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幾款護眼顯示器,但是對很多人來說,電腦仍舊是主力遊戲設備,尤其是玩一些競技類遊戲,比如CSGO,吃雞,LOL等,這時候,電競顯示器就是剛需了,雖然個人對「電競」產品嗤之以鼻,但是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所帶來的感受提升的確是實打實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電競顯示器值得購買吧。不過即便是買電競產品,護眼還是必不可少的。
1:HKC GF40
既然是貼上了「電競」的標籤,那價格自然不會太低,為了保證使用體驗,入門級選擇了1000元的檔位。HKC這款產品是三星的VA屏,雖然是VA,但是響應時間做到了4ms,在實際使用時應該感受不到拖影。刷新率144Hz,支持AMD的Free Sync。外加曲面屏。接口方面是DP+HDMI+DVI,足夠滿足一般用戶使用,個人建議能用DP就不要用HDMI。另外顯示器自帶硬體外掛(就是自帶準心),可以讓不少新手用戶沒有瞄具的時候有一定的輔助作用。顯示器覆蓋了110%的sRGB,雖然是入門級產品,但是DC不閃屏調光和窄邊框沒有閹割,還是值得購買的,狗東常年1000以下,可以關注一下。
2:聯想Y25F
1400這個價位上有acer的暗影騎士和聯想的這一款,但是個人覺得聯想的這款更值得購買。兩者都是TN屏+1ms+144Hz+不閃屏,但是聯想多了個HDR,雖然400nit亮度肯定是假HDR,但是在連接PS4或者xbox的時候的確可以提升一定的遊戲體驗,最高400nit亮度在顯示暗處的敵人時也能更容易分辨出來。接口方面為HDMI+DP,另外側邊提供兩個USB3.0和一個耳機接口,這點是個加分項。但是要注意,側面的USB3.0需要在後面用轉接線連到主機上才能正常使用。並且很貼心的提供了伸縮式耳機掛鈎。
3:AOC C32G1
雖然個人更喜歡小點距,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歡大屏,而且因為顯卡一般,所以解析度高了反而帶不起。AOC C32G1一般是可以滿足這類人的要求的。31.5寸+1080p解析度,對顯卡沒什麼太高要求。同樣有DC不閃屏+物理準星。有著1ms的響應速度。但是不支持AMD或者NV的sync技術。不過考慮到1600就能買到32寸的電競顯示器,也不要要求太多了。接口為HDMI*2+DP*1。
4:acer ED273UR
對於尺寸沒太高要求的用戶,acer這款是個不錯的選擇,27寸+2k解析度的黃金搭配,1800R的曲面,不過面板是VA的。所以響應時間是4ms。支持AMD的free sync,窄邊框設計,DC調光不閃屏這些已經足夠普通用戶了。但是接口略摳,HDMI+DP+DVI,為了保證使用體驗還是用DP口最好。官宣是8bit屏幕+88% NTSC色域,不過VA屏做8bit可比IPS成本低多了,不用被宣傳唬住,考慮到價位,這款顯示器算是2000價位上的好選擇了。不過2K解析度的話,不知道RX580能不能扛得住。
5:acer XZ321QU
31.5寸+2k解析度,對喜歡大屏卻又不要大果粒屏幕的人來說一般夠了。1ms+144Hz的標配。支持HDR和Free Sync。內置兩個7W揚聲器,對音質要求不高的用戶可以省去音箱的錢。接口為一個支持MHL的HDMI,一個標準HDMI,一個DP和一個mini dp。但是要注意的是,這款顯示器是高亮度不閃,並且雖然提供了4個USB3.0,但是位置比較不好,日常使用起來比較麻煩。
差不多就推薦這些吧,再高價位的,買的人基本自己都心裡有數,這裡就不再廢話了,希望能幫到大家。
歡迎關注B站@翼王,@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漸縝JZ,@DDAA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