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了一篇關於幾張軟體app的文章《記帳軟體我強烈的安利你這一款》,根據個人的喜好推薦了一款叫薄荷記帳的app。
想不到 喜歡/被迫 記帳的朋友還不少,大家在回復裡面又評議推薦了幾款別的軟體,公說公的好婆說婆的好。不由得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我就去下了其中幾款來試試看,順便整理一下寫出這篇參考文章。
在《記帳軟體我強烈的安利你這一款》裡,我已經說了我選擇記帳app的主要標準就是:簡便快捷。
所以這裡的幾款app都是在留言裡面有人提到說 簡便的,這是前提條件。
它們分別是「錢跡」、「隨手記」、「鯊魚記帳」、「Timi記帳」,以及上文中的「薄荷記帳「。
可以看到它們的評分都達到了5星,非常的不錯,說明大家都是有眼光的,無論選用哪一款都是值得的。
軟體體積方面,我們看到有一些區別:
對現在的手機容量來說,幾M大小的區別並不會有太大影響。軟體小的好處就是精簡,附帶的廣告之類的會少;軟體大也有好處,可能界面能做得比較炫目一些。
我都是直接下載新的 ,安裝好後的圖:
錢跡登錄的第一個頁面。說實在的我不喜歡需要聯網的,不喜歡需要登錄的,我需要的只是能簡單記錄並保存在本地手機內的即可,我不喜歡把我的東西存到網絡上的第三方軟體或伺服器中去。
看著這個頁面,好像必須要有登錄帳號才能用,其實不然,我們只需要點擊下面的「+「號即可以進入無帳號記帳的方式(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引導人們去註冊帳號,下面這個不需要帳號的方式一點提示也沒有)。
進入主界面後,很清爽的界面,大家一眼就可以看穿怎麼用了,不用多言。
換句話來說,怎麼讓人們不望而生畏、輕鬆上手,這是軟體設計中很重要的人機工程學,這方面錢跡做得不錯。
進入記帳時刻。錢跡的輸入界面很清爽。它把一些常用的項目都列表在上方,你只要點選其中一項然後在下面小鍵盤輸入數字即可。
如果你要備註的話,就在數字的上面有一個備註欄,整個過程不管是記錄支出還是收入都很方便,唯一可以挑刺的就是上面的項目選項可能會有點令人眼花繚亂而影響效率。
剛才說了,錢跡可以不用註冊就開始記帳。如果你點擊它的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小圖標,則會出現一些高級點的選項。不過這些對我來說是不關心的內容。
錢跡界面很清爽,記帳過程簡便,整個流程很清晰,沒有多餘的廣告和理財推薦,運行速度和空間佔用都值得點讚。
2、隨手記隨手記作為老牌知名記帳軟體,很令人討厭的一點就是啟動的時候會有各種廣告,還是理財廣告。每次都要浪費幾秒鐘,或者浪費精力去點跳過。
浪費我們的時間不說,如果是一些不懂這些理財門道的新手或小白,很容易掉進這些坑中,不過這裡不方便展開說了。
進入主界面後,我們看到它的主色調是暖黃色的,對我來說有點不夠清晰和警醒,不過各人所好不同這裡不展開說了。
作為口碑軟體,隨手記的過程也是可以的,特別是幾年前我對比隨手記和挖財的時候,隨手記的方便性比挖財好太多,不過大家自己隨便看看我也不打算展開說了。
隨手記的項目選擇上,個人感覺比較麻煩,因為有太多選項而只有一個選項在待選,還要滾來滾去的才能選,不像別的app可以同時多個待選。
另外有一點對我來說不便的地方,就是它的小鍵盤太矮(上圖左),輸入時手指綣縮不太舒服。
但它也有一個很好的地方(上圖右),就是可以按住項目向左滑動就提示刪除,其他的app都要點進去才有刪除按鈕。
老牌記帳軟體,功能強大,但是為了這些所謂的強大功能,把軟體搞得複雜度大增。
界面追求華麗,對人機工程易用性方面有所捨棄。
令人討厭的開機廣告,以及裡面的理財推薦,雖然從公司角度來說這些都是創收手段,但對我們使用者來說不厭其煩,恐怕軟體這麼大體積就是塞了很多這些東西進去。
由於歷史悠久,所以用戶基數龐大,可能很多人都習慣了它的種種好與不好,也積累了很多數據,造成遷移的話成本太大而更願意繼續使用它。
痛並快樂著,這就是這款老牌記帳app的特色。
3、鯊魚記帳有好幾條留言推薦鯊魚記帳,但它卻是這次唯一一個讓我一開始就感覺不爽的記帳app。
你要這麼多權限是什麼個意思???
別的幾款最多要一個本地讀寫的權限,這個鯊魚還要求手機號碼和定位的權限,這是打算適當的時候來一發定點清除嗎?
關於權限的話題我也不打算展開說了,不管別人怎麼看我是堅決不會給它這權限的,哪怕它不讓我使用。
然而不給它這權限它就不讓你用了嗎?
並沒有。我們照樣進入了主界面。
鯊魚記帳的主色調也是暖黃色,但和隨手記比起來更清爽一些。
點擊下面的「+」就可以進入記帳界面,與別的app不太同的是,它是先點選項目圖標,然後才會跳出小鍵盤。其他的app的輸入小鍵盤一開始就是存在的。
備註也是在數字鍵上面找到和輸入,很方便就可以寫下備註。
另外裝完後我還發現有一個問題:
安裝過程中完全沒有讓人選擇的餘地,就在我的後臺常駐了,這個常駐的快捷方式也並不能讓你直接點擊它就記帳,還是會拉開app才能用。
既然不能快捷的 不打開app即記帳,那我放你在後臺常駐有什麼必要呢?
又不給人選擇用還是不用這個快捷欄的權力,我能把這行為理解為QJ用戶嗎?
結合前面強要權限的行為,讓我對這款軟體瑟瑟發抖並提高了警惕。
點評:和片頭做廣告相比,強行要權限更令人難以容忍。
對這些第三方軟體,你很難知道它會把你賣到哪裡去,或者它會被脫褲否,所以凡是不需要相關信息的時候,我一律不給權限,此點對「帳號登錄」時候的情形也適用。
能少就少,能不給就不給,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方式。
作為多人推薦的鯊魚記帳,可能是大家都覺得無所謂,但我還是暗暗的抹了一把汗。
就功能和使用性上來說,鯊魚記帳還是不錯的,我的標準簡便、快捷、清晰、易用它都挺符合,就是開始的要權限一直讓我耿耿於懷,否則我對它的評價應該也能和另兩款差不多。
Timi記帳也是一打開就能進入主畫面,看著主畫面感覺到它的個人色彩比較濃重一些,主色調用上黑下白,個人風格比較突出。
左右各列收入和支出,清晰明了。
項目也是羅列在上面,不在列表的也可以自己增加。
但令人驚異的是,別的軟體都可以通過向 左/向右 滑動畫面,來切換 支出/收入 頁面,而Timi竟然不可以,必須要用手指去點上面的「收入「」支出「來切換,這點就非常不方便了。
而且別的軟體都是優先「支出」頁面,把它放在左邊,而Timi卻是優先「收入」頁面,把它放在左邊,這樣一來Timi和別的軟體的操作習慣就相反了。
剛才在主頁面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增加記錄的「+「是在上方的,而細心的人都可以看到別的app都是在下方的。
看到這三點與別的記帳軟體完全相反的操作,各位看官有什麼想法嗎?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如果從人機工學角度來看的話,如果要點擊的內容在下方,或者可以滑動來切換界面,那我們就可以認為它是為了單手操作而優化過的。
像Timi這樣的,把按鈕放在上方,並且通過點擊的方式切換,這種一點不考慮單手操作人機工學的做法。我們可以推測出Timi的作者是習慣雙手操作的,這樣的話左手持機、右手點擊就是很方便的事情,一點也不礙事,也符合雙手操作的人機工學優化。
但這對於習慣單手操作的人來說,未免是一種痛苦。
還有一點,Timi的備註是需要點擊小鍵盤上面的那個按鈕,進入到另外一個界面才能填寫。
按照上面的推測,如果是雙手操作的人,那就是沒啥區別,怎麼按按哪裡都是很輕鬆的事情。
但是對於單手操作的人來說,就是一種痛苦。
特別是對於左手單手操作的人,一下子左一下子右,然後又一下子左又一下子右,期間還要穩定的握住手機,那真是痛不欲生的體驗。而我恰恰正是一個習慣左手單手操作的人。。。
點評:Timi是一款個人風格強烈的作品,人體工學方面完全只考慮了雙手操作的人的習慣。
結合以上所述各點,我強烈的懷疑這是一款個人作品,而不是經過多方測試的公司作品,因為它完全就只考慮了自己的習慣。。。。
回過頭來,除了上面的問題外,絲毫不能掩飾它是一款優秀的記帳軟體,簡潔、清爽,不附帶廣告什麼的,對部分用戶確實是個適用的app。
習慣就好。
5、薄荷記帳這個偷懶,不想寫這麼多了。大家可以具體去看前一篇文章《記帳軟體我強烈的安利你這一款》。
四、後記:本文題目雖然寫的是PK,但主要還是展示各款軟體本身,以及一些操作、界面、優化方面的區別。
因為我知道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需求,所以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自己的。
所以我並不打算做太多好與壞的評論,只是把它們展示而已。
此外,我關注的是記帳本身,也不打算把這些內容同步(共享)到雲端去,所以各個app的高級功能、或者擴展功能,我並沒有興趣也就不去了解,自然也就無法比較了。
如果看了這篇文章,讓你引起了興趣的話,歡迎各位去下載研究,到時候記得寫文章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