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靖宇:行動支付滲入小攤小販的十年幕後事 | 「吾國吾民」特別策劃

2021-02-15 經濟觀察報

行動支付於中國蓬勃發展,已融入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越是習以為常的事物,時間就越能模糊它的界限,越是容易對它出現的時間產生恍惚。

在中國,手機支付已成為一種默認的生活方式,當街頭的小商小販左右邊擺上了不同的二維碼牌,問每位顧客:「您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我們知道支付這件事情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們甚至無法回憶具體是何時發生的突變。從現金支付到全民手機支付,在行動支付普及的背後是一撥撥無名的幕後英雄。要知道僅僅還是幾年前,一般的小商小販是不願意使用移動收款的,這其中不單是手續費高居不下的原因,還有結算辦理中的諸多不便,但在億萬消費者不知不覺中,這種情況如今已經基本消失。這一切的背後,在匯付天下負責技術的姜靖宇深有感觸,從「擦邊」支付行業轉型到「專心」技術研發,姜靖宇用自己的十年(2009年—至今)職業轉向的故事詮釋了小微商戶的行動支付發展軌跡。

「我不相信也不會弄什麼銀行卡支付、支付寶、微信付款。我們店鋪小本買賣,服務周邊的居民,只有收現金進兜裡,我才放心。他們操作太複雜了。」徐匯宜山路上的一家零售便利店老闆林明輝在各種支付剛出現的時候曾如此擔憂排斥過,彼時的他也料想不到,因為行動支付的出現「拯救」了他的營生。

其實,情有可原,流程過於繁瑣。姜靖宇回憶道,至少在2009年開始的那段時間裡,對小微商戶獲得收款(主要)的功能是不方便的。「他們需要向金融機構提交各種各樣的支持證照,當時移動網際網路化的程度很低,證明資料的傳遞更多是以紙質的方式傳遞,受理機構的受理過程效率不高,所以商戶獲得普惠性服務非常不方便,這也是很多商戶實際上最後也沒有去申請,也沒有辦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9年,3G颳起的旋風裹挾著行動支付湧進人們的視野。彼時,行動支付更多是作為移動終端最有潛力的3G增值業務之一,是以完善電子商務的閉環中「配角」般的存在。

NFC技術(近場支付)從充滿想像到逐漸沉寂。在隨後兩年的摸索中,支付行業日漸體系化。2011年5月,央行發放第一批27張第三方支付牌照,不曾想,支付寶等機構探索的二維碼支付正在醞釀一場行動支付「風暴」,這已是後話了。

不過,此時的匯付天下副總裁姜靖宇還在老東家做科技業務,以偏工業化的產品將成品提供給其他企業。憑藉著曾效力於支付清算、卡基業務、電子商務等行業項目的經歷,他似乎嗅到了支付時代的「氣息」。

身處2013年,姜靖宇最先在打車軟體上體會到了科技的力量。「我在一次打車APP使用後,讓我頗受震撼。在我打車過程中,司機和我的聯繫僅是一個二維碼。我不用去找現金去付費,打車的小額、高頻場景與二維碼支付異常契合,成為掃碼支付最先普及的領域。」

「我明顯地感覺到科技已經開始影響日常生活,不像原來IT技術僅是企業裡、研究所裡的存在,我當時思考,如果有機會的話,應該去轉型了。」現實中細節的捕捉對於科技出身的姜靖宇可謂是不小觸動。

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之間的戰火已經四處蔓延。支付史上「打車之戰」這濃墨重彩的一筆也促成了姜靖宇對科技職業生涯的重新規劃。

2014年,姜靖宇轉型進入這家老牌的支付機構匯付天下。他坦言:「我做支付,談不上是選擇,可能說是被選擇,我一直有服務支付行業的技術背景。另外,匯付重視技術,在科技方面捨得投入,與我自己的職業目標也相當契合。

正如姜靖宇回憶2013、2014年:「感覺整個社會蒸蒸日上,沒有太大的擔心會失去什麼,更擔心的是趕不上什麼,會錯過什麼精彩。」

同時,2014年可以說是行動支付發展最迅猛的一年,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方行動支付的交易規模達到了77660億元,環比增長近500%。第三方支付企業網際網路收單的規模達到了88161億元,環比增長近50%。微信春節紅包、手淘、雙十一都是中國行動支付普及中的標誌性例子。

行動支付給街邊小攤小販邁入數字經濟時代的門票。

從現有數據統計,僅以支付寶為例,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與支付寶聯合發布《小店經濟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9成路邊小店用支付寶收錢後,生意變好,消費頻次提升3成,銷售額提高2.5%,百元商品銷售額提升能達5%。

有太多典型的小攤小販在上演林明輝模式,曾經營收大幅縮減,因為客戶的支付手段變更,掃碼支付大行其道,一部手機出門,現金的使用頻率下降,讓他的小店一度在關門邊緣。但也是得益於行動支付,日均營業流水翻了三成多。

林明輝回憶道,他們小店在2016年那一段時間才開通各種支付,結合顧客的付款習慣變更。多數附近居民或者過路人在小店購買的都是小件物品,像一瓶水、一包鹽、一條口香糖等,多時幾十元,少時僅兩元多,行動支付更為便捷,也不需擔心零錢不夠用。

行動支付的普及,最基層的小商小販是最需要支持的一個群體。姜靖宇的團隊打造了一種完全基於移動互聯的跟小微商戶進行溝通的平臺。商戶只需要登錄到系統上進行簡單的操作,進行人臉識別等這樣的生物識別,提交資料的影印照片件,系統通過後臺運算,結合多渠道的認證這些工作就能使商戶資質評審過程完成,大大提高的商戶獲得行動支付和結算功能的效率。除此之外,商戶獲得一個簡便的收銀設備就可支持行動支付。

另外,對於商家,效率首先體現在支付服務的價格上。零售行業中眾多的小微商戶對於成本較為敏感,「低價才是王道」。得益於各種新興的技術手段,第三方支付服務商降低了支付成本,在酒店、餐飲、百貨、超市等標準類商戶,支付的費率僅為0.3%-0.6%,而二維碼支付費率甚至更低。同時,部分支付機構為了搶佔市場,全力補貼商家,對於中小商戶來說,誘惑力十足。

選擇造就了未來命運的千變萬化,說不清是時代的洪流推著讓你做出了選擇,還是因為無數個同你一樣人的選擇成就了一個年代。姜靖宇的職業轉型故事並沒有結束。作為一名專業的「支付人」,他從技術端出發看中小微商戶市場,為此提供商戶端的支付需求的解決方案。行動支付的發展少不了「對手方」的參與。

支付寶、微信支付服務於付款人,而姜靖宇等人做的工作服務於收款方,尤其是為基層商戶提供了支付服務,幫助這些小攤小販在數位化時代拓展生計。

此外,他認為技術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倘若沒有手機或者沒有強大的網絡功能協調的設備,行動支付是沒法做成的。

2014年起,姜靖宇帶領的團隊就開始潛心研究機器學習。「閉門造車不可取。」姜靖宇坦言。2015年年底,研究機器學習模型的技術團隊完成了整套模型的建設;2016年年初,經過測試後的機器學習模型正式投入使用,第一個使用場景就是小微企業的綜合支付。

姜靖宇所在的匯付團隊在幾年內正在賦能小微商戶(小商小販),切入點依舊是支付功能。比如聚合功能,能夠受理各種類型的支付,各種種類的錢包支付、銀行卡等等各方面。同時基於支付,在對小微商戶打造一些輕便易用的功能,比如說小微商戶基於私域的會員體系,基於收款之後的對帳功能;作為支付公司天然有結算的義務,在結算方面,根據小微商戶收款的整個歷史交易、評級情況進行分析,提供一個合理的即時取現的功能,以滿足他在經營當中的資金需求。

2019年,5G前夜,人工智慧已串聯起支付的各個環節。在技術端摸索的姜靖宇談及個人努力方向「希望不停地追蹤新的技術,研究新的技術應用場景上的結合點,最終使得技術能夠創造出新的場景,從而提升服務的效率,把基於支付的各項服務普適性提高到最佳,體驗度最好的程度。」

時代的唯一規律就是在不停歇地進行改變。在旋風颳起的那刻,或許十年為單位來度量都會顯得過長,因為它飽含著細數不盡的輝煌。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經濟觀察報「吾國吾民」專題正式上線

相關焦點

  • 「答疑」明明手機沒有網絡,為什麼還能掃碼支付?今天總算明白了
    支付寶和微信是目前主流的行動支付方式,付款時,我們只需要出示我們的付款二維碼,商家掃一掃即可完成收款了,非常方便。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的手機沒有網絡的情況下,手機竟然也能完成支付,這是怎麼實現的呢?
  • 一個十年 iPhone 使用者的「重新體驗 iPhone」之旅
    單獨拿出每個設備(手機、手錶、耳機)去談的話,Apple 的可能都不算最強的,然而整合在一起,特別是再結合軟體生態的話,Apple 的這幾樣設備,確實讓人離不開。這篇文章,則是借著參與愛範兒旗下的「糖紙眾測」之「iPhone 和它的協作夥伴」評測最新使用 Apple 設備的機會,好好總結和對比一下,十年來圍繞著 iPhone 體驗的變化,也算是對當下的移動數字生活做一個快照。
  • 推動全球行動支付加速!「TakeMe Pay」一個二維碼就能完成收款!
    創始人CEO董路表示,將於2019 年 3 月5 日正式推出「TakeMe Pay」聚合支付網關,使全球多種行動支付品牌僅需通過一個二維碼便能完成收付款。在中國,通過智慧型手機掃描二維碼支付的方式,已被支付寶 (AliPay)、微信支付(Wechat Pay) 滲透到整個市場,將近九成的智慧型手機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 Facebook 版「微信支付」來了
    「重建」新金融服務體系的 Facebook 看來道阻且長,它選擇利用起「已經過時」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推出了 Facebook 版的微信支付—— Facebook Pay。11 月 12 日,Facebook 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正式推出行動支付服務 Facebook Pay。
  • 在行動支付這件事上,日本還是個弟弟
    行動支付正帶給人們翻天覆地的生活變化。而作為先進國家的日本,卻在行動支付這件事上,停滯不前。在日本生活過的旁友,一定有切身體會到日本各種購物、消費app的不友好:界面粗糙、支付體驗差、網絡卡頓、偶爾崩潰。
  • 騰訊支付金融業務的「超級連接」價值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配合央行等監管部門,盡己所能,與其他機構一起,共同建設公正、公平、資源共享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並為網聯平臺的平穩運行貢獻力量。」 同一天,艾瑞發布了《2017Q1季度數據集合報告》,其中在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份額一項顯示,支付寶市場份額達到54%,財付通市場份額達到40%,遠超其他眾多支付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進一步穩固了雙寡頭態勢。
  • 經典回顧丨加密貨幣的「瘋狂」十年
    Time:2018-10-31一位匿名為Satoshi Nakamoto「中本聰」的用戶在網絡上發布了一份名為「比特幣: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向全世界詳細介紹了一種無需任何央行、政府或權威機構就能操作的數字貨幣。
  • Apple Pay與銀聯達成合作,「刷手機」前你要知道這6件事
    今天蘋果發布公告稱:12 月 18 日蘋果公司和中國銀聯今日正式宣布合作,將在中國推出 Apple Pay 行動支付服務。在真正「刷手機」購物前,這些細節你都清楚嗎?什麼時候能用? 最快 2016 年初。
  • Apple Pay與銀聯合作達成,「刷手機」前你要知道這6件事
    今天蘋果發布公告稱:12 月 18 日蘋果公司和中國銀聯今日正式宣布合作,將在中國推出 Apple Pay 行動支付服務。在真正「刷手機」購物前,這些細節你都清楚嗎?什麼時候能用? 最快 2016 年初。之前就有傳聞 Apple Pay 正式入華的時間為明年春節前後,現在蘋果的官方公告也佐證了這個時間。
  • 較早發明QR碼(二維碼)的日本,為什麼最初沒有孕育出一個行動支付的「支付寶」?
    「用戶數位化」是場景會員的設計起點,而從ID到作為通行證「唯一性ID」,路漫修遠。 1994年,日本一家電子公司Denso的工程師原昌宏發明了QR碼(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響應矩陣圖碼)——20年後,喚作「二維碼」的QR碼開始在中國被廣泛運用,以便捷的體驗,融入每個商業與生活的慣性操作。 然而較早發明QR碼的日本,為什麼最初沒有孕育出一個行動支付的「支付寶」?
  • 《超級機器人大戰》製作人「寺田貴信」「塚中健介」訪談:揭秘首度中文化幕後開發秘密!
    (左起)《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總製作人「寺田貴信」、《OG 月之民》製作人「塚中健介」《超級機器人大戰 OG 月之民》中文版幕後開發秘辛基本上新參戰的主角級機體都會設定的比較強,例如本作的「格蘭帝特 」和「魂之劍 」,讓他們有活躍的機會。編輯:但本作中奪魂者和古鐵都還是蠻強勢的,他們有特別受到優遇嗎?寺田:沒有特別待遇,其實有不少玩家都說這代古鐵蠻弱的。機體強度都是相對性,像是「新格蘭森」本來的性能是更誇張的,為了遊戲平衡已經有刻意削弱了。
  • 【1P Club】為了評測《Apex 英雄》,我們找了 17 位「遊戲策劃」
    篝火營地「1P Club」特意找了 17 位業內人士,其中包括遊戲策劃、遊戲運營、工程師等等。他們作為普通玩家,在體驗《Apex 英雄》後為這款遊戲打了分。我們在此選出五個最具代表性的評測,與你分享策劃們的感受。《Apex 英雄》平均分為 8.8 分一、小銫先生(高級遊戲運營):8 分
  • 新文創十年,用戶奔赴「方舟大陸」
    這一年,一個超級遊戲IP橫空出世,劉驍騎的爸爸是這個遊戲的忠實愛好者,「除了上班吃飯睡覺,其他的時間都留著打怪了」。 那年的QQ Live還固執地擁有自己的姓名,劉驍騎一做完作業,就對著臺式機刷遊戲視頻,「最早的遊戲視頻沒解說沒聲音,不熟悉規則看幾遍也看不懂」。
  • Ticwatch2 NFC 版上手:手錶支付的「排頭兵」
    不過當時也留下了一個遺憾:在 Ticwatch2 的發布現場,出門問問曾進行了 NFC 支付的場景展示,不過隨後發售的量產手錶並沒有加入這個功能,詢問後我們被告知:「支持 NFC 支付的手錶將在之後單獨發售。」
  • 微信支付 支付寶!兩大支付巨頭竟然可以相互轉帳
    據悉,這是香港地區開發的一個專門用於快速支付的服務,微信和支付寶能夠在這個平臺上互相轉帳,不需再經歷繁瑣的流程。「轉數快」系統在某方面與國內的支付應用類似,可通過手機號碼、郵箱地址、二維碼作為收款方的識別代號,完成實時支付或轉帳。但與國內支付應用不同的是,「轉數快」系統可以兼容數十個不同平臺的實時支付。
  • 「麗妮洩漏」事件持續發酵 是否策劃推翻總統成謎
    商報:博客在網上公開了洩漏的電郵顯示,副總統羅貝禮道的美籍菲律賓人支持者涉嫌在幕後破壞杜特地總統。  羅貝禮道於周六並沒有就洩漏的電郵發表任何聲明,但回應了關於她據稱參與了推翻杜特地總統的計劃的提問,她說:「我認為策劃推翻總統的運動對菲律賓是不好的。」  另一封洩漏的電郵,這一次是來自副總統辦事處的社交媒體單位,該封電郵的日期是1月4日,該電郵指示了「巨怪」對杜特地、落選副總統競選者蒙蒙。馬科斯和一些社交媒體人物發動網上反攻擊。
  • 亞馬遜要推出「刷手支付」,比刷臉還快
    過去幾個月,國內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都盯上了「刷臉支付」,不僅推出各自的刷臉支付設備,據稱還砸下 130 億來補貼代理商。▲支付寶的「蜻蜓」和微信的「青蛙」.圖片來自:一本財經號稱支付更快捷、無需手機的刷臉支付,是否能取代掃碼支付尚不可知,但亞馬遜則給出了一個不一樣的答案:「刷手支付」。據《紐約郵報》報導,亞馬遜正在測試識別人手的設備,以人手作為用戶 ID 進行支付,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在亞馬遜旗下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推出。據悉亞馬遜紐約辦公室的員工正在測試這種新的生物識別技術,在一些自動販賣機上購買蘇打水、薯條。
  • 十年Grindr社交路
    在Grindr的十年歷史中,種族歧視,是最常見的。傑克說:「在Grindr上,你看不到亞洲人,沒有黑人,沒有胖子。」「從第一天開始,我就認為Grindr含有很深的偏見。」沒有按時赴約,和種族歧視信息,促使博客安德魯·倫丁(Andrew Londyn)寫了本書,描述如何在Grindr生存。他回憶起曾與一位「非常英俊的希臘人」聊過幾次。
  • 從0到1解析「付錢拉」支付系統架構丨內有福利
    從剛開始系統僅僅處於能用階段,日交易量幾千筆到現在,系統架構根據業務的不斷發展迭代多個階段。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享:對於網際網路應用和企業大型應用而言,多數都儘可能地要求做到7*24小時不間斷運行,而要做到完全的不間斷運行可以說「難於上青天」。為此,對應用的可用性程度一般衡量標準有三個9到五個9。
  • 螞蟻鏈:支付寶的下一個十年
    作者 | 周舟十年後,「區塊鏈」會像行動支付一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