收可延長供應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