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抖音,北快手,智障屆的兩泰鬥,這句順口溜大家都聽過吧。
指的就是抖音和快手這2個當下最火的短視頻平臺。
曾幾何時,這2個視頻平臺的內容都被人冠上沒營養帽子。很多網民都認為,自己絕對不會花時間去接收這些沒營養的信息。擺出一副就算手機沒遊戲玩了,都絕不會看短視頻軟體的架勢。
可是「真香」這個詞教會我們,沒有東西是不能改變的,特別是人這種複雜的動物。
大部分人,下班後並不會想怎麼去學習,而是找點樂子讓自己忙碌一天的大腦得以放鬆。畢竟,人都是有娛樂需求的。
而且,隨著疫情這隻「黑天鵝」,某種程度上刺激了以快手、抖音等為代表的短視頻行業,這段時間收割了越來越多的流量。
今年2月,快手官宣日活已突破3億。
9月15日,北京字節跳動CEO張楠在抖音創作者大會上公布了抖音最新日活數據:截至2020年8月,包含抖音火山版在內,抖音日活躍用戶已超過6億。
快手+抖音的月活人數高達9億,就是說基本上每天有超過半數的人看短視頻。
恩,當初說死也不看短視頻的你們,還有在堅持嗎?
9億用戶,可以說短視頻流量增長已經見到天花板,下一步必定不再以增長用戶為主,而是更多的變現模式。
其中,快手為了應對抖音帶來的壓力,也開始在其他方面暗地發力。
9月17日,又有消息稱快手尋求在香港進行IPO,估值500億美元。不過快手並沒有官方回應這個傳聞。
其實,從2017年開始,快手就一直被傳將會上市,但是每次都是只聞雷聲,不見雨點。
這次又在傳出上市的傳聞,在木木看來,這次很有可能不是空穴來風。
在月活上還是被抖音壓著打,必須得在其他領域做出點成績,拿回點面子。
而融資搞錢來做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好的選擇的選擇。
電商成短視頻下一個戰場
能讓流量變現的地方,除了廣告收入,就是電商領域了。由於疫情影響,坐在家中看直播帶貨的人,可以說比到商場購物的人更多。
直播電商對於手握好幾億用戶的短視頻行業來說,是一個新的增長點。對於這一點,無論是抖音還是快手,都是明明白白的。
近年,快手在電商上的動作更是越來越頻繁。今年5月,快手科技CEO宿華也表示,今年短視頻直播電商將作為電商行業新業態迎來快速發展。
為了在電商這個領域獲得領先,快手今年積極和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幫助自己尋找電商切入口。
例如,在今年的618期間,快手和京東聯合舉辦了「616京東快手品質購物節」。針對在快手銷售的京東商品,快手還在京東原有的「百億補貼」基礎上對重點品類進行了額外的補貼,成功實現了「雙百億補貼」,吸引了不少用戶下單。
據快手官方數據顯示,6月16日晚,張雨綺與快手主播辛巴同臺直播,4小時支付金額超2.23億,最高在線人數超過100萬,觀看人數超2500萬,16日快手全天實際支付金額達到了14.2億。
9月16日晚間,快手宣布,2020年8月,快手電商訂單量超5億單,每日客戶活躍量已突破1個億。而且過去12個月,快手電商累計訂單總量僅次於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
無論是今年的618活動的成功,還是短時間內累計訂單第四名、快手電商日活過1億的成績,都看出快手在直播電商的確很有潛力。
2020年,對於快手電商來說,或許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如果說快手即將上市的消息是真的,那不難看出,快手應該是打算儘快上市融資。畢竟,要玩「百億補貼」也得有資本「撒幣」才行啊。
那上市割一下韭菜,把錢投入到內容電商,花別人錢給自己投資,真是美滋滋。
據說,為了加速電商的發展進度,快手已經把直播電商的GMV(成交金額)目標設置為2500億,而淘寶的直播電商的目標也只是5000億而已...
那麼,隨著直播電商體系會愈發完善,快手的電商業務會不會經歷快速的野蠻發展期後,站穩訂單第四名,甚至爬上更高的位置?
先立個Flag,站穩第四有可能,超越看造化...
抱上騰訊這條大腿
電商行業經過多年的競爭,其實已經清晰的發展為阿里系、騰訊系兩大陣營。
其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三家平臺都是電商第一家梯隊。都擁有萬億級GMV(成交金額)以及億級MAU(月活用戶)。
但這三家裡面,京東和拼多多背後都有騰訊的身影。
為什麼又跟騰訊有關呢?
說一個並不是大家都知道的消息,從2012年開始快手一共經歷了九輪融資,有好幾輪融資,都跟騰訊有關。簡單來說,騰訊還算是快手的一位大股東。
眾所周知,抖音和騰訊在多項業務上都有直接的競爭關係,在微信是不能分享抖音視頻的。
那麼快手抱上了騰訊這條大腿,也基本等同於在短視頻大戰中拿到了一張「通行證」,在微信上自由穿梭。
而微信視頻號一直不溫不火,的前路未卜的情況下,快手將會作為騰訊對抗抖音的工具,同時也會得到一系列的優待。
微信支付有的強大流量入口和信用體系,除了能直接微信溝通,解決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問題,同樣也可以避免快手,自己搭建信用體系帶來的未知風險。
要知道,字節跳動從買到支付牌照的那一刻起,就等於要自己做商業閉環,構建自己的信用體系。但是,要改變用戶的支付習慣,並不是瞬間完成的事情。
支付方式是大家都經常用的微信支付,跟商家溝通都能直接用微信。那麼,快手的信用優勢就已經出來了。
另外,電商最重要的物流供應鏈方面,也不用擔心。
騰訊在京東是有股份的,騰訊和京東是戰略合作的關係。小馬哥一個電話打過去給東哥,一起吃個飯這事就能定下來了。
從今年的618來看,京東官宣跟快手合作就知道了。
京東零售將優勢品類商品提供給快手小店,雙方共建優質商品池,由快手主播選品銷售。快手用戶可以在快手小店,直接購買京東自營商品,並能享受京東優質的配送、售後等服務。
進一步解決了品類限制和物流效率等方面的問題。跟抖音對比起來,快手用戶選品範圍更多也是快手的一大優勢。
就算快手的日活比不上抖音,在直播電商這一塊,有2個爹給撐腰,快手還真不虛抖音。
不過,想要持續坐穩電商第四把交椅,如何打造內容電商場景下的更多基礎設施,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
短視頻電商、直播電商,最近冒頭很快,而且銷量很爆炸。但各種電商前輩的經驗告訴各位「後浪」,僅僅有流量是做不起來電商的,電商最基本的物流和客服體系不可或缺。
你看阿里和京東,為什麼無論要花多久都要自建物流倉儲就知道了。他們都很清楚,別人的東西,就算借給你用都是暫時的。
這個道理,相信快手不會不知道。
因此,如果快手上市的話,接下來的動作,很有可能是藉助資本市場實現多元化發展,在電商上死磕。
不過,不管上市的消息是不是空穴來風,目前快手在電商動靜,都足以對國內的短視頻行業的格局產生影響。
一旦上市,還很有可能像當初的直播第一股的爭奪那樣,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