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龍飛聊《聚爆》:我們為什麼敢做無內購的單機遊戲

2021-02-15 新浪遊戲頻道


為之前頗受好評的兩款音樂遊戲《Deemo》和《Cytus》,雷亞的這款《聚爆》在上線前就得到了足夠的關注。但遊戲真正上線的時候還是讓我驚訝了一下,定價60元的一款單機遊戲,這是國內開發商或者發行商不敢想的事兒。

《聚爆》

我們可以隨時翻開蘋果商店的付費榜,排名前一百的遊戲除了國外大廠微軟的《我的世界》定價45元,2K的《NBA2K15》定價50元,剩下的能定價在50元左右級別的寥寥無幾,國內遊戲基本都更樂於走一元店戰略。

更讓人有些驚訝的是,60元的定價對於《聚爆》的成績來說,好像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影響。遊戲從一上線就一直保持在付費榜TOP10的位置,暢銷榜也能排到四五十名,(當然,這與蘋果商店的推薦有不小的關係)這對於國內手遊行業來說,或許是一個預兆:玩家的付費意願在提高,核心玩家的力量愈發凸顯等等。

比起這些現象之後所總結的經驗或者趨勢,我更好奇的是,這款遊戲背後的發行商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敢於發行一款定價如此之高的單機遊戲?在成績這麼好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堅持做「無內購」?

在這些疑問的促使下,我有幸見到了《聚爆》的發行商龍淵網絡的CEO李龍飛,在短短幾十分鐘的交談裡,我得知這個成功發行了《聚爆》和《自由之戰》的發行公司CEO,居然只有26歲。

龍淵網絡CEO李龍飛

從網際網路產品出走 轉投遊戲發行

因為《自由之戰》和《聚爆》的原因,龍淵網絡的名字開始更頻繁地出現在業內人士或玩家面前。CEO李龍飛2009年畢業入職騰訊,他自己特別喜歡玩遊戲,所以當時面試了兩個職位,遊戲策劃和無線的產品經理,意外的是,他選擇了後者。

李龍飛說,當時覺得無線聽起來好像更新一些。於是離開騰訊之後,22歲的他加入了創新工場的點心項目,繼續做網際網路產品。在做了三年之後,李龍飛覺得繼續做國內的網際網路產品太苦了。

為什麼在創業的時候選擇了遊戲發行?

「當時點心做了很多事兒,應用開發這塊用戶量很大,但是不掙錢,最早在騰訊你肯定不用考慮掙錢的事兒,你就管產品體驗就行了。於是我就開始想,什麼樣的商業模式能掙錢?我覺得遊戲應該不錯。

「做遊戲其實挺簡單的。遊戲發行和做投資有點像,我們比較有耐性,做團隊的包容性更強。比如《自由之戰》我們等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我們也沒有特別著急,慢慢做吧。

「你想,做網際網路產品,只有第一名和第二名能活著,第三名之後可能連湯都沒得喝了。移動網際網路產品是唯一的,生存空間特別窄,比如你裝了XX省電,你就不會裝另一款了。網際網路產品你要找需求點,並且是唯一的,還要求速度,各種因素都要求很高。其實移動網際網路大家活得都比較痛苦,細分領域裡可能只有一兩家在做。

「但是遊戲不是,比如你玩這個三國卡牌你玩膩了,又出了一個新的,美術不一樣,玩法做了個包裝,你就又會去玩。遊戲每個領域都有N多家在做,卡牌、MMO、二次元的、塔防的,都還活得不錯。這個領域的包容性,容錯率特別高。」

對於當下的國內遊戲發行行業,您是一個怎樣的心態?樂觀嗎?

「我樂觀的是覺得這個生意簡單,但是市場做的人太多了。競爭很慘烈,極其慘烈。小的發行公司想生存,就是只能做別人不做的,求新,求不同,就像我們一樣。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是運氣好,遇到了特別好的合作夥伴,這些人都很靠譜,我們就順勢吧。」

在《聚爆》發行之前的龍淵:有耐心的「非主流」發行商

龍淵網絡是李龍飛25歲創辦的,在遊戲發行領域,它的成立時間還不長。但或許是憑藉著李龍飛的「非主流」戰略,公司很快就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注意。

龍淵的第一款產品《戰地紅警》是典型的COC遊戲。因為Supercell的COC大熱,在2013年的時候,國內的COC遊戲此起彼伏,大部分都不理想。《戰地紅警》屬於少數獲勝者之一,遊戲到現在仍能保持月流水千萬的數據。

李龍飛覺得遊戲是不分國界的,好的遊戲是藝術品。比如COC,在美國火了,在中國一樣很厲害,就算沒有廣告投放,仍能保持暢銷榜前二十的排名。

那為什麼那麼多照著COC「抄」的產品都沒活下來?李龍飛說,那是因為沒做到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放棄了做COC遊戲,這也讓龍淵得到了更多的機會,賭對了創業的首款產品。

在國內很多人不看好手機MOBA的情況下,為什麼選擇籤《自由之戰》這款產品?

「《自由之戰》2014年3月份我們就籤了,全行業都不看好,我們拿這個產品去和做端遊MOBA的聊,很多人都覺得不行。

「手機有兩個限制條件,第一個是硬體方面,第二個是網絡。PC的端遊很穩定,手機是移動狀態的,大家都覺得不行。端遊的屏幕那麼大,有那麼多圖標和信息,縮減到手機上,只剩下幾個,怎麼做?

《自由之戰》遊戲截圖

「但是我們當時的判斷有兩點,第一我們非常相信MOBA這個大市場是非常大的,用戶群是第一大用戶群,而且他們正在往移動端遷移。從我個人的創業經驗來說,09年我畢業去騰訊,做手機QQ,我覺得可能是中國最早做移動網際網路的。因為09年元月3G發牌,是3G元年。

「那時候我們做手機QQ,三寸大的彩屏,已經覺得很厲害了。我10年到創新工場,做移動網際網路和應用的開發,算是創業。到了2011年,能夠快速看到這些硬體設備每年以兩倍,三倍的速度在變化。我覺得對於設備和性能的擔心其實是不用擔心的。所以我們堅定地去做了《自由之戰》,算是在MOBA市場點了第一把火。」

比起國內CP,雷亞顯得更有耐心

關於龍淵是如何與雷亞結緣的,在知乎上有一個問答。(問題為:如何評價雷亞新上架的遊戲《Implosion》(聚爆)?)其中簡單講述了二者的從相遇、相知到相伴的故事。

文中有一部分寫道:「基本上我們是在2014年CJ上看到《聚爆Implosion》的,當時的感覺就是「我X,這產品太牛X了!要趕緊認識一下」。不過當時人太多擠不進去,也就沒有聯絡上。後來通過一個朋友的介紹,偶然認識了雷亞的幾個創始人,在跟雷亞的幾個創始人進行了多次的親密接觸後,我們在14年底基本上確定了合作意向。」

我問比起國內的CP,和雷亞合作有什麼不同的感受,李龍飛給我講了一件事。他說其實雙方前前後後聊了很多次,光是雷亞來成都就來了兩三次,每次都是大隊人馬,去年甚至還參加了龍淵的年會。

第一次雷亞來的時候,來了三個創始人,大家一起待了兩三天,李龍飛發現其中有一個特別沉默的程式設計師,不怎麼說話,到了第三天李龍飛才知道這人原來是雷亞的董事長。

更出乎他意料的是,《聚爆》就是這個董事長帶隊做的。「董事長自己帶隊默默地寫了三年程序,這種產品怎麼可能做不好?」

相較於大陸遊戲行業的浮躁,臺灣的團隊,至少是雷亞讓李龍飛能感受到他們真的在潛心打造產品,比如邀請的遊戲主配樂師,曾經拿了三屆的葛萊美獎。這個合作能夠實踐必然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功夫,在大家都求快的時候,雷亞在沉澱。

這種點滴的沉澱,形成了遊戲最終的內核,才會有玩家願意為這麼高的定價買單。

關於定價的事兒,其實沒什麼好說的

以上的交談過後,對於遊戲定價的問題,變得似乎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李龍飛說,當時和雷亞,和蘋果都商量過這個問題,要說毫無顧忌,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最終60元的定價並沒有引發什麼爭論,大家都欣然接受。

1元的版本,內購解鎖;或者60元的版本,無內購形式;對於發行商來說,或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對於玩家來說,則是信任的問題。無論是對於雷亞還是龍淵來說,他們不想讓玩家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最後,李龍飛介紹,後續蘋果可能會上線一個1元的版本,能讓更多非核心玩家,大眾玩家來體驗此類遊戲,如果覺得好,解鎖全部遊戲內容的總花費仍是60元。

「其實包括後續的內容,我們也討論了很多,新的章節,新的機甲,要不要再收費?最後我們覺得,這個產品應該是乾乾淨淨的。現在的銷售狀況已經超乎我們的意料了,如果說為了賺得多,會損失一部分玩家的口碑和聲譽,那我們就少賺點。」

後話:

採訪當天,《聚爆》的上架Google Play,我到達李龍飛辦公室的時候,他正在和公司員工討論國內安卓版本的上線問題。在App Store上,有玩家評論說:「60塊錢不是很多,畢竟這只是一張電影票錢」。然而現實是,《聚爆》和盜版的戰役,國內的遊戲行業、各個行業,與盜版戰役一直持續著。

我們總是在談國內的土壤不好,消費習慣不好,很多意識和行為早已經根深蒂固。得到的結果就是很多人不敢嘗試,很多單機開發商忽略大陸市場。這是一種習以為常的惡性循環。幸而很多人還在為之默默努力,嘗試改變,或許得到的結果只是微乎其微的。

《聚爆》的勇氣,也是我們的幸運。


相關焦點

  • 龍淵CEO李龍飛: 以打造品牌的心態來做產品
    前不久,龍淵宣布將攜手雷亞共同打造《聚爆》電影以及Deemo、Cytus的音樂會,趁此機會,我們也專訪了龍淵網絡CEO李龍飛,其就發行遊戲的選擇、做遊戲的心態、對於IP市場的看法等方面做出了獨到的見解。龍淵網絡CEO李龍飛發行成功率高?
  • 原創 龍淵網絡CEO李龍飛:遊戲是藝術品,好遊戲在立項的時候就成功70%了
    在陸續推出《戰地紅警》、《自由之戰》和《聚爆》之後,李龍飛獨到的眼光和前瞻性的思維一直為人所稱道,龍淵網絡的一路快速的發展也印證著不少他的獨到的遠見。近日,手遊那點事專訪了龍淵網絡CEO李龍飛先生,探討了關於龍淵網絡的發展之路、未來規劃以及李龍飛對手遊市場的一些見解。
  • 精品的極限:單機手遊《聚爆》驚爆全球,獲蘋果全球推薦,定價60元,臺灣產
    遊戲開場CG4月8日,由臺灣雷亞耗費跳票多次、耗費3年時間開發的大招——3DARPG單機手遊《聚爆Implosion》正式在iOS全球上線,1.3G的下載包體,史無前例的售價60元人民幣且完全無內購。在免費、內購大行其道的手遊時代,特立獨行的雷亞和他的《聚爆》對何為Unity3D遊戲表現力的極限、何為玩家對單機的極限發起了挑戰。
  • 雷亞遊戲遊名揚:《聚爆》打造華人遊戲品牌
    對於玩家遊戲風格、消費理念相對獨特的中國大陸市場,遊名揚坦言中國碎片化的安卓市場的確是一個挑戰,但雷亞並非沒有能力獨立進入這一市場服務玩家,而是考慮到遊戲盜版的問題才想要通過代理商的方式幫助雷亞維護遊戲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權益,遊名揚表示遊戲在大陸的代理商龍淵科技是其合作的最為爽快的代理商,對於這樣一款60元的單機手遊,其並沒有去要求增加遊戲內購、改小包等等呢個訴求
  • 小創星探丨龍淵網絡CEO李龍飛:10億估值的背後一個川大人的經歷
    ▶ 左龍淵網絡與其創始人李龍飛,右上Strikingly與其創始人陳海沙,右下曠視科技(Face++)與其創始人印奇。- 李龍飛 -「我希望到最後,大家都能這樣評價我們:龍淵是一家小眾的、風格化的遊戲公司,他們的每款產品都很好玩。我們大家都喜歡玩。」
  • Android安全-單機遊戲內購破解
    3、安裝啟動(查看是否有籤名校驗等)結果:可以正常運行遊戲,應該是沒有籤名校驗的二、查看內購破解關鍵字先來看一下原始遊戲的購買操作視頻通過視頻找到一處關鍵字"購買取消函數內的調用和跳轉其實沒必要看,現在我們做一種假設,假設我把購買成功函數內的所有代碼覆蓋到購買失敗和購買取消中,那麼我在遊戲中的取消和失敗操作是否都會變成成功呢?逆向的前提是行動,想到就要試試,我們在smali代碼中將所有成功函數下的代碼覆蓋到失敗和取消的函數中。然後回包重籤名。然後再將回編譯好的包拖拽到AndroidKiller中。
  • 雷亞張世群:從2011到2015,精品單機手遊《聚爆》的開發故事
    《聚爆 implosion》正式在全球上線、並獲得了蘋果在120多個國家的推薦,並在多個國家地區的付費榜排名領先。《聚爆》60元的定價、無內購、高達1.3G的安裝包、以及精品的素質,可謂讓國內遊戲業重新認知了臺灣遊戲人的手遊開發實力。這款單機遊戲的開發過程經歷了哪些事情?今天gamelook看到了一篇臺灣雷亞聯合創始人的博文,解密了這款遊戲背後的故事。
  • 臺灣遊戲產業分析師:Implosion帶來的產業思維聚爆
    附帶茶館專訪雷亞遊戲CEO遊名揚遊戲茶館: 目前國內付費榜前十的遊戲都是低至1塊人民幣,而《聚爆Implosion》在定價的時候,為什麼最終確定遊戲9.99美元,主要從哪些方面考慮?該遊戲的研發成本大概在多少?遊名揚:9.99USD是我們訂一款遊戲品質該有的售價,在PSN、XBLA、Steam上都是很正常的定價方式,我們只是把這樣的行為帶到手遊平臺。
  • 跟破解賽跑:《聚爆》安卓版上線後的6小時丨觸樂
    ■ 同期發布4月9日,《聚爆》(Implosion)上架App Store。《聚爆》是一款科幻題材的動作遊戲,由曾推出《Cytus》、《Deemo》的知名開發商臺灣雷亞開發,遊戲定價60元,一次性付費,無內購。
  • 龍淵李龍飛:《自走棋》手遊核心玩法不變 人物模型純原創
    所以當談論到《自走棋》獨立遊戲的未來發展的時候,我們發現三家各有所長,可以在各自的角度努力為《自走棋》未來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就如同《自走棋》裡的三龍羈絆,我們帶著這樣的BUFF會更有信心把遊戲做好,讓玩家滿意。新浪遊戲:在代理發行《自走棋》之前,龍淵網絡此前曾發行《自由之戰》、《聚爆》、《音樂世界 Cytus II》等遊戲,這次選擇代理《自走棋》是出於什麼考量?
  • 記某單機遊戲的一次內購破解
    摘要最近在研究Android逆向,內購破解這一塊,發現挺有味道的,當然只限做技術研究。下面通過對某單機遊戲的內購破解,詳細介紹一下內購的方法和原理以及防護等。而從國內安卓的單機應用來看,其內購流程可簡括為:APP--支付SDK--支付SDK伺服器--APP。Google Play內購流程較國內安卓的會更複雜一點在國內主流的內購SDK開發主要分為兩類,即簡訊運營商類(三大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平臺類(微信、支付寶等)02.
  • 單機手遊的內購之旅
    與F2P遊戲最大不同的是,絕大多數單機遊戲的內購模式不會設計成不花錢就玩不下去的程度,而是通過內購節約玩家的遊戲時間或者減少重複性工作。雖然聽起來好像跟F2P網遊沒什麼區別,但本質上目的卻並不相同。很簡單的道理,假如一款付費下載的單機遊戲,其中依然有內購升級的元素,那麼為何還要設置一個付費下載的門檻呢?
  • 上萬正版用戶的力量,獨家解密《聚爆》安卓反破解之路
    而最近,Apple的獨佔帝國正在被安卓渠道和玩家瓦解:《紀念碑谷》大陸安卓定價12元上線;60元定價的《聚爆》,在國內安卓市場也獲得了渠道、玩家的支持和優待。雖然,《聚爆》安卓正版付費轉化率只有百分之二點幾,大陸300萬用戶中只有10%為正版用戶,但這已是國內單機遊戲市場的大踏步前進。
  • 騰訊TGP2.0套路深,單機遊戲「買斷+內購」能否成功挑戰Steam規則?
    前幾天聽朋友們說騰訊TGP升級2.0了,沉迷屁股的圈哥無暇顧及,畢竟LOL已經棄坑多時,但聽說了TGP開始賣18塊錢的《符文守護者》之後?在單機頁面,TGP目前只有一款《符文守護者》,圈哥付費之後進入遊戲,發現除了買遊戲需要花錢之外,遊戲內的未解鎖人物,也可以花錢購買,據玩家反應充值還可以降低難度。在Steam原版遊戲中,只有玩家滿足各種難度的解鎖成就新人物才能解鎖。真是夠了,買斷還要內購!技術稍差的TGP玩家,估計又要獻出一波軟妹幣。
  • 聽遊戲開發者講故事-遊名揚講述成功的另一種辦法
    而中國的App Store付費榜素來是「一元店」,眾多提供內購的遊戲以超低下載價吸引用戶,佔據榜單,不過在今年4月份,一款名為《聚爆Implosion》的單機動作遊戲打破了這種潛規則,以60元的售價一度上升至付費榜第五位。而在全球範圍內,這款遊戲在蘋果App Store上線一周的總銷量就達到了驚人的106999份,遊戲六天銷售額突破六百萬人民幣。
  • 茶館日報 《聚爆》《花語月》獲蘋果年度優秀遊戲·掌趣育碧深度合作 獲遊戲獨代權
    佩卡·蘭塔拉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已經銳化了企業的注意力,並為2016年設定了發展目標。目前正是我選擇離開公司的時機。佩卡·蘭塔拉的離職距離其出任Rovio的執行長的時間尚不足一年,隨著佩卡·蘭塔拉的離職,Rovio還宣布了一系列的高管職位變動,涉及遊戲部門和媒體部門。茶館註:Rovio:我們還有品牌授權啊!
  • 聚爆Implosion
    上方"哈士奇遊戲"關注我們!定期更新更多好玩有趣的遊戲
  • 耗時4年做國產單機,《亦春秋》創業者親述:既然前路不好走,為什麼我們還要堅持做仙俠ARPG遊戲?
    個人投資人民幣2000萬、帶領25人的團隊、耗時4年做仙俠題材的單機動作遊戲,要是不了解事情經過一下聽起來,孫昊的創業歷程多少有些「夢幻」。雖然2000萬元的投資,對於遊戲行業實屬正常,一款稍微精良一點的手遊研發成本可能都不只這個數。
  • 據說絕地求生國服要免費了:遊戲買斷和內購你選哪個?
    其實一直以來,遊戲就存在買斷和免費+內購兩種經營模式,二者孰優孰劣的爭論一直未曾停息過。借這個機會,我們不妨再來探討下這個問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國內的版權環境比較糟糕,買斷制的單機遊戲很難盈利。在用戶不具備為內容付費的意識時,買斷制顯然是不太適合國內遊戲市場的。
  • 和雷亞遊名揚聊茶葉蛋時,我們在聊什麼?
    但是剛好我們看到了一個趨勢就是,智慧型手機的性能的一個成長,那我們就覺得說,的確我們是有機會把主機的畫面做到手機上,所以《聚爆》在開發一年多的之後,接近兩年的時候,做了一個很大的調整,就是把整個,比如我們要做主機的遊戲轉到手遊上。最後發售後,也證明我們的確猜測的是正確的,就是手遊它是一個,的確是往一個高質量的方向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