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絕地求生:大逃殺》成為FPS遊戲中的現象級產品之後,各大遊戲廠商開始爭相模仿,希望能夠在新一輪的FPS遊戲市場中搶的一畝三分地。當然,單純的模仿並不能吸引玩家,所以後續上架的《堡壘之夜》《APEX英雄》等遊戲裡,都加入了自己獨有的設定與遊戲元素。而它們也憑藉著這樣的細分設定確實贏得不少玩家的青睞。而在最近,一款新的「大逃殺」類遊戲爆紅整個FPS遊戲市場,一下子獲得了超過3000萬玩家的加入,它就是基於《使命召喚:現代戰爭》開發的《使命召喚:戰區》。那麼這樣一款「舊瓶裝新酒」的遊戲到底有怎樣的魅力能讓它如此受歡迎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它。
出色畫質,良好優化
逼真的畫質,是《使命召喚:戰區》吸引到不少玩家的一大「利器」。得益於動視的製作工地,《使命召喚:現代戰爭》能夠為玩家帶來足夠驚豔的遊戲畫面,而《使命召喚:戰區》自然也得到了這個優勢,所以在遊戲之中的建築、樹林、山丘都有不錯的刻畫,包括建築的紋理、山丘的部分陰影、細緻的樹葉等等,武器、載具、人物也足夠酷炫。同時,遊戲之中的粒子效果也比較不錯,武器產生的爆炸、煙霧效果顯得比較真實。值得一提的是,《使命召喚:現代戰爭》本身還支持光線追蹤技術,《使命召喚:戰區》也同樣支持,對於擁有RTX系列顯卡的玩家而言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福音。另外,《使命召喚:戰區》的整個遊戲優化也足夠出色,所以即便是3A大作中的多人在線模式,GTX 970、GTX 1660等顯卡也能駕馭。這也意味著,選用主流遊戲顯卡的玩家也能加入到這款遊戲之中,與世界各地的玩家一同鏖戰。
創新設定,吸引眼球
相比起《絕地求生:大逃殺》提供的地圖與模式,《使命召喚:戰區》目前相對較少,僅有大逃殺模式和賞金模式可供玩家挑選,當然它們也是目前「大逃殺」類遊戲的主流玩法。其中,大逃殺模式支持單人排位以及三排,每局的人數上限為150名玩家,和所有「大逃殺」類遊戲一樣,你需要在眾多小隊裡「勾心鬥角」或者「剛槍拼技術」存活到最後。而賞金模式目前僅僅支持三排,隊伍需要在遊戲裡最先收集到100萬金幣才能取勝。雖然在大的框架上,《使命召喚:戰區》看上去與其他「大逃殺」遊戲沒有太多的區別。但進入遊戲之後,這些細節與獨特設定才慢慢展現出來。
和《絕地求生:大逃殺》一樣,玩家也是乘坐呼嘯的飛機選擇地點進行降落,但遊戲一開始的視角是從運輸機外慢慢轉入內部,一開始就營造了刺激緊張的氛圍。而在選定好地點跳傘之後,玩家在降落過程中可以對同時跳傘的其他玩家進行攻擊,這個設定也是非常新奇,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降落傘還未落地時,就有許多玩家被淘汰了。當到達地面之後,戰術地圖會標註載具以及補給站的方位,玩家便可以根據這些資源目標執行戰術。需要說明的是,有的時候玩家會降落到許多高樓,當你從這些高樓往下移動時,也可以通過降落傘進行移動,不過玩家此時需要把握開傘距離,以免跌落情況的發生。
值得說明的是,在《使命召喚:現代戰爭》中,許多武器與道具都需要一定等級才能解鎖,所以玩家如果想要組合一些武器搭配,也需要提升遊戲等級,而《使命召喚:戰區》也沿用了這一設定,所以玩家也需要將等級提升。當然,《使命召喚:戰區》地圖之上也會隨機出現一些武器,但武器的配件、類型會有所變化,它們的變化被顏色表現了出來,其中白色為無配件的武器,橙色為滿配武器,除此之外武器還有綠色、藍色、紫色之分。當然,如果玩家需要更好的戰略支援,也可以在補給站中花費金幣進行購買。有意思的是,除了槍械之外,玩家還能買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下子殲滅許多對手,非常「破壞平衡」。
當然,有了這些設定,自然會導致遊戲節奏的加快,更多玩家被淘汰。為了增加趣味性,同時也讓玩家體驗更為良好,遊戲之中引入了復活的設定,這也使得許多被偷襲的玩家不至於一下子丟失遊戲體驗。而《使命召喚:戰區》的復活設定分為兩種,一種是玩家在第一次被淘汰之後會和另一名同時被淘汰的玩家關在一間戰俘營裡,你們需要進行單挑,獲勝者可以7在隊友附件進行復活。當然,失敗者也可以被復活,但這時也就需要你的隊友收集了足夠的金錢,並通過補給站將隊友復活。當然,為了加快遊戲進度,後期戰俘營會被關閉,這個時候被淘汰的玩家只能通過後面一種機制進行復活。所以這個機制的引入還是讓許多新手玩家不至於一下子丟失遊戲體驗,得到了廣大玩家的好評。而在賞金模式,玩家同樣不會出現直接淘汰的情況,當你被對手擊敗後,只需要等待20秒,便能重新投入戰場。所以如果你想追求輕鬆快樂,賞金模式也會更有趣。
前面我們提到過,玩家可以在補給點進行花費從而購買武器、物資甚至復活隊友,正是由於《使命召喚:戰區》引入了獨特的現金系統,所以這一切才能被滿足。需要說明的,系統是遊戲之中玩家可以收集到的資源之一。它能夠讓玩家購買許多補給,包括裝甲板,集束炸彈,UAV,對戰配置空投。那麼玩家怎麼才能得到足夠的現金呢?首先,地圖各處會隨機刷新零碎的現金,而且在賞金模式的空投箱中也會有大量現金的出現。其次,玩家可以通過完成遊戲裡的合約得到現金,合約分為偵察合約、物資搜集合約和追捕合約這3種,它們會有各種不同的任務類型,只要達到目標便能得到現金。正是由於這個設定的加入,《使命召喚:戰區》也變得非常有趣。
除此之外,遊戲之中還提供了ATV、戰術地形車、SUV、貨運卡車、直升機這五種載具。其中,ATV是一種有著高速、越野能力的雙人四輪摩託,缺點是血量較低;戰術地形車可搭載4人,它同樣擁有不錯越野能力強且血量較低;SUV可以搭載4人,行駛速度中等,但不適合越野,血量也得到了加強;貨運卡車的行駛速度是最緩慢的,但它的優點便是血量足夠高,可以搭載多名玩家;直升機可搭載4名玩家,其耐久值較低,乘坐直升機要十分小心。所以在不同的場景,玩家需要挑選不同的載具來應對。整體而言,多樣的載具加入也讓這款遊戲變得更有意思。
確有新意,瑕疵也有
雖然嫁接於《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的《使命召喚:戰區》好處多多,但這款遊戲還是有需要吐槽的地方。首先,我們知道大多數FPS遊戲需要玩家擁有良好的操作技巧,包括傳統的《CS:GO》以及「大逃殺」遊戲的開創者《絕地求生:大逃殺》,都需要玩家能夠有不錯的操作技巧,最重要的便是「壓槍」能力了。而《使命召喚:戰區》中,許多武器並沒有調整明顯的後坐力以及技巧需求,往往你只需要「瞄得準」「看得快」便能輕鬆拿下對手,雖然這樣的設定確實幫助很多新手玩家,但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遊戲的真實性。除此之外,隨著遊戲的火熱,越來越多開啟外掛的玩家加入其中,這也使得這款遊戲的平衡性被這部分玩家所打破,而目前《使命召喚:戰區》同樣面對這樣的考驗,所以在遊戲本身之外,打擊外掛也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畢竟外掛已經導致不少FPS遊戲走向衰落,《使命召喚:戰區》也需要嚴肅對待這個問題。
硬體推薦
作為一款大逃殺類型的遊戲新作,《使命召喚:戰區》可以說延續了「吃雞」類遊戲玩法風格,但地圖設計、空投武器、遊戲畫面以及可玩性上都要更上一層樓。特別是在玩法上面,無論是空降跳傘途中就能對槍的設定,還是第一次被淘汰後的單挑復活機制,這樣新加入的玩法無疑會讓玩家的新鮮感與緊張感更加強烈。同時遊戲的每一局時間並不會太長,這樣玩家隨時都可以來一局愉快的「吃雞」,還可以體驗到每一局的不同。在「吃雞」類遊戲發展迅速的今天,《使命召喚:戰區》作為一款嫁接在3A大作之上的在線多人聯機遊戲,還是擁有著較大優勢的,這也是它近期能夠迅速俘獲廣大玩家的原因所在。不過競爭對手如此之多?如何才能保證我們能夠站到最後,成功吃雞呢?除了網絡速度和操作技術之外,或許玩家們需要一款性能足夠出色的遊戲PC。
在硬體需求上,優化做得足夠出色的《使命召喚:戰區》對處理器、內存和顯卡的性能要求不算特別嚴苛,官方給出的推薦配置裡,i5-2500K處理器或銳龍5 1600X就能滿足這款遊戲對處理器的性能需求。顯卡方面,GTX 1660或RX 580顯卡也能幫助玩家暢玩這款遊戲。當然,這些都是1080p環境下的硬體推薦。如果有玩家想要在更高畫質下把玩這款遊戲,那麼PC的性能同樣需要得到拔高。為此,我們今天帶來了ROG光魔G15遊戲PC用於該遊戲實際體驗。
ROG光魔G15
處理器:Ryzen 7 3700X
主板:B450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
內存:2*8GB DDR4 3200
SSD:1TB M.2 PCIe SSD
存儲安裝位:3.5英寸硬碟位×2、2.5英寸硬碟位×1、前面板接口、
USB 3.2 Gen 1 type A×1、USB 3.2 Gen 1 type C×1、
麥克風/耳機接口×1、後置接口、USB 3.2 Gen 2 type A×2、
USB 3.2 Gen 1 type A×4、USB 2.0×2、
RJ45×1、D-Sub×1、DVI-D×1、音頻插孔×3、PS/2接口
電源功率:500W
尺寸:17.8cm×34.3cm×42.7cm
重量:約10Kg
測試平臺介紹
ROG光魔G15遊戲PC是ROG玩家國度於今年初推出的高性能遊戲PC。它的外觀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整體偏科幻風——它的稜角相對分明,但同時其前臉部分有著一定幅度的過渡,再搭配具備未來感的外殼以及經典的灰黑色,給人以不錯的觀感,讓它能夠在眾多遊戲PC中脫穎而出。
在PC正面部分,ROG光魔G15遊戲PC提供了便捷的前置面板I/O接口,USB、音頻接口一應俱全讓它在日常使用時頗為便捷。同時PC正面左側還提供一個耳機掛鈎,非常人性化。而在PC的側面,ROG光魔G15遊戲PC選用了透視側面板,玩家可以通過它觀察到ROG光魔G15遊戲PC的內部細節,包括顯卡、CPU部分,都能納入視野之中。將視線轉到整機的背部,我們可以發現ROG光魔G15遊戲PC提供了USB 3.2 Gen 2 type A×2、USB 3.2 Gen 1 type A×4、RJ45×1、D-Sub×1、DVI-D×1、音頻插孔×3、PS/2鍵盤×1、PS/2滑鼠×1,豐富的接口也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玩家的需求。另外,ROG光魔G15遊戲PC的機箱還設計了大面積網格欄柵,能夠起到很好的散熱作用。同時頂部還有一個堅固的把手,幫助玩家攜帶、移動這款產品。
作為專為電子競技遊戲玩家打造的整機,評測的這款ROG光魔G15遊戲PC採用了基於圖靈架構且支持光線追蹤與DLSS 2.0的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顯卡。處理器方面,它還採用了由7nm製成,擁有8核心16線程,主頻3.6GHz、動態加速頻率為4.4GHz的Ryzen 7 3700X處理器,這也使得它能夠在大型3A遊戲中發揮出色。同時,它還配備了16GB DDR4 3200以及1TB M.2 PCIe SSD,進一步確保了ROG光魔G15遊戲PC的性能下限。在搭配ROG獨家Armoury Crate監控應用程式之後,玩家可以隨時監控ROG光魔G15遊戲PC的性能狀態,無論是目前風扇速度、CPU與內存使用率、下載/上傳狀態,Armoury Crate監控應用程式都能詳實地將其呈現。另正是由於ROG光魔G15遊戲PC具備不錯的性能配置,所以我們也十分期待它在實際測試中的表現。
測試說明
由於是內置於《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的新模式,《使命召喚:戰區》本身並沒有內置Benchmark測試程序,所以在遊戲中我們需要自行選擇場景做實際測試。為了讓測試條件更滿足遊戲中的實際內容,我們測試的遊戲場景涵蓋了建築、圍牆、山坡、樹林等多個常見元素。而測試的路徑我們也選擇在這個場景中沿直線奔跑大概1分鐘,從而達到我們測試目的。除此之外,遊戲本身沒有內置畫面的全局控制,所以我們手動將相關畫質選項調至最高,並且關閉抗鋸齒、垂直同步以及幀率上限,挑選1080p、2.5K、4K三個不同解析度用於實際測試。
測試成績與解析
從我們的測試成績可以看到,搭載Ryzen 7 3700X與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的ROG光魔G15遊戲PC在《使命召喚:戰區》1080p解析度+最高畫質下,拿到了161fps的成績,這也意味著,如果你使用了120Hz或者144Hz刷新率顯示器,那麼無疑能將這個性能發揮到極致。而當我們將解析度調高一檔之後,可以發現ROG光魔G15遊戲PC的幀率表現依然達到了116fps。事實上,部分使用上述4款顯卡的玩家也希望能在2.5K解析度下體驗《使命召喚:戰區》,那麼ROG光魔G15遊戲PC無疑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有鑑於此,我們也十分期待ROG光魔G15遊戲PC在《使命召喚:戰區》4K解析度下的表現。當然,ROG光魔G15遊戲PC也確實沒有讓我們失望——在提升畫質之後,它的幀率成績達到了65fps,依然能夠駕馭這款熱門FPS遊戲。當然,如果玩家想要更穩定的幀率表現,那麼在1080p和2.5K解析度下體驗這款遊戲才是最優解。如果想要感受清晰、細膩的畫面,4K解析度ROG光魔G15遊戲PC也是能夠一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