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貌貌狼(微信公眾號:財經郎眼daily)
懸在微信頭上的「劍」落下來了。
9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在周日9月20日起,針對微信和TikTok的禁令將生效。這意味著,身在美國的微信用戶無法正常使用微信支付等功能。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還禁止美國的電信運營商、主機商、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提供商等企業,與微信合作。
換言之,從下周一開始,美國人將無法下載微信,至於已經下載微信的用戶,預計部分微信錢包功能會受限制。而這一消息宣布後,微信下載量創下近兩年來最高紀錄,據分析平臺Sensor Tower的初步數據顯示,基於中文的微信星期五在美國的安裝量為10,000,比星期四增加了150%,環比增加了233%。
微信在美國被禁,哪些人將會受到影響?
在8月10日,貌貌發布的文章《「45天"後,蘋果還能用微信嗎?》中所述,「最嚴重的情況下,AppStore將在全球範圍內直接下架微信,而並不是部分人所理解的只是美國地區無法下載微信。」
但目前看來,情況或許並沒有這麼嚴重。受到影響最大的為以下幾類人群:
在美華人:
此次對WeChat禁令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在美華人。用戶將無法在美國應用商店下載Wechat。新用戶不能下載軟體,但之前已經下好的軟體不會強制刪除,個人繼續使用也不會被懲罰。但是,禁止任何通過WeChat在美國境內的轉帳和支付。
通過微信展開業務的美國公司:
基於微信的一切機構開發和商務活動,包括公眾號、服務號、小程序和微信朋友圈上的廣告投放都將被禁止。任何透過微信在美國發生的資金交易也將被禁止。不過美國在華公司暫時還可以繼續使用微信提供服務。
與微信有合作的服務公司:
目前,微信支付在美國有11個服務商。那麼這11家服務商的業務也將受到影響。
其它國家和地區的iphone用戶:
目前看來,應該只有美國區App Store下架微信,國內用戶絲毫不受任何影響。但潛在的影響是深遠的。WeChat在美國的日活用戶只有1900萬,應該還是華人、留學生居多。但在這1900萬用戶的背後,可能涉及了上億與他們聯絡溝通的中國用戶。即使舊版微信依舊能照常使用,但彼此間發個紅包已是妄想了。
美國wechat用戶展開最後決戰
事實上,為了避免上述後果,美國微信用戶盡力了。在上周五,美國商務部發表聲明將自9月20日禁止美國公司和微信進行商業交易、並要求蘋果和谷歌等移動應用商店在美境內下架微信後,「美國微信用戶聯盟」再次嘗試阻止美國政府的行政令,並於美國周五下午舉行了緊急聽證會。
在聽證會上,原告作出了幾點陳述:
· 首先行政令違憲,在美華人自由交流基本權利受到限制。
· 在美華人失去與中國親友的聯繫,這超過國會賦予總統的權力。
· 川普使用行政命令為競選造勢,對在美華人不公平。
· 行政命令已造成對中國學生的傷害,比如堪薩斯大學在行政令還沒獲得執行許可的情況下禁止在校園網絡內使用微信。
· 要求法院頒發限制令,阻止微信禁令執行,減少傷害。
但法官認為行政命令尚未執行,不能進行裁決。
騰訊明與暗的回應
此事中更為關鍵的一方騰訊也在積極做出回應。
騰訊表示:
我們已知悉美國商務部長針對WeChat在美國國內使用的行政命令最新公布。作為一款服務於海外各地用戶的應用,WeChat一直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其數據政策與程序符合全球最嚴格的隱私標準。
為了保障美國用戶的基本通信權益不受影響,這段時間我們與美國政府進行了多輪溝通,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案。但很遺憾,雙方尚未達成共識。我們會繼續與美國政府溝通,以爭取長期解決方案。
簡而言之,很遺憾、無共識。但這,只是明面上的回應。
據美國專利商標局的信息顯示:騰訊早在8月19日就註冊了WeCom商標。而早些時候騰訊宣布將企業版微信由WeChat Work更名WeCom。這些動作意味著騰訊未來可能會將海外版的企業微信與微信完全剝離,不會再使用帶有微信的名稱以免產生影響。外媒報導稱騰訊公司內部人士表示WeCom不在微信禁令範圍內 , 因此該應用仍然可以在美國範圍內正常使用。
有記者測試發現,下載WeCom後,用戶現在可以將其微信帳戶連結到該帳戶並添加其微信聯繫人,WeCom用戶可以發送消息,創建聊天組甚至轉帳,除了「朋友圈」功能略有不同外,其餘功能與WeChat無異。由此不難發現,騰訊已經為WeChat準備好了「備胎」,而這備胎的功能可以近乎百分百代替「正主」,達到無縫銜接的程度。
或許,WeCom就是騰訊的plan B。
不過,騰訊在美國的麻煩不止微信。其投資的遊戲公司Epic Games 和Riot Games目前正在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調查。而比起微信,這兩家公司佔騰訊在美資產的比重更大、收益也更高。
時至今日,我們已無法弄清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與全球化之間究竟是誰成就了誰。信息的價值遠超以往,而傳遞信息的工具成為無比重要的基礎設施。當然,只要政治存在一天,絕對的自由暢通無障礙交流就是一種幻想,就像絕對自由的邊境貿易一樣。而對騰訊這樣的出海企業來說,在如今的國際環境裡,會做產品、會做生意已經不夠了。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