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謹和全面的流程往往不適合剛入門的朋友,而我又是個做普及文章撰寫的,所以我一直在想如何能讓大家先接受這個概念,然後再慢慢嚴謹起來。本篇文章,我來介紹一下入門級的色彩管理流程,也就是如何讓對色彩管理一無所知的朋友來看看色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重要性。
「如果沒有色彩管理」
如果沒有色彩管理,最直觀的情況就是:你的照片修完後分享到各個平臺(網絡或手機),顏色會有很大偏差——因為你並不知道自己修出來的圖啥樣子。我們拍照時最簡單的流程是這樣的:拍攝、後期、分享。
在後期修圖,甚至只是導入到電腦和手機的時候,就涉及到電腦或者手機這樣的介質,介質的顯示器幾乎是我們判斷照片拍攝品質的唯一途徑。如果你在分享之前要修圖,如果顯示器出問題,大致就是上面這個樣子。此時你大概明白為何你分享到手機的照片跟顯示器差別很大了吧。當然,照片顏色問題會涉及到幾個環節,我們稍後說。
理想化的色彩管理
最理想化的色彩管理,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所見即所得」。單純說色彩就是:我拍攝了某個顏色的物體,在後期修圖時能精準看到、嚴謹控制我想要的顏色,在輸出(分享)後還能在輸出的紙張(分享的介質)上看到與被攝體相同的顏色,或者是我在顯示器上調整的創意顏色。
先撂下一句話:
這有可能實現,但是難到幾乎不可能。
色彩管理的變量
變量主要出現在兩個環節:修圖和分享。拍攝的時候,RAW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先說修圖,我們暫且把修圖分為:顯示器和軟體設置、照片調整、輸出文件。第一個坑就在硬體上:你得根據輸出目的設置顯示器或者軟體,比如要網絡分享,那顯示器是Adobe RGB,Photoshop工作環境是sRGB,這麼設置OK,BUT你的顯示器真的準嗎?第二個就是修圖,修圖是技術問題,比如你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第三是輸出,如果你輸出錯了模式,那可能會讓之前的嚴謹付之東流。
好,來說最頭疼的分享部分,分享就是把水潑出去,你傳到網絡、發到手機或者是把照片出來,網站會壓縮你的照片,手機屏幕的個體差異突破天際,印表機校正簡直是玄學……這麼說吧:分享環節,你幾乎無法管理。
也許你會說,那還色彩管理個P啊。當然不能這麼說,我們做色彩管理,或者說是入門級用戶心裡想著色彩管理,可以讓我們使用正確的方法,理解色彩本身,並讓顏色最大限度地準確。無論以後硬體設備怎麼改變,只要相機、顯示器等的原理沒變,色彩管理的知識就會一直有用。
小白的色彩管理基本流程
請注意,這不是很專業,但是相對來說要求比較低,因為之前寫了很多關於顯示器的文章,下面我會來具體講解一下每個步驟。
Step1:學習和購買
Step2:拍攝照片
Step3:校準顯示器
Step4:照片調整
Step5:導出與分享
Step1 學習和購買
很多人會問我,什麼型號?多少錢?仿佛買了某個器材自己修圖就厲害了,這確實是有用的,但是一切基礎都建立在你的水平上:到底什麼器材夠用了。買東西之前,尤其是相機鏡頭這些東西之前,一定得慎重考慮:我用得上麼?上次我跟一個影友「討論」,我說XQD卡槽我用不上,影友義憤填膺:你不專業!D850有SD卡槽你不知道嗎?!我內心OS:那我要是買個特斯拉,是不是還可以當充電寶用……扯遠了,後期調整中,你需要關注的器材是顯示器和校色儀。
藝卓Coloredge CG318顯示器
作為專業圖形處理顯示器的代表,藝卓EIZO的Coloredge系列肯定是首選,其中CG系列更專業,而CS系列稍微下裡巴人一些,藝卓的價格真的是比較貴。如果你預算有限,也可以選擇比如明基這樣對於入門用戶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校色儀方面,我使用的藝卓 Coloredge CG318有內置校色儀,校色完全不擔心了。
絕大部分顯示器都沒有這個裝置,校色儀可以選擇的品牌有兩個,Datacolor和愛色麗,我沒有做過對比評測,而且根據屏幕不一樣,以及軟體不一樣(很多朋友選擇第三方軟體),網上會有各種截然不同的聲音,目前我只能說:這兩個品牌的產品(Datacolor SpyderX 紅蜘蛛和愛色麗 i1 Display Pro)沒有任何規律性的問題,以後我會好好對比一下。
Step2:拍攝照片
最好使用RAW格式進行拍攝,拍攝的時候,你可以選擇SpyderCUBE和色卡這樣的用品輔助拍攝保證後期校準白平衡,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證色彩還原有據可循。至於曝光準確、避免拍虛等我就不說了。
Step3:校正顯示器
首先要正確設置和使用顯示器,可以先看看這篇文章:
之後,需要對顯示器進行定期校色,比如每月一次,在更換了環境後最好也校對一下。校準過程非常自動,你只需要嚴格按照較色軟體的提示,選擇正確的顯示器類型,並且將校色儀嚴絲合縫放在顯示器中央制定位置,較色軟體會一步步對顯示器進行「調教」。這個過程中,你還要調整顯示器的模式,根據你的目的設置顯示器和軟體,一般來說AdobeRGB就可以。
Step4:照片調整
此時,要根據輸出的方式來選擇修圖的色彩空間,比如網絡分享和手機分享,大部分是sRGB就可以,在Camera Raw的工作流程選項裡可以直接設置。
好,現在開始修圖吧!你可以完善曝光、校準白平衡,然後修除瑕疵,並進行更多創意調整……如果你比較偏執,顯示器和軟體都使用sRGB也可以,其實說實話,如果不列印,其實sRGB就很夠用了,但是Adobe RGB目前依然是專業圖形處理顯示器的標準,所以我依然喜歡用這個。
Step5:導出與分享
不同的輸出方式,其修圖和保存的方法也不一樣。當你要在網上分享的時候,可以使用比較豔麗的色彩,並且調高銳化程度,讓照片更加銳利通透,然後在Photoshop中採用適合的存儲方式。列印的時候要根據輸出介質和形式,來調整顏色與銳度等參數。
我建議如果在Photoshop中導出照片,在網絡分享和手機分享,可以選擇「文件>導出>導出為...」這個選項,這裡可以直接調整照片格式、大小等設置,非常方便。可以保證照片上傳後最大程度不變色。
但是依然如前面說的,手機的屏幕就不是為了精準設計的,而是衝擊力和愉悅感,俗話說就是看著爽,而且因為品控問題,幾臺手機之間都不會一樣,所以就算我告訴你如何讓顯示器和你的手機一樣(比如藝卓軟體的追色模擬功能),跟其他手機也不一樣……更別提你上傳時候,各個平臺對照片的壓縮了……所以,我們做到按照正確的方式保存,再往後真的很難去把控。
最後說幾句列印……
我不推薦各位自己列印照片(為了好玩除外),因為印表機和耗材都太貴,不如找第三方去列印。這裡的輸出方,可能包括列印店、工作坊、網絡空間等。你需要考慮對方的專業水準,也就保證你的照片出書、上傳還原照片本身色彩。
愛普生專業大幅面印表機,如果你找擁有這樣工具的輸出方,你將得到非常專業的服務和品質,當然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費用極高)。
普通的列印店,說實話,是比較撞大運的……但起碼避免你購買器材和耗材;專業的工作坊要求會很嚴謹,你可以要求他們做顯示器和印表機的校準,並且進行不同介質和工藝的輸出——價格也是超高的。如果你要輸出畫冊,那就要去找印刷廠,emmmm這個內容更複雜了,不在本系列之內。
以上就是一個從選擇器材、拍攝修圖到輸出的完整色彩流程,通過這篇文章,我希望大家先了解這個概念,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會繼續撰寫這方面的知識,解密看似玄幻的數碼暗房,讓大家對嚴謹的後期處理越來越明了!
2020 06 15
喬所長
上海浦東回北京大興 延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