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人工智慧將會使人類失業嗎?

2021-02-13 高博新視野

霍金,比爾蓋茨,馬斯克等科技大佬對人工智慧的未來充滿著憂懼,認為人工智慧極大的可能給人類世界帶來巨大的危害!

「全面化人工智慧可能意味著人類的終結...」機器可以自行啟動,並且自動對自身進行重新設計,速率也會越來越快。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歷程的限制,人類無法與之競爭,終將被取代。——史蒂芬·霍金對BBC如是說。

「在我看來,人工智慧是人類文明所面臨的最大風險。」「發展壯大 AI 已經成為國家間的競爭,那個國家掌握最強大的AI將成為世界統治者」「我一直在警告大家,別等到哪天機器人真的走上街頭、屠殺人類時,不知所措。」----鋼鐵俠馬斯克

未來真的會如此悲慘嗎?目前不得而知!

但是人工智慧大舉進入社會的各個方面,造成很多人失業卻是不掙的事實!

李開復說2023年,華爾街將有23萬人因人工智慧失業,比如高盛的600名交易員將只剩下2人負責開關電腦。

2017年亞馬遜電商部門裁員400-600人,工作被人工智慧取代。

波音公司生產部門裁員6000多人,工作被人工智慧控制的大自動化生產取代!

沃爾瑪裁員10000人因盤點系統和貨架檢驗系統的自動化,而且這些人工智慧的效率是人工的三倍。

.

人類自從有智慧以來,一直在追求用工具來取代自己的工作,問題是這次人類發明的工具跟以前發明的工具是有本質的區別。

在過去的歷史經驗中,科技進步取代了人類的一部分工作,但是同時又派生出來了更多的工作。

18世紀瓦特發明了蒸汽機,英國的紡織工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工業化的紡織機使得大批的使用手搖紡織機的工人失業,英國曾經發生過失業的紡織工人打砸機器的暴動。

但隨著蒸汽機的使用,火車,鐵路,遠洋航行大大的提速,工業的升級換代導致了更多的產業的產生,產生了更多的工作。

當我們談論技術進步是否會讓人類系統性失業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車。

19世紀末的倫敦是世界上最繁華,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出租馬車是倫敦的主要交通工具。

一匹馬一天要產生數十磅的糞便,1894年半開玩笑的《泰晤士報》預測50年後倫敦將被9英尺的馬糞淹沒。

顯然這一幕沒有發生,汽車很快取代了馬車的位置。

在軍事領域,世界輝煌了上千年的騎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也做出了告別演出,如今的騎兵只是擔任懷舊跟禮儀性的工作。

是否可以這樣說人工智慧可能讓你失業,但是不會讓人類失業,人類依然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根據過去的歷史經驗是可以下這樣的判斷的。

新技術創造的工作遠遠大於消滅的工作。

200年前,全世界只要10億多人口,全世界的產業幾乎只有農業。

甚至到了1862年,美國90%的勞動力是農民,如今不到2%。

工業革命創造了無數的新產業,今天我們生活中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物質都是工業革命後創造的。

今天你離不開的網際網路,IT,移動通訊等很多產業都是幾十年前沒有的。

如果200年前有一個預言家,預言2018年地球有75億人,而且要讓適合勞動年齡的人類(包括女性勞動力)都找到工作,當時的人類一定是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首先就沒有這麼多的糧食,其次是想像不到如此多的產業..

所有的局限都是思維靜止的局限。

人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人類的目標是成為神,神是什麼?

神=財務自由+時間自由+旅行自由+精神自由!

要滿足這四大自由會產生多少工作。

美國一個未來研究院發現,高科技領域每產生一個新的職位,就能使其他商品服務業等產生4.3個就業崗位。

很顯然,在低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可能會取代你的工作,但是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

但是,霍金和比爾蓋茨跟馬斯克擔憂的是強人工智慧!

強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嗎?

有觀點認為,人類有可能製造出來真正能推理,跟解決問題的智能機器。

這樣的機器是有知覺,有自我意識,有自己的價值觀跟世界觀體系。

有跟人類一樣的各種本能,比如生存跟安全需求。

這是一種新的文明!

強人工智慧可以有兩類:

類人的人工智慧,即機器的思考和推理就像人的思維一樣。

非類人的人工智慧,即機器產生了和人完全不一樣的知覺和意識,使用和人完全不一樣的推理方式。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也不過是一種有靈魂的生物機器!

既然生物有靈魂,機器人當然也可能具備靈魂。

最殘酷的戰爭來源於價值觀的戰爭!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有美國的未來學家認為,2045年左右,「奇點」到來!

所謂奇點到來就是強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

如果強人工智慧時代的大門被打開,我認為會出現四種文明:

第一種文明,人類文明,人類不斷的提升技術,就是不斷的在當下人類的身體上自我升級,不斷的改造人類的身體,不斷的優化人類的大腦,換句話說就是美國隊長跟鋼鐵俠那樣。

這是以人類為基礎的智能文明,人類將獲得更長的壽命更強大的智慧跟強大的能力。

第二種文明,阿法狗這種人類設計出來的智慧機器人,這種智慧機器人在學習人類智慧的基礎上不斷的升級,變成一種強類人人工智慧,但是這種強類人人工智慧極有可能會創造出一種非人類人工智慧

第三種文明,非人類智能=機器智能,機器智能會有不同於人類為基礎的智能,完全是機器思考的方式,目前人類並不知道機器是如何思考的。

第四種文明,網際網路智能,當人類世界所有的一切都互聯,當人類世界所有的數據都變成一臺巨大的機器,是否人類世界就變成了一個智慧文明體。

就像地球也是一個生命智慧體一樣。

無法預測未來,但是未來終將到來!

只能說在「奇點」到來之前,人工智慧會奪去你的工作,卻不會奪去人類的工作!

但是奇點之後的強人工智慧時代,人類是否會滅亡卻很難判斷!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時代,專利代理人會失業嗎?
    特別是阿爾法狗戰勝韓國圍棋國手李世石後,更將這一話題推上風口浪尖。那麼,對專利代理行業而言,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帶來哪些衝擊或機遇?本文作者談了自己的看法,對此您認同嗎?  原標題:人工智慧時代,專利代理人會失業嗎?  自從谷歌主導開發的人工智慧阿爾法狗戰勝韓國圍棋國手李世石,人工智慧的話題就變得異常火爆,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各種研究成果也越來越令人矚目。
  • 人工智慧、失業與創新 人工智慧的爆發與隱憂
    顯然,如果這家新型機器人漢堡店能夠證明自己有利可圖,可以預見,未來大型連鎖店會紛紛效仿。像大多數技術變革一樣,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令人興奮,同時它也令人害怕。一方面,從管理我們的日曆到做出醫學診斷,它改善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計算機算法日趨複雜,機器從事某些工作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 李開復:人工智慧來了,怎麼才能不失業?
    近來紅得發紫的人工智慧(AI)話題無疑是這裡的主題,當天霍金遠程視頻演講中的「人工智慧威脅論」更是將這個話題引向新聞爆點,「人工智慧是有根除疾患和貧困的潛力的,但是研究人員必須能夠創造出可控的人工智慧,否則,人類文明將面臨被超級智能毀滅的危險。」視頻彼端的霍金這樣說。正是在此次大會上,青閱讀記者見到了剛剛出版了《人工智慧》一書的李開復先生。
  • 谷歌翻譯會讓人類翻譯失業嗎?
    我們也會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價的投入到農村發展之中,技術不應該成為貧富差距拉開的驅動劑,技術是一種完全的,徹底的,更普惠共享的東西,必須讓全人類能夠共享這樣的技術。得益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谷歌翻譯在準確性和速度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不少翻譯結果甚至能讓人感到驚喜。除了谷歌之外,國內的有道翻譯和搜狗翻譯在這兩年的進步也很快。那麼,如果機器翻譯技術再繼續發展下去,人類翻譯會失業嗎?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機器翻譯背後的工作原理。
  • 攝影師要失業?人工智慧學會攝影后,攝影會發展成什麼樣?
    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有一天,攝影師會被智慧機器人代替而失業呢?
  • 未來人工智慧將取代50%人類工作?讓孩子從小學編程有必要嗎?
    ▼李開復:「人工智慧崛起,將在未來10年取代50%人類工作。」
  • 馬雲又來「預言」:未來最會「失業」的4大職業,你被淘汰了嗎?
    在這之後,超市所需要使用到的「收銀員」和工作人員將會越來越少,直到最後被完全代替!同理,銀行櫃員也是一樣的,現在銀行的智能櫃檯也是越來越多了!因此,銀行的這個「鐵飯碗」工作機會,可能會消失。銀行員工也會失業!二、專職司機過去,計程車司機很受歡迎。傳統計程車因為網約車的出現而受到影響。畢竟,網約車更方便快捷,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睞。
  • 【看點】中美歐三院士對話:人工智慧將促進就業而非讓人失業
    2)中國的人工智慧研究現在是「萬馬奔騰」,中國有多少區大家知道嗎?上海有多少區大家知道嗎?長寧區辦的時候,徐匯區在準備辦,浦東區在準備辦,楊浦區在準備辦,一個上海就是要求辦這麼多的世界大會,這就是萬馬奔騰的場景,尤其中國年輕一代很難區分。
  • 人工智慧、失業與創新
    從更長遠來看,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將與創新有關。有人說,創新只需要少數天才就能實現,所以不需要太多人從事創新,但這種觀點顯然與歷史趨勢相悖。人類在創新方面正在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本和人力資源,而且人口越是密集的城市和地區,創新力就越旺盛,這種趨勢並沒有放緩的跡象。創新不光是解決各種具體問題,更是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
  • 阿里用人工智慧設計全新字體,設計師真的要失業了嗎?
    以往製作一套字體往往需要花費不少時間與人力,而阿里巴巴藉由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機制,用更短時間與人力打造全球首款基於人工智慧的字體內容「阿里漢儀智能黑體
  • 人工智慧將帶來人類永生還是滅絕?
    Bostrom的問卷顯示專家們看待強人工智慧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時,52%認為結果會是好或者非常好的,31%認為會是糟糕的或者非常糟糕的,只有17%的人認為結果會是不好不壞的。也就是說,這個領域的專家普遍認為這將是一個很大的事情,不論結果好壞。要注意的是,這個問題問的是強人工智慧,如果問的是超人工智慧,認為結果不好不壞的人可能不會有17%這麼多。
  • 強人工智慧是什麼?它目前可以實現嗎?
    本文將首先回答兩個問題:1.強人工智慧和普通計算機的本質區別?2.強人工智慧會有意識嗎?
  • 人工智慧機器人會讓警察下崗嗎?
    人工智慧在某些方面碾壓人類,你會覺得很意外嗎?其實,這已經毫不為奇!這就好比你和你的筆記本電腦比記憶存儲、你和你的算盤比加減乘除。我猜想,早在北宋中國人發明算盤,我們在算術方面比不過算盤時,也曾豔羨也曾恐懼,國人的眼裡也曾充滿了這種情緒。這並不羞恥,更無需恐懼。下一步,人工智慧將在涉及工具理性的所有領域全方位超越人類,但是在價值理性領域,這條分界線很難跨越。
  • 分分鐘破解人臉識別、聲紋驗證、銀行卡密碼......人工智慧真的會統治人類嗎?
    尤其是一提到人工智慧,大家總是擔心機器人可能代替人類工作,其實對技術人員來說,更關心的是它會不會「學壞」。未來機器出了問題後再去修復可能比今天補漏洞要困難很多。因此,比賽鼓勵全球頂尖AI相關領域的安全研究團隊積極參與,提前預演人工智慧領域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脅並協助廠商修復,促進人工智慧健康發展。
  • ​人工智慧 vs 人類醫生:誰將贏得這場終極戰役?
    由此,公眾產生了一種「幻像」、或者說是一種焦慮,擔心會被人工智慧取代,這就是社會上存在的「人工智慧威脅論」。話說回來,人類智能會不會讓人類醫生下崗呢?在強大的人工智慧面前,人類醫生還有勝算嗎?讓我們看看作家 Sophia Martin 是怎麼看待這一問題的。
  • 就在這個春節,澳洲爆最慘失業潮,人工智慧大軍正在逼近……
    今天,全澳都為這些失業的員工感到惋惜,但與此同時,大家也困惑不解,為什麼四大銀行會突然裁員?銀行業不行了嗎?三、別了,銀行!是的,銀行業,真的不行了。四、新的失業潮來臨,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這次被澳洲四大銀行裁員的,都是擁有較為低端技術的銀行員工。這樣可能會讓不少人鬆了一口氣,「以我的知識水平,絕對不會被替代。」但真的是這樣的嗎?人類唯一戰勝阿爾法狗那個寒夜,疲憊的李世石早早睡下。世界在慌亂中恢復矜持,以為人工智慧,不過是一場虛驚。然而在長夜中,阿爾法狗又和自己下了一百萬盤棋。
  • 新聞主播或將被人工智慧淘汰,下一個會是誰?
    AI合成主播的推出,使得大家紛紛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擔憂,是不是快要「下崗」了?的確,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職業受到自動化的衝擊。可能大多數工作並不會完全消失,但一定會被重新定義。BBC也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的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種職業的未來「被淘汰的概率」——電話銷售員99%收銀員97%律師助理94%計程車司機89%快餐廚師81%……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這些職業有什麼共性。它們
  • 霍金去世前有關「超級人類」的預言將成真?
    「超級人類」真的會誕生嗎? 面對霍金的新物種將會統治地球的預言,「超級人類」真的會誕生嗎? 矽谷動力君認為,這件事聽起來雖然難以置信,但也確實不是無跡可尋。畢竟,幾千年以前,人類從沒想過哪一天真的能夠登上月球,幾百年以前,人類從沒想過自身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就像今天,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未來的科技究竟會發展到何種程度。 其實,「超級人類」的誕生主要涉及到兩類基因技術:基因工程和基因改造。
  • 人工智慧的技術下的我們還會有工作嗎
    人工智慧我們一般所了解的人工智慧,例如生產線上的全自動機器人、和我們對話的人形機器人、西洋棋和圍棋都下贏了人類的超級電腦等,都屬於專業或「弱」人工智慧,它們只能在某些領域超越人類,還遠遠達不到一個普通人類的智能;但是,科技在高速發展,我們已經能看到,迅速換代的專業機器人依據大量數據的學習算法,最終將對各種領域的職業都構成威脅;
  • 當 AI 人工智慧搶走了工作和飯碗 人類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AI 人工智慧的發展對於提升人類工作效率,轉型人類的工作方式,甚至是引領人類發展方向上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一直以來,關於人工智慧的負面性影響也都一直存在,其中包括三個主要方面:AI 導致的失業率上升問題,AI 技術使用不當的犯罪率上升問題以及相關的道德倫理問題,在這裡我們主要談一下其中失業方面的問題,畢竟這是目前距離我們最現實和影響範圍最大的問題,對於世界經濟和整個社會結構來講都會有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