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月亮(Supermoon)是1979年由美國佔星師理察·諾艾爾提出的名詞,是一種新月或滿月時月亮位於近地點附近的現象,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出現新月,稱為超級新月;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滿月,稱為超級滿月。
其實,「超級月亮」並不罕見。每年均會出現4到6次,僅2015年就有六次超級月亮,2015年9月28日出現的超級月亮這一年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在今年一共會有四次超級月亮發生,分別在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其中,4月8日和3月10日的這兩次還分別是年度「最大滿月」和「第二大滿月」。
那麼超級月亮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月亮寄予了非常濃厚的情感,或思鄉、或懷舊、或以表胸懷大志,不管是文人騷客還是中國的普通百姓,他們對於月亮的獨特感情自然不言而喻。
李煜在《虞美人》中寫下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惆悵;
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寫下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落寞;
李白在《月下獨酌》中寫下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
詩經中也有關於月亮的描寫,月亮為這層朦朧的美添了幾分光彩,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僚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人們總能在月亮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某些慰藉,時至今日,中國依然有中秋佳節,人們在這一天賞月、吃月餅、與朋友家人相聚,這可能是現代社會對於儀式感的最好寫照,人們可以找到一點空閒的檔口放空自己體會古人的閒適自得。
關於「超級月亮」的出現我們不僅是要找到它的科學依據,更要多一點儀式感,與愛的人共賞這樣的美景,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既要清楚任何自然的科學依舊,也需要發揮點個人的想像,生活才不會被固有的樊籠所籠罩,所以月亮之外,是人類對於所有美好的追求
那麼,今天的超級月亮你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