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遇 新生態,2020數字生態英雄月新基建專題論壇成功召開

2021-02-09 商業夥伴

繼2020數字生態英雄月盛大開幕式之後,首場數字生態主題論壇—新基建論壇6月3日成功召開。來自信通院、麒麟軟體、達夢數據、浪潮、華雲數據、軟通動力的產業先鋒對新基建進行了解讀。

 

國秀娟在致辭時談到,我們和產業眾位生態英雄一起定義了數字生態元年;2020年,雖然遭遇了疫情困難,但因為有生態夥伴,我們牽手滿懷信心迎接新基建,贏得所有機遇、戰勝所有挑戰。

何寶宏發表《雲數據中心新基建》主題演講,他談到,新基建有三大特徵:

首先,新基建是生態鏈的進一步分工細分,是價值中樞的上移;其次,新基建是普惠化的公共服務,將從消費領域延展到生產行業,從本行業延展到全社會;第三,新基建是將底層基礎設施化,具有中立、開放、標準、普惠、互通和監管等特徵。

現實中,已經是基礎設施的,新目標是要更好更普惠,比如從4G到5G;疑似是基礎設施,新目標是要中立、開放、互通,比如從數據中心到雲和大數據中心;正在成為基礎設施的,新目標是要培育和加強服務化,比如AIaaS、BaaS等。

新基建是為數據服務的,數據中心是技術創新的制高點;公有雲一家獨大格局已定,私有雲長期維持多方割據;雲計算向雲原生發展,雲邊、雲管、雲網走向融合是大趨勢。

孔金珠發表《新基建大潮中的國產作業系統》主題演講,他指出,新基建可以概況為三個網絡和兩個著力點

三個網絡即以5G為核心的信息網、以電力為核心的能源網、以高鐵、城軌為核心的交通網;兩個著力點即高技術和補短板。其中,最核心的是信息網。

而我們在信息網絡方面如此巨大規模的投入,必須要形成自身的核心技術,形成自主的計算機生態體系。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最大的隱患,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而自主計算機生態體系的核心是「基礎軟硬體」。

2020年,天津麒麟和中標軟體整合,組建麒麟軟體有限公司,全力打造國家作業系統最強力量,堅持」內生安全、融入移動、注重體驗、支撐體系」的特色道路,推動自主作業系統技術收斂和戰略布局,加快形成兼具戰略支撐力和全球競爭力的自主作業系統發展體系。

麒麟適應作業系統產業發展規律,堅持「平臺共建、資源共享、聯合創新、開放發展」的原則,積極攜手各類合作夥伴,加快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開源社區、最具帶動力的產業生態。

「迎接新基建,擼起袖子幹,把我國自主計算機生態體系從荒漠沙地變成廣袤林海。」孔金珠說。

新機遇是誰的機遇?皮宇發表《新基建 新機遇》主題演講,他指出,是掌握新基建領域核心技術企業做強做大的機遇;是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機遇;是傳統產業「數智化」升級的機遇;是新基建國產生態體系建設成熟的機遇。

同時,也要面對多種挑戰,亟須掌握核心技術,突破外部約束,擺脫對外依賴性制約,形成自主發展能力;亟待夯實生態基礎;亟需推進跨域融合。

數據是「新基建」的血液與靈魂,掌握數據存儲、處理和分析等底層技術,提供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確保「新基建」基礎環境安全是當前需要解決核心問題之一。

達夢圍繞「技術突破,共享集群」進行布局,堅持自主原創的技術路線,攜手上下遊企業構建可發現、可防範的國家信息安全產業體系,迎接新基建最大的發展機遇。

「達夢堅持做最好的資料庫,腳踏實地,聚焦技術,奮發大時代,逐夢新基建。」皮宇說。

陳彥靈發表《智算中心賦能新基建》主題演講,他指出,智算中心是智慧計算力基礎設施,是未來的新基建;智算中心的發展趨勢是開放、融合與敏捷。開放能夠助力數據中心降本增效,促進數據中心生態繁榮;融合架構的關鍵是硬體重構+軟體定義;業務敏捷,IT敏捷,才能適應整個世界不斷加速的發展變化。

浪潮擁有全球最完整的伺服器產品線和最領先的伺服器實現技術,連續三年中國人工智慧伺服器市場超50%穩居中國第一,2019年中國Non-X86市場份額第一,在SPEC Machine Learning 委員會連續兩年擔任主席。

浪潮通過開放計算和開源社區,整合晶片技術、硬體重構、軟體定義的優勢,以智算中心賦能網際網路、通信、金融、政府、交通、廣電、製造、醫療等行業數位化轉型。

「浪潮智算中心賦能新基建,以服務呈現價值,以開放促進生態繁榮。」陳彥靈說。

許廣彬認為,數十萬億規模的投資,讓新基建不僅成為了中國經濟的強心劑,更為眾多產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絕佳機遇。作為中國雲計算獨角獸,華雲數據將在新基建領域不斷發力布局。

憑藉十年的創新研發,華雲數據可以為用戶提供定製化私有雲、混合雲解決方案,也能夠提供超融合產品和公有雲服務;在生態方面,不斷完善產業鏈生態,並與眾多合作夥伴共建國產雲計算生態圈。

同時,十年的積澱也讓華雲數據在「新基建」領域彰顯了軟實力,繪製出了華雲數據的新基建版圖,並率先在安徽實現了區域落地。作為雲計算獨角獸,華雲數據希望通過加快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落地,不斷以創新成果推動企業的數位化升級,以高效的信息化基礎設施促進產業轉型,為全國的「新基建」發展打造堅實基礎。

「十年的積澱,讓華雲數據在「新基建」領域彰顯實力,繪製華雲數據的新基建版圖,與合作夥伴共建國產雲計算生態圈。」許廣彬說。

 

張勁發表《新基建 新徵程》主題演講,他談到,「新基建」是指以 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支撐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信息基礎設施,包括新一輪的網絡建設,如光纖寬帶、窄帶物聯網等;數據信息相關服務,如大數據中心、雲計算中心以及信息和網絡的安全保障等,也必將成為我國「新基建」的核心所在。

憑藉前瞻的布局、多年的積累,讓華雲數據在新基建的發展中走在了前列。在技術方面,堅持自主研發,獲得了500多項智慧財產權;在產品方面,實現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推出安超OS、安超雲一體機、安超雲套件CloudSuite、安超桌面雲ArDesk、安超DCM數據中心管理平臺等產品;在生態方面,不斷完善產業鏈生態,並與眾多合作夥伴共建國產雲計算生態圈。

黃立發表《「新基建」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主題演講,他認為,新基建推動信創產業成風口,國產化產品替代將從政府逐漸滲透到行業,信創首先從政府和關鍵行業的PC和伺服器的國產化替代開始。

世界不斷變化,面對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軟通應時而變,抓住中國數字經濟大發展,企業數位化大轉型帶來的大機遇,深度捆綁戰略合作夥伴,共同開拓市場,全力打造軟通雲數字服務平臺,線上線下融合發力,以對科技的經緯之心精益求精,積極探索數位化服務的新模式和新應用。

「軟通動力經過18年的發展,擁有深厚的行業積累,領先和全面的技術實力,長期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數位化服務,助力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為新基建加碼新動力。」黃立說。

在高端對話環節,嘉賓們暢談了新基建帶來的新機遇與新生態。

何寶宏強調,新基建的目的是把底層基建單獨抽取出來,做成一種普惠、中立的公共服務,更好地填平數字鴻溝。新基建必然引發生態的變化,企業自身抓住機遇就是真機遇,抓不住就是新挑戰。

孔金珠認為,麒麟軟體是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歷史使命。新基建既有戰略性,也有迫切性,國家層面需要出臺政策把基礎軟硬體、人才培養、資金加持、創新服務等各個方面的短板補齊。

黃立認為,疫情的衝擊給很多行業帶來挑戰,科技在應對挑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基建將為中小企業和社會搭建起強大的端到端數位化平臺。數字時代需要生態的合力,軟通動力全面擁抱新基建新機遇,攜手夥伴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實現共創共贏。

 

B.P商業夥伴副總經理楊曄主持了本次論壇。她指出,B.P商業夥伴為生態夥伴搭建學習、交流、合作的平臺。希望領軍企業,產業領袖、精英們把握新基建時代機遇,強強聯合,共創未來。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