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面對大災難

2021-02-06 新密教會



溫馨提示:請大家點開下面音頻,收聽講道錄音,下面文字講章並非全文。





經文:代下7:13--14「我若使天閉塞不下雨,或使蝗蟲吃這地的出產,或使瘟疫流行在我民中,14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題目: 基督徒如何面對大災難

小引:2020年是個非常的一年,世界各樣災難頻發,尤其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對此人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可賀的是疫情在我們國家很快得到控制,充分說明政府的執政能力,國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在抗疫戰線上湧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在這特除歷史時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回報感恩國家。這次河北疫情突發,再次向我們敲響警鐘:疫情防控要常態化,不可麻痺大意,不可放鬆警惕。我們要學習掌握抗疫知識,積極配合政府做好防範。

作為基督徒如何面對世界大災難?我們應當思想:掌管萬有的主為何允許諸般的災難臨到?主借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要教導我們什麼?這場瘟疫會帶給世界,尤其是中國教會怎樣深遠的影響?我們要回到掌管這一切的上帝面前,讓理性回歸聖經,將聖經所啟示給我們的真理應用到當下處境中,用積極的心態,做出正確的回應。不信謠,不傳謠,抵制異端邪教消極思想,熱愛生活,積極工作。

 一、要謙卑回歸到神面前

代下7:14節告訴我們,首先就是要謙卑。經文中是「自卑」,帶有謙卑的意思,而我們平常說的自卑是貶義詞,和聖經上是不一樣的。災難在喚醒人謙卑回歸到上帝面前。「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四6)。謙卑的意思是:謙虛、不自高自大,它的反義詞是狂妄、傲慢。所以,態度恭謙不一定是謙卑,心裡不把自己當作主才是謙卑。謙卑的人承認自己是受造有限、軟弱無力的,離開造物主,一切都是枉然;承認自己一無所知,不敢固執己見,始終讓理性降服於真理之下。

人的悲劇就在於驕傲,把自己當作主,任意妄為,在凡事亨通中,藐視上蒼,無視上帝存在,棄神恩而不顧,據天功為己有。以為是自己在主宰生命氣息;以為財富是自己的能力,安全是靠自己保證,狂妄自大。什麼創造萬有、護理萬有、審判萬有的主,一切都是幻想。這是現時代人的真實寫照。

甚至基督徒也不例外,有的誇耀自己的才智,顯擺自己的知識,追求自己的名望。驕傲深植於人心深處,聖經記載合神心意的大衛也曾因驕傲墜入過深淵,他依靠神南徵北戰,平定四方,當國泰民安,凡事平順時,就以為自己是可以的,可以使國永不動搖,不在專心依靠上帝,忘記了是神施恩使他江山穩固,開始不顧神的律例,犯罪作惡。直到神向他掩面,管教臨到,才曉得懼怕。他禱告說:「至於我,我凡事平順,便說:我永不動搖。耶和華啊,你曾施恩,叫我的江山穩固;你掩了面,我就驚惶」【詩30:6-7】。

所以我說,只要我們的罪還在一天,苦難對我們就是必須的。因為苦難喚醒我們,使我們謙卑,使我們悔改,不敢隨心所欲。知道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十七28),正如中國文化所論「人的命天造定」。「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在今天競爭激烈時代,多少信徒看世界,就是不知道看神。人們坐在一起談論最多的不再是屬靈的事,而是月薪,車子,房子等等。清教徒湯姆華森說:「當神把我們的背放在床上時,那時我們才開始仰望上天」。一天當我們躺在病床上,無可奈何,再也不能仗己力狂奔亂行時,我們才曉得不是「人定勝天」,而是「天主宰人」。在天災面前,尤其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人顯得多麼無助,何等渺小,何等脆弱。所以,災難是神主權的宣示,祂藉此讓驕傲的人在強大的災難面前看到自己的渺小和軟弱,從而回歸降服於祂,所謂「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

但是弟兄姐妹,我們已經看到,並不是所有人在災難面前都會降服,面對可怕的新冠病毒,甚至許多弟兄姐妹仍不肯醒悟,不肯悔改,仍我行我素。正如以賽亞先知所說的,惡人「不注意耶和華的威嚴」,耶和華的手高舉,「他們仍然不看。」(賽二十六10-11),在如此之大的災難面前都不肯謙卑的人,是多麼可怕。所以,我們要為之代禱,求神賜他們得救的智慧和悔改的心。所以,我們敬畏神的人要特別感恩,因為不是我們自己改變自己,而是神的恩典改變了我們。

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你還沒有真正認識神,至少要有基本的「敬天」之心。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多人都有敬天思想,所謂「天賜百福」,孔子「獲罪於天,無處禱也」,還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對自己不知道的靈界之事,存心謙卑,不出妄言,更不要去做得罪上帝的事。也警告你的左右鄰舍,親戚朋友,上帝是施恩的上帝,祂善待萬民,「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十四17)。上帝不只是「基督教的上帝」,也是「萬族萬民的上帝」。何必得罪上帝,擇禍不擇福呢?藐視、歧視、毀謗基督徒,這不是在得罪人,而是在得罪神,神都知道,所以我們不要心懷不平,心起嫉恨,憤憤不平,以惡報惡,倒要照聖經所言:以善待惡。19世紀英國傑出的基督徒領袖萊爾在解釋《馬太福音》十二章50節(「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時,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在這裡,對那些逼迫和嘲笑基督徒的人有一個嚴厲的警告。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是在逼迫萬王之王的至親啊!」聖經說:祂堅固錫安的門閂,看顧自己的子民,為受屈的伸冤。

弟兄姐妹啊,謙卑下來吧,不要再靠自己了,要全心依靠掌管萬有的上帝。只有他是道路真理生命;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高臺,是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謙卑體現在對這位掌管萬有者的順服上。但順服神不是一句口號、一個觀念,而是有其具體內容的。在當前的處境下,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要順服聖靈借聖經的引導,二是要順服聖靈在普遍恩典中的引導:首先,我們要順服真理。面對紛亂的新聞,動蕩不安的國際形勢,可怕的新冠病毒,這時候我們更要提醒自己,常常跪下雙膝,拿起聖經,尋求聖靈借聖經對我們的指引。唯有主的道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不歸回聖經,我們就會和世人一樣被淹沒在各樣紛擾的人的看法中,或異端邪教不健康的思想中,膽怯懼怕,產生厭世情緒。回歸聖經,確信神掌管萬有,一切都出於神,就會有生活的力量,無論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還是在四面漆黑的暗夜裡,主都不會撇下祂的子民不顧,祂會彰顯雲柱火柱的引導。所以要多讀經,勤讀經。在疫情期間,教會要掀起讀經背聖經熱潮,在微信群裡互相督促,彼此安慰,彼此勉勵,增進愛心。

 要順服的第二個意思,是指我們要順服神在普遍恩典中的自然規律。這包括了順從政府的治理,尊重醫學的規律,服從公共秩序,做好各項防護措施等等。真理的聖靈也是設定普遍恩典秩序的聖靈,祂不會自相矛盾。順服真理,必然包括尊重普遍恩典中合乎真理的秩序和原則。基督徒必須盡一個公民應盡的本分,做一個好公民。不可盲信不加思維的說:我們有神,神會保佑我們。是的,但人有軟弱,魔鬼有攪擾,神有他的主權。所以,我們要尊重神在普遍恩典中的自然規律,與神同工,盡人當盡的本分,做好防範,不給魔鬼留地步。當前政府強制停止一切宗教活動,是關懷我們的人身安全,大家要增強防範意識,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不聚餐,不扎堆。這不是缺乏信心,而是要盡人當盡的本分。現在疫情形勢非常嚴峻,我們一面需要懇切祈禱,求神保守,一面切實做好防範,不給政府添麻煩

二、要悔改敬畏神

代下7:14「轉離他們的惡行」。在災難面前人人當生發敬畏之心,因為我們的神是創造天地海宇宙萬物的大主宰。敬畏就是尊敬,懼怕。對我們信上帝的人來說,懼怕誰?不是大災難,而是災難後面那位降福又降禍,掌管生死禍福的至高上帝。

那些敬畏神、行義的義人,不要懼怕,因為耶和華在遭難的日子作義人的避難所。但那些與惡為伍、以罪為樂的人,那些怕人不怕神、任意妄為的人,那些在宗教中沽名釣譽、玩弄上帝的人,他們應該懼怕。

就拿瘟疫來說,從聖經中看到,瘟疫既是上帝刑罰罪惡的工具,對我們而言,問題的關鍵就不是瘟疫了,而是耶和華那可畏的怒氣。從聖經中看到,當以色列百姓犯罪觸動神的怒氣時,神就降下瘟疫,當人向神悔改呼求神,神就立即止息瘟疫。所以,基督徒應該關注罪過於關注瘟疫,要聚焦能止息瘟疫的基督過於聚焦瘟疫。這不是說我們不要採取積極的醫療和防護措施,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須的。而是要清楚知道,一個社會,只要罪惡還在泛溢,不單瘟疫,還有地震,饑荒、戰爭,洪水這些災難都是免不了的。  所以,那些剛硬犯罪不悔改的人在天災面前,理當要懼怕;作為神的子民,在耶和華的怒氣面前,更應該畏懼,更應該悔改。疫情之下,被禁足在家中,若單單懼怕、無聊,而無醒悟,悔改,生命無改變,就是在浪費神的恩典,白白受苦。你經歷一次患難,疾病,要學到功課,看到神的手,認罪悔改,否則就是白白受苦。

詩十四1,三十六1 說:「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惡人的罪過在他心裡說:我眼中不怕神」。這時代的悲劇就在於喪失對神的懼怕,「心中無神,目中無人,一切向錢看」,不但教外人不懼怕神,教內許多基督徒一樣對神不敬畏。為什麼人們會失去對神應有的敬畏呢?因為我們失去了對神公義的認識,失去了對聖潔的追求,失去了罪和審判的意識。我們呼籲世人悔改,卻忘了最先要悔改的是教會。世人不認識神,教會卻認識;世人不明白真理,教會卻明白。「多給誰,就向誰多取」(路十二48),神對教會的審判要先於世人。

【羅2:9-10】「將患難、困苦加給一切作惡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卻將榮耀、尊貴、平安加給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災難是對腐敗的世界與教會的刑罰。今天許多基督徒無視自己的罪和信仰的虛假,拜偶像、愛世界、行詭詐、縱情慾,比比皆是,甚至在教會中侍奉神的工人,看重利益,權利,勾心鬥角,嫉妒紛爭;真是如同聾蟲,充耳不聞神悔改的呼喚。直至今天,許多人仍對神威嚴的怒氣視若無睹,所以要真誠向神悔改。神既然按自己的形象和樣式造了人,祂對所造的人就有道德要求;神既是聖潔的本體,祂就會對罪惡有本能的忌邪之怒;神既是公義的審判者,面對全地的罪惡,祂就不可能不施行刑罰。但公義的上帝也是慈愛的上帝,祂大有恩惠和憐憫,給罪人悔改的時間和機會。主到如今沒有再來,彼得說:「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

人類歷史既是一部罪惡史,也是一部審判史,更是一部救贖史。整個歷史都寫滿了神對祂所造之人悔改的呼喚,無論是挪亞的洪水,還是所多瑪的火,歷世歷代的戰爭、饑荒,亦或是現今的各種災難,都迴蕩著上帝呼喚罪人悔改的呼聲!

落在災難中是不幸的,但若能在其中得到反思和悔改,就成為我們的幸事。這場瘟疫,呼喚著惡人轉離惡事,棄絕偶像,歸向真神;呼喚著掛名基督徒脫掉虛幻,脫下自我,真實歸正;也呼喚著真基督徒不再沉睡,要覺醒,要謙卑,要悔改,更要為主擺上,背負十架。因為神回來的日子實在近了。

三、要尋求仰望神

代下7:14「尋求我的面」----仰望神。因為在災難面前,只要是人,都難免有不安和懼怕。神的兒女雖然蒙恩,但還有信心的軟弱,也難免有懼怕,若沒有懼怕,聖經也不需要安慰我們說「不要懼怕」了。有懼怕是正常的,但不願接受聖經的安慰,一直懼怕,且懼怕到恐慌不安,得過且過,如同沒有指望的人,這就不正常了。我們要憑信對付肉體的怯懦,基督是我們在患難時的安全保障。

瘟疫是神的怒氣之杖,但神的忿怒在基督裡已止息了,今天關鍵是你是否是在基督裡。聖經記載神降下四次瘟疫,怎麼止息了?分別是摩西的代禱,亞倫的獻祭,非尼哈的除罪,大衛的築壇,這都是預表著基督贖罪。惹動神怒氣的罪,基督替我們擔了;我們所應受的刑罰,基督替我們受了。「咒詛祂受,祝福我享」。因祂十字架的替死,神對我們收轉怒氣,轉而以永遠的愛來愛我們,這就是信仰,基督不但是我們的救主,而且是我們的生命之主。信祂的人已經借著聖靈與祂聯合在一起,「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二20)。如今那位為我們道成肉身,受苦一生,死在十字架上,又復活升天的耶穌,正為我們在天父的右邊代禱。只要這個信仰還在你的心中運行,在人人恐慌的大災難中,你就能安穩若定。主耶穌離世前曾安慰門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  

神的真子民都是聯合於基督的人。正如古人追求「天人合一」,我們說「以馬內利」。基督是我們的救主,是我們的生命,是我們的一切。在信心中,我們能夠說,且堅定的說,基督是我們的避難所,藏身之處。祂替我們擔當了所有因罪帶來的咒詛和刑罰,在一切自然和非自然災害中,我們都可以因祂得到平安。但神的兒女有了基督,不見得都能活在基督裡。很多的時候,葡萄樹的枝子並沒有與葡萄樹連接,所以我們常常靈性枯乾。瘟疫對每個基督徒都是試驗,試驗出真假信心,裡面有沒有基督生命。瘟疫對那些遠離基督的軟弱聖徒也是勸告和警戒,勸他們回歸初心,脫下自我,穿上基督,在信心中生活。

這正是《詩篇》九十一篇的應許,因著基督這位共信之主,我們與大衛一樣,都已「住在至高者的隱密處」和「全能者的蔭下」,與大衛一樣,我們能夠說,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我的山寨,我的神,我所倚靠的。」所以,我們就堅信,祂必救我們「脫離捕鳥人的網羅和毒害的瘟疫」(3節),我們「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6節),因為,主應許我們:「雖有千人僕倒在你旁邊,萬人僕倒在你右邊,這災卻不得臨近你」(7節)。不但我們,所有「將耶和華當作自己的居所」的人(9節),耶和華都必保守他,「禍患必不臨到你,災害也不挨近你的帳棚」(10節)。

是不是神的兒女就不會被病毒感染?不是絕對的,因神有祂至高的主權,也許祂會借瘟疫取走一些背道的子民,取走他所愛的兒女,早日回天家,也許祂會借著祂的子民在災難中殉職來榮耀自己。所以我們不能按字句死解這段經文。【賽30:20-21】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

 四、要竭力恆切的代禱 

  代下7:14要求我們禱告,禱告是老生常談的事了,所以有人會不以為然。但我告訴你,禱告非常重要,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禱告是歸正的明證,是信心的體現。不禱告,表明我們不依靠主;從來不禱告,可以證明這人還沒歸向主,心中根本就沒有主。

神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四2)。神要我們禱告,不是因為祂不知道我們的需要,而是祂要藉此促進我們依靠祂的心。禱告是子民向君王的降服,神的子民不可能不禱告;禱告是兒女向父親的祈求,神的兒女不可能不禱告。禱告需要一雙向天舉起的手,仰望神的人就會去禱告;禱告需要一雙跪下來的膝,驕傲的人不可能去禱告。  

災難顯出了我們的軟弱無力,怎能不更加仰望全權全能的神?祂今天已經給了我們切實的應許,我們又怎能不牢牢地抓住?【耶29:7】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詩122:6】「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這個時候,教會為河北災區的災民和恐慌的國人所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跪下雙膝禱告。不信的世人和掛名的基督徒,因為不曉得代禱的真正功效,所以他們會輕看禱告,但每一個真正的基督徒都知道,「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五16)。

禱告不單是我們生命的本能反應,也是使命的催逼,有使命的人,不能不迫切禱告,對教會有負擔,就會懇切為教會禱告。我們禱告,不單是因牽掛自己的安危,也是因牽掛他人的安危。保羅對提摩太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提前二1)。擁有愛人如己心腸的人,不能不為所愛的靈魂代禱。【賽59:16】他見無人拯救,無人代求,甚為詫異,就用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以公義扶持自己。【耶18:20】「豈可以惡報善呢?他們竟挖坑要害我的性命。求你記念我怎樣站在你面前為他們代求,要使你的忿怒向他們轉消」。

神借普恩中的政府抗災救人,神借特恩中的教會懇切代禱。在普遍恩典中,救災是政府無可替代的責任,我們要為他們祝福祈禱,但在屬靈世界裡,代禱則是教會不可或缺的工作。因為聖經讓我們看到,瘟疫止息就在於除罪獻祭。世人不認識基督,也不知道罪,更不知道主已經完成的贖罪之功,唯獨教會知道,所以教會責無旁貸地要為他們在神面前代禱。就像摩西(民十四13-19),就像亞倫(民十六46-50),就像大衛(撒下二十四17、25),在疫災中,他們為百姓禱告,耶和華垂聽,瘟疫就止息了。主耶穌回來的日子實在近了,我們要為教會、弟兄姐妹悔改懇切代禱,警醒不倦的禱告。為世界和平祈禱,祝福我們國家,國泰民安,國富民強。

 五、抓住機會見證福音

我們不但要雙膝跪下,為眾人在神面前代禱,還要出到營外,向人見證救恩之道,安慰能安慰的人,關懷能關懷到的人,傳遞基督聖愛。各地災難頻發再一次提醒我們,人隨時都可能離世,主耶穌隨時都可能再來,留給我們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我們要珍惜光陰,熱愛生活,努力工作,見證基督。關愛身邊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舍己愛人,把福音帶給他們。

 六、渴慕熱愛教會屬靈生活

 今天教堂雖然關門了,停止了一切聚會,但作為神家裡的人,怎麼不渴慕熱愛教會?只有渴慕了,才有美好的盼望,有禱告的內容。教會是神的家,我們每一個神兒女的家,這家自然充滿神榮耀的同在。曾有一流行歌曲《我想一個家》,之所以風靡全國大街小巷,就是抓住了人心對家的那份渴望。當一個人在外邊累了、困了的時候,特別是受傷害了,「回家的感覺真好」,而我們基督徒當有這屬靈家庭的歸屬感。我們自己的小家再好都不能替代那個教會神的家,這是教會復堂恢復禮拜後都有的感覺。

 前半年,將近8個月,不能到教堂神的殿,雖然在線上有豐富的屬靈供應,但每個人都清楚自己屬靈生命光景,軟弱無力,孤獨暗淡,也意識到自己比任何時候更需要神。為什麼?乃因失去了我們信仰生命中最大的那個屬靈團契——教會。這段時間與神關係疏遠,敬拜何等空洞無力,失去了在神殿中敬拜那種敬畏,禮拜時做家務,聊天,看電視,玩手機。邊聽道邊吃東西,甚至躺在床上聽道。遠離聖殿的日子,開始極其嚮往外邦人的生活,追求物質享受,安逸生活,網絡視頻,抖音,電視成為無形的偶像,佔據我們的心,不再嚮往聖殿的生活。還說「這樣網上牧養也可以,不都一樣嗎?」。九月後教堂有序開門了,好牧者耶穌呼喚我們不要再停留在被擄的狀態裡,讓我們迴轉,讓我們渴慕歸回到神的教會,讓我們渴慕歸回那榮耀的居所,將我們的信仰重建更將我們的敬拜重建。可是沒有想到,因河北疫情,教堂再次關門,停止一切宗教活動,這是政府對我們生命安全負責,我們必須響應政府號召,配合政府工作,做好疫情防控。

  現在又啟動線上牧養,盼望每一個牧人,至高上帝的僕人,要藉助微信平臺經常保持與信徒的聯繫,了解關懷他們的屬靈生活,注意動向,防止異端邪教拉攏腐蝕,特別是東方閃電和新天地邪教組織。要彼此勉勵,互相督促,有計劃的讀經,靈修。禮拜天敬拜神的時間要放下一切工作,坐下來,心存敬畏,滿心渴慕,專心敬拜和認真聽道。在敬拜中能遇見神,生命不斷被更新,被主得著。

加爾文說:「凡以神為父的必以教會為母」。對每一位真基督徒而言,他和教會的關係是必有的絕對關係,而不是可有可無的相對關係。詩84:1-2: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神呼籲(或作「歡呼」)。教會是信徒生命成長絕對的必須,因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離開真理信徒就沒辦法成長,遠離這個真理的柱石和根基之時就容易被帶進異端邪教,分辨不出何為真理。

教會是金燈臺,教會像金子那樣,甚至比金子更貴重。為什麼?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建造起來的,當我們離開教會就看不到自己是精金的價值。燈臺的作用是什麼?發光,教會要成為時代的明燈。信的人,要在教會中,從神的光中,得見真光、溫暖與希望。今天因疫情我們不能到教堂神的殿中享受美好的敬拜、讚美、聽道,不能在神家享受屬靈團契生活,但要藉助彼此代禱,微信交流,彼此關懷,在基督愛裡連結一體,每一天活在神的愛和恩典中。盼望疫情早日過去,教堂早日開門,恢復禮拜。

結語:今天全世界各種災難頻發,對於在苦難中的神的兒女是一次大的洗禮,對我們每一個人是一個警鐘,使我們知道主回來的日子近了,現在是該悔改的時候了,所以,要謙卑回到神面前,重建與神美好親密的關係,棄絕一切的罪惡,凡事依靠神,順服神,透過每次的災難看明神的旨意,做個代禱者。抓住每一個機會,見證福音,多做主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愛教。要效法保羅:「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9:23】。我們是光是鹽,要肉身成道,讓人看見基督,得享基督的愛和恩典,在這特別的時代,非常的時期,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我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2:15--16)。

最後送給大家一處經文: 【弗5:14-17】「所以主說:你這睡著的人當醒過來,從死裡復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版 權 聲 明



相關焦點

  • 麥格拉思:我如何從一名馬克思主義者變成基督徒?
    一個對基督教冷漠以對的少年,如何在經歷對馬克思主義的痴迷和失望之後,又穿越「有思想的基督徒」的迷霧,最終成長為一名福音派神學家?且看麥格拉思的信仰見證。我受邀去參加大學基督徒聯盟的聚會,並因著興趣而持續參加。它遠比我想像的安全;事實上,我覺得它很有趣,甚至很吸引人,但另一方面卻使我感到困惑。我隱約覺得生命中有一道鴻溝,以及靈性上感到空虛。因此,我決定要多學習一些基督教的真理。我發現自己正把曾經埋藏的問題挖出來面對,並允許自己傾聽過去未曾認真面對的意見。
  • 家庭寄養如何及時地成為了基督徒的一項重要服事
    歐戴爾也將問題的原因追溯到了使家庭和各州收入消沉的經濟大衰退。從2007年12月到2010年2月,亞利桑那州失去了11%的就業崗位——高於內華達州之外的所有州。「這幾乎一直都是種種原因糾纏在一起——財政困頓、頻繁的各種物質濫用、資源和教育的匱乏、失業,或許還有性虐待,許多極為破碎的關係」——導致了將兒童置於家庭寄養體系裡,米德範說道。經濟不景氣時,大多數因素還會惡化。
  • 擔當他的軟弱:如何幫助游離的基督徒
    ▲一個專注於輔導 抑鬱、成癮、輕生人群  及親友 的公眾號文 | 李約伯   出處|李約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30825237)擔當他的軟弱:如何幫助游離的基督徒
  • 信仰與政治狂熱、預言與陰謀論,基督徒從此次美國大選應反思什麼?
    然而,面對已成事實的現實,基督徒必須理性和冷靜,現在最需要做的是檢討這次大選中的一些屬靈問題。否則,今後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回看2020美國總統大選,基督徒之所以如此投入,有幾項因素促成:1,共和黨民主黨雙方政見壁壘分明:川普的政見與基督教價值一致,拜登則反之,兩者有如光暗對決。可參看我之前的一篇《為什麼基督徒要投票給川普?》2,預言的誤導。
  • 【講章】做成熟的基督徒
    這節經文不但顯明了撒旦與基督的不同,也讓我們看到了基督徒與基督徒之間生命大小有別。包括三種不同的階段:有生命,有豐盛生命,有更豐盛生命。主耶穌藉此經文讓我們追求更豐盛的生命。那麼,我們信主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又要獲得更豐盛的生命呢?其實並不是我們成為基督徒了就萬事大吉。我們還要不斷成長,成熟才能避免矛盾和衝突。今日教會很多的問題都是出自於基督徒生命不成熟。對
  • 災難啊,你告訴了我們什麼—從加拿大火災說起
    專家分析說,火災原因是全球性大乾旱,導致雨雪減少,森林乾燥易燃。看來,在全球化的今天,移民天堂也不平安。這只是自然災害,每次全球股災,金融風暴,還有風行的瘟疫,最幸福國家也在劫難逃。即便享受了平安穩妥的小康生活,那麼,家庭關係怎麼處理?自私貪婪如何對付?又有什麼法子面對疾病死亡的恐懼?
  • 災難啊,你告訴了我們什麼!(從加拿大火災說起)
    專家分析說,火災原因是全球性大乾旱,導致雨雪減少,森林乾燥易燃。看來,在全球化的今天,移民天堂也不平安。這只是自然災害,每次全球股災,金融風暴,還有風行的瘟疫,最幸福國家也在劫難逃。即便享受了平安穩妥的小康生活,那麼,家庭關係怎麼處理?自私貪婪如何對付?又有什麼法子面對疾病死亡的恐懼?
  • 一個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
    我們闡述了路德如何理解上帝透過他的道來創造、拯救,這是路德處理基督徒生活的神學基礎。我們也注意到,路德認為道需要通過教會的宣講與教導,刻印在基督徒心中。這種教導在信徒的生活中印上一種禮拜與教導的生活樣式,體現在教會的儀式和路德所寫的要理問答的結構中。現在我們要問:那麼每天「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道和聖禮到底是如何在基督徒個人不同生活環境中發揮作用的?
  • 基督徒喪禮設計
    因為死者的家屬仍在經歷死亡的震撼,心情十分哀痛,此時的心情並不適合開始研商喪禮的安排。通常部分死者的家屬住得較遠,需要等他們都來了,才開始商討喪禮的事宜。雖然如此,有些時候,這樣的喪禮安排可能在死者去世之前都早已商討、安排妥當的。對家屬而言,早已準備面對親人的離別,因此死亡來臨造成的震撼不算太大。在這時候,傳道人就可以在第一次探訪喪家時,與家屬商談喪禮的安排。
  • 《基督徒經歷的特色》
    對注重美學的人,它提供一個完備的、和諧的與美的觀念,對那些關心經濟和政治問題的人,它告訴我們生產與政權的真意,並提供我們一定的準則,使我們知道應如何採取行動。」    歐波特繼續說:「基督教的目標和理想永遠超越人的成就之上,沒有人可以自稱是完美的,即使最聖潔的信徒,也知道自己距離最完美的境界仍有很大距離。基督徒的目標十分高遠,因此沒有人可以完全達到。
  • ...分享:中國基督徒傳福音時當避免「帝國沙文主義」 和「徵服者...
    他還強調說,在面對自己的同胞時,也要更為尊重自己的文化,「中國基督徒首先要認同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中國教會當然要參與傳教,但要避免走西方的老路Y牧師回顧19世紀至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的時代,表示「那個時代我們要客觀中正地看。」
  • 基督徒和基督教徒的天壤之別
  • 《打擊魔鬼實戰手冊》基督徒與鬼附
    聖經如何看鬼附的問題基督徒是否會被鬼附?這是一個一直有爭議的議題,雖然有些人認為邪靈是不能進入基督徒的裡面,但我們的看法不同,因此我要作一些說明。我們查看路加福音十三章全章,來看[基督徒為何會被邪靈轄制或捆綁?]或說,[邪靈可否附在基督徒身上?]
  • 【基督教新聞】全世界基督徒的人口數量?
    根據皮尤論壇過去的一些研究3,穆斯林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宗教團體,幾乎佔到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全世界的基督徒中,將近一半(48%)居住在基督徒數量最多的十個國家中。在基督徒數量最多的前十個國家中,有三個在美洲(美國、巴西和墨西哥),兩個在歐洲(俄羅斯和德國),兩個在亞太地區(菲律賓和中國),還有三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衣索比亞)。
  • 基督徒 ‖ 不可「將功贖罪」
    ,但是罪的殘留還在,它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侍奉,換句話說,基督徒不是故意要去犯罪的,乃是偶爾會被過犯所勝。 但是在末後的時代,我們若反思自己,或者觀察同是基督徒的人,你會發現,在一天的生活工作當中,其實我們都是在不停的犯罪,雖然沒有犯拜偶像、姦淫類等大罪,但在小罪上,我們卻並沒有那麼重視。  加上大多數基督徒整日為了生活,為了肉體,忙碌得根本沒有時間坐下來親近神,雖然聖靈已經在他們裡面做責備的工作,可他們就是停不下手中的事情,就是不願意來到神面前來認罪安靜。
  • 日本311大地震反思:災難不是被戰勝的
    這場人類史上第四大強震,使地軸偏移了近16釐米,也讓日本向美洲大陸移動了近4米,是日本自二戰以來遭遇的最嚴重災難。為了彌補這場災難造成的損失,日本振興了經濟,重建了家園,安置了災民。這或許能使政府報告的數字擺脫災難的陰影,但要使得整個社會真正從災難中走出來,這恐怕還遠遠不夠。
  • 基督徒的信仰:基督的死與復活 ——從救贖論和末世論的角度看基督徒的生活
    [摘要]基督徒的人生需要關切今世和來世兩個部分,然而今世和來世又是真實處在基督徒的生命中
  • 《打擊魔鬼實戰手冊》第三章 基督徒與鬼附
    聖經如何看鬼附的問題基督徒是否會被鬼附?這是一個直觀為爭論的議題,雖然有些人認為邪靈是不能進入基督徒的裡面,但我們的看法不同,因此我要作一些說明。我們查看路加福音十三章全章,來看[基督徒為何會被邪靈轄制或捆綁?]或說,[邪靈可否附在基督徒身上?]
  • 基督徒要為在上執政者去祈禱、祝謝
    但是說到基督徒要為執政者感謝神,估計很多人會不以為然,覺得他們是不配我們為他們感謝神的,尤其在今天這個環境裡面,很多人似乎覺得感謝在上執政的,就是奴顏媚骨的一種表現,基督徒只應該感謝上帝,而不應該去感謝在上的執政者,然而,我們攤開聖經說:這種認識是不對的,聖經不但說我們要為在上的祈禱,也說我們該為他們而感謝,甚至在某些方面,應該也去感謝他們。
  • 在霧霾中的基督徒責任
    霧霾是今日中國最為熱門的話題,基督徒不僅有福音的使命,也應該有文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