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虎嗅科技組
作者| 張雪
封面| IC photo
5月18日,「ABC SUMMIT 2020百度夏季雲智峰會」在線上召開。作為百度智能雲一年一度的盛會,這次大會更多了一層意義,因為在今年經歷三次架構調整後,百度CTO王海峰帶領的百度雲團隊將首次集體公開亮相。
技術派出身的王海峰將給百度智能雲劃定一個怎樣的戰略方向,他如何破除偏見,推動百度智能雲更進一步,不管是百度內部還是業界,都在等待著王海峰的「答卷」。
拋出技術優勢:一個戰略,兩大中臺
發布會開始,王海峰便宣布了百度雲的戰略調整和架構升級,
百度認為,人工智慧技術的日趨成熟,呈現出了很強的通用性以及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的工業大生產特徵,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百度智能雲把人工智慧輸送到千行萬業,有助於加速AI的商業化落地。
基於此,王海峰提出了百度智能雲的戰略「以雲計算為基礎,以AI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
誠然,百度智能雲是從做雲計算開始,目前已經遠遠超越基礎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構成了業務基礎,但云計算仍然是百度智能雲重要的核心基礎。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是百度的優勢所在,是百度智能雲服務客戶的抓手。有了基礎和抓手之後,百度智能雲將聚焦社會價值及商業價值兼具的重要賽道,例如:智慧金融、智能客服與營銷、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並持續探索和拓展新賽道。
同時,在架構上,百度智能雲也隨之進行了升級。
據介紹,百度智能雲新架構分為三層:底層是百度大腦,包括基礎層、感知層、認知層和安全,是百度核心技術引擎;中間層是平臺,包括通用的基礎雲平臺、AI中臺、知識中臺以及針對場景的平臺和其他關鍵組件,比如多媒體平臺、雲原生開發平臺、物聯網、區塊鏈等;最上層是應用和解決方案。
如此一來,百度智能雲完成了「橫向拉通、縱向打通、賽道聚焦」的全面升級,即戰略、運營、銷售和產品管理等橫向拉通;雲計算、AI、安全等中後臺與前臺縱向打通;四大重要賽道的聚焦。
與百度智能雲新戰略、新架構一起亮相的還有百度兩大新中臺—AI中臺和知識中臺。
作為本土化的一個技術名詞,中臺的內涵已無需贅述。但百度新發布的這兩大中臺,可以看做是王海峰送給百度智能雲的首份禮物,以完善其技術布局。
具體來看,「AI中臺」包括AI能力引擎、AI開發平臺兩部分核心能力以及管理平臺。通過AI平臺,企業能夠根據自身應用場景的需求,建設AI開發和應用的自主能力。
比如,國家電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建成自己的AI中臺後,搭建出了輸電通道可視化平臺,應用AI人臉識別實現了進廳識別、刷臉辦電等功能。
而另一個百度的「知識中臺」,則是基於百度的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多模態語義理解、智能搜索等AI核心技術推出的的企業知識賦能平臺。
在底層,「知識中臺」對接了各種不同來源和形式的數據,核心功能層為企業提供知識生產、加工、應用能力,上層支持不同業務場景,包括知識庫、行業知識圖譜,企業搜索、智能推薦等。
百度「知識中臺」也已經完成了應用的實踐和落地,例如幫助浦發銀行構建多個場景的智能化應用,包括「浦發數字人」。
整體來看,不管是戰略架構的升級還是兩大中臺的發布,都是為了完成百度智能雲在技術側的梳理,並成為了開啟」王海峰「時代的標誌。
直面銷售壓力:不貪不懼,聚焦四大賽道
今年3月11日,王海峰發布了一封只對中高層可見的內部郵件,並宣布了兩則「重磅」消息:其一,對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ACG)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整合進「百度人工智慧體系」;其二,原來的業務負責人尹世明、張志琦將另作安排。
雖然這次調整看似無足輕重,但實際上,是從人員和業務上,將百度智能雲歸為了技術體系,完全顛覆了此前銷售派掌權時,落地為重,技術為輔的優先級。
一時間,外界對王海峰銷售能力的質疑聲也是此起彼伏:CTO當家真的能做好銷售?百度智能雲真是在向後退?
與此同時,在百度內部,今年調整了利潤指標。據Tech星球報導,百度雲2020年的OKR中增添了利潤指標,毛利是第一考核因素。「Robin(李彥宏)的OKR對百度雲的要求就一點:扭虧為盈。」一位百度雲內部人士表示,「我們收到的要求是毛利至少20%」。
外部的質疑,內部的壓力,不得不承認,王海峰是處在重壓之下的。
或許是因為太熟悉技術,在面對市場時,王海峰並沒有延續百度此前的規模化落地目標,而是改成了聚焦垂直賽道的落地,其實在這一點上,多少有點像二線廠商的保守打法。
根據披露的情況來看,百度智能雲未來將主要聚焦在智慧金融、智能客服與營銷、智慧醫療、智慧城市這四大領域。
乍一看,這四大賽道選擇看似雲淡風輕,其實卻是每個領域都體現著百度智能雲要營收,要增長的小心思。
虎嗅認為這四個領域可以分為「大生意」、「新生意」和「準生意」。
當下雲計算行業競爭的焦點已經從中小網際網路企業轉向了政企大客戶市場,而智慧金融和智慧城市就是面向這樣的「大生意」,值得一提的是,智慧金融還是金山雲和百度智能雲的競爭主場。
其次,智慧醫療雖然不是百度的強項,但在疫情的催化下,智慧醫療已經站上了新的風口,也由此成為了熱門賽道,嘗盡了「慢半拍」苦頭的百度,如今當然不會放棄選擇放棄這門有潛力的「新生意」。
最後的智能客服與營銷賽道便無需多言了,作為該領域多年的優等生,就算只是為了「維穩」,智能客服與營銷也理應出現在這份名單之上。
在人員上,百度智能雲雖然失去了兩元銷售大將,但相應地,又引入了兩位負責銷售的副總裁,從一定程度上補上了銷售的短板,
百度官方介紹稱,副總裁劉雅雯擁有13年大型央企工作經驗、曾擔任世界500強企業高管,她在企業數位化轉型和政府關係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入洞察,目前擔任百度智能雲智慧政務事業部總經理。
另一位,副總裁朱亞立先後就職於埃森哲、德勤、思科、廣聯達等中外知名企業,在諮詢和高科技行業擁有專業認知和行業經驗,負責百度智能雲戰略規劃、業務運營、銷售管理和產品管理等工作。
多次的內部動蕩之後,百度智能雲終於完成了技術層和人員層的梳理整合。
當下,王海峰為百度智能雲劃定的新打法也不失為一個正確而克制的選擇,畢竟貪多嚼不爛,與其鋪大攤子,做表面風光的事情,倒不如深耕垂直賽道,穩住營收。
從另一個角度,百度並沒有放棄通用技術平臺的搭建,反之布局了新架構。在虎嗅看來,這是百度的技術執念,也更是百度智能雲可以窺見的野心。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tougao@huxiu.com
End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個「黎耀輝」
卻沒有很多個勇敢開口把「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說了一遍又一遍的「何寶榮」
哪怕你一生只看一部王家衛
那也必須是《春光乍洩》
一人一秒一世界
⬇️你的今日一秒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