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詳解:如何將車道級導航植入手機?

2021-02-15 慧天地

點擊圖片上方藍色字體「慧天地」即可訂閱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鬥智造者 ,來源:高德技術,作者:子路,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

10月30日,華為聯合高德地圖、千尋位置發布了業內首家面向手機用戶的車道級導航應用。在這背後是高精度定位技術不斷演進發展,最終走向成熟量產的過程。本文分享高德地圖對於高精度定位技術演進的思考,以及實際落地應用中的實踐。定位技術是支撐高德地圖的導航、交通等核心業務的關鍵基礎技術,他的主要任務是確定物體(通常是人或車)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坐標系中的位置和姿態。我們用手機高德地圖作為例子來說明都有哪些技術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發揮作用。通常手機的基礎定位能力是由手機的GNSS晶片提供的,它為我們在室外的絕大部分場景下提供了5~10米的定位精度。但是在衛星信號不好的時候,定位可能會漂移,我們需要識別出這種情況。另外,當信號受到幹擾的時候,位置可能出現有規律的偏移,我們也要識別出幹擾,並且在可能的情況下重新解算出正確的位置。當GNSS定位不準的時候,想要持續定位,可以利用傳感器識別出步行/駕車狀態,再進行航位推算(PDR、VDR)。當進入室內衛星信號丟失了,常用的定位方法是根據手機掃描的基站和Wifi、藍牙等信號做網絡定位。上面這些技術提供了基礎的位置坐標,而在導航過程中,我們更關心的是行駛在哪條路上,有沒有偏航,距離下個路口有多遠,想得到這些信息就需要用到地圖匹配技術。在一些非常複雜的場景下,比如高架橋、主輔路,判斷道路變得非常困難,這時候還需要用到一些專門的識別模型來解決匹配問題。上面提到的只是具體一個業務場景中的部分技術,下面展示了高德定位技術的一個更完整的大圖。總的來講,我們是通過構建一套「雲+端+數據」的完整的技術體系,並建設質量迭代系統保證各技術模塊的持續更新迭代,來支撐眾多的定位業務應用。回到圖1,我們可以看到這裡提到的定位技術儘管擴展了用戶場景,但在定位精度方面並沒有明顯提升。如果要實現前面提到的車道級導航,乃至更加智能化的自動駕駛,就要求定位精度顯著提高到亞米級,甚至釐米級。那麼怎麼做到這一點?我們下面會從技術的角度做一個分析梳理。首先,我們把圖2中涉及的,以及其他更廣泛的定位技術,按照定位原理分成三類,分別是航位推算、幾何定位和特徵定位。針對不同的定位類型分析影響精度的因素,總結提升精度的方法,最終期望找到實現高精度定位的技術路徑。航位推算的基本原理是從上一時刻位置出發,根據運動方向和距離推算下一時刻的位置。顯然這種定位方法需要一個已知的起始位置,否則就只能得到相對的位置變化。同時在推算過程中定位誤差會不斷累積增大,所以影響精度的直接因素就是推算時間或距離。此外,推算精度還受到每個時刻的測量精度的影響,對於慣性傳感器,這就直接由慣性器件的精度決定。例如,精度最高的戰略級慣導,隨時間發散的位置誤差可達30m/hr,相比之下,戰術級慣導精度要差3個數量級,而我們常用的消費級微機械(MEMS)慣導精度比戰術級要再差1~2個數量級。除了器件精度,推算過程中的模型精度也會影響定位精度,這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器件測量誤差的補償模型,二是對計算誤差的補償模型。通常只有當器件本身的精度足夠高時,才需要考慮更精確的補償模型。幾何定位是對已知位置的參考設備進行測距或者測角,再通過幾何計算確定自身位置。根據幾何計算的方式不同,包括RSS(信號強度)、TOA(到達時間)、AOA(到達角)、TDOA(到達時間差)等多種方法。對於測角定位方法,一個小的角度測量誤差可能在距離定位設施較遠的地方產生很大的位置誤差,因此這種方法(如採用AOA方法的藍牙定位)的定位精度通常受範圍限制。在測距方法中,採用時間到達模型(如採用TOA方法的GNSS定位,採用TDOA方法的UWB定位)比信號強度模型(如採用RSS方法的藍牙和Wifi定位)更有可能獲得較高的定位精度。但在實際應用中,最終的定位精度受到距離測量精度的影響,尤其是在衛星定位這一類長距離信號傳播的場景中,如何消除信號傳播路徑上的測量誤差,就成為決定定位精度的關鍵。此外,幾何定位的精度也受到定位設施數量和分布的影響,同時觀測的設施越多、分布越均勻,精度通常也越高。特徵定位方法首先獲取周圍環境的若干特徵,如基站id、Wifi指紋、地磁場、圖像、Lidar點雲等。接下來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把接收到的特徵和事先採集的特徵地圖進行匹配,確定在特徵地圖中的位置;另一種是沒有特徵地圖,通過對比前後幀的特徵變化來進行位置姿態推算(即SLAM技術),達到類似航位推算的相對定位效果。顯然,影響特徵定位精度的直接因素是特徵的數量、質量和區分度。因此,採用信號指紋特徵(如Wifi指紋)的定位方法因為指紋的稀疏性通常精度有限。基於環境感知特徵的定位方法在採集的特徵足夠密集的情況下(如高線數Lidar,中高解析度圖像等)可以達到很高的精度,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受環境影較大,當環境特徵單一的時候(如天空、雪天)精度就會下降甚至無法定位。另外,特徵地圖匹配方法的定位精度也受到特徵地圖精度的限制,特徵推算方法(如視覺SLAM)的定位誤差會隨距離累積,具有類似航位推算的發散效果。綜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篩選出具備高精度定位能力的技術選型。完整的高精度定位方案首先需要至少一項高精度絕對定位技術,如幾何定位中的GNSS定位,特徵定位中的Lidar點雲匹配等;其次,針對這些方案中的場景限制,輔助相對定位手段,如DR、SLAM技術等,進行補充。上面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了高精度定位可能的實現路徑,接下來我們從高德的具體業務場景出發,看一看這些技術在實際業務中是如何落地的。出行場景是高德地圖的核心業務場景。以駕車出行為例,傳統的出行應用是以TBT(Turn-by-turn)導航為代表的道路級應用,它對於定位精度的要求在10m左右。更精細的導航體驗,如車道級導航,需要將汽車定位到車道上,這就需要位置精度達到1米以內。對於智能駕駛場景,為了保證機器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對定位精度的要求更高,一般在道路橫向的精度需要小於20釐米。除了對精度的要求,不同業務場景對於高精度定位能力還提出了其他維度的要求。1)可靠性(或完整性):這主要用來衡量定位系統是不是有能力發現可能的錯誤,這對於依賴定位進行智能駕駛的應用尤其重要。比如,系統需要對當前的位置給出一個精度半徑,當實際的位置精度小於這個半徑時,系統就是可靠的。所以,對於可靠性要求比較高的應用,這個半徑的估計通常是保守的。2)可用性:如果系統能夠準確的判斷當前的定位精度滿足導航、自動駕駛等業務的要求,這時系統就是可用的。顯然,可用性要求精度半徑的估計不能太大,否則系統會頻繁認為定位不可靠,導致相關的功能無法使用。3)算力:作為傳統導航應用的升級,車道級導航對於算力的敏感度較高,通常要求滿足目前的手機、車機導航的算力限制。智能駕駛根據不同的智能程度分級(SAE Level1~Level5),對算力的要求也不同。通常低等級智能駕駛搭載的傳統汽車電氣架構無法提供更多的算力資源,而高等級智能駕駛使用的集中計算單元可以提供的算力資源更豐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與實際應用相關的需求,比如輸出定位結果的時間穩定性,定位能夠覆蓋的場景範圍等。總結一下,車道級導航需要的核心能力是識別當前車道,這一般要求定位精度小於1米,同時作為導航應用,需要在傳統導航的基礎上提高道路匹配的準確率。低等級智能駕駛(L3以下)要求車道識別和道路匹配(這主要是為了保證智能駕駛只在允許的道路範圍內打開,如高速路)的準確率更高,更進一步要求橫向位置精度達到20釐米,另外對系統的可靠性要求也更高。上面的兩類應用是我們目前最主要的業務場景,它們都要求在較低算力條件下實現高精度定位功能。為了滿足這些業務的需要,我們開發了輕量級的一體化融合定位引擎。這裡我們使用的定位技術主要包括:RTK-GNSS技術,圖像語義匹配,IMU或汽車模型DR技術等。其中,圖像語義匹配使用視覺設備(通常為車上裝載的智能攝像頭,如mobileye等)識別的車道線、地面標誌等信息作為輸入,與高精度地圖數據進行匹配定位,這一過程處理的語義要素有限,所以算力消耗不大。至於其他技術在傳統導航定位中已經涉及,所以方案整體的算力消耗可以控制在和普通導航同一量級。上面的一體化方案框架可以接收全部或部分定位信號輸入,同時提供道路級和車道級的定位結果,保證了在全場景下定位的連續性。在具體應用中落地時,方案的形式又有所不同。對於智能駕駛應用,高可靠性要求系統具備更多的冗餘信息來容錯,因此通常需要RTK-GNSS、IMU、視覺語義等所有信息輸入,在收到這些信息之後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如何判斷輸入信號哪些是可靠的,2)如何充分利用所有信息進行融合定位。這裡我們採用了基於多假設的粒子濾波作為高精度融合定位的基本算法,並且設計實現了下面的算法改進:採用分層歸一化解決微小系統誤差導致的粒子退化問題;基於上下文的後驗置信度計算,解決輸入信號置信度缺失或錯誤;利用高精度衛星定位和高精度地圖數據輔助傳感器校準,提升DR能力。目前該算法已經在一款L3級別智能駕駛車型上落地,正在進行大規模實驗驗證。對於車道級導航應用,由於成本和使用條件的限制,通常無法獲取所有輸入信息。但是根據表2,我們至少需要RTK-GNSS或者視覺語義其中之一進行高精度絕對定位。在手機終端上,比較便捷的實現方案是升級手機GNSS晶片支持RTK差分來提升精度。在前面華為手機上首發的車道級導航應用就是綜合了華為和千尋位置的相關技術和服務來實現高精度的絕對定位。對於車機,可以將車上用於低等級智能駕駛功能的智能攝像頭信息接入導航,直接升級車道級導航功能。在這個應用場景下的高精度融合定位仍然是以上面的粒子濾波算法作為基礎,但需要在算法和工程上靈活適配各種不同的輸入信號類型和信號特徵。另外,針對導航場景的特點,一體化融合定位還根據車道級定位結果,比如汽車是不是在出口車道上,來輔助判斷主輔路、高架橋等複雜路況條件下的偏航情況,提升用戶導航的整體體驗。目前基於華為手機的車道級導航要發布上線,車機的車道級項目也正在實施落地,不久就會和大家見面。上面的輕量級融合定位方案可以解決室外大部分遮擋少、語義清晰場景的高精度定位問題,但是對於更複雜的場景,比如室內、停車場、城市複雜路口等,高精度GNSS可能無效,視覺語義信息也較少,這時候就需要融合更豐富的定位手段。在高等級智能駕駛(L4以上)中通常使用Lidar點雲匹配,和/或高精度慣導DR來保證持續的高精度定位,但Lidar和高精度慣導的成本很高,大規模應用受限。SLAM技術可以用低成本視覺傳感器,持續推算高精度位置和姿態,可以作為低成本高精度定位的有效手段。相比上面的輕量級方案,它的算力成本較高,但是在目前終端算力持續升級的大環境下,仍然具有很好的落地潛力。我們的思路是用一套緊耦合的方案,儘可能充分利用各種低成本傳感器:GNSS、IMU、視覺等提供的信息,依據這些信息在不同維度上的誤差特徵,建立最優化模型,實現最優的位置姿態估計。我們在公開數據集EuRoc和Kaist上對比了這一套多元緊耦合SLAM算法和目前流行的視覺-IMU融合算法、視覺-IMU-GNSS融合算法的效果,其位置精度提升1倍以上。接下來我們將在手機、車機終端上優化算法的算力消耗,並在未來面向全場景的高精度導航、智能駕駛應用中落地。定位技術的發展由來已久。事實上,如果我們回到二三十年前甚至更早,那時候就已經產生了用於測繪的專業的高精度定位技術,所以定位精度本身並不是問題。但是今天在人們出行方式深刻變革的背景下再提高精度定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怎麼樣構建用戶用得起,又真正能夠為出行提供便利的技術和應用。所以,未來的高精度定位首先需要擴展場景應用,從室外到室內,從駕車到步行,最終達到全場景覆蓋。針對場景應用的特點,明確對高精度定位在精度、可靠性、成本等各個維度上的需求。充分結合當前快速發展的傳感、通訊、計算等領域技術,設計最佳的解決方案。可能的研發方向包括:更低成本的高精度GNSS技術,如PPP-RTK技術等;基於最新感知技術(如低成本Lidar)的高精度定位;對各種定位技術的更深度的融合方案(如IMU、視覺輔助RTK解算)。

微信號:huitiandi321

郵箱:geomaticshtd@163.com

歡迎關注慧天地同名新浪微博: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眾號聚焦國內外時空信息科技前沿、行業發展動態、跨界融合趨勢,探索企業核心競爭力,傳播測繪地理信息文化,為測繪、地信、遙感等相關專業的同學提供日常學習、考研就業一站式服務,旨在打造政產學研用精準對接的平臺。《慧天地》高度重視版權,對於原創、委託發布的稿件,會煩請作者、委託方親自審核通過後才正式推發;對於來自網站、期刊、書籍、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的稿件,會在作者欄或者文章開頭顯著標明出處,以表達對作者和推文引用平臺版權的充分尊重和感謝;對於來源於網絡作者不明的優質作品,轉載時如出現侵權,請後臺留言,我們會及時刪除。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慧天地》的關注和支持!

相關焦點

  • 千尋位置助力華為全球首款車道級導航摺疊大屏手機發布
    2月22日,華為新系列手機發布,支持車道級導航,高精度定位。這其中,位於我縣地信小鎮的千尋位置,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車道級導航』所謂車道級導航,是指導航的地圖界面精準呈現了你所在的車道,給出的路徑提示更加精細。車輛在哪條車道?接下來需不需要變道?什麼時候變道?都一清二楚。車道級導航,要求作為導航設備的智慧型手機要具備高精度定位能力,對所在車道的判斷不能失誤。
  • 高德地圖發布第三代車載導航,網友直呼太愛了!
    對此,有網友調侃道,這也是國內讓導航都主動罷工的立交橋。因為來到這裡,百度導航軟體會播報「請讓高德來導航」;而高德導航軟體則會說「讓百度來導航」……不過,重慶司機今後走到這裡,再也不用感到頭皮發麻了。1月22日,高德地圖發布了第三代車載導航,利用AI視覺技術和高精地圖,實現了車道級導航,可以精準地指引車輛行駛在哪條車道、從哪個出口駛出,一對一精確導航。
  • 高德地圖AR導航再升級 連接行車記錄儀
    連接完成後,由行車記錄儀的攝像頭充當「眼睛」,實時捕捉現實道路畫面,再通過手機地圖呈現直觀的3D導航指引,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的AR實景導航體驗。今年8月,高德地圖對外發布了手機端新功能AR駕車導航,為用戶帶來更加直觀的路線、方向和車道級實景導航體驗。
  • 北鬥定位2.0已發布,民用精度1.2米,手機也能實現車道級導航了
    將民用精度提高到了1.2米。這將意味著我們普通民眾,開車出行也可以用上高精度車道級導航了。而且不需要更換或者加裝硬體,只需要手機有北鬥定位的晶片,然後升級一下固件和軟體版本即可。1、這個升級固件在哪裡下載?看到這個消息,我估計很多人都想問這個問題,甚至性子急的,趕緊上網際網路搜索一把。但我想說的是,大家不用著急,既然官方已經發布2.0高精度版本。
  • 高德地圖上線手機AR駕車導航已支持部分安卓手機
    聯合創始人Pat O'Connor在評論投資時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組織專注於遠程工作,減少出差和面對面互動,企業級的遠程VR模擬培訓平臺成為了必要的工具。」VRPinea獨家點評:VR培訓是在全球疫情嚴重情況下企業培訓的新可能。
  • 高德地圖上線真AR步行導航 國內首創手勢切換導航模式
    較之只使用GPS定位的其他步行AR導航,高德地圖本次上線的AR步行導航基於蘋果公司ARkit技術研發,整體成熟度更高,不僅利用了智能定位、手機多傳感器等技術,還採用了視覺識別,可以智能識別出道路路面等周邊環境,將AR標識真正有機地融合在真實環境中,不會因為手機攝像頭的移動而改變,帶給用戶更準確的方向指引。
  • 高德地圖上線AR步行導航 可實現3D實景指引
    日前,高德地圖發布V10.76新版本,該版本上線AR步行導航功能,通過藉助智能定位
  • 你們要的手機AR導航來了!
    高德地圖最新發布了v10.60新版本,上線了手機端的AR駕車導航功能,可為用戶帶來更加直觀的路線、方向和車道級實景導航體驗。很多人在駕車時,即使開著地圖導航,可能也會在立交橋上認錯路口,在高速路上錯過匝道,或者不知道該何時併線……對這些「看不懂」2D電子地圖的人來說,AR導航的出現或許是一個福音。
  • 高德車載AR導航來了,新手路痴們有福了
    、百度、騰訊地圖的體驗分析(延伸閱讀:汽車百科姐說:手機導航到底哪家強?)。那怎麼會跟高德地圖合作,難道我們開車的時候也需要帶一個大大的眼鏡麼?這似乎是很雞肋的設計啊,設計師的腦洞不至於傻到這種情況,所謂的高德車載AR導航,其實是使用了虛擬街道影像,可以讓我們更加直觀的看到路面情況,方便我們的駕車出行。
  • 手機百度導航和高德哪個優秀?
    百度地圖優勢:百度地圖的優勢在對路線的設置部分,駕車界面,用戶點擊右上角即可選擇「躲避擁堵」、「高速優先」、「不走高速」、「少收費」四個選項,另外車牌限行等也可以選擇。而高德地圖的設置在地圖左邊的中間部分,是一個「偏好」圖標,點擊後可選擇幾種規劃偏好。(2)導航界面對比。點擊「開始導航」後,即可直接進入導航界面。
  • 高德地圖AR駕車導航升級:支持iPhone 安卓全機型
    相信很多新手、老司機在不熟悉的高速或高架上開車行駛,最怕聽見車機導航中傳來「您已偏離路線」的提示聲,而「下錯口」、「上錯橋」也成了每個司機頭疼的問題。今日,高德地圖官方通過微博宣布,高德AR駕車導航現已支持iPhone和安卓所有機型,無論是高端機,還是千元機,僅需將高德地圖升級至V10.76新版即可使用。
  • 高德地圖AR導航
    約翰·卡馬克:Facebook要把Oculus Browser打造成AR/VR工作平臺根據約翰·卡馬克日前發表的評論,Facebook「正認真考慮將Oculus高德地圖AR導航再升級 行車記錄儀可充當「眼睛」近日,高德地圖發布V10.70新版本,AR駕車導航服務再次升級,支持連接車內行車記錄儀。由行車記錄儀的攝像頭充當「眼睛」,實時捕捉現實道路畫面,再通過手機地圖呈現直觀的3D導航指引,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的AR實景導航體驗。
  • 北鬥導航5月1日正式使用,市面上的高德,百度等軟體支不支持北鬥?
    那麼來看看北鬥系統和即將發布的APP目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進入全球組網的密集發射階段,迄今已累計發射29顆衛星,可在中國的21個省份提供實時動態釐米級精準定位服務,2020年即可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即將發布的北鬥地圖APP是一款基於北鬥衛星精準導航服務的基礎位置服務工具,可為廣大用戶提供移動、實時的定位和導航以及基於位置的衣、食、住、行和商家信息服務。北鬥地圖導航精確到1米範圍內,精準到具體車道。
  • 高德導航功能介紹
    互聯時代,網絡導航成為了車友們的出行神器,帝豪也是搭載了精準便捷的高德導航,帝豪菌逛遍留言區發現,車友們對導航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全面了解高德導航的使用功能
  • 【評測】高德PK百度 手機導航哪家強?
    拋去谷歌、Here、蘋果地圖這些國外地圖,目前使用較多的國產手機地圖應該就是高德與百度地圖了吧。不管是選擇公共運輸還是開車出行,沒個導航地圖出門還真是有點沒底,尤其是在大城市。對於有車一族來說,可以為愛車配備專業導航設備,短途用手機導航也能搞定呢!但是對於多數人來說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靠步行或者單車出門還是常態。不管是高德黨還是百度黨,好用才是硬道理呢!那麼,選高德還是百度地圖?
  • AR實景導航,再次升級
    很多人開車時,即使開著地圖導航,可能也會在立交橋上認錯路口,在高速路上錯過匝道,或者不知道該何時併線……對這些「看不懂」2D電子地圖的人來說,AR導航的出現或許是一個福音。與高德地圖合作共同研發的USB行車記錄儀實現AR實景導航功能,為車主朋友帶來更加直觀的路線、方向和車道級實景導航體驗。
  • 高德地圖在39個城市推出摩託車導航測試!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城市!
    前一段時間高德地圖推出了摩託車導航測試在39個城市進行測試其中包括北京市,
  • 高德地圖,不只是地圖導航?
    在上周一場18分鐘線上發布會後,高德副總裁郭寧的一番發言再也無法掩飾高德地圖的勃勃野心。 這一天高德地圖正式上線「高德指南」,郭寧稱高德指南將覆蓋全國350個城市的吃住行遊購娛多個品類,首批上線的是出遊榜單、酒店榜單和美食榜單。
  • Here地圖聯手三菱,為車輛提供車道級的智能導航
    據外媒報導,全球領先導航技術公司Here與日本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籤署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合作後,兩家公司計劃,最初將主要為搭載ADAS(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的車輛服務,如巡航控制等,但最終它們將會生產完全自主駕駛的車輛。
  • 高德地圖:2020最新版下載導航_高德地圖下載導航2020最新版-...
    在安卓智慧型手機上用戶可以用高德地圖下載導航進行各種導航,因為高德地圖免費導航專注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所以當用戶需要駕駛、公交或步行,只要使用高德地圖導航下載都可以為其提供精準的方向。除了出行,如果用戶打算查找周邊的美食、住宿、電影院等,都可以通過高德地圖下載導航來滿足需求。高德地圖2020最新版下載導航在地圖導航的各方面都十分出色!本站提供高德地圖2020最新版下載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