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石愛好者,歡迎加我們的個人微信號:feicui5 便於隨時交流。
關注方法:
微信通訊錄→添加朋友→搜號→feicui5→添加
木那是帕敢場區中重要而著名的老場口之一,由於開採時間長、儲量少,產量比較低。該場口以盛產種色均勻的滿色料而聞名。玉石中含有較為明顯的點狀棉,有帝王綠色、陽綠色、黃楊綠色,曾經出過陽綠滿色玻璃種,偶爾會有水頭好的秧苗綠色。裂紋相對較少,種的變化較大,從豆種到玻璃種都有,以豆種、糯化豆種和糯化種為主,從較中粗玉質至細膩玉質都有。玉質細膩,帶「油性」,種老底好,毛病少,一般底帶白色或飄翠綠色,冰種和玻璃種的綠色滿綠色則極其稀少,故有賭性,尤其是「蒙頭料」,其風險也相對較大。木那場口各層礦皮殼特點:
第一層的翡翠原石几乎都有黃沙皮殼
第二層多見紅沙皮殼,並帶有蠟皮
第三層為黑沙皮殼
第四層為灰黑皮殼
第五層礦為白黃皮殼,大多數有蠟皮
總之,賭石人對木那老場口的石頭比較鍾情,有人這樣形容「木那石」:海天一色,點點雪花,混沌初開,「木那」至尊。
下圖為木那場口帝王綠翡翠半明半賭冰種原石,重量1060克。
原石描述:木那老場口的翡翠毛料,種老、水好、冰種,白黃皮、外皮顯得粗但肉細,帝王綠色鮮豔、色正而濃。部分擦皮,開了幾個窗,正面和背面都能看到帝王綠色,屬半明半賭色料。
場口特點:木那第五層礦,多為白黃皮,少量淺橙黃翡皮、淺紅黃翡皮及白砂皮,也有風化皮,有些皮下會有薄的「白霧」,外皮相對較薄至中等,塊度一般較小,少量中大塊體。
木那翡翠的典型特點:
(一)點狀棉
(二)紅皮殼
(三)帶子綠
(四)起貨高
下圖這串珠鏈取料於一塊重達120公斤的毛石。這塊毛石在2002年底發現於木那場口,由蔣、王兩位在緬甸從事翡翠開採的華僑擁有。他們在發現這塊毛石後,歷時一年多,經過反覆多輪的研究,最終決定在這塊翡翠原石的一條「色帶」上取出57顆小料打磨成珠,串成一條項鍊。這樣既把這塊原石上最極品的部分組合在了一起,又因為翠珠無須鑲嵌和雕刻,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示翡翠天然、原始的美感。
歷時四年的取料、打磨,這串翡翠珠鏈才製作完成,業內人士給出了過億元的估價。目前,這串項鍊還沒有「起名」,七彩雲南負責人表示對這串「國寶級」翡翠他們將懸賞總價值10萬元的翡翠向全球公開徵集名字。
下圖都是木那料子製作的成品
一道簡單的計算題,測試你是否有商業頭腦,99%的人都會算錯:
王師傅是賣鞋的,一雙鞋進價20元賣30元,國慶節打八折,顧客來買鞋給了一張50元的錢,王師傅沒零錢,於是找鄰居換了50元零錢。事後鄰居發現錢是假的,王師傅又賠了鄰居50元。請問王師傅一共虧了多少?
提示:做這道題100人有99人會算錯,大家對自己不要太自信,要仔細一點哦,不信你就挑戰一下吧!
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了???
請按照以下方法快速獲取答案: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快捷關注,然後回復「賣鞋」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