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Serum是由FTX Exchange, Alameda Research和Solana推出的新型DEX。
目前 DeFi 生態發展最豐富的平臺毫無疑問是以太坊。
但是以太坊網絡在沒有加入 Layer 2 或者升級到 2.0 之前,以太坊的性能瓶頸無法承載高吞吐量交易。
特別最近以太坊長達數月的擁堵,導致鏈上交易成本太高,讓小額交易成本不堪負重。
Solana號稱為以太坊殺手。
解決了網絡擁堵問題,交易費用極低。
越來越多的去中心化項目選擇加入Solana生態。
其中最為突出的是Serum 項目。
Serum 致力於最大程度地採用Solana和發展Serum生態系統,實現將10億人帶入DeFi和加密貨幣領域的願景。
自2020年8月Serum協議推出後,Serum生態系發展至今已逐漸完善。
生態系包括Serum前端Bonfida、整合AMM流動性的Raydium、離線地圖App的Maps.me、主經紀商協議Oxygen。
不難發現Serum幾乎已經完成建構一個完整DeFi生態系的重要拼圖。
現階段Serum已成為最快,最便宜的Dex, 亞秒級交易和結算比其他任何DEX更低的交易成本。
Serum已經達到每筆交易$ 0.00001, 這些優勢也使其交易量呈指數級增長。
截至至2021年3月底, Project Serum已經完成了18億美金的交易量。
截至至4月12日,市值已達到3億8千萬美金, TVL 3億6千萬美金。
自2020年8月推出Serum及其原生SRM代幣以來,代幣的價格走勢一直看漲。
SRM在發行的前12個小時內的交易量就超過了3.5億美元 。
隨著Defi領域的創新不斷發展,可以肯定地說,去中心化交易所已經不一樣了。
Serum項目帶來了與用戶期望相符的獨特功能, 越來越受歡迎。
由於過去3個月SRM極速上漲, 鏈金投研認為該代幣1年投資是中性的。
但長期投資非常樂觀, 2025年達到25美元的報價甚至更高。
Serum是一個基於公鏈Solana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Serum有全套 DeFi 基礎設施包括跨鏈資產、互操作方案、穩定幣等。
是由Serum基金會發起的。
該基金會是FTX,Alameda Research和Solana基金會等合作夥伴組成的聯盟。
相比其他眾多 DEX 而言,Serum 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交易速度」。
雖說目前 DeFi 生態發展最豐富的平臺毫無疑問是以太坊。
但是以太坊網絡在沒有加入 Layer 2 或者升級到 2.0 之前,以太坊的性能瓶頸無法承載高吞吐量交易。
對於真正的交易者而言,目前的 DEX 發展還遠遠不夠。
而 Serum 的解決方案是重新選擇底層公鏈。
該團隊認為,解決上述這些問題,既需要訂單簿這個組件,也需要能承載這個組件的基礎設施。
所以 Serum 選擇了以性能見長的新公鏈 Solana。
多數的DEX都是使用「自動做市商(AMM)」機制,這個機制仰賴數學模型運作,例如「x * y = k」。
好處是不需仰賴傳統做市商提供流動性。
當然劣勢也很明顯,即在流動性不足時,會產生較大的「滑價」。
另外用戶也無法像在CEX(中心化交易所)一樣,預先掛單買進、賣出,保護資產。
甚至會有無常損失的出現。
AMM之所以會出現,除了去中心化外,更多的是為底層架構(如以太坊)的擴展性不足。
若使用傳統「訂單簿機制」,會造成手續費過高,交易速度延遲。
Serum則是透過Solana區塊鏈的可擴展性解決這個問題。
它讓用戶可以基於「訂單簿(Orderbook)」機制交易。
除實現預先掛單外,高交易速度和低廉的手續費也讓高頻交易成為可能。
從白皮書描述看來,Serum不但有跨鏈交易協議,也會發行由一籃子穩定幣背書的Serum USD,避免單點故障。
所以長遠來看,Serum未來的對標模型應該是「去中心化版本」的FTX交易所,成為Solana上的現貨、衍生品交易平臺。
Serum 核心的組件是「交易功能」和「資產支持」。
它不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去中心化交易系統,還為交易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也就是最重要的「資產」進行了很大程度的設計和優化。
解決了用戶同時需要美元、比特幣、以太坊、ERC-20 資產的剛需, 包括:
原生代幣SRM:可用來減少交易費用或其他用處;
跨鏈互換:無需信任的跨區塊鏈資產互換;
訂單簿:去中心化的訂單簿,可用來提交限價單,交易撮合也是在鏈上自動執行的;
以太坊和 Solana 可完整集成:Solana 可以使 Serum 速度快且高效。
而且還能與以太坊的生態系統或者 ERC20 代幣進行互操作;
物理交割的跨鏈合約:將允許用戶基於 Serum 進行保證金倉位交易;
FBTC (SerumBTC):無需信任的比特幣跨鏈生成機制。
該錨定比特幣價值的資產 SerumBTC 可發行在以太坊或 Solana;
FUSD (SerumUSD):去中心化的美元穩定幣生成機制,可以避免其他穩定幣的單點故障。
為解決Solana這個新生態中缺少資產的問題, 進一步打通資產層面的互通性,Serum 做的非常徹底:
-Serum 可以與以太坊以及 ERC-20 資產互操作;
-Serum 代幣也會流通到以太坊之中;
-Serum 提供了比特幣跨鏈方案;
-Serum 提供了美元穩定幣解決方案。
Serum通過使用跨鏈互換和代幣化功能,能夠直接接入以太坊生態系統,允許基於 ETH 的的應用程式和錢包直接訪問它。
在提供了交易速度和資產跨鏈的解決方案後,Serum 還為 DEX 提供了一套駕輕就熟的原生代幣方案。
不僅嫁接了部分中心化交易所的平臺幣折扣或回購機制,還可以為抵押節點提供手續費分成。
Serum 由FTX,Alameda Research和Solana基金會創建。
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Sam Bankman-Fried (SBF) 是Serum的核心人物。
他在著名的華爾街交易公司Jane Street Capital有著超過三年的ETF交易經驗。
他也是FTX加密貨幣和Alameda Research的執行長。
FTX: 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提供創新產品,包括行業首創的衍生產品,期權,波動率產品和槓桿代幣。
團隊來自一群來自華爾街領先的量化公司和科技公司。
如Jane Street, Optiver, Susquehanna,Facebook和Google。
在2020年每日交易量平均為50億美元,https://ftx.com/。
Alameda Research:著名的量化交易團隊 ,是一家定量加密貨幣交易公司和流動性提供商。
擁有近1億美元的資產,每天交易額高達10億美元, 團隊同FTX。
Solana是一種針對可擴展性進行了優化的公共基礎層區塊鏈協議,。
其專注點是在不犧牲去中心化或安全性的前提下提供可擴展性,。
Solana擁有非常高的TPS 高達50000TPS。
這使得交易傳輸速度大大提升,這就解決了網絡擁堵問題,。
團隊來自高通技術背景。
這個項目得到了業內眾多參與者的開發和支持。
顧問包括 Solana、Kyber、CMS、3Commas 和 Compound 的創始人 Robert Leshner。
另外,在 Serum 的合作夥伴名單中,我們還可以看到 Multicoin Capital,Robot Ventures,Genesis Block,Sino Global Capital,CoinGecko,TomoChain,Gauntlet Network,Bcoin,Proof of Capital 等機構。
SRM是Serum的治理代幣,其最主要的作用類似於很多中心化交易所的平臺幣。
用戶每次交易支出的費用將會被系統用來回購和銷毀 SRM。
而對於 SRM 的持有者而言,持幣可以減少 50% 的交易費,而且交易費可以使用 SRM 支付。
另外 Serum 還設計了另外一個特殊的概念:
每 100 萬枚 SRM 可以合成一枚特殊的 MegaSerum (MSRM)代幣。
MSRM 也可以換回 100 萬枚 SRM。
持有 MSRM 代幣的用戶可以獲得 60% 的交易費減免。
這對於交易量較大的用戶更具有吸引力。
另外,為了提供去中心化的跨鏈解決方案,Serum 系統中還有驗證人的角色。
只需要質押 1000 萬個 SRM,並包含一枚 MSRM,就可以成為驗證節點。
在提供跨鏈服務的同時收取部分的手續費收入,而且驗證節點還可以收到系統派發的質押獎勵。
最後,由於去中心化系統中還可能存在一些參數的調整,比如交易費的比例。
所以 SRM 也計劃推出有限的治理功能,針對這類不涉及系統安全的業務層面的參數進行投票設置。
按照Secrum目前設計的經濟模型, 計劃總量發布 100 億枚 SRM,永不增發。
隨著回購銷毀,SRM 的總量也會逐漸下降。
代幣具體的分配方案為:
SRM 在上線時解鎖 10 億枚代幣,佔總量的 10%,。
另外90%有著共同的鎖倉周期, 這90%的SRM在上線第一年全部處於鎖倉狀態。
在接下來6年中線性解鎖,大約每天解鎖1/2190。
所有私募輪售出的SRM全部鎖倉。
雖然 SRM 發行在 Solana 上,但也可以在以太坊平臺中獲得(ERC-20)。
SRM可以在以下交易所上交易:
FTX, Binance, OKEX, BitMax, HBTC, Bithumb, Upbit, Serum.Today, Uniswap, Mesa.Eth, Balancer, TomoDEX, 1Inch, SideShift, Mooniswap。
Serum幾乎已經完成建構一個完整DeFi生態系統。
但Serum的衍生品進展還是相對較為緩慢的。
目前其只提供了Swap交易服務,而包括借貸、保證金交易/合約,都要在第三階段才能實現。
而其他基於以太坊的DeFi衍生品協議,則可以通過rollup 二層網絡實現擴容。
這將給Serum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
而Serum存在的潛在優勢,在於其背後的FTX團隊和Alameda Research。
這或許能夠為其增加一定的競爭籌碼。
但現階段,Serum生態系統還是處於初期。
Solana開發智能合約的語言Rust並非過去以太坊dApp開發者習慣的程式語言,前端錢包也還在改善。
上述兩點,確實增加了Serum或是Solana的使用和開發門檻。
而Serum生態系能否突破限制,自成一體,則有賴時間證明了。
只有Serum是遠遠不足。
完整的DeFi生態的組成必須要有優化的前端、借貸協議、合成資產協議等所共同組成。
Serum幾乎已經完成建構一個完整DeFi生態系,有以下優勢:
首先,Serum因為建構在Solana區塊鏈上。
這滿足了Serum DEX的「訂單簿」機制。
這讓交易者可以使用如CEX的掛單機制,交易時也可避免滑價。
而訂單簿的特性,也讓Serum DEX未來可交易衍生性產品。
另一方面,發行由一籃子穩定幣背書的Serum USD也可滿足Serum生態系原生穩定幣。
除幫助資產定價外,也避免單點故障。
Bonfida作為Serum DEX的前端,優化了介面、API串接了數據、集成了Serum生態的所有組件,達成一站式服務。
而程式交易也可容納更多交易者,優化交易體驗。
使得Serum DEX作為衍生品交易所有極大的優勢。
在優化交易體驗的同時,Raydium AMM協議透過「改良版的AMM協議」,整合了各DeFi協議的流動性。
並向中央限價訂單簿提供鏈上流動性,向整個Serum生態提供流動性。
不只是整合Solana區塊鏈上的流動性,透過Solana的跨鏈機制,還可以通過與其他DEX的合作以及流動性挖礦的獎勵。
可以吸引其它區塊鏈的外部流動性,從而壯大Serum生態。
Maps.me加入Serum生態系,一方面是將DeFi的優勢介紹給Map.me的用戶。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則是導入的大量用戶至Serum生態系。
Maps.me的用戶高達1.4億,透過「零匯損」的方式吸引真實用戶使用Maps.me的DeFi錢包。
再透過集成Maps.me的錢包至Oxygen協議中,讓用戶抵押資產,獲得被動收益。
又或是借出其他資產,將資金效率極大化。
只要導入1%以上的用戶(相當於140萬名用戶),Serum生態系就能獲得廣大的用戶基數。
這代表有更好的流動性、更廣大的生態。
而Solana的可擴展性,完全有辦法容納這麼多的用戶。
Oxygen協議的「Compound + Synthetix + Uniswap」一站式DeFi,讓用戶只需在單一平臺,就可以滿足借貸、抵押資產、合成資產、交易的需求。
在這一點,Oxygen補足了Serum生態系「可組合性」。
借貸、抵押資產讓用戶資金效率大增。
再加上「同帳戶跨資產抵押」的優勢,減低了被清算的風險,讓用戶更好的管理資產。
而後期推出的「合成資產」功能,則是可以讓開發人員為自己或客戶量身打造結構化產品.
而Oxygen協議則會使用鏈上風險管理引擎評估用戶的資金池。
長期來看,Serum DEX更像是衍生品交易所。
而Oxygen所創造的合成資產可以上架到Serum DEX,創造二級市場和流動性。
底層架構Solana的擴展性,Bonfida前端的優化交易體驗、Raydium AMM協議的整合流動性、Maps.me的導入用戶基數,Oxygen協議的借貸協議、合成資產。
目前Serum生態系的雛型已經形成,在Sam Bankman-Fried的帶領下,勢必會創造各式話題。
附件部分來源:https://www.btcfans.com/article/50797
投資有風險,本文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