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后期的過程中,大多的操作都和圖層有著密切的關係,圖層可以說是photoshop裡面最基礎的一塊內容,但是很多人對圖層理解的不是很透徹,甚至有很多剛接觸後期的小白,覺得圖層是攔路虎,之前寫了非常多的教程,但是並沒有系統的來講一些photoshop裡面的圖層;有朋友留言說,希望可以講一下圖層,那今天就用一篇文章帶你理解:圖層的基本操作;進階的調整圖層,智能圖層,剪切圖層以及圖層在曝光合併裡面的重要應用。
可以把圖層理解為一種機制:在後期的過程中,把不同的操作內容放在單獨的圖層中,方便修改和編輯;可以把圖層看做一本書,有封面,有目錄,有正文,把不同的內容都放在不同的頁碼上面;每一頁可以看做是一個圖層。
---圖層的基本操作
在photoshop裡面打開一張照片之後,可以在菜單欄圖層和右邊圖層面板裡面找到相關操作。
打開一張照片之後,照片是以背景圖層打開,在背景圖層上面有一個小鎖的標誌,保護著背景圖層(可以理解為:鋼筆字帖,練鋼筆字的時候,會新蓋一張半透明的紙來寫,並不會直接在原來的鋼筆字上覆蓋,這裡也是同樣道理,一般不會在背景圖層上進行修改,所以是鎖起的狀態)解鎖可單擊小鎖圖標;或複製一個新的背景圖層,操作錯誤可以刪除掉,重新複製操作,總之別在背景圖層上面覆蓋修改。
圖層之間可以有多樣的混合模式,在後期修圖裡面經常會用到,正片疊底;濾色;疊加;柔光;色相明度等等。
通過點擊圖層面板下面的圖標,新建圖層或刪除圖層;新建組;添加調整圖層。
通過調整不透明度可以調整圖層的可見程度,不透明度100%圖層完全可見;不透明度0%圖層完全不可見,1-99%圖層呈半透明的狀態;(在觀察圖層的時候,始終都是從最上面的一個圖層向下看,上面圖層不透明度100%的時候,完全蓋住了下面的圖層所以顯現的是上面的雪景,上米啊圖層不透明0%的時候,雪景圖層完全不可見,所以顯現出了海邊的這張照片(通過圖層前面的小眼睛也可以實現:顯現和隱藏圖層)。
---關於調整圖層
在photoshop裡面對照片的明暗調整,顏色調整等大部分的操作都是通過調整圖層來實現的;比如通過曲線調整圖層,來調整明暗和顏色。
點擊曲線調整圖層,在原來的圖層上面會新建一個帶有白色蒙版的曲線調整圖層。
---關於剪切圖層
調整圖層是影響著下面所有的圖層,添加一個黑白調整圖層之後,所有的圖層都變成黑白,但有時候並不想要所有的圖層全部去色,只想影響單個圖層,此時就需要到了剪切蒙版。
點擊調整圖層下面最左邊的圖標,黑白的調整圖層只會影響到緊挨著的那個圖層,不會影響其他。
---關於濾鏡圖層
點擊Nik濾鏡,添加某個濾鏡(和調整圖層類似)會新建一個濾鏡調整圖層。
---關於智能圖層
在後期修圖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濾鏡裡面的一些操作,比如模糊,銳化或其他;如果是普通圖層,添加的濾鏡效果就會直接應用到原來的圖層上;這邊銳化的半徑是5(為了效果明顯,加大了半徑值)點擊確定後,銳化被應用到圖層上面,無法再進行銳化數值的修改。
如果在銳化之前把普通的圖層轉換為智能對象,點擊濾鏡—銳化;還是同樣的參數,點擊確定後,如果後續覺得銳化的半徑強度太大,可以雙擊智能對象下面的智能銳化,可以在彈出的對話框裡面調整參數,可以反覆的修改;智能對象的用法遠不止於此。
---關於圖層在曝光合併中的應用
風光攝影經常在日出日落的時候拍攝,此時光比反差比較大,直接拍攝可能會損失亮部細節或是暗部的細節;可以使用漸變鏡,或者包圍曝光;那這一張是暗部地面曝光正常。
這一張是天空雲彩部分曝光正常;把兩張照片放到同一個工作區後。
對這兩個圖層進行曝光合併;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把上面的那張雲彩曝光過度的天空區域擦掉,就會顯現出下面雲彩曝光正常的天空部分;為了小白方便理,我這裡直接用橡皮擦把上面天空部分擦掉,顯現出下面的天空,在平時的曝光合併過程中需要用到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