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中的SDN/NFV 和雲計算

2021-02-23 IDC圈

 提示:點擊上方"IDC圈"↑訂閱

來源:電信網技術

作者:

劉 旭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助理工程師

李俠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朱 浩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工程師

SDN/NFV 和雲計算都是起源於IT 領域的技術。如今,雲計算已經非常成熟,在IT 領域已經大規模商用,SDN 技術作為新興的轉發技術,也已經被谷歌等網際網路巨頭部署在多個數據中心。隨著虛擬化技術的發展,人們試圖將更多的專有設備虛擬化和軟體化,從而達到降低成本和靈活部署的目的,於是NFV 的概念誕生了。本文將結合廣義上3 種技術本身的特點和未來5G 的網絡能力要求,分析各技術在5G 架構中的技術定位和前景,同時結合實際的發展情況,總結未來運營商在技術研發和業務模式上的側重點。

(1) 廣義的SDN 及標準化進程

ONF 在 2012 年 4 月發布白皮書《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The New Norm for Networks》,將 SDN 定義為:

「SDN 是一種新興的、控制與轉發分離並直接可編程的網絡架構,其核心是將傳統網絡設備緊耦合的網絡架構解耦成應用、控制、轉發三層分離的架構,並通過標準化實現網絡的集中管控和網絡應用的可編程性。」其定義的基本架構見圖1。

圖1  SDN 基礎架構

由於ONF 是主導OpenFlow 標準化的組織,所以在南向接口上只標註了OpenFlow 一種協議,事實上, OpenFlow 協議僅是SDN 南向接口協議的一種選擇,雖然目前佔據主流的態勢,但業內也有不同的協議出現,所以OpenFlow 不等於SDN。

SDN 除了南向的接口協議,在Control Layer 也就是SDN 控制器的標準化上也有一定分歧,設備商主導的 Opendaylight 雖為先行者,但由於思科等廠商的強勢,逐漸引起業界的不滿,於是運營商主導的ONOS 成立。雖然兩者都自稱開源控制器,但其實Opendaylight一直在排斥基於開放的協議方案,設備商們更想採用折中的方案,既以開放專用接口的方式保留傳統設備,又期望通過SDN 來實現網絡的轉型,使它們的網絡更加敏捷高效並足以滿足未來各種應用場景,同時降低成本並開展新的業務模式來擴大收入,所以目前 ONOS 的前景更被看好。

對於SDN 的應用部署情況,目前SDN 主要是部署在數據中心之間,針對移動無線網絡的部署方案及架構,都還在討論中。

(2) 廣義的NFV 及標準化進程

ETSI NFV-ISG 發布的白皮書對 NFV 給出了定義:「NFV 是一種通過硬體最小化來減少依賴硬體的更靈活和簡單的網絡發展模式」。其實質是將網絡功能從專用硬體設備中剝離出來,實現軟體和硬體解耦後的各自獨立,基於通用的計算、存儲、網絡設備並根據需要實現網絡功能及其動態靈活的部署。其定義的 NFV 高層架構如圖2 所示。

圖2  NFV 高層結構

從圖中可以看出,由於NFV 是以雲計算和虛擬化為基礎,所以ETSI 的NFV 高層架構一開始就把虛擬網元設備間的管理和編排功能加入到了架構中。

在標準化方面,除了ETSI 的高層設計,還有針對具體VNF 之間,彼此虛擬網元設備間的標準化組織,即OPNFV,2014 年底Linux 基金會資助建立了OPNFV開源組織,其致力於促進NFV 的發展,未來將和產業界緊密合作,建立一個綜合性的電信級別的開源NFV平臺,藉助這個平臺,可以確保未來NFV 產品的一致性、功能性和互操作性。在目前階段,OPNFV 平臺將會把焦點放在建立NFV 基礎架構、虛擬基礎架構管理、網絡功能編排器以及基礎架構間的API 上。

(3) 廣義的雲計算及標準化進程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對雲計算的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對運營商來說,針對未來定製化的客戶服務,雲計算的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雲計算本身的分布式計算、虛擬化、負載均衡和熱備份冗餘等特性也可以很好地滿足5G 架構對於低成本和靈活性部署的要求。

在以往,私有雲平臺的種類很多,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技術方案,沒有必要進行標準化,但是對於5G 來說,開放性和兼容性是必備的屬性,所以運營商將來的雲計算平臺必然是選擇某個開源雲平臺,例如OpenStack。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針對5G 的架構試驗和驗證都是基於OpenStack 平臺來搭建,其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和開放性。所以,OpenStack 已經成為事實標準,但基於OpenStack 的內核,開發自己的定製版本,集成更多的功能將是未來部署的主流,就像Linux 的定製版,不同公司的OS 存在些許兼容性的差異,因此運營商版本的OpenStack 應該被二次標準化。

對比現有網絡,5G 不僅僅是速度更快、延遲更低, 5G 主要是針對未來典型的應用場景來進行設計,這些場景可以歸納為包含以下4 個特點:

連續廣域覆蓋:對用戶來說,要求體驗速率達到100Mbit/s。為5G 的覆蓋不再局限於目前小區的概念,而是多種接入模式的融合,通過智能的調度,為用戶提供更快的體驗速率。

熱點高容量:在用戶的集中區域,如大型演唱會、車站等人口密度大、流量密度高的區域,5G 要根據動態的資源調度,滿足體驗速率1~10Gbit/s 和流量密度10Tbit/km2 的網絡要求。

低時延、高可靠:在未來的自動駕駛和工業控制領域,對時延和可靠性的要求是非常嚴苛的,未來端到端ms 級的延遲和可靠性接近100%的網絡要求是5G必須滿足的。

低功耗、大連接:萬物互聯將是下一代信息技術革命的目標,未來在智慧城市、環境監測、森林防火等以傳感和數據採集為目標的應用場景,具有小數據包、低功耗、海量連接等特點。這類終端分布範圍廣、數量眾多,不僅對連接數密度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還要保證終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5G 網絡架構(見圖3)

圖3  5G網絡構架

在5G 網絡架構中,將未來電信網劃分為3 朵云:●藍色的無線接入云:支持接入控制和承載分離、接入資源的協同管理,滿足未來多種的部署場景(例如

集中、分布、無線Mesh),實現基站的即插即用。

紅色的控制雲:實現網絡控制功能集中,網元功能具備虛擬化、軟體化以及重構性,支持第三方的網絡能力開放。

綠色的轉發雲:將控制功能剝離,轉發的功能靠近各個基站,將不同的業務能力與轉發能力融合。

其中,網絡的控制功能會根據物理區域進行劃分,具體分為本地、區域和全局集中3 種,一般來說控制功能會部署在數據中心,並通過北向接口來實現移動性管理、會話管理、資源控制和路由尋址等功能。

總的來看,在上述5G 網絡架構中SDN 技術是連接控制雲和轉發雲的關鍵;NFV 將轉發雲中的轉發設備和多個控制雲中的網元用通用設備來替代,從而節省成本;3 朵雲中的資源調度、彈性擴展和自動化管理都是依賴基礎的雲計算平臺,其中無線接入雲更多是側重於多種接入資源的協調優化,並不太依賴SDN 帶來的轉發麵的控制和承載分離。

但是,當把電信網的特點和廣義的SDN/NFV 和雲計算結合起來看,起源於IT 領域的這些技術並不能直接嫁接過來,在應用之前,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1)SDN 控制和轉發分離的理念並不新。SDN 控制和轉發分離的理念,在電信界並不是新概念,如今的電信網可以劃分為傳統電信網絡和IP 網絡兩個領域, SDN 的理念更類似傳統電信網的思路,傳統電信網絡規模巨大,可管控一直都是網絡建設維護的重要原則。20 世紀80 年代SS7 改造時就運用了集中控制面的建網方式,90 年代的V5 和遠端模塊技術的運用早已實現了集中控制和分散部署的理念。所以,在設計理念層面,關注點應放在SDN帶來的開放性上。

(2)對現有網絡來說,既不是演進也不是疊加。5G大量的運用雲化和軟體化技術與以往2G、3G和4G的演進模式是不同的,5G也不能是獨立疊加於現有網絡的一張新網絡,5G中SDN/NFV和雲計算真正的價值在於對網絡建設和業務經營方式的巨大革命。

(3)網絡建設一定是逐步進行的。雖然5G目標是萬物互聯,應用場景廣泛,而且5G也不是4G技術的演進,但運營商對基於SDN/NFV的新型網絡架構一定會先在迫切需要改善經營效率的地方(例如大型數據中心、智慧城市等)優先部署,5G真正全雲化的發展歷程一定會比現有3G→4G的演進過程要漫長。

(4)雲平臺和NFV組件的可靠性有待提高。在5G的網絡能力要求中,在特定領域對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傳統的電信網採用專用的電信設備,可靠性達99.999%,而虛擬化核心網絡設備基於通用的硬體伺服器,可靠性低,所以必須依靠虛擬化集群式的部署,通過實時的監控備份來提高其可靠性,但在實際部署中,能否達到5G如此高的網絡能力要求,依舊存疑。

SDN/NFV和雲計算在未來5G中的關係,可以類比為「點」、「線」、「面」的關係,NFV負責虛擬網元,形成「點」;SDN負責網絡連接,形成「線」;而所有這些網元和連接,都是部署在虛擬化的雲平臺中,雲計算形成「面」。

NFV主要負責網絡功能的軟體化和虛擬化,並保持功能不變,軟體化是基於雲計算平臺的基礎設施,虛擬化的目的是充分利用IT設備資源的低成本和靈活性,但同時,並非所有的網絡功能都是需要被虛擬化的。對運營商來說,NFV提供了一種更經濟和靈活的建網方式,開放的產業鏈會有更多的供應商,軟硬體的解耦會讓更多軟體供應商參與其中,運營商的選擇面更大。但這並不是意味著傳統採購模式的開放化,雖然單個組件可以由不同的供應商交付,但是運營商需要維持整個系統的可用性和可維護性,因此交由一個集成方來負責整個售後工作將是必要的,只是部分組件是由第三方供應商提供。在具體部署方面,業界結合當前4G的發展,從IMS和EPC等業務出發,實現相關網絡功能虛擬化,然後根據具體的需求和部署經驗逐步推廣到更多的領域。

SDN技術追求的是網絡控制和承載的分離,將傳統分布式路由計算轉變成集中計算、流標下發的方式,在網絡抽象層面上,將基於分組的轉發粒度轉化為基於流的轉發粒度,同時根據策略進行業務流處理。對運營商來說,他們更關注的是完成基於SDN技術的接口開放後,可以像網際網路公司一樣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目前,電信運營商與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越來越激烈,5G必須要增強運營商的競爭力才能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在具體部署方面,電信界對於SDN的切入點普遍選擇在雲數據中心,IDC的運營主體比較簡單,運用SDN可以解決雲平臺網絡資源池的性能和擴展性問題,制定多數據中心跨地域組網方案,優化數據中心節點間流量調度,探索利用SDN/NFV技術提供面向雲計算服務的網絡增值業務。

雲計算是SDN/NFV的載體和基礎,SDN/NFV所必需的彈性擴展、靈活配置以及自動化的管理都依賴於基礎雲平臺的能力。目前,業內對SDN/NFV的標準化關注度遠遠高於雲平臺,很多技術驗證和試驗都是在各自的「雲」中單獨進行,這在以後的兼容性上可能會出現隱患。對運營商來說,未來雲計算平臺的可靠性是其主要關注點,電信運營商畢竟不同於網際網路公司,現有的OpenStack能否滿足5G網絡如此高可靠性的要求存在疑問。在具體部署方面,雲計算作為SDN/NFV的載體,除了傳統的雲數據中心外,EPS和IMS系統由於網元部署相對集中,也被優先部署雲計算/NFV。

SDN/NFV和雲計算對未來電信網發展來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電信網選擇這些手段的目的無非就是降低成本和擴大收入。降低成本通過兩個方面:一是虛擬化技術不依賴專有硬體,降低採購成本;二是通過雲計算的動態資源調度,更合理地使用設備,避免資源閒置和浪費。

擴大收入一是依靠開放更多的第三方接口,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推出更多增值服務;二是通過增強網絡性能,適應未來更多的應用場景。兩者相比,降低成本是更現實的目的,擴大收入則有更多的不確定性,第三方接口的存在必然會有開放性和安全性的博弈;而未來的應用場景則是基於預測,單純的技術驅動未必得到市場的認可。

相關焦點

  • [新手指南]OPNFV,SDN for OpenStack
    Pods目前已通過一個固定的jump host(用於指定的安裝包和使用特定布局的VLAN主幹和接入埠的網絡設計),被合理地統計。在未來的OPNFV版本中,網絡將會在每一次創建中,動態地進行配置。組成一個pod的6個伺服器由JenkinsJob Bulider腳本控制,被儲存在OPNFV Gerrit庫中。
  • SDN和NFV在適用性上的區別
    終端用戶數的增長以及向數據中心輸入數據量的增加都令數據中心變得更加敏捷和高效並形成一套敏捷的商業生態系統。2014年全球雲環境中的數據量達到了ZB級別。思科發布的雲計算行業報告中稱2019年全球數據中心為雲計算服務的流量將佔到總流量的86%。流量迅速增長的原因有二:雲計算架構的廣泛使用和雲計算數據中心對高流量的支持。
  • SDN 技術路線選擇和 SDN 規劃初期重點
    而在軟體SDN的解決方案中,網絡的功能是通過軟體層面的Linux協議棧以及相關的虛擬交換機技術實現的。它的優點可以避免對硬體網絡設備的過度依賴,同時降低了組網的成本,但是軟體方案的缺點也比較明顯,主要表現在網絡的穩定性、性能和可擴展性不如硬體方案。5、軟體和硬體SDN,在性能上會有多大的差異,對於後期運維管理而言,會有什麼區別?
  • 從這開始了解 OPNFV
    「理解 OPNFV」一書高屋建瓴地提供了 OPNFV 的理解以及它如何幫助你和你們的組織。本書(由 Mirantis 、 Nick Chase 和我撰寫)在 11 個易於閱讀的章節和超過 144 頁中介紹了從 NFV、NFV 轉換、OPNFV 項目的各個方面到 VNF 入門的概述,涵蓋了一系列主題。
  • OVS 和 OVS-DPDK 對比
    /docs/open-vswitch-enables-sdn-and-nfv-transformation-paper.pdfOVS 目前有兩種比較突出的架構,一種是原生的 OVS 架構(使用 kernel 作為 datapath),一種是基於 DPDK 的架構(使用用戶空間作為 datapath)。
  • 為什麼NFV會停滯不前?
    這樣可以更快地創建新設備,以及由於遇到問題而修復或銷毀和重新創建這些設備。為管理虛擬機而構建的VIMs(虛擬基礎設施管理器)通常也不管理容器,反之亦然。因此,混合使用基於虛擬機和基於容器的VNFs的客戶在這個領域還面臨多個自動化系統。此外,供應商通常會在VNFs中附帶自己的VNF管理器。在多供應商網絡環境中,這只會增加需要自動化的系統數量。
  • NFV和SDN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而虛擬化呢,是一個雲計算技術。確切來說,是雲計算的核心關鍵技術。 大家天天嚷嚷雲計算,雲計算的本質是什麼?所謂雲計算,就是將計算資源從本地遷移到雲端,實現「雲化」。計算資源,主要是指伺服器。它擁有CPU、內存、硬碟和網卡,通過安裝作業系統和軟體,能夠提供各種計算機服務。
  • SDN及雲計算平臺中的網絡性能優化
    當你部署IaaS雲計算平臺時,就已經在應用SDN了。你知道嗎?雲計算平臺可以在vSwitch和physical Switch之間無縫切換。你知道嗎?當前的雲計算平臺的網絡部分有很大的優化空間。本文就帶你了解這一切。沒有SDN,就沒有雲計算網絡SDN起源於校園網絡,發揚光大於數據中 心。
  • 什麼是SDN?SDN和NFV有什麼區別?
    軟體定義網絡(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簡稱SDN)技術是一種網絡管理方法,它支持動態可編程的網絡配置,提高了網絡性能和管理效率,使網絡服務能夠像雲計算一樣提供靈活的定製能力。SDN將網絡設備的轉發麵與控制面解耦,通過控制器負責網絡設備的管理、網絡業務的編排和業務流量的調度,具有成本低、集中管理、靈活調度等優點。
  • SDN 架構中各個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來自社區問答SDN 架構中各個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 一周網事 | SDN在區域網中取得了突破
    但是,採用SDN帶來的開銷和管理複雜度阻礙了SDN在園區網絡中的進一步部署。與此同時,一些公司開始探索將SDN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剝離出來,使之能更順利的推廣開來。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採用「精簡」的SDN技術。Gartner分析師Andrew Lerner表示,雖然區域網內沒有太多「純粹」的SDN,但許多產品擁有以「以軟體為中心」的功能,如策略與角色管理、自動配置、集中管理等。
  • 雲計算時代催生下一代網絡變革-軟體定義的網絡之基礎介紹篇
    背景在雲計算改造傳統IT的步伐下,傳統的IT架構一一被顛覆重構,網絡也不例外,傳統網絡設備必須單獨一個個進行手動配置,對於雲計算環境中快速變化的需求,極大地受軟體配置、交付和管理方式的限制。各類企業積極嘗試藉助SDN解決網絡運維、業務優化和新業務快速引入等問題:企業電信服務提供商雲服務提供商其中雲計算領域將成為SDN市場中發展最快的部分,將支持企業降低操作費用和資本支出。
  • SDN/NFV專利態勢和技術發展趨勢
    SDN技術研究中,將SDN用於管理控制無線網絡等其他場景的技術成果相對較少。如圖5所示,以在中國申請為例,數據中心相關的應用成果類專利佔比超過總數一半,而無線接入等其他幾類應用場景的總和僅佔42%。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導致IDC數據中心成為運營商先引入SDN技術的應用場景並持續受到高度關注。
  • Neutron和SDN集成現狀分析
    Neutron的發展自誕生到現在,可謂是一波三折,其命名先是由nova-network,改為quantum,因其與一家公司名衝突,隧又改為Neutron。表面上的命名變化,又何嘗不蘊含著其深層次的發展和演進,以Plugin、高級網絡服務功能等突出應用,充分顯示著它不斷的豐富,就像其命名「中子」一樣,彰顯著它在浩瀚宇宙中,熠熠生輝的光芒。
  • 淺談SDN和NFV的區別
    另一個SDN成功的環境就是雲數據中心了,這些數據中心的範圍和規模的擴展,如何控制虛擬機的爆炸式增長,如何用更好的方式連接和控制這些虛擬機,成為數據中心明確需求。 OpenFlow–驅動向前的標準:       那麼,OpenFlow是從何處走進SDN的視野中呢?當SDN初創伊始,如果需要獲得更多的認可,就意味著標準化這類工作必不可少。
  • 什麼是NFV?NFV和SDN有什麼區別?
    不同於傳統物理設備中軟體與硬體強綁定的關係,在NFV架構中,實現各種網絡功能的標準化軟體必須能夠應用在同一臺硬體設備上。這就要求NFV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3.1  什麼是SDN隨著大數據在公眾業務流量中的使用增加,IT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消費品,網絡的靈活性與安全性變得格外重要。傳統網絡中,管理員通過命令行配置網絡設備。這種方式效率低,無法滿足快速演進的資源、服務和應用需求。
  • 基於SDN網絡的QoS機制研究(上)
    Lin, A west-east bridge based sdn inter-domain testbed,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 53 (2) (2015) 190–197. doi:10.1109/MCOM.2015.7045408.
  • 【5G課堂】什麼是5G全雙工?NFV/SDN ?
    5G全雙工 ( 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CCFD)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是指設備的發射機和接收機佔用相同的頻率資源同時進行工作,使得通信雙方在上、下行可以在相同時間使用相同的頻率,突破了現有的頻分雙工(FDD)和時分雙工(TDD)模式,是通信節點實現雙向通信的關鍵之一。
  • SDN實戰團分享(二十五):博科SDN控制器BSC介紹
    其次我們提到過BSC是經過嚴格測試的產品,如果測試中發現了問題,博科也會反映到ODL組織;如果博科修正了一些軟體缺陷,同樣是反饋到社區的,但是你要等到下一ODL發行版本才解決。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到下面的網站下載試用:http://www1.brocade.com/forms/jsp/sdn-controller/index.jsp?
  • 說清NFV與SDN到底是什麼關係?
    然後你對租客2說,「我有三棟公寓要出租,大、中、小,你喜歡哪一棟?」。接著租客3... 繼續忽... 然後,所有的租客都住進了你的虛擬公寓,你按住宿時間和使用空間來收租金。最常用的虛擬化技術有作業系統中內存的虛擬化,實際運行時用戶需要的內存空間可能遠遠大於物理機器的內存大小,利用內存的虛擬化技術,用戶可以將一部分硬碟虛擬化為內存,而這對用戶是透明的。又如,可以利用虛擬專用網技術(VPN)在公共網絡中虛擬化一條安全,穩定的「隧道」,用戶感覺像是使用私有網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