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平臺哪家強?十大手機新聞客戶端橫評

2021-02-22 趣味科技v

傳統媒體的黃昏

短短數年,中國的傳統媒體卻走過了滄海桑田。

想當年我進入某IT報社工作時,網媒才剛起步不久。那時候光是我負責的DIY硬體版面,一年就有將近3000萬廣告;而後來紅極一時的某網站,當時一年也不過幾百萬營收,而且還要在我們每期報紙的北京地方版放上一堆交換廣告。

孰料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普及,當年營業額不過幾百萬的網站,幾年之後已經做到了幾個億。而曾經排名全國第二的那家報紙,在我第二年離職後便每況愈下,最後關門大吉。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歷史很快又重演了。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部分讀者都習慣了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閱讀手機新聞。這下子不但報紙雜誌沒人買,而且連可以免費看的網站也無人問津了。不久前還牛氣哄哄眼高於頂的某些網媒,如今也不得不大把撒錢購買流量才能完成客戶要求的KPI指標(這事兒咱們就不說太細了)。於是乎,許多紙媒還沒倒下,不少網媒就已經在準備後事了。

傳統媒體正在迎來黃昏

自媒體平臺哪家強

在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衰落的同時,以手機新聞客戶端為代表的新媒體開始大行其道。起初不少傳統媒體對這類到處抓取內容的平臺是有牴觸情緒的,並且就文章版權問題鬧出過不少糾紛;然而等到人家做大之後,小夥伴們又爭先恐後地求著對方抓取內容了……

這也讓不少新媒體看到了商機。君不見,當年幾大門戶網站都推出了專門的手機新聞客戶端。原本成千上萬家傳統媒體製造的內容,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聚攏到這些APP中;而緊隨其後紛紛進駐這些新聞客戶端的,則是數量已經超過了一千萬的自媒體。

即便是在新媒體時代,「內容為王」的老規律依舊適用。於是為了搶奪優質內容,各家新媒體平臺都對優質的媒體和自媒體大開綠燈。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面對這麼多的手機新聞客戶端,時間精力有限的自媒體們又應當如何選擇?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選擇了當前最主流的十大手機新聞客戶端,並分別從十個方面和細節對其進行了橫向對比與考量。

1UI設計:這就好比相親,第一印象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2、功能模塊:UI是面子,功能是裡子,內外兼修才能提供出色體驗。

3、欄目設置:對於讀者來說,欄目設置是否合理會給閱讀體驗帶來很大影響。

4、訂閱模式:從一些細節對訂閱讀者的考慮是否周到,可以看出該平臺是否用心。

5、圖片瀏覽:因為手機屏幕有限,所以適當平衡圖片的大小及數量非常有講究。

6、視頻瀏覽:雖然目前大部分閱讀還是以圖文為主,但視頻也代表著未來的一大方向。

7、後臺更新:自媒體作者在後臺更新內容的難易,可以充分體現該平臺是否人性化。

8、審核速度:文章審核速度的快慢,可以反映出該平臺是否對作者體驗給予了足夠重視。

9、新聞推送:如果將閱讀數作為文章優劣的考核標準,那麼這將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10、評論互動:這不僅能反映讀者活躍程度,而且對評判文章質量也具備較高參考價值。

相信這篇十大手機新聞客戶端的橫向對比,無論是對於新媒體、正在轉型的傳統媒體,還是自媒體、想要邁入自媒體圈子的新人,亦或是廠商、公關公司的小夥伴,都能提供一定的借鑑和參考價值。


只用幾個手機APP,就能閱盡天下文章

微信公眾號:背靠大樹好乘涼

對於廣大自媒體來說,微信公眾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由只有一條:微信擁有6.5億活躍用戶。如此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對於自媒體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這種基於社交網絡的新媒體平臺也有其弊端:如果對方既不是你的微信好友,又不是你的訂閱用戶,那麼他幾乎不可能看到你的文章——除非他的朋友圈裡恰好有你的朋友或者你的讀者,又恰好你的朋友或者讀者轉發了這篇文章,又恰好是在他比較閒翻看微信朋友圈的時候,又恰好讓他看見了而沒有忽略,又恰好是他感興趣的內容……這樣你的文章閱讀數才會加上一個1。

也許是因為過去一年中數量暴漲的微信公眾號,讓絕大部分讀者感到了審美疲勞,從2015年上半年到下半年,訂閱讀者的閱讀率出現了驚人的跌幅。以我個人感受為例,2015年初訂閱讀者的閱讀率大約是5%-10%,等到2015年底,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了1-3%。因此如果新人想在這時候開一個新公眾號,那麼前期運營會感到非常吃力。當然如果您是不差錢的土豪而且文章也不錯,那麼也可以考慮通過發紅包讓微信群小夥伴幫忙轉發的方式來吸引新讀者。

除了每周只能發一次的服務號之外,一般的微信公眾號每天只能發一次(少數經騰訊認證的媒體公眾號可發兩次),不過最多可以把8條新聞攢一塊發布。除了我這種超級勤奮的原創作者之外,一般原創公眾號能保證平均每天一條更新就已經相當不錯了,所以這個數量其實是足夠用的。

需要提及一點的是,今天跟這篇文章一起發布的還有好幾篇文章,其實它們昨天就已經發布了。但是昨晚跨年夜22點到23點之間因為微信伺服器宕機,微信群、微信紅包、微信公眾號扎堆故障,約15000位訂閱讀者沒有一個接到公眾號推送,這意味著這些文章被人看到的概率無限趨近於零,於是我只好在今天又重發一次。

這一事件充分說明,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這也是自媒體作者們需要引以為戒的。


微信公眾號一次最多可以發8條新聞


為了推廣公眾號而發出的紅包

今日頭條:「千人萬元」你動心不

雖然同為新媒體平臺,但是今日頭條和微信公眾號走的路子卻截然不同。

在微信公眾號,讀者只能訂閱自己感興趣的作者,否則就很難有機會看到他的文章。因此一個公眾號即使文採出眾,如果初期訂閱讀者不多,閱讀量也會慘不忍睹。

但是在今日頭條,有多少訂閱讀者並不重要。因為該平臺在讀者翻閱文章時,就已經記錄下了每個人的閱讀偏好,並會在每次讀者打開客戶端時,基於大數據技術和算法為讀者推送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舉例來說,我在一年前訂閱讀者數量為0的前提下,入駐今日頭條的第一篇文章就獲得了20萬多閱讀,這種情況在微信公眾號是不可能發生的。也正是這種巨大的便利,讓今日頭條在短短幾年就獲得了超過3億裝機量和眾多自媒體作者的青睞。

按照今日頭條編輯的說法,文章推送都是系統根據大數據和算法自動進行的,人工無法幹預。但實情也許並非如此。譬如我曾針對三大運營商提速降費的事兒寫過一篇吐槽文章,最後一句話拿總理和總經理做了一下調侃,早上一覺醒來就提示有5萬閱讀和400多條讀者評論,但是一條評論內容都沒有看到,而且文章也停止了推送,這顯然是人工幹預的結果。

2015年9月8日,今日頭條宣布推出「千人萬元計劃」,也就是在未來一年內「頭條號」將確保至少1000個頭條號創作者每月至少獲得1萬元的保底收入。

不過與此同時,包括我在內的多個頭條號作者均發現,近期自己文章的閱讀量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分析原因可能有四個方面:一是頭條號入駐自媒體大幅增加,平均閱讀量被攤薄;二是頭條號讀者出現了類似微信公眾號的審美疲勞,每天閱讀大幅減少;三是頭條號的流量被其他手機新聞客戶端嚴重分流;四是頭條號將大部分推送機會給了「千人萬元」這類重點扶持對象,導致其他作者的閱讀數出現暴跌。但不管什麼原因,如何止住這種「跌跌不休」的勢頭,都將會是今日頭條和入駐自媒體未來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

最後補充一句,今日頭條的值班編輯工作非常勤奮。我經常在半夜發布文章,一樣能很快審核通過。


今日頭條曾是許多自媒體新人的最愛

百度百家:就是要特立獨行

相對於其他許多手機新聞客戶端,百度百家顯得比較特立獨行。

舉例來說,你在百度百家上偶然看到一位作者的文章覺得不錯,於是點擊該作者名字想要訂閱……等等,怎麼沒有超連結?也無法訂閱?

再舉例來說,你是一位自媒體作者,想要在客戶端上獲取自己作品的連結發給朋友欣賞……等等,怎麼找來找去都找不到自己的作品?只能在PC端用手機掃文章二維碼才能獲得連結?

另外,與其他所有手機新聞客戶端後臺都不一樣的是,在百度百家後臺發布文章,所有圖片都不能通過網頁複製粘貼的方式,而必須單獨上傳;上傳過程中如果出現延時錯誤,還需要重新打開網頁;在文章中加入視頻,也不是像其他新聞客戶端輸入視頻網址就行,而是要輸入與眾不同的視頻HTML代碼……嗯哼,大百度設計出來的產品,就是這麼標新立異。

也正因為如此,我每天更新百度百家這一個平臺耗費的時間,有時幾乎等於其他手機新聞客戶端加起來的總和。另外,該平臺多如繁星的敏感詞設置,也常常讓作者在發布文章時陷入抓狂狀態,而且每天最多只能更新5條新聞。

寫這篇文章時,我看了看自己在百度百家熱門新聞的閱讀量,第一條7萬,第二條3萬……是不是貌似還不錯?但是看到後面那幾百篇只有幾百、幾十甚至幾個閱讀的新聞時,我一直好奇這幾篇閱讀數萬的文章是經過怎樣的途徑被推到百度百家首頁的。

因此對於新入駐百度百家的自媒體來說,前期估計也會比較辛苦。


不管是訂閱體驗還是後臺發布,百度百家都讓人印象深刻

一點資訊:小清新的人性化設計

一點資訊的總編輯是曾經擔任搜狐網總編輯的吳晨光,不過其原理與今日頭條類似,也是努力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讓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訂閱感興趣的內容和頻道。

與百度百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點資訊雖然沒有龐大的作者和讀者群體,但是在一些細節方面卻充分體現出了人性化設計的理念。譬如作者如果覺得後臺更新要複製粘貼好幾次太麻煩,那麼還有更加簡單的方法——在「一鍵導入」中複製粘貼文章的網頁連結,就能自動獎文章的圖片和文字全部導入,非常方便。

也許正是這種人性化的設計與創新,在不久前舉辦的「2015央廣移動生活峰會暨年度APP頒獎盛典」上,一點資訊一舉榮獲了「最具創新力APP」大獎。

不過就閱讀數而言,也許是因為客戶端裝機量還不夠多,我目前在一點資訊大多數文章的閱讀量都是數百到一千出頭,偶爾有個幾千都比較難得。儘快擴充讀者數量與吸引優秀的自媒體入駐,這也是一點資訊今後需要重點努力的方向。


創建時間不長的一點資訊


一些細節充分體現出了一點資訊的人性化設計理念

天天快報:野心勃勃的新生代

說起天天快報,估計不少自媒體都會覺得比較陌生。但是如果說起其後台老板,相信很多人都會大吃一驚,因為天天快報客戶端和騰訊新聞客戶端一樣,都隸屬於騰訊媒體開放平臺。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目前騰訊媒體開放平臺還處在媒體邀約階段,經過試運營審核後的優質媒體方可上線,並不對外接受公開申請,因此正式上線的自媒體數量很少。但是依靠騰訊集團的資源與背景,未來天天快報卻極有可能成為手機新聞客戶端中的一匹黑馬。

看到這裡,有讀者可能會問:騰訊不是早就已經有了微信公眾號麼?為什麼還要推出天天快報呢?

個人估計,應該就是想要搶今日頭條的蛋糕吧。不管是社交網絡平臺還是開放新聞平臺,騰訊顯然都不想錯過機會。但是如果從文章的平均閱讀數來看,天天快報與今日頭條之間目前還有著非常明顯的差距。

另外對於已經擁有微信公眾號的自媒體來說,運營天天快報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只要在後臺的「微信內容源接入」中輸入自己的公眾號,這樣每次微信公眾號更新發送成功後,天天快報客戶端也會自動更新相關內容,非常省心省力。


天天快報的UI兼有今日頭條和百度百家的特點


微信內容源接入功能讓作者省心省力

搜狐新聞:老牌媒體的新玩法

搜狐新聞是一款老牌的手機新聞客戶端,但是真正在自媒體端發力,卻是在2015年張朝陽對搜狐內部架構進行大張旗鼓的改組之後。

在UI以及功能設計方面,搜狐新聞與其他幾款主流的手機新聞客戶端基本大同小異,不過在後臺更新的時候步驟較多,除了標題和內容之外,還需要上傳題圖、簡介以及對所在欄目及關鍵字進行一系列的設定,可以說其更新內容的繁瑣程度僅次於百度百家。

就文章閱讀量而言,搜狐新聞總體來說略低於今日頭條,但是也還不錯,譬如我發布了關於阿里雲棲大會的一篇文章,就收穫了十幾萬閱讀和四千多條評論,這在其他平臺是難以想像的。

不過我也發現,發布在搜狐新聞客戶端的同一篇文章,有時在PC端和移動端分別顯示的閱讀數和評論數並不同步甚至大相逕庭,這也是一個需要改進的地方吧。


搜狐新聞客戶端也是今日頭條的有力競爭者


一篇關於馬雲的文章引來四千多條評論

網易新聞:有態度的跟帖文化

說起「有態度」的網易新聞,許多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應該就是跟帖文化。不少讀者在看新聞時,甚至只瞄一眼標題就直奔評論而去。因為在網易新聞這個大社區裡,熱門新聞的評論往往要比新聞本身更加精彩。

與其他大多數手機新聞客戶端不同的是,網易新聞在推薦新聞時除了圖片與標題,還會附上一句話的文字簡介,這也有助於讓讀者更快了解該新聞是否屬於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至於許多自媒體非常關心的閱讀量方面,我發布在網易新聞的文章,閱讀量多的有十幾萬,少的只有幾十,差距非常懸殊,可見其閱讀效果同樣高度依賴系統後臺的推薦機制。


網易新聞貼心地為推薦新聞加上了內容簡介

從下面這張截圖我們不難發現,網易新聞的跟帖文化在許多文章中都有很好展現。不過非常可惜的是,讀者跟帖/閱讀比例最高、也就是讀者互動最為活躍的一篇文章《iOS和Android正打得熱鬧,YunOS扛著板磚來了》,並沒有得到系統太高的推薦數。

因此個人以為,在高度依賴大數據和算法進行文章推送的機制下,平臺其實還可以根據讀者互動的活躍程度,適當地對活躍度高的文章追加推薦,竊以為這是所有手機新聞客戶端值得關注和改進的一個方向。


網易新聞的跟帖文化很有特點

騰訊新聞:一魚雙吃的體驗

作為一款老牌的手機新聞客戶端,騰訊新聞擁有數量極其龐大的用戶群,不過正如前面介紹的那樣,騰訊媒體開放平臺邀約媒體入駐卻是最近才開始的事兒。

雖然與天天快報同出一脈,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的UI界面還是有區別的,天天快報兼有今日頭條和百度百家的特點,而騰訊新聞則與網易新聞的風格要更加接近。

另外與天天快報一樣,騰訊新聞的更新同樣可以通過「微信內容源接入」來自動完成。而且是天天快報、騰訊新聞兩個平臺的更新都只用一個後臺就能操作,非常方便。


與天天快報同出一脈的騰訊新聞客戶端

鳳凰新聞:不溫不火的客戶端

鳳凰新聞同樣是一家老牌的手機新聞客戶端,但是一直以來給人的感覺貌似都是不溫不火。不論是UI、功能還是欄目設置,都沒有什麼值得關注或者讓人眼前一亮的特殊之處,算是比較中規中矩的一款新聞APP。

從文章的平均閱讀量來看,鳳凰新聞在所有的手機新聞客戶端裡也屬於比較靠後的位置,大部分文章的閱讀量都保持在三位數,出現「爆款」文章的概率相對較低。


鳳凰新聞客戶端給人感覺不溫不火

界面新聞:少而精的閱讀體驗

因為主頁面上碩大的圖片,所以我們可以非常輕易地找出界面新聞與其他手機新聞客戶端在UI上的明顯區別。這也許是因為該平臺的新聞數量和入駐自媒體都相對其他家較少,所以才能為圖片的展示留出更多的空間。

因為界面新聞自己也有採編部,所以這就給入駐該平臺的自媒體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只要是自媒體參加了廠商的新聞發布會後撰寫的稿件,基本上都無法通過界面新聞的人工審核,理由就是文章有軟文嫌疑。也正因為如此,在界面新聞投稿的文章能夠被最後發布的概率相當低。

界面新聞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審核的速度非常慢。一般投稿之後要等兩三天,甚至是一個星期才能看到審核結果。這也與其他新聞平臺第二天早上或者當時就能發布有著很大差距。


界面新聞的大幅圖片令人印象深刻

橫評小結:

「亂花漸欲迷人眼」,面對眾多的手機新聞客戶端,許多自媒體人難免會眼花繚亂。總體而言,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目前牢牢佔據著前兩強的地位,不過搜狐新聞、百度百家、網易新聞、騰訊新聞也虎視眈眈地緊隨其後,後面還有潛力可觀的天天快報、一點資訊在努力想要後來居上。至於鳳凰新聞、界面新聞,也可以作為自媒體人在新聞發布渠道上的補充。

不過考慮到目前中國各家新媒體平臺正處於戰國時代,群雄爭霸的局面短時間內還不會結束,因此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也不能不排除會有一家或者幾家手機新聞客戶端,因為獲得投資或戰略調整而改變現有格局的情況出現。在風雲變幻的2016年,每一家新聞客戶端都有趕超競爭對手的機會,每一位自媒體作者也仍然有大展身手的空間。


評分項目

微信公眾號

今日頭條

百度百家

一點資訊

天天快報

UI設計

8

9

8

8

8

功能模塊

9

9

9

9

8

欄目設置

8

8

8

8

8

訂閱體驗

9

9

7

9

8

圖片瀏覽

9

9

9

8

8

視頻瀏覽

8

8

8

8

8

後臺更新

9

9

7

9

9

審核速度

9

9

9

7

9

新聞推送

8

9

8

7

7

評論互動

9

9

8

7

7

匯總得分

86

88

81

80

80

推薦指數

★★★★☆

★★★★☆

★★★★

★★★☆

★★★☆

評分項目

搜狐新聞

網易新聞

騰訊新聞

鳳凰新聞

界面新聞

UI設計

9

9

8

8

8

功能模塊

9

8

9

8

8

欄目設置

8

8

8

8

8

訂閱體驗

9

9

9

8

8

圖片瀏覽

8

8

8

8

9

視頻瀏覽

8

8

8

8

8

後臺更新

8

9

9

9

8

審核速度

8

9

9

9

7

新聞推送

8

7

7

7

7

評論互動

9

10

7

7

7

匯總得分

84

85

82

80

78

推薦指數

★★★★

★★★★

★★★★

★★★☆

★★★

作者簡介:

彭承文,IT行業摸爬滾打十三年的資深媒體人、公關人、門薩會員,曾在電腦商情信息服務集團、中國計算機報社、遠望資訊、電腦商報社、弗戈博達媒體(中國)、北京鬥牛士傳媒集團等多家IT媒體歷任首席記者、執行主編、副總編、總編等職務,並有公關從業經驗,現專職運營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騰訊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等多家新媒體平臺的科技自媒體「趣味科技」,內容覆蓋移動互聯、商用及企業級IT、電商及O2O等領域,合作洽談請聯繫微信330167846。

完美主義(微信公眾號:funnytechnology,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騰訊新聞、鳳凰新聞、界面新聞訂閱號:趣味科技)是擁有十幾年IT從業經歷的資深媒體人、公關人、門薩會員彭承文和他的小夥伴們共同打造的科技自媒體,內容覆蓋移動互聯、商用及企業級IT、電商及O2O等領域,合作洽談請聯繫微信330167846。

相關焦點

  • 新聞媒體與社交平臺互動的十大最新趨勢
    ,儘管社交平臺在新聞傳播的廣度上存在優勢,可由於給新聞媒體帶來的經濟回報率較低就有觀點認為未來新聞媒體將從內容平臺撤出,然而據今年發展情況判斷,雖然新聞媒體在社交平臺上收益甚少,但並沒有大規模撤出的趨勢。
  • 營銷軟體哪家強(雲平臺吃雞活動對比)
    營銷軟體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細,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王者,誰才能最後吃雞,從服務端部署,到功能細節,界面習慣上,來分別進行對比,每次評測一個大塊,用大項得分除以項目數,求每大項平均分,最後匯總看到底哪家得分更高
  • 史上最全知名自媒體平臺大曝光
    自媒體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儘量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品牌。但是目前的自媒體平臺非常多,選擇合適的自媒體平臺,首先要知道我們目前有多少知名平臺可以利用。這裡,我給大家梳理一下目前主流的自媒體平臺。各位可以選擇合適的自媒體平臺,走出適合自己發展的自媒體之路。它的優點可能是非常強大的自媒體平臺,可以發語音,視頻,音頻。
  • 藍皮書解讀15 | 新聞閱讀:手機新聞客戶端創新發展最新情況來啦!
    但是,微信中的好友都是用戶熟知的人,屬於「強聯繫」現象,從強聯繫和弱聯繫理論出發,紙媒、電視等傳統主流媒體則屬於弱聯繫傳播,用戶的信任感自然沒有那麼高。手機才是真正的「主流媒體」,也是新聞傳播的絕對主力渠道。
  • 案例精講03:手機新聞客戶端能否幫助傳統媒體順利轉型?
    本期內容聚焦傳統媒體,以中國媒體的層級分布,即中央媒體、省級媒體和地級市媒體,我也從中找出了三個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經典案例,分別是央媒主辦的新聞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省級媒體的新聞客戶端——澎湃客戶端以及區縣級新聞客戶端——浙江省安吉縣縣級媒體愛安吉。
  • 自媒體博客十大投稿平臺排行榜
    自媒體博客十大投稿平臺排行榜 2015-05-22 13:30  來源:A5專欄   我來投稿   邵連虎博客的個人主頁撤稿糾錯
  • 開迅視頻做自媒體平臺,會有戲嗎?
    ,微信公眾平臺的註冊量接近600萬,但是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微信自媒體,它已經不是一個藍海市場了,是一個競爭力空前激烈的平臺。微信公眾平臺、QQ空間、微博,這三個自媒體平臺能興起的一個原因是其toC的用戶數量多,微信推出公眾平臺的時候,其用戶數量已經破億了,而微博以及QQ空間都是基於大量的用戶之後,才推出自媒體平臺。
  • 傳統媒體客戶端的市場特徵
    二八效應,市場格局兩極化在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市場中,客戶端數量雖然規模龐大,但絕大部分的用戶被前10名左右的客戶端壟斷。對市場而言,「二八效應」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在整體市場格局上,傳統主流媒體客戶端面臨著社交媒體和綜合性資訊客戶端的競爭。
  • 鳳凰新聞客戶端這則TVC扎心了,要傳遞「新聞紫牛」理念?
    事實上,打開鳳凰新聞App也能感受到其UI和UE在兼顧用戶體驗的前提下也有顯著不同,很有區隔性。 2、內容的不同。 現在新聞客戶端分為兩類,一類只純算法平臺,沒有自己的編輯,比如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還有一類是算法+編輯,既有自媒體平臺也有自有編輯隊伍,比如網易、騰訊、搜狐。
  • 平臺共享內容釋放,鳳凰系自媒體平臺要起飛了?
    12月20日中午,筆者在雍和宮附近參加了鳳凰汽車和一點資訊組織的「自媒體、平臺共享內容釋放」媒體溝通會。雖然因有事耽擱,遺憾錯過了鳳凰網汽車頻道總監胡津南的開場介紹。但感謝萬能的微信朋友圈,從與會人士的分享中,得知中國自媒體平臺中的兩強,鳳凰號和一點號已經實現了內容互通。
  • 「媒體健康度」哪家強
    以「產品體驗」所包含的指標內容,傳統紙媒根本要得零分,而從紙媒衍生出來的網站和app等平臺,其界面的友好程度,也與騰訊新聞等不在一個層級之上。        《新聞媒體健康度研究報告》將pc端和移動端分別做了排名,其pc端商業新聞網站健康度前五分別為:騰訊新聞(7.38分)、新浪新聞(7.05分)、鳳凰新聞(6.79分)、搜狐新聞(6.29分)、網易新聞(6.28分)。
  • 紅網時刻新聞客戶端上線 「指尖上的新聞」更精彩
    (省委副秘書長、省委網宣辦主任卿立新啟動「湖南微政務」微信上線。)(中南傳媒董事、紅網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舒斌致辭。)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許又聲,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孔和平,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周湘,省委副秘書長、省委網宣辦主任卿立新,省通信管理局局長熊四皓,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陳松嶺,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曙光,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國瑛等領導出席。
  • 德州撲克哪家強?當然是博雅德州撲克平臺!
    但德州撲克哪家強? 先來分析下博雅德州與天天德州! 博雅德州撲克分為新浪平臺以及騰訊空間平臺這兩大平臺。而這兩個平臺又是同時兼容客戶端(包括IOS版與android版)與PC端。在各站點(例如人人、五一以及迅雷)也有相應遊戲應用程式的操作。由於博雅德州是由頁面PC端逐步向移動客戶端進行兼容,因此平臺推廣以及知名度上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而天天德州最早是開發於客戶端的手機遊戲,暫時還未在PC端進行網頁的拓展。若玩家要在電腦遊戲則必須下載指定的軟體模擬器安裝包。
  • 「大埔直播」手機客戶端平臺開通啦!
    日前,由梅州市廣播電視臺與大埔縣共同打造的「大埔直播」手機客戶端平臺正式開通!  「大埔直播」建立在梅州臺重點打造的「無線梅州」手機客戶端平臺的首頁重點位置。「大埔直播」開設「大埔要聞」、「文化大埔」、「行走大埔」、「唱響大埔」四大功能板塊。
  • APP媒體 |騰訊新聞客戶端廣告怎麼投放?
    騰訊新聞客戶端是基於IOS、Android平臺的騰訊新聞服務,快速、客觀、公正地提供新聞資訊的中文免費應用程式,憑藉優異的用戶體驗引發用戶大量下載,以王者之姿「秒」殺用戶,帶領移動資訊進入「秒」時代。是騰訊團隊用心打造的一款豐富、及時的新聞應用,本著精煉、輕便的目標,為用戶提供高效、優質的閱讀體驗。
  • 新浪看點(自)媒體平臺,只等你來!
    新浪看點是新浪推出的智能化內容創作和管理平臺,旨在服務廣大媒體、自媒體、政府、企業等機構,攜手打造可持續的優質內容生態。作為新浪核心戰略級產品,新浪看點全方位打通新浪系資源,你的作品將分發到新浪新聞客戶端、手機新浪網、微博等新浪系最強平臺上,基於新浪網和新浪微博雙平臺的大數據,推薦給真正喜歡你作品的粉絲。
  • 搜狐號官網mp.sohu.com搜狐自媒體平臺
    搜狐號mp.sohu.com搜狐號是在搜狐門戶改革背景下全新打造的分類內容的入駐、發布和分發全平臺,是集中搜狐網、手機搜狐網和搜狐新聞客戶端三端資源大力推廣媒體和自媒體優質內容的平臺。各個行業的優質內容供給者(媒體、個人、機構、企業)均可免費申請入駐,為搜狐提供內容;利用搜狐三端平臺強大的媒體影響力,入駐用戶可獲取可觀的閱讀量,提升自己的行業影響力。
  • 「網易號」戰略發布 網易給自媒體平臺行業帶來什麼?
    一方面是「得自媒體者得天下」的「叢林法則」繼續橫掃天下;一方面則是經歷三年狂歡式發展後,自媒體領域諸侯割據一片混戰,甚至有人喊出「自媒體平臺趨向飽和」的悲觀之語。就在4月19日,一向以自有原創內容為核心競爭力的網易在杭州召開主題為「易•見」的戰略發布會,正式推出網易號自媒體平臺,出乎意料的也高調加入了自媒體平臺的戰局。很多人不禁慨嘆:網易這步棋,我有點看不明白。
  • iPhone 6合約機哪家強?
    現在各家運營商合約iPhone 6、iPhone 6 Plus的信息滿天飛,買合約iPhone哪家強?真想榨乾運營商的每一滴血,讓大家最低價格買到自己想買的手機。 想知道補腎手機iPhone 6的國行裸機價格嗎?想知道補腎手機iPhone 6的運營商版本有哪些不同嗎?想知道補腎手機iPhone 6的運營商合約計劃嗎?什麼?傳統運營商的不要?
  • 自媒體平臺有哪些?頭部平臺、知識平臺、問答平臺、社區平臺匯總簡介
    2.頭條號頭條號是字節跳動旗下的自媒體平臺,致力於幫助企業、機構、媒體和自媒體在移動端獲得更多曝光和關注,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持續擴大影響力,同時實現品牌傳播和內容變現。基於移動端今日頭條海量用戶基數,通過強大的智能推薦算法,優質內容將獲得更多曝光,打造一個良好的內容生態平臺,是頭條號發展的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