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葉梓老師脫口秀整理)
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862天。我今天想回答神仙魚同學在攝影自習室裡的提問。他的問題是他新買的蘋果筆記本電腦雖然效率很高而且非常穩定,但是因為是固態硬碟它的硬碟容量很小,隨便塞一些照片就塞滿了,所以他想問問我照片到底應該放哪比較合適,是直接把照片放電腦上修圖,還是直接把照片拷到移動硬碟裡再去修圖?
我先說答案,兩種情況都有。我今天就乾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整個工作流程。這些知識對初學者來說可能稍微有點複雜,但是對那些急迫著有著照片管理需求的攝影人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信息,它能幫你大大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首先,我是使用Adobe Lightroom這個軟體來做照片管理的工作的。這個軟體會自動生成一個照片的目錄文件,然後再用一個文件夾在裡邊按照日期來堆放所有的照片的文件本身。
我的Lightroom目錄文件(可寸電腦硬碟裡)
我的照片文件夾(可存外置硬碟裡)
目錄文件裡的照片信息和照片文件本身是一一對應的,這樣就非常方便我們去檢索照片,至於具體的檢索過程有多神奇、多高效我就不再這裡贅述了,因為之前已經為大家介紹過。
這裡我們要關注的一點是什麼?就是Lightroom還會在目錄文件旁邊把一個專門存放照片縮略圖的一個文件,這個文件名叫Smart Previews.lrdata,翻譯過來就是「智能預覽.Lightroom的數據文件」,它的存在可以大大加速我們在Lightroom中載入一張照片,顯示一張照片的過程。
Lightroom的智能預覽文件
怎麼回事?我舉個例子,比如說你一張照片有20兆那麼大,這是一個RAW格式的文件,那麼不管它是存在你的電腦硬碟裡還是移動硬碟裡,你用這個看圖程序去打開這張圖片的時候,因為它畢竟數據量比較大,所以它肯定需要一個載入過程,如果你是在Lightroom裡面一次性的載入比如說50張、100張這樣的大圖的時候,那個速度就會變得非常的慢。
但如果你已經為這一批照片生成了智能預覽,那麼每一個20兆的文件就都相對應的生成了一個可能幾百K的、1兆大的這麼一種縮略圖,看上去基本上也是清晰的。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話,不那麼挑剔的話,它也可以用來修片使用,是只不過它沒有原始大圖那麼高清畫質那麼好。這也就是說日常工作我們其實只要靠智能預覽就能完成了,等到你有一天真的要去導出一個畫質特別好的照片的時候,你再連上那個照片原文件再來做導出。這才是比較高效的方法:
用不著大圖時用小圖,
用的著大圖時再連大圖。
好,有了這個基礎以後我就很容易給大家來解釋我的整套工作流程了,我是這樣做的:首先我的照片實在是非常的多,所以它不可能存在我的電腦裡,而是存在一個外置的硬碟裡,如果講得細緻一點,它不只是一個外置硬碟,是一個由多個硬碟組成的磁碟陣列,磁碟與磁碟之間互相備份。我的磁碟陣列型號是Drobo 5D3,裡邊塞的硬碟是兩個8T和三個4T,這是第一點,我的照片全是放在外置硬碟裡的。
我的磁碟陣列Drobo 5D3及磁碟容量
第二點,我的Lightroom圖庫的目錄文件以及Smart Previews(智能預覽文件)是放在我的電腦硬碟裡的,這兩個文件都不算特別的大,但是在使用Lightroom這個軟體的時候,這兩個文件都要被頻繁的讀取,而且智能預覽文件裡邊其實包含著成千上萬的小型的照片縮略圖文件,所以如果我把它們也放在某個外置硬碟裡就會拖慢我使用Lightroom的速度,既然它們又不是很大又影響速度那我當然把它放在我自己電腦裡的硬碟裡是速度最快的。
那麼我現在照片放在大型的外置硬碟裡了,目錄文件要放在我的電腦裡了,這兩個設備沒有連在一起的時候是不是Lightroom就不能使用了?不是,因為我在連接上外置硬碟的時候,對我所需要用的那一批照片生成了智能預覽,只要生成了智能預覽,我哪怕不連外置硬碟我打開來Lightroom的時候依然可以見到那些圖片、依然可以放大、依然可以修片、依然可以導出,只不過是不能導出那麼大的圖而已,也就是說日常使用就完全沒問題了。
Lightroom的智能預覽菜單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來看看我新拍的片子到底應該怎麼樣去導入呢?是導在電腦裡還是導在外置硬碟裡呢?
分兩種情況。如果我就坐在家裡坐在桌前,有條件連上我的大型的外置硬碟的話,那麼我就會直接打開Lightroom,點擊導入按鈕,並且把照片直接導入到外置硬碟裡,根本就不放在我的筆記本電腦裡面。導入完以後如果這批照片需要修片,我就會令這一批照片生成智能預覽,這樣的話會大大提高我的修片的速度;生成智能預覽還有第二個好處就是如果我第二天要出差,我突然不能連接我的外置硬碟帶來修片了,那也沒有關係,我的修片工作依然不耽誤。
未連接外置硬碟時所有照片文件處於脫機狀態(見問號標識)
但已生成智能預覽的照片可正常使用
第二種情況是我本來就在外出拍攝,比如說我現在在布達佩斯,根本就不可能去連我在北京的外置硬碟,我也不可能把它帶過去——因為太沉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就會導入照片到我的電腦裡或者是導入到電腦旁邊的一個小型的移動硬碟裡,導入完以後依然是生成智能預覽然後修片,回到北京以後我就會把我這個電腦連上外置硬碟,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在Lightroom的左側的文件夾裡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硬碟,裡面都有照片。最後一步:我只需要把我外出時單獨導的存在別的地方的那些照片文件夾選中並拖入我的外置硬碟的大盤符,一鬆手就可以了,Lightroom會負責把我這個導在別的地方的照片文件給一一移動到大的外置硬碟裡面,和以前拍攝的其他照片全部存放在一起。
- 總結 -
今天的早自習內容有點燒腦,讓我最後來做個總結:
首先,Lightroom這個軟體可以單獨生成一個目錄和一個專門用來存放照片的文件夾,所以它對照片的管理是最方便、最科學、最高效的;
第二點,因為目錄文件和照片真實存放的文件夾是可以分開的,所以我會把目錄文件放在電腦裡,把所有照片都存在外置硬碟裡;
第三點,在連上外置硬碟的時候我們可以生成智能預覽,它可以大大提高照片的載入速度,並且讓我們在斷開外置硬碟的連接後依然可以正常修片;
第四點,如果外出拍攝,我會臨時性的把照片導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裡或移動硬碟裡,直到連上外置硬碟以後再把所有照片移動進去;
補充:不管怎麼樣,所有的照片導入動作都是通過Lightroom來進行。
那麼以上是對神仙魚同學在攝影自習室裡的提問的回答,大家有更多攝影問題歡迎在「攝影自習室」裡像我提問,不管是入門級問題還是比較高階的問題,我都會盡力為大家解答。
至於Lightroom這個軟體到底有多便捷,我想還是只有用了才知道,所以還是強烈推薦大家儘快學習Lightroom的使用以便高效的管理你的那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照片。如果想簡單一點通過看一個視頻課程來學會這個軟體的也可以戳底部「閱讀原文」找到照片管理課程,這門課程依然是由我來講述,大家跟著我一步一步做相信就能學會了。
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862天,我是葉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眾號「攝影早自習」,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