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科普】佳能rf卡口鏡頭個人使用經驗分享

2022-01-13 善音藝術

大家好,我是三音。暑假馬上要來啦,如果你喜歡攝影,但不知道從何入門和進階提高,歡迎加入我創建的這個攝影交流群,我將在這裡定時分享攝影乾貨,提供製作軟體安裝,器材購置建議,PS後期調色修圖入門分享等。(插播完畢)

下面開始正文 

如果你是一位佳能微單用戶,或者準備玩全畫幅相機的玩家,可以參考下這篇全文筆記。這是我第一次實測體驗完,一個品牌下所有產品的心得體會,一點點參考幫助。結合自己的使用體驗經歷,和《R5R6實用指南》裡的補充說明。

 

 

★超廣角變焦鏡頭,rf15-35F2.8。

                           

優點:畫面被拉伸,視角非常寬廣。尤其適合拍風光,星空和城市。拍出超級宏偉壯麗的畫幅角度。

 

缺點:拍不了中景以上,尤其是特寫。在24mm焦段以下被這個鏡頭懟臉,整個五官容易被拍得變形,需要攝影師懂得控制距離,居中構圖來進行拍攝。24mm焦段以下的鏡頭,注意是包括定焦鏡頭,它是唯一一支2.8級大光圈以上的鏡頭。

 

提示:機身搭配R5,在4500萬像素的加持下,開啟裁切,焦段可充當偽50mm使用。

 

 

 

★紅圈標準變焦鏡頭,rf24-70F2.8。

這支鏡頭是我最喜歡的一支變焦鏡頭,它的屬性均衡全面,既覆蓋了廣角端,也剛好夠著長焦段。

 

優點:帶它出去工作,效率真的非常高,2.8級的大光圈就算在室內,也完全不擔心光線問題。在場地空間足夠的情況下,攝影師能遠近自如地掌握取景和構圖。棚拍,漫展和舞臺拍攝的超級神器。

 

缺點:屬性哪方面都均衡,所以哪方面都不突出,拍不了15mm的宏大,也壓不出85mm的空間。

 

提示:搭配R5使用,還可做畫面裁切,焦段充當偽105mm使用。

 

 

★紅圈中長焦變焦鏡頭,rf70-200F2.8。

佳能的rf版70-200,F2.8是目前業界做得最輕便的70-200了,只有兩斤多幾十克,其他品牌接近三斤。這個焦段之下的鏡頭,深受很多老法師的喜歡,因為這個焦段下的鏡頭,特別適合拍特寫,尤其是記錄人與事件的關係。

 

優點:突出被攝主角在影片中的重要性,就可以利用這支鏡頭來壓縮景別。有很多的風光大片是用這個焦段拍出來的。大三元裡面,最容易出大片的鏡頭,就是這支70-200。對比ef版卡口的70-200,佳能在rf上進行了大升級,除了畫質成像方面更銳利,對焦也更快,體積變小的同時也更輕便了。

 

缺點:雖然它在同規格的ef70-200 F2.8重量上減少了很多,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沉重,尤其是旅拍和登山,實在是不要太痛苦。外變焦鏡頭普遍容易進水進灰,不過佳能官方很有信心地宣稱,這支鏡頭有特殊技術加持,不會那麼容易損壞。

 

疑惑:經過我的對比測試發現,它的200mm焦段,實際上只有180mm的樣子。我曾經買過ef三代的70-200,上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拍月亮,兩者相對比起來,我就是感覺rf版拍出來的焦段,明顯要短一些,月亮更小。我當然是希望佳能給出的參數是準確的,參考初中物理的凸透鏡成像原理,也有可能是因為裝上轉接環,讓ef70-200鏡片底部,距離相機的CMOS更遠了,從而拍到的月亮更大,導致rf版的70-200看起來縮水了。

 

 

★超廣角小三元鏡頭:rf14-35F4。

rf14-35,這支鏡頭因為剛出,還沒有全面鋪開。

 

優點:就是輕便,550g的微·單鏡頭。定位和作用依然是拍風光,星空,大場景。

 

缺點:外變焦設計非常奇怪(或者說獨特),你的鏡頭要擰到22mm端左右,鏡頭才能完全收回去,而不是擰到14mm端或者35mm端。有博主進行測試,發現它的焦段是有縮水,號稱是14mm,實際上只有14.8mm,桶形畸變嚴重,需要做後期修復。

 

 

★標準變焦小三元鏡頭:rf24-105

 

這支鏡頭是標準的紅圈套頭鏡,什麼是套頭鏡?就是連著機身一起,捆綁銷售。像薯條配可樂這種套餐,沒有單獨的鏡頭盒給你。

 

這也是我人生第一臺相機EOS RP配的第一支鏡頭,它的體驗要比rf24-70更加中規中矩。什麼都能拍,但是什麼都拍不好,因為它實在是太均衡了,導致自己沒有明顯的特點。

 

優點:價格適中,體積適中,虛化適中,焦段覆蓋也適中。有24mm的廣角,也有105mm的長焦。

 

缺點:光圈太小,導致總體虛化不夠。除非推到70mm以後。裝在機身R或者RP上,到了夜晚拍攝,或者去到稍微暗一點的地方,噪點就非常明顯,畫面裡的紅綠藍小顆粒就巨多。

 

現在的二手市場,rf24-105這支鏡頭的價格漲到7000多,可以看到實際上,對於大眾而言,它是非常受歡迎的,性價比真的超級高,是能一鏡走天下的全能鏡頭。部分國家如朝鮮、美國,是禁止外國遊客攜帶大於200mm焦段的鏡頭入境的,怕你是特霧員,海關會嚴查,一般都被沒收處理。(同學就試過rf24-240被沒收)

 

這支鏡頭,得益於R5和R6超強的高感,對於噪點的抑制,有了明顯的提升。所以說,好鋼用在刀刃上,一點沒錯!

 

★長焦變焦小三元鏡頭:rf70-200F4。

優點:輕!不到800g,比F2.8的那支70-200要明顯輕便。它的體積雖然和rf24-70差不多,不過本體卻還要比它更輕。攜帶它登山遠遊真的太方便了。我買它是為了以後更方便,在商單裡拍特寫,而不是單純依賴4K,或者機身裁切,靠後期縮放。營造偽70-200的效果,這樣做都是犧牲畫質的。對焦速度約為F2.8那支的90%,實際上效果相差不大。完全不用擔心銳度和畫質問題。最關鍵的是,70-200這個焦段內,就算是F4的光圈,它的虛化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它不像24-70端的F4,因為上了70mm焦段。空間壓縮得越大,景深表現出來的虛化效果是成倍增長的,又輕便,又有景深,焦段覆蓋長焦端。

 

缺點:除了F4在夜晚會影響到高感導致噪點多,這也是無可奈何的犧牲。

 

如果你大部分拍攝的時間,都是在白天,又鍾情於長焦的景別壓縮,那麼這支鏡頭,就值得你去好好體驗一番!

 

★最大光圈級變焦鏡頭:rf28-70F2。

這支鏡頭有點類似於rf24-70的升級版,鏡頭體積要比24-70大一點點,另外廣角端也稍微短了一點點,擁有F2的光圈,同時還覆蓋了全標準焦段。F2比F2.8的光圈,更大一檔(撥輪每轉一次,多1/3檔,轉三次,分別2.2,2.6,2.8),虛化更明顯,夜拍無壓力,沒有明顯噪點。

 

優點:rf24-70該有的特點,它全都有,並且更近一步,加強升級。更適合中景和近景,棚拍活動。有了它是肯定不需要2470的,屬於功能重複。感覺擁有了N個定焦鏡頭的合集版,太好玩了。

 

缺點:重量上和ef的70-200幾乎相同,三斤的重量,實在是太容易手酸了。行動不便,而且自身不帶防抖,需要靠機身來聯動。握持感不適,習慣了24-70會感覺變焦環比較窄小。發售初1萬4,一度漲價快突破3萬。有博主指出它的焦段有嚴重縮水,虛標70mm,實測50mm,不過我沒有太明顯的感受。這支鏡頭從發售起,到漲價期,仍然是賣得最貴的一支rf鏡頭。

 

★遠攝變焦鏡頭:rf100-500F4.5-7.1

如果說設計定位,這支鏡頭正是為新聞記者,和喜歡戶外遠攝的玩家們設計的專屬鏡頭。

 

優點:定焦打鳥是很難瞄準的,需要長時間的手控記憶,但是當你有了一支rf100-500,就能在100mm焦段輕鬆鎖定,然後深推至500mm把它拍下來。像演唱會和賽車場,因為看臺距離實際場地很遠,你就可以通過變焦構圖,完成遠景、中景、近景,甚至特寫的拍攝。光圈方面,因為是變焦,同時又是超長焦,從而沒辦法做到恆定光圈,這點依然是業界都在努力攻克的技術問題。這種規格的鏡頭,就不能指望便攜了,不過重量上還是比ef70-200還輕100g,想要更穩定的畫面,就要加上腳架環,安上三腳架啦。

  

缺點:只有稀缺的產量,導致價格一度從首發一萬七,飆到了三萬二。不過最近7月,官方的指導價回落到了兩萬,仍然是缺貨狀態中。(叫價再低,沒貨也能被經銷商硬抬)

 

提示1:攝需要注意安全(躲車內偷拍哈哈),500mm其實距離非常有限,靠近動物比較危險。

 

提示2:索尼有一支FE200-600 F5.6-6.3 G,價格只有一萬多。(不得不說大法好,把玩過一次,這價格和畫質水準,能打得rf100-500毫無脾氣。)

 

rf卡口的銀圈變焦鏡頭,目前僅有兩支。

 

☆銀圈最便宜變焦鏡頭:rf24-105F4-7.1

優點:它是rf卡口裡最便宜的變焦鏡頭。

 

缺點:礙於STM的對焦系統,在拍視頻方面,對焦會很慢。畫質方面只能說中規中矩,在R和RP上非常肉,對於接觸過紅圈鏡頭的人,會感覺體驗很差。但是作為初學的愛好者,或者是預算有限,沒有商業需求的人來說,樂趣滿滿。

 

☆十倍大變焦鏡頭:rf24-240F4-6.3

這支鏡頭有著十倍大變焦的能力,是變焦倍數最大的「鏡皇」,真正做到遠近通吃。如果預算不足又不想浪費時間把玩器材,這絕對是rf卡口裡最好的選擇。

 

優點:對焦是USM系統,拍視頻略有聲音,不會有太大噪音影響,還帶防抖設計真的是非常棒了。雖然它的光圈很小,但是它的焦段覆蓋了24-70和70-200,還能稍微多超一點點到240mm,能做到遠近通吃,還是很給力的。

 

缺點:焦段來到70mm,光圈就開始強制縮小,到了150mm以上直接6.3。(沒記錯的話)畫質中規中矩很一般,並且28mm焦段以下存在的暗角,完全沒法通過後期調回來(就是設計師的問題)。

這個價格,還有成像情況,真的很抱歉,對比其他品牌的確是不講武德。以騰龍的28-200,和索尼的FE24-240對比,佳能真的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一點小私心,期待能推出28-200無焦段縮水且光圈能達到5.6級的變倍鏡。

 

從這裡開始,下面都是定焦鏡頭

☆銀圈標準定焦鏡頭:rf50 F1.8

50mm焦段之所以被稱作標準焦段,是因為它的透視感和人的單眼很相近似。當你猶豫到底是選85mm,還是選35mm,或許50mm才是可以給出你真正的權衡選擇。近做85,遠當35,前提是場地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單反時代,EF50 F1.8以極低的價格(799元),過硬的畫質,在對比友商的情況下,毫無壓力輕鬆秒殺,深得大眾青睞。曾經的50mm F1.8,是最便宜,性價比最高的一支定焦鏡頭。大多數攝影愛好者,和新手入門幾乎必買。它能以最便宜的價格,讓你感受到相機拍攝,碾壓手機的照片質感,享受相機拍照的真實樂趣。

 

優點:來到微單時代,從去年十二月推出的rf50 F1.8,不僅完美繼承了EF版的光學素質,放大到PS圖片上進行對比,rf版的綠邊控制得稍好那麼一丁點。略有對焦速度提升,大約在10%左右,並不明顯。也許是因為ef版加裝了轉接環有影響吧,這是個人測試的主觀結論。在改動了尾端卡口以後,以全新第一代rf版小痰盂上市。這是佳能最輕的rf鏡頭,在既享受到大光圈的基礎上,完美減負裝備重量。日常自拍Vlog,需要配合延長杆使用,最近對焦距離接近0.3米,你甚至可以清晰拍美食,當然需要你懂得縮小光圈,控制好景深。

 

缺點:基於大眾對ef版的喜愛,rf版上市初就被哄抬價格,一度炒到2000元還無貨,目前價格回落穩定在1300元,算是庫存很多的rf鏡頭。

 

★紅圈標準定焦鏡頭:rf50 F1.2

這支鏡頭是目前rf卡口裡光圈最大的50mm鏡頭。

 

優點:光學素質方面,無可挑剔!畫質銳利度,虛化程度各方面都是頂級。中景以上的拍攝我很少用到1.2,大概也會開到1.6左右的樣子。因為1.2實在是太大了,拍近景或者特寫的時候,使用人眼對焦,在面部T區以外,都是一片高斯模糊。

 

缺點:偽內變焦式設計,鏡頭在對焦時有伸縮,但不會超過鏡片外部的鏡壁邊沿,這個設計實話實說很個性,個人主觀方面接受不能。而且我的天,明明是USM對焦系統,但拍視頻的時候對焦聲音賊大,你拍Vlog,只能用到小蜜蜂來收音。不是很明白,究竟是什麼堆料,能讓重量達到兩斤,甚至超過rf24-70。微單鏡頭,一點都不微。

 

這個鏡頭在很多時候,都是近乎F1.8的那支價格十倍。從最早的1w2飆到了現在的1w7!這是一支只適合拍照片,而不建議拍視頻的奢侈品鏡頭。

 

☆銀圈中長定焦鏡頭:rf85 F2

這是目前為止,功能最多的寶貝鏡頭了。如果不考慮價格問題,要我選擇唯一一支最喜歡的銀圈鏡頭,那麼必然會是rf85 F2。

 

優點:擁有防抖,微距,超強抗眩光(逆光拍攝能力強)的優秀素質。在85mm焦段,是非常適宜拍出人像糖水大片的。它可以強化你的人像三要素,把模特 顏值 漂亮,變成模特 顏值 非常漂亮。

缺點:就算你是R5的機身,它拍視頻依然很容易跑焦。【STM系統的通病】並且從最近到無窮遠的對焦速度,識別畫面主題的話,甚至還要超1.5秒。鏡頭對焦的聲音略大,屬於可接受的程度。你想像一下對焦慢,同時還跑焦虛焦,會有什麼後果。沒錯!就是拉風箱!所以,常拍視頻的話,這支鏡頭千萬別考慮了。

 

★紅圈中長定焦鏡頭:rf85 F1.2與DS版

想知道為什麼85mm被稱為人像鏡皇,除了營銷口號喊得響亮的原因以外,上手實際體驗完rf85 1.2,就明白為什麼廠商這麼有自信敢這樣宣稱了。

 

優點:空氣切割機,刀銳奶化,這些詞語放在這支鏡頭上都能完美匹配。85mm焦段之下,配合1.2級超大光圈,能將被攝主體和背景完美剝離。這支鏡頭能把糖水片,變成超級糖水大片。

 

缺點:重量仍然是很大的痛點,接近1200g,屬於手腕長時間幹活,吃不消系列。

 

DS版本的85 1.2,僅僅是多了一層鍍膜,讓焦外過渡變得更柔和圓潤。DS=defocus,意味對焦點區域外。也正因為這一層鍍膜,在發行初,使得DS比普通版的85 1.2貴了超五千。DS版目前即將衝破3W6(最初才2W多一點)。

 

提示:普通版的1.2拍出來的照片,比較偏明亮。而DS版拍出來的照片,暗調色彩濃,需要做後期進行糾正。

 

☆銀圈人文掃街鏡頭:rf35 1.8

這支鏡頭髮售初期,就廣受好評。最早以3000的市場價佔據了一席之地,有防抖,還有微距,同時是最便宜的rf微距鏡頭。

 

非常不幸的是,這支鏡頭在我購買之後,給了我很不好的第一印象。我買到了出廠不合格的rf35 1.8!這概率真的很不可思議,我曾經一度以為這支鏡頭,拍出來的照片本來就是這麼黃,就連白平衡控制在3000K以下,色調依然是橘黃。搭配在R和RP上,對焦速度極慢,而且無法準確對焦。這讓我不得不以2500的價格,迅速賣掉了它,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把鏡頭掛上大黃魚。我一度懷疑網上的評測博主們,是不是真的收錢了,如此差勁的鏡頭體驗,居然被他們誇得天花亂墜。

 

後來得知自己購買的鏡頭出現問題,是在我來到佳能展廳,重新將rf35 1.8轉接在我的R5上,測試R5的超強對焦,會不會真的能拯救這支鏡頭對焦拉跨的問題。然後我就神奇地發現,不僅對焦準確,這支鏡頭的色調居然一點也不黃,並且對焦出奇地準確。我嘗試將它裝上我的RP,發現同樣手感很棒,色彩很好。於是,可以判定當初買到了不合格的產品。還是在官方這家線下專賣店買的。(rnm,退錢!)

 

優點:得益於超好的機身性能,rf35 1.8完全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目前已經成為我最愛的掛機鏡頭,常用來拍Vlog和掃街的素材。附贈的微距功能,也給了我很多機會拍下來,不同的生日蛋糕,哈哈沒錯,家人過生日,每次都是用這支鏡頭。

 

缺點:STM系統的對焦速度偏慢,不太適合拍視頻,但是這是一支廣角定焦鏡頭,拍遠景還是非常可觀的。

 

★紅圈百微鏡頭:rf100 F2.8

這是一支對標是ef100 F2.8的鏡頭,是一支被官方真正定位,使用功能是用來拍微距的鏡頭。

 

在展廳體驗拍攝擺放好的玩具,感覺沒有被感動到。先說握持手感吧,多數的紅圈定焦鏡頭都是圓胖式設計,這支百微定焦居然是長筒型設計,哈哈很獨特,不愧是官方的微距親兒子,造型非常別致。

 

優點:同樣是有控制環、對焦環和變焦環,不過這個變焦環的功能,是用於改變焦外區域的順滑程度的。說實話,乍聽之下,我有過懷疑自己是在用rf85 1.2 + rf85 1.2 DS的合體版。你想要生硬的焦外虛化,就把變焦環轉向+號,歡迎你體驗85 1.2,想要柔和的焦外虛化,就把變焦環轉向-號,歡迎你體驗85 1.2 DS?

 

提示:如果你是專職拍珠寶、電器、手工等實體產品的攝影師,並且你在用佳能的微單,這支鏡頭是無論都應該慎重考慮。(手動指路:老蛙rf口100mm F2.8)

 

☆銀圈超長定焦雙子:rf 600與rf800 F11

兩者是孿生產品,只是焦段不同,最近對焦距離不同,價格不同,其他完全一樣。

 

rf600 F11是我認為最棒的超長焦玩具鏡,因為它,我第一次體驗到了玩超長焦的快樂,解鎖了新的拍攝視角。要知道超長焦鏡頭動輒五萬元起步,而我恰好就是屬於那種很少用這類鏡頭,並且也不一定要追求極致的畫質,只求嘗試新玩法。

 

這支鏡頭當初在展廳的體驗並不好,我在想可能是因為活動場地有限,當時也比較心急,外借的是其他的鏡頭。後來,我還是以4300的價格,在大黃魚上買下的這支鏡頭。

 

如果你不嫌棄600(930g)比800(1300g)要短那麼一小截的焦段,考慮到平時出門的易收納性,還有本身的重量,rf600在收納狀態下的長度,正好跟ef70-200 F2.8的長度差不多,它真的很友好了。

 

rf600的最近對焦距離是4米,而rf800的最近對焦距離是7米,你甚至可以用rf600,在室內光照環境還算ok的情況下進行拍攝。而rf800,應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家裡房子能寬出7米多的地方,會比較少一些,所以只能去到戶外玩,當然,超長焦鏡頭本來就是戶外用鏡。

由於兩支鏡頭都是固定光圈F11,你是完全沒辦法調整光圈的,過小的光圈導致的後果也是,你只能在強光環境下拍攝,或者在昏暗環境下,只能拍攝自主發光的物體,比如路燈,或者月亮。(PS:月亮發光,是因為反射了太陽光,本身不發光。)實話實說,這種超長焦在夜晚使用到的頻率是非常低的,就算被閹割了也沒什麼值得可惜的。

 

兩支鏡頭的對焦區域範圍都是有限制的,這意味著你在拍攝的時候,只能居中構圖。雖然你可以通過鎖定對焦,然後再把對焦主體移動至對焦區域外,但那樣依然對焦的是主體離開中心區域時的最後方位。

 

最後,在rf鏡頭漲價大潮下,rf600和rf800是唯二兩支價格依舊穩定的鏡頭。而rf600,真的是我唯一一支安利你去嘗試玩玩的鏡頭,真的太棒了!

 

 

相關焦點

  • 佳能RF,卡口決定論
    卡口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M37卡口口徑過小,一方面光學設計受限,另一方面卡口口徑還嚴重製約鏡頭與機身聯動的空間。使用了M42卡口的旭光學單眼相機,率先實現了TTL測光、鏡頭全開光圈測光,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 佳能正式發布RF100-500、RF600、RF800、RF85鏡頭
    /product/extenderrf2/商品名: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2020年7月9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推出2款入門級RF超遠攝定焦鏡頭新品RF600mm F11 IS STM及RF800mm F11 IS STM。
  • 佳能發布RF 85mm F2 Macro IS STM鏡頭
    該款RF卡口鏡頭採用11組12片鏡頭結構設計,其中包含1枚UD超低色散鏡片。此外,該款鏡頭支持0.5倍微距拍攝,鏡頭防抖可實現5檔防抖補償效果。據悉,佳能RF 85mm F2 Macro IS STM鏡頭國行售價4,299元人民幣,並將於10月份上市銷售。鏡頭規格:鏡頭結構圖:
  • 專輯 | 佳能RF鏡頭的基礎知識
    這不僅為實現各種高規格鏡頭提供了可能性,同時也有助於提高防抖性能。短後對焦距離:佳能並沒有強調法蘭距(一說是20mm),而是在鏡頭設計中儘可能縮短後組鏡片到CMOS的距離。當然,這樣做也和佳能堅持使用前照式CMOS有關;同時在遠攝鏡頭上,短後對焦距離也會帶來限制增距鏡的副作用。
  • 適馬將反向破解並推出佳能RF卡口和尼康Z卡口鏡頭,CN兩家的用戶有福了!
    :索尼35mm f/1.4 GM:這是索尼將於2021年發布的第一款鏡頭。該鏡頭體積比24mm f/1.4 GM略大一點。它的外形設計也和24mm f/1.4 GM相同。佳能RF35-135/2.8等變焦頭專利曝光佳能RF35-135mm f/2.8專利曝光,該專利展示了一種高性能的RF大光圈變焦鏡頭的光學設計,該鏡頭可能是L級。
  • 適馬發布佳能卡口鏡頭專用2.00版鏡頭固件升級
    適馬發布了適用於SIGMA GLOBAL VISION (SGV) 系列鏡頭佳能卡口版本的固件Ver 2.00,以使相關鏡頭兼容具有鏡頭像差矯正功能的佳能數位相機
  • 佳能推出四款EOS R系統RF鏡頭
    2018年9月5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能」)宣布推出4款針對佳能新的EOS R系統的核心RF卡口而開發的RF鏡頭新品
  • 佳能RF 600/11 IS STM和RF 800/11 IS STM鏡頭
    2018年9月,佳能首款全畫幅微單EOS R正式發布,RF卡口也隨之登上舞臺。截止到2020年7月,佳能共推出了15款RF鏡頭(及2款增距鏡),覆蓋15-1600mm的焦距範圍。★產品概述★佳能RF 600/11 IS STM、RF 800/11 IS STM發布於2020年7月,是兩款注重便攜性與價格的超遠攝定焦鏡頭。海外定價分別為699美元、899美元,國內定價則為4999元和6499元人民幣。
  • 佳能R5/R6及RF鏡頭降價!單反漲價了,一周相機行情
    而佳能,適馬,索尼也渠道消息稱會有新品發布,敬請期待吧!佳能方面,本周價格有漲有跌,佳能5D4價格上漲100元, R6、R5單機及套機降價, 90D單機以及套機價格上漲500元。EF24-70mmF2.8價格上漲,RF卡口鏡頭呈下跌趨勢,甚至佳能的新百微也開始降價。佳能用戶有需要的可以關注下.
  • 佳能RF 24-105/4-7.1 IS STM鏡頭 (200214)
    ▲佳能RF 24-105/4-7.1 IS STM搭配EOS RP全畫幅微單★產品概述★RF 24-105/4-7.1 IS STM發布於2020年2月13日,是佳能RF卡口的第11款鏡頭。官方定價399美元,預計在4月中旬發售,不出意外會與EOS RP組成一個新的套機 ,價格應該很有殺傷力。
  • 鏡頭卡口,尼康亟待破解之困局
    尼康堅守卡口系統也在廣大攝影論壇上被尼康粉絲津津樂道,成為嘲諷「屢換卡口」的隔壁家的利器。不過堅持不換卡口一方面可以說是尼康為了照顧老用戶,能夠讓老鏡頭依舊可以在最新的單眼相機上使用的福利,但另一方面也著實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負擔。尼康F卡口由於推出時間較早,卡口直徑較小(內徑44毫米),而法蘭距則是目前135各家最大的(達到了46.5毫米)。
  • 佳能全畫幅專微新機型EOS RP和6款RF鏡頭推薦
    藉助DIGIC 8數字影像處理器的強大數據處理能力,EOS RP實現了機內數碼鏡頭優化功能,對RF及通過卡口適配器安裝的EF鏡頭產生的衍射、畸變、周邊亮度、鏡頭像差等引起的畫質降低進行補償,進一步提升畫質。
  • 唯卓仕VS佳能,副廠鏡頭轉接環差在哪裡
    當時耗子哥就曾經提及一個問題:佳能的EF-EOS M接環與EF-EOS R接環從結構上講,就是將EF卡口的8個觸點連接EF-M卡口、RF卡口對應的8個觸點而已,沒有內置晶片,結構非常簡單。從理論上講,第三方廠家製造這類接環是完全沒有壓力的,因為根本就不需要破解什麼卡口通訊協議。
  •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24-105mm這個焦段可以說是各家全畫幅套機鏡頭的標配(尼康是24-120mm),群眾基礎相當夯實,所以當佳能發布EOS R的時候,套機鏡頭也不免俗地沿用了這個焦段
  • 【歐川】AF14mm F2.8 RF 佳能 RF卡扣鏡頭傑出微單定焦廣角鏡頭歐川森養中國華中總代理
    上海歐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AF14mm F2.8 RF歐川森養中國華中總代理森養的的AF 14mm F2.8 RF鏡頭在2020年技術影像新聞協會(TIPA)獎項中榮獲「傑出微單定焦廣角鏡頭」類別,<Best Mirrorless
  • 購買佳能全畫幅微單鏡頭,你需要知道的……
    截止到2020年8月,佳能共推出了17款RF卡口鏡頭(含2款增距鏡),可以覆蓋15-1600mm的焦距範圍。這不僅為實現各種高規格鏡頭提供了可能性,同時也有助於提高防抖性能。短後對焦距離:佳能並沒有強調法蘭距(一說是20mm),而是在鏡頭設計中儘可能縮短後組鏡片到CMOS的距離。當然,這樣做也和佳能堅持使用前照式CMOS有關;同時在遠攝鏡頭上,短後對焦距離也會帶來限制增距鏡的副作用。
  • 高素質便攜掛機頭 佳能RF35mm F1.8微距鏡頭評測
    2018年9月5日,佳能宣布推出4款針對佳能新的EOS R系統的核心RF卡口而開發的RF鏡頭新品,其中28-70 F2和50 1.2兩隻超規格鏡頭自不必多說
  • 鏡頭基礎知識:尼康鏡頭詳解
    前面把佳能、索尼的都介紹過了,今天來介紹尼康的,尼康的鏡頭也有些許複雜,下面會盡力分享得仔細一點。
  • 適馬逆向研發無反鏡頭,佳能、尼康用戶福利!索尼將推出新鏡頭!
    適馬或反向破解推出RF和Z卡口鏡頭根據最新傳聞,適馬正在研究尼康Z卡口和佳能RF卡口鏡頭。我們可能會在2021年看到適馬的一些官方公告發布這些鏡頭。儘管佳能和尼康均不開放卡口協議,尚未對任何第三方鏡頭製造商正式開放。為了製造RF卡口和Z卡口鏡頭,他們必須進行反向工程和廣泛測試,然後才能正式發布。
  • 紅圈也有狗頭,佳能哪些鏡頭是真紅圈?
    大概意思是,佳能官方確認將專注RF卡口新鏡頭,不再推出新的EF卡口鏡頭了。除非市場有要求,否則不會開發新的EF卡口鏡頭。說實話,我是不信。儘管EF卡口的未來已經看不到太多的光明,但它已經存在33年了。當EF卡口在1987年推出的時候,它是取代了佳能FD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