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生長發育要求土壤肥沃、疏鬆,保水性強、通氣性好,溫度變化小的砂壤土為佳。草莓在土壤偏酸性時生長良好,pH值5.5~6.0為宜。合理施肥能提高草莓質量和產量,草莓對肥料的吸收量,隨著生長發育而逐漸增加,特別在草莓果實膨大期、採收始期和採收旺期吸肥能力特別強。那麼,草莓生長需要哪些肥料,草莓施肥用什麼肥料好呢
一、草莓需肥特點1、草莓需肥種類及作用。草莓根系淺,需肥能力強,養分需要量大,對養分非常敏感,施肥過多或不足都會對生長發育、產量、品質有影響。氮肥能促進形成大量葉片和葡匐莖,加強營養生長,增大果實,提高產量;磷肥可促進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鉀肥主要促進果實成熟,提高果實含糖量,改善果實品質。草莓對氯非常敏感,應控制含氯化肥的使用。草莓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每畝施農家肥5000 千克左右,還應配施氮、磷、鉀速效性肥料,以滿足植株正常生長的需要。
2、草莓需肥規律。草莓在生育初期吸肥量較少,從開花以後吸肥量逐漸加大,隨著果實收穫,吸肥量迅速增多,特別是鉀和氮素的吸收量最多。
3、草莓花芽分化與營養條件關係。花芽分化前應少施氮肥,有利分化。花芽分化後氮素不足會抑制開花,影響產量,定植以後鉀的吸收量會增多,其次是氮、鈣、磷、鎂,吸收量遞減。鉀和氮的吸收量是隨著生育的增長而逐漸增加的,當收穫開始時,營養需求增加。磷和鎂呈直線緩慢吸收,缺磷時越冬的草莓枯葉較多,新生葉形成慢,產量降低而糖分含量減少。
二、草莓缺素症狀表現一般來說氮肥能促進形成大量的葉片和匍匐莖,加強營養生長,增大果個,缺氮葉片會變成黃色,局部枯焦且比正常葉略小。磷肥可促進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缺磷上部葉片外觀呈現紫紅的斑點,花和果偏小,鉀肥主要促進果實成熟,提高果實含糖量,改善果實品質。缺鉀葉片邊緣常出現黑色、褐色和乾枯,嚴重時變為灼傷,老葉片受害嚴重,果實顏色淺,味道差。另外,草莓對氯非常敏感,應控制含氯肥料的使用。
三、草莓施肥技術草莓的生長期較長,果實的採摘持續在整個生長期。因而前期果實的生長狀況和植株的營養水平,對後期果實的生長有直接的影響。施肥時,既要考慮不徒長,保證前期果實的膨大,又要保持植株的長勢,為後期果實的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避免植株早衰。
1.育苗肥。以施堆肥、牲畜肥、餅肥和綠肥等有機肥為主,再配合過磷酸鈣、硫酸鉀等化肥。每畝施餅肥50 千克,廄肥3000~4000 千克。
2、苗床肥:為了促進幼苗的花芽分化,應在假植床上施入適量的基肥,但基肥不宜過多。假植中期可追施一次氮肥,每畝施尿素5~10 千克或人糞尿150~250 千克。
3、定植肥:定植後,草莓開始開花坐果,由於草莓的生長期很長,所以定植前要施用基肥。每畝施廄肥6000~8000 千克,餅肥50~70 千克, 對酸性土壤要施石灰50 千克, 結合整地,可撒施後翻入土壤中。栽植第一年的秋季和每年夏秋之交,每畝可開溝施堆肥2000~3000 千克,餅肥5O~100 千克,複合肥7~10 千克。
4、追肥。具體施用量應根據採果量的多少確定,多採果多施肥,少採果少施肥,初花期之前,每畝追施複合肥10~15 千克, 或追施尿素5~6 千克, 人糞尿200~300 千克。以後當果實膨大、收穫時都應分別追肥。整個生育期,需追肥4~5 次。
5、噴施葉面肥。當感覺肥料不足時,可葉面噴施2~3 次0.2%~0.3%磷酸二氫鉀和0.5%尿素。此外,缺鈣時也易發生果實腐爛,所以要注意可溶性鈣的供應,多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控制氮肥的用量,灌溉要勤,保持土壤溼度均勻。
每天學農技知識,請將農資技術設置為星標或每次看完後點擊一下頁面下端的「在看」可以查看到更多實用知識,一起學習進步!文章來源網絡【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