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孩子們經常玩的一個遊戲就是「老鷹抓小雞」,也叫「黃鼠狼捉小雞」,有的地方叫「黃鷂捉小雞」。但是在我的老家山西臨縣卻叫「狐妖吃雞雞」。
據王洪廷《紅色臨縣》中《回憶建國前後飛校園文娛活動》一文介紹:
「狐妖吃雞雞」——「由一個人扮狐妖,由一個人扮母雞,其他人扮小雞雞,一個扯著一個個後襖襟。狐妖如果抓住誰,誰在來扮狐妖。」
臨縣秧歌裡也是把「黃鼬」叫做「狐妖」的。如:
「雲祥是你的老搭檔親如兄弟,
幼兒班你當狐妖乃(他)當雞雞。」——高峰
「編棍棍,泡煙煙,碰上賊賊捉涎涎,
狐妖吃雞繞圈圈,侯鬼米跟上溜邊邊。」——武當山草.
(侯鬼米,小鬼們,小孩們。)
「狐妖」實際就是「黃鼬」在臨縣方言裡的讀音。李小平《臨縣方言志》「黃鼬」的注音[xu iou]。用漢語拼音就是【hu you】。按普通話的[ou]韻臨縣是[iew]。
在臨縣方言裡「胡、狐」與「黃、皇」的白讀同音,所以「黃塵」聽得像「胡城」,「黃曆」聽得像「胡歷」,「皇帝」聽得像「胡地」。
臨縣方言裡普通話的【ao】韻讀成【ou】韻,【ou】韻讀成【ew】韻。往往造成音訛。如「黃鼬」就成了「狐妖」。就如有的地方把「黃鼬」說成「黃鷂」一樣,估計也是音訛,因為黃鷂子,身材很小,貌不驚人,不象猛虎那樣凶相畢露,但它十分狡黠、精靈。它嘴尖爪利,行動敏捷,本領高超,不但對一般的獸類敢鬥,就是老虎也敢下手,它最重要的特點是集體行動,所以它不是吃雞的黃鼬。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小編:更多臨縣權威資訊請關注臨縣微信哦
溝門前碗團小棧誠招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