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身天貓「雙11」背後的年輕人

2021-03-04 商業人物

作者:遲宇宙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小蠻驢」穿梭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碧藍如洗的天空下,它們時而逡巡獨行,時而匆匆交匯,相互禮貌避讓,擦肩而過。它們像是一群黑白相間的毛驢兒,負重前行,勞怨無悔。這是它們的奇幻之旅。

「小蠻驢」是從10月30日開始出現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它們的使命是「雙11」期間在浙江大學打造全球首個純機器人送貨點位,由機器人承擔浙大菜鳥驛站3萬多件包裹的送貨上門服務。


11月1日早上9點開始,22頭「小蠻驢」兵分16路,向27棟樓派送包裹。用戶只需在線預約送貨,機器人從出發到送達不超過10分鐘。

「小蠻驢」的出現引發了浙大師生們的興致,他們在內網和微信朋友圈中討論這些移動的小怪物。以前紫金港也出現過類似的小怪物,叫小G。2017年「雙11」,小G就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試點過無人送貨。

「小蠻驢」有很多父親,有陳俊波(哥德),有阿里巴巴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還有實驗室的「90後」工程師驚雷(姚宏翔),以及幾百位與驚雷同行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藏身在天貓「雙11」背後,卻突如其來般改變著每一年的天貓「雙11」。在阿里巴巴,驚雷這樣的年輕人不知凡幾,他們有的幹著「小二」,有的做著「碼農」,有的奔走於市場,有的相忘於江湖。

他們藏身於天貓「雙11」背後。他們改變著「雙11」。

2015年底,當時還在菜鳥團隊的工程師哥德(陳俊波)突然萌生了個念頭,他想把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應用到物流配送。

「我們要創造一個完全自主的機器人,然後跑,就是非常差異化構成的環境,室內室外都跑,電梯能乘坐,最終把它送到員工的工位上。這樣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提出來的時候,包括我們自己,包括我們的CTO,也不是特別有底說,這件事情能不能做成。」

就在哥德奇思妙想的時候,菜鳥成立了「E.T.物流實驗室」,目標是研發物流前沿科技產品,追求符合未來科技發展的物流生產方式。

哥德的小組併入到了「E.T.物流實驗室」,他們一邊負責日常工作,一邊搞著物流機器人小G的研發。起初,他們沒有自己的實驗室,就在工位旁邊,堆了一大堆硬體相關的設備。他們也在工位附近就地焊接和組裝。有了一個雛形之後,他們會外出找地方做最終的組裝、裝配和測試。

初代小G養成時,整個系統、流程,甚至算法還沒有配套得那麼好,經常會出現一些bug。有一次哥德他們沒有給小G下達任何指令,小G就自動往外走。工程師們用了一段時間摸透機器人的脾氣,掌握控制和調度它的方法。

2016年「雙11」的時候,小G開始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門口轉來轉去。2017年的小G,已經可以將包裹送到阿里員工的工位上。在一些大學校園,也出現了小G送貨的身影。

2019年下半年,阿里巴巴集團進行了一次業務架構調整,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與「E.T.物流實驗室」兩個團隊合併。驚雷說,這是兩批人「勝利會師」。

驚雷在這場「勝利會師」前三個月加入了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他生於1991年,清華大學本科直博,被阿里校招,是有名的「阿里星」。

「阿里星計劃」起源於2011年,其宗旨是吸引最年輕最頂級的技術人才。他們都是校招生中最出類拔萃之輩,要經過嚴苛的評估與面試。

驚雷在清華學的是航天航空專業,博士課題是機器人方向。他喜歡做產品,「把一個東西做到落地,轉化成一個服務於大眾,給社會產生價值的一個產品」。2018年的時候,很多大廠給了他offer(錄用通知),他選擇了阿里。「阿里的整體氛圍更加活潑一些,感覺更扁平,能有一個更加自由的環境讓我去發揮。」

他一來,就趕上大動作。連續幾年專注底層技術研發的自動駕駛實驗室,宣布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all in「小蠻驢」,在末端物流賽道,一年時間出成果。2020年9月17日,阿里巴巴發布了「小蠻驢」,首款物流解決方案機器人。行癲(張建鋒,阿里雲智能總裁、達摩院院長)說,「小蠻驢」是自動駕駛技術與產業、場景融合的產品,其本質是搭建了一個新的「智慧機器人平臺」來解決物流問題。

透過一整年的迷霧,驚雷看到,「小蠻驢」是那場「勝利會師」的直接目標,也看到了阿里巴巴在智慧機器人賽道上的野心。「小蠻驢」發布的時候,阿里巴巴就已註冊成立了小蠻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進機器人的研發和量產落地。

11月初的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就這樣變成了「小蠻驢」大規模量產落地的一場壓力測試。

在「小蠻驢」開發團隊,哥德是控制規劃和仿真團隊的負責人,驚雷也是哥德團隊成員,他所在的小組則負責機器人的決策規劃控制——相當於小蠻驢的「大腦」,指揮車怎麼開。


「小蠻驢」的開發很順利,除了走過一小段彎路之外。最初的時候,考慮到校園與社區的複雜路況,「小蠻驢」開發團隊將主要精力放在了「通過性」上,希望自己的機器人可以在任何場景下繼續前進。2020年年初的時候,他們突然意識到,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是做自動駕駛的,如果只考慮「通過性」指標,他們就偏離了「無人車」的定義。


「對於無人車這種新興事物來說,在路上駕駛的時候,它的行為需要是可預期的。比如這個車在路上開的時候,可能開得七拐八拐,它還能往前開,但它的行為是不可預測的,它的智能性是不夠的。」驚雷說。

整個開發團隊在龍章大廈進行了一場大討論,王剛最終確定了兩個基本技術方向——通過性、智能性。「我們經過思想上的革新,在整體算法的開發上就會把這兩個因素同時列為我們的指標,同步關注這兩個因素之後,我們再開發出來的產品,這兩方面的能力都會有提升,這樣才真正做出一輛駕駛的行為很自然的無人車。」

「小蠻驢」是小G的升級,技術上真正達到了量產水平。在基礎技能之外,工程師們甚至為小蠻驢設計了一些「花裡胡哨」的能力,譬如漂移。

漂移不會很快成為「小蠻驢」的基本能力,而是它的儲備技術,The Next。當它擁有了末端物流車的所有能力之後,漂移才可能成為「小蠻驢」技術秀。

浙大紫金港校區的22頭「小蠻驢」還在爬坡,倉溢東苑社區的兩頭「小蠻驢」也在苦幹。現場的監測、回傳的數據,都讓驚雷他們對「小蠻驢」的量產和「蠻二代」的開發充滿了期待。

「我對這樣一個過程感到很興奮。」

今年9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張勇(逍遙子)對百阿新人們說:「更重要的是永遠看What’s The Next,為明天去投資、為未來去孵化。所謂孵化是什麼?在阿里有沒有創新機會,能不能做一些創新,我們永遠為未來進行成建制的業務和技術結合的創新,每過幾年就有這樣一些小東西慢慢冒出頭來。」

「今天我們達摩院的建設、平頭哥的建設,整個阿里技術體系建設、阿里雲技術建設,都在說明這一點,我們不遺餘力地為核心技術去投入,我們認為核心技術就是核心競爭力……」

張勇說的這種創新,正是驚雷這些年輕人身上所呈現出的活力。他們不只想要在技術上突破,更像成為改變者和創造者,將自己的研發「轉化成一個服務於大眾,給社會產生價值的一個產品」。

那句「核心技術就是核心競爭力」後面,還有一句——「但是最終技術要面向市場,要獲得客戶認可,還是要伴隨著商業創新、產品創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為客戶提供完整體驗的服務。」

衣凡(毛一凡)用行動回應了張勇。這位今年一月份新加入淘寶直播業務團隊的小姑娘,在這個阿里巴巴核心商業領域最重要的創新業務中,重構了內容電商的數據產品體系,幫助新主播、中小商家在這個新賽道快速起跑。

2019年天貓「雙11」,直播成為了最大的亮點。今年的天貓「雙11」,直播成為了強大的「生產力」。淘寶天貓總裁蔣凡說,今年雙11吸引近8億消費者,近3億看了直播。

在淘寶直播這個迅速生長的新生態裡邊,衣凡所關注的是中小主播,以及那些閒暇時打算以直播帶帶貨、吸引下客戶的淘寶店主們。他們大部分是直播「小白」,也有專業的主播,迫切想一展身手。

衣凡2017年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幹了兩年後跳槽到了淘寶直播。

她此前做的就是數據產品,以幫助公司進行精細化運營,到了淘寶直播,依舊在做數據產品,幫助淘寶直播生態裡的主播、商家、代運營機構們分析效果、提升效率。

十個月的時間,衣凡做了兩件事,一是設計實時直播中便捷易用的「智能數據場控」,二是搭建直播的「數據診斷中心」,用數據產品幫助中小主播和初涉淘寶直播的商家探索成長的快速通道。

「智能數據場控」更直白來說,就是一個智能化的直播模板。在淘寶直播生態中,存在大量中小主播和直播店家。他們缺乏專業的服務團隊,沒有能力通過數據技術提升效率。衣凡覺得,這些人才是直播生態的草原,他們的門檻應該進一步降低,並基於不同類型的直播互動模式,提供個性化的「智能數據場控」,為每一名主播在直播中配備一名「數據分析師」。

例如對於新主播的直播間,可以通過還原線下門店的導購場景,引導主播對同時在線的觀眾進行一對一服務;而熱門商家和主播的直播間,一般提前策劃好直播腳本,根據實時的用戶評論、商品銷售情況,穿插互動玩法、調整商品講解節奏,此時「智能數據場控」則要通過實時的流量波動、評論聚類、商品加購點擊情況,及時反饋直播間內的潛在消費意圖,引導主播和助理及時使用相應的運營工具做好承接和轉化,例如引導分享、關注卡片、發送紅包、商品秒殺、廣告投放等。

「從理解業務過程,到用數據指標進行量化,建立指標體系,之後才開始真正的產品方案設計。方案產出後,會召集開發資源進行需求評審,在開發過程中保證產品如期上線。之後需要和每條產品線相關的運營同學配合,進行產品宣導,」衣凡說,「這是一場跨團隊長周期的協作。」

數據是一個枯燥的東西,但衣凡卻樂在其中。這是她的專業。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會學與網際網路在用戶洞察上有著天然的關聯。數據形成的圖表與曲線,能夠讓她看到趨勢,更重要的是,讓她可以幫助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衣凡說,數據產品在設計時經常面臨一個靈魂拷問是:「這些數據產品使用後的業務價值什麼?」今年雙11前夕,一款數據產品在前期內測時,商家和主播紛紛反饋說「這個挺好用的」,「用起來很方便」。這是她成就感的來源,事實上,也是真正的業務價值。

阿里一向鼓勵所有創新最後融於平臺的成長和平臺的厚度。就像爬山一樣,最初一兩千米靠速度,要爬到萬米,就要靠積澱和後勁兒。

衣凡身在淘寶最重要的創新業務當中,當她思考創新的創意時,往往會發現幾年前已經被人實現了。對於一位新人來說,這是不小的挫敗。可是在挫敗的背面,她也發現了機會:

 「一個新人在阿里可調用的技術能力非常多,剛進來會有哇好厲害但我自己好菜的感覺,對平臺的能力有一個學習和消化的過程。某種意義上說,對新人來說在這裡創新更『難』,因為在小公司,缺少底層能力,所以任何創新都可能是從0到1,但在阿里,創新土壤很紮實,但對發現創新的機會點要求也更高。這既是好處又是壓力。」

在2019年的組織部大會上,張勇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發展的核心動力在哪?是基於技術和商業結合在一起的「創新力」。只有在技術上有創新,才能把原來想都想不到的事情變得可以去想;只有把技術和商業的創新結合在一起,才能去創造面向未來的商業模式,面向未來的服務客戶的價值。

真正的創新不只是轟轟烈烈的發明、創造和締建,也許只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解決了一些問題。衣凡的「直播數據診斷中心」,就是這樣的創新。所有人都知道她不會像晶片那麼引人矚目,也不像光刻機那麼重要,但對於那些需要它的主播與「檔口老闆娘」來說,它就是他們的晶片和光刻機。

「智能數據場控」相當於中小主播們的實時數據決策系統,而「直播數據診斷中心」相當於周期數據分析系統。通過對周期數據進行分析,中小主播們會找到自己的「短板」和發力點,繼而提升直播效率。

那些中小主播和「檔口老闆娘」們喜歡衣凡的這些創新。他們也喜歡這種相互幫助的感覺。有時候衣凡他們會建立一些釘釘群進行答疑,那些中小主播和「檔口老闆娘」就會蜂擁而至,他們只能一個群一個群不停地建。群多了,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去答疑,就建立起了「班委會」進行問題管理,到後來很多客戶變成了班長和學習助理,客服答疑群開始演變為互助答疑群。

助人為快樂之本,也是成就感的源泉。驚雷用他的技術變成產品來為社會創造價值,衣凡用她的產品幫助主播和「檔口老闆娘」。這是他們創新的動力。

阿里巴巴有一條價值觀叫「客戶第一」。衣凡說:「這一年不到的時間,我還在學習和接受阿里的話語體系。例如客戶這個詞,在以前的公司沒接觸過,我們一般對內講業務方,對外講用戶。」衣凡說,「中小主播們往往很在乎100塊錢、500塊錢的收入,就像我們看自己的工資條一樣,某個數字對了或錯了,會直接影響大家的收入,甚至會決定一個主播做這件事能做多久,影響一個獨立個體的生意和經營。因此在做這件事時會有一種莊嚴感。」

衣凡生於1992年,她所在的淘寶直播業務團隊,全員都是「90後」,最年輕的出生於1996年。衣凡的leader岱妍也是一名「90後」,她是淘寶直播業務創始成員之一。

創新是年輕人的本能。

過去21年,一批批年輕人來到阿里,他們在這裡做的事,決定了潮水的流向。

2015年10月,碩士畢業三年的青倇(胡倩倩)加入阿里,成為一名「鳥人」。一年前的5月14日,菜鳥推出了「電子面單」系統。

對中國快遞業來說,「電子面單」是劃時代的創舉,它讓快遞業告別了「手工時代」,開始邁入信息化。伴隨著「菜鳥電子面單」不斷出現的一段碼、二段碼、三段碼、末端碼,則推動快遞業進入了「數位化時代」。

「菜鳥電子面單」除了提升了填單效率和商家發貨效率外,還降低了快遞成本,每張面單成本下降了一毛多。至為關鍵的是,它還在商家與快遞公司之間建立起一個快速的信息傳遞和處理通道,把商家發貨與包裹物流鏈路信息全部打通。

這是從0到1的故事,中國最傳統行業信息化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述了幾年之後,「菜鳥電子面單」成為中國物流行業數位化的重要基礎設施,令日均處理幾億乃至十幾億包裹量真正成為可能。

青倇從入職的第一天,就到了「菜鳥電子面單」部門。她主要做菜鳥電子面單的市場滲透。經過了一年多發展,「菜鳥電子面單」的市場滲透率達到了10%,但主要集中在「淘系」。在青倇手中,「菜鳥電子面單」的滲透率從10%變成了90%,最高的時候,中國物流業80%的快遞包裹都在「菜鳥電子面單」系統中流轉。

「後面我們基於這個產品去做一些創新。我們在產品上做了一個智能大數據分單的一個算法,把快遞公司內部操作分撿的每一個步驟列印在面單上,讓快遞公司自動化分撿,自動化分揀就快速地提高效率。」這就是後來出現的一二三段碼和末端碼。

在大家都已經知道菜鳥電子面單時,也覺得好像只能做到這些的時候,青倇開始一家家拜訪快遞公司。她想把「菜鳥電子面單」從一個基礎產品變成一個更豐富的產品,更有活力。這需要創新。需求,是創新的源頭。

「我走訪了很多快遞公司,發現有些快遞公司還是很需要持續地降本提效。我們就思考怎麼樣能夠幫助它持續地降本提效。我就想到了要做一聯單。原來那個二聯單的紙張成本是6分錢,一聯單是3分錢。從二聯單變成一聯單這件事情,從業務邏輯上講比較簡單,一單節約三分錢;對於快遞公司來說,一年就是幾十個億。一年幾十個億的成本砍去,就會減少很多樹木的砍伐。」

青倇之所以推動「一聯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快遞業的末端籤收已經實現了信息化。「我們發現,以前小件員都會撕一沓籤收紙回來,到了2018年底,大部分面單都不會撕了,小件員都再做電子籤收。」

到2019年初,「一聯單」立項。2019年10月,青倇推動一聯單的行業滲透率超過80%,整個中國快遞業都跟進了。

青倇記得,她在2015年去推「菜鳥電子面單」時候的阻力重重。她給一家與淘寶合作密切的公司打電話。「人家說菜鳥電子面單是什麼鬼?然後人家都不知道,扣我的電話。你去電話,就覺得你是推銷廣告的。」

那時候的阻力來自用戶缺乏對「菜鳥電子面單」的認知。一個新生事物誕生,即使它出自阿里,用戶也會感到陌生。

一聯單的推廣也遇到了些阻力,但主要的阻力來自小件員的操作慣性。「雖然大部分是電子籤收,但是是不是電子籤收就能夠取代手動籤收?沒有一家公司願意去做這樣的突破,整個操作模式、操作習慣、操作心智的改變,沒有一家公司願意第一步去踏出去。」

青倇不斷地去溝通、去遊說。最終,百世、申通、圓通應承了,並開始改變,接下來是幾乎整個中國快遞業。


一個小小的創新,滾成了一個大大的雪球。每單節省三分錢,一年幾十億的成本,以及無數棵樹。

「在阿里做創新不用太想特別炫的東西,還是要直接的,就是從客戶價值本身出發,如果你沒有客戶價值,你平臺就沒有任何價值,你產品也沒有價值。」青倇說,「就算大的創新也要有一個切入點,你不能幹想創新,哪怕有一些新的技術能力也要一定結合具體的業務場景,這個創新才有生命力。沒有業務場景的創新或者是沒有被客戶認可的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

2020年10月14日,青倇拿到了自己在阿里的「五年陳」授戒,戒指內測刻著「CNDZMD」(菜鳥電子面單)。也是在那一天,她轉崗的申請得到確認。她不再是菜鳥的「鳥人」,而是成為了阿里巴巴新零售技術事業群數字供應鏈事業部的一員。青倇正式告別了菜鳥,開始了自己在阿里內部新的徵程。她希望自己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經驗可以與淘寶、天貓進行耦合,給商家與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物流體驗。

 「在阿里這個平臺,不論前後端,很多地方都可以產生火花,年輕人可以施展的地方很多。但你不要去想複製和參考別人,因為你自己對這個創新的理解和實踐,很可能就是行業裡甚至全世界都沒有過的創新。你沒有任何可以複製和參考。」

自2009年誕生以來,「雙11」在阿里內部就一直是最大的創新舞臺,新技術、新產品、新體驗都會經由「雙11」進行測試和檢驗。

五彩石、OceanBase、聚石塔、菜鳥電子面單、區塊鏈溯源、旗艦店2.0、淘寶直播、核心系統全面上雲……每一個重要項目,如果沒經過「雙11」的壓力測試,就算不上真正過關。

這些項目背後,都是一個個年輕鮮活的面孔。範禹、程昱他們都是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如今驚雷也是在走著相同的路。冷月、端蒙、元戈也是這麼走過來的,如今衣凡和青倇也在走著相同的路。

「雙11」確切無疑是張勇和團隊的創造,但真正使天貓「雙11」成為創新舞臺的,是這些藏身於「雙11」背後的年輕人。他們用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創新,改變了「雙11」,也締造了「雙11」。

2020年11月16日,在看中國論壇上,張勇再次被問到雙11。今年雙11有了新的變化,從過去的一天變成了一個周期。要改變的最重要原因,「今天我們已經有新一代團隊在做雙11,在服務年輕人。11年是雙11的一個輪迴,第12年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從第二個周期的第一年開始有一個全新的方式。就像我們當年決定雙11是一天,不是什麼審慎的思考,就是我們覺得要做點什麼,從無到有創造一點東西。」張勇說。

有人造風,就會有人乘風破浪。

*題圖購買於視覺中國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授權。一切形式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布「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機構合作。

投稿、約訪、合作,聯繫郵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biz-leader,獲轉載授權或邀您加入商友群

1.長按右側二維碼即可關注
2.期待您置頂與星標。歡迎分享與評論,歡迎通過留言或私信方式給我們提供選題線索
3.點擊「閱讀原文」,看商業人物官網,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2019天貓雙11「爆款清單」升級背後,引領全新消費觀
    天貓雙11爆款清單的成功不僅在於貼近消費者需求,還在於緊跟流行並且創造流行。2016 年,天貓雙 11 官⽅爆款清單首次推出「直播盛典」,並揭曉爆款清單 H5;2017年,盛典升級,與⽕星情報局合作,將盛典以「明星+綜藝」的形式呈現;2018年,盛典維持具有儀式感的雙 11 官⽅爆款清單發布活動定調。
  • 天貓雙11開門紅戰報來了!
    11月1日零點,天貓雙11「搶先購」強勁開場。僅僅111分鐘,華為、蘋果、耐克等百大品牌跨入「億元俱樂部」。剁手黨熱情也徹底釋放。一小時之內,就有 1100萬人湧入天貓搶華為絕版麒麟手機和蘋果iPhone。一些原本小眾的品類也在天貓雙11爆發。一款脫毛儀產品,不到一小時銷售破億。11月1日當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現身武漢。
  • 雙11節目,天貓「重頭戲」來了
    沒錯,天貓X品牌發布聯合宣言,以最新貓頭海報回歸,雙11第一個保留節目來咯!
  • 門票被黃牛炒到4000+,天貓雙11狂歡夜的蝴蝶效應
    當年我是作為一個年輕人被「光棍節」的新穎所吸引了,而今這些我眼中的年輕人,為了一場晚會可以不遠千裡而來,也是被雙11的創新方式吸引了。因為這是一件好玩的事,而且是能參與進來的事,他們才會如此的熱衷。 那麼,正好印證了阿里集團CEO逍遙子說的,「創新是檢驗雙11成功的標準。」雙11能夠長盛不衰的原因就是創新,八年前能夠吸引年輕人參與,成為一個熱門的社會性事件。
  • 天貓市場總監應宏:「雙11」商標是我提議註冊的 六個人的六年雙11
    而每一個個人歷史的背後,其實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與兩個時代的變遷。故而有了這個專題《六個人的六年雙11》,這六個人來自市場、技術、運營,乃至行政的不同部門。今日第一天,我們扒出了那個「你全家都是雙十一」,最早提出要註冊「雙十一」商標的神奇策劃。以下自述就來自上述神奇策劃,天貓市場總監應宏,由鈦媒體整理:應邀給鈦媒體講講「雙十一」的回顧,又勾起了我的很多回憶。
  • 雙11刷「新」記錄!微博攜手天貓引發全網新品風暴
    這屆年輕人已經開始搶茶葉了?單價23800元、限量3500件,卻在短短幾天引發超140萬人參與抽籤排隊,打破全網抽籤最高紀錄!這個雙11,微博和天貓聯合助推,讓這款名不見經傳的新品——大益茶滄海普洱生茶一炮而紅,成為當之無愧的明星新品。
  • 天貓雙11數據過於完美?網上吵開了,天貓公關總監回應了
    (給程式設計師的那些事加星標)綜合整理:程式設計師的那些事(id:iProgrammer)參考:觀察者網、新浪微博
  • 天貓雙11「黑馬」榜單一出,精明的VC、PE們集體「消失」了
    這幾天全民關注雙11,不同的是尾款人們在雙11剁手買產品,精明的投資人們在尋找寶藏品牌。11月3日天貓發布雙11開場戰績榜,300多個新品牌拿下細分類目第一。截至11日24時,這個數字達到360個。」這種在天貓雙11「尋寶」的方法,不是一兩家機構的獨創,也不是突然的靈感,是投資圈早已公認的「打新」捷徑。人稱VC界「狙擊手」的峰瑞資本合伙人李豐,當初押中三隻松鼠就是先在淘寶商城(天貓前身)上發現一款零食小眾黏性非常強,雙11走量很快,順藤摸瓜找上了章燎原。
  • 2018年天貓「雙11」成交總額是這樣預測的
    其中最「喜悅」的是廣東地區用戶,大概是因為他們的快遞正在路上,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吧,哈哈~三、天貓銷售額分析(1)天貓歷年「雙11」銷售額「雙11」這個在大家的概念裡原本只是光棍節的日子徹底火了;2012年,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雙11」線上總成交額達到191億,「雙11」熱潮從線上覆蓋到線下,成為一個全民總動員的節日;2013年,天貓「雙11」交易總額達到362億元,交易額大幅提升;2014年,雙11趨勢呈現全球化,全天交易額達571億元;2015年,雙11的最終交易額達到
  • 天貓市場總監應宏:「雙11」商標是我提議註冊的
    故而有了這個專題《六個人的六年雙11》,這六個人來自市場、技術、運營,乃至行政的不同部門~~~今日第一天,我們扒出了那個「你全家都是雙十一」,最早提出要註冊「雙十一」商標的神奇策劃。。。以下自述就來自上述神奇策劃,天貓市場總監應宏,由鈦媒體整理:應邀給鈦媒體講講「雙十一」的回顧,又勾起了我的很多回憶。
  • 天貓雙11第一城!這一次,為什麼阿里巴巴選擇了武漢?
    11月1日,武漢作為8城首站,開啟2020天貓理想之城全國系列活動。11月1日,天貓雙11迎火爆開局,數億「尾款人」湧入淘寶瘋狂下單。開售111分鐘,100個品牌進入億元俱樂部。下午,2020年天貓雙11狂歡季線下開幕式——理想之城開城儀式,在武漢百年商業街——江漢路步行街正式啟動。
  • 105個破億產業帶 天貓雙11再演燈塔效應
    第一次參加天貓雙11的浙江義烏澤熙日用品公司的廠長方昊驚呼。11月4日凌晨加開3臺機器,工廠13臺機器日夜運轉。在第一波銷售中,方昊為天貓雙11準備的100萬件貨品全部賣光,其中有一款淘寶C2M定製款粘毛器,一口氣賣了20多萬件。蝶變的不止方昊一家企業。今年8月,方昊所在義烏小商品城集體進駐天貓,成為產業帶數位化轉型的標誌事件。
  • 【虎嗅早報】2018天貓雙11成交額達2135億;王思聰向樂視索賠9785萬元
    又一年雙11過去了,不知道你的手是否還在,一起來看看天貓交的卷吧。天貓成績單:2135億!@虎嗅【2018天貓雙11戰績:成交額2135億元,物流單量超10億】雙11開啟當晚,2分零5秒成交額超過100億元;一小時達到672.6億元(接近100億美金);15小時49分39秒,破2017年11月11日全天交易額;22
  • 2019天貓雙11最終TOP榜單出爐!你們為什麼這麼優秀!
    2684億!12日零點,2019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的成交額在數據大屏定格。天貓「雙11」是全球商業奧林匹克運動會,這一天的詞典裡沒有極限,只有超越和再超越。此刻,比「雙11」的數字更該被記錄的,是「雙11」背後的千萬商家、品牌、中小企業,以及數以億計火熱的「剁手黨」們。
  • 2018天貓雙11最終榜單【超2135億!雙11銷售額】
    (超2012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4分40秒超200億!12分14秒超362億!(超2013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15分38秒超400億!26分03秒超500億!35分17秒超571億!(超2014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1小時16分37秒超912億(超2015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1小時47分26秒超1000億! 8小時8分52秒超1207億!(超過2016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14點06分超1600億!15小時49分39秒超1682億!
  • 2018天貓雙11開始了嗎?——開始了!
    1.今年首次推出全新玩法——雙11合伙人計劃,只要使用阿里旗下的App,都能積累能量,兌換天貓雙 11 紅包;2.十年感恩好禮怎能不準備下?回饋粉絲安排起來;3.看著趨勢榜單不知道買什麼怎麼辦?有百家權威媒體提供消費指南;4.還有9大內容分會場,500+達人和機構組成的「超會挑聯盟」帶你一起選好貨;5.當然,別忘了今年還有三個IP,最in的天貓雙11全球潮流盛典,每年最關心的天貓雙11官方爆款清單盛典,還有最盛大的天貓雙11狂歡夜!天貓雙11全球潮流盛典(10月20日):20+明星演繹,60+品牌匯聚,100+達人參與,時尚尖貨全新演繹。
  • 這屆天貓雙11狂歡夜「很值」
    觀眾都不由感嘆道,天貓雙11狂歡夜一直不斷刷新著大家的認知,舞美愈發高大上、出席的嘉賓愈發國際化、格調越來越高。當然,天貓雙11狂歡夜的進階不僅限於此。但這一次,太陽馬戲專門為天貓雙11狂歡夜定製了時長在5—7分鐘間的節目,可見其對這次表演的重視。 至於為什麼願意加盟天貓雙11狂歡夜,在接受輿情官專訪時,太陽馬戲娛樂集團總裁、執行長Daniel Lamarre先生表示,「天貓雙11狂歡夜是一個收視率很高的節目,阿里巴巴是一個有世界知名度的公司,太陽馬戲同樣如此,兩兩相加合作,意味著很多很多的可能性。
  • 【雙11】2019年天貓雙11營銷方案策劃計劃
    導讀:馬上就到2019年雙11,大多數電商都會提前準備雙11的運營計劃方案,下面我們就為大家整理的天貓雙十一營銷方案思路
  • 小米天貓「雙 11」奪得四連冠
    今年小米不僅全面參與了天貓、京東、蘇寧三大平臺,而且又不怕分流大膽放開小米商城同時參與雙11,同時代表新零售模式初見成效的小米之家也如火如荼地展開活動,不斷地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小米只憑藉樸素的常態銷售模式仍然奪得了銷售額和銷量的雙料冠軍,這背後的自信就是小米對於自身產品的自信,也讓外界再次驚呼:「小米又酷了!小米的產品又酷了!」
  • 天貓雙11「商業奧運會」全記錄
    從第一秒鐘開始,天貓雙11就在不斷刷新紀錄,創造新的歷史,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商業奧運會上,參賽方使出渾身解數,一年一年刷新著自己創造的商業紀錄。阿里巴巴西溪園區5號樓。為了能更快更近地與天貓手機小二對接,不少國產手機品牌選擇在這裡安營紮寨。11月11日零點剛過,各大品牌的作戰室內接連傳來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