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遊戲的新十年大計:投資踩油門進場,自研轉舵

2021-02-15 GameLook

「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2014年,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罕見撰文,洋洋灑灑2000字只為講一句話:「認知盈餘」是新時代網民賦予網際網路從業者最大的紅利之一。

2020年,騰訊總裁劉熾平在騰訊投資IF大會上發表演講,用「創造價值」四個字解讀騰訊投資的核心邏輯。

2021年,騰訊投資發表年度紀錄片《對話:迴響2020》,提出世界分化得越厲害,通過投資和對話「相連」便越有意義。

「認知盈餘」、「創造價值」和「相連」等術語背後,都有一個樸素的詞語的影子——內容。

劉熾平演講的同一年,騰訊首席戰略官詹姆斯·米歇爾曾吐槽騰訊在遊戲領域的投資太過成功,原因不是因為眼光佳,而是太保守。言外之意,騰訊應該多投、多失敗,涉獵更多內容,不要受「投行化」批評而畏手畏腳。

在GameLook看來,騰訊投資行為的這套話術對外界頗有迷惑性,騰訊投資的加速某種意義上為騰訊自研團隊騰出精力提供可能,而在遊戲業,騰訊這種集火策略正發生在同行所看好的二次元、創意類賽道上,因為騰訊投資的前進、某種意義上騰訊自研戰略性退出了。

    開年投資11家遊戲企業,騰訊投資進場

過去的這一年,騰訊在遊戲領域的投資驟然加速。

據統計,2020年一年騰訊共投資遊戲企業超過30家,其中絕大多數是研發商,其中又有近一半投資案,發生在去年最後兩個月,預示騰訊投資步伐還在加速。

近期,騰訊投資案例再度密集曝光。今年以來,騰訊在國內就相繼投資了摘星網絡、暗星科技、破曉互動、百奧互動、番糖網絡、朝露科技、成都獨聯網絡,國外則投資了Klei、Dontnod、Mundfish,總共11家中外遊戲企業,而這些投資案大部分都曝光於最近半個月。

與2019年開年投資白金工作室,2020年併購《星際戰甲》開發商母公司樂遊科技,繼續在3A遊戲領域圈地不同,今年開始騰訊除了繼續下注3A外,對海外遊戲標的選擇開始進一步多元化,更多涉及二次元、獨立遊戲、敘事驅動型產品。

如Klei原就以研發獨立遊戲見長,《饑荒》《缺氧》更是中國玩家也耳濡目染的代表作;Dontnod雖且自我定位獨立遊戲研發,但其作品《奇異人生》《吸血鬼》等均已達到3A製作水準,且長於研發劇情向產品,假以時日潛力極佳;Mundfish相對而言更加名不見經傳,不過側重VR和獨特的「蘇聯硬派審美」形成了不俗的差異化。

今年騰訊投資的國內遊戲廠商更具代表性,大部分集中在二次元領域,並且幾大以食物為主題的二次元產品悉數囊括。

如《食物語》研發商天梯網絡母公司百奧互動、《食之契約》研發商番糖網絡,以及《料理次元》研發商朝露科技,代表騰訊不僅在補足二次元研發儲備,且已經呈現在二次元領域更加垂直細分的趨勢。

    瘋投二次元,騰訊自研轉場3A

二次元,向來是人們印象中,騰訊少數無法形成後發先至的品類。而在二次元賽道,唯一能跟上用戶和市場發展的大廠只有網易公司。

去年TGDC上,騰訊互娛用研經理趙溪拿出了足夠讓遊戲圈同行信服的騰訊研究報告,騰訊並非不懂二次元,在趙溪眼中,其用「可愛又迷人的難搞角色」來形容二次元玩家,在她看來,二次元是一個以頭部產品為主,且重疊度很高的市場,本質上是一個「內卷」程度極高的賽道。

儘管人民日報等官媒,都倡導過二次元的「主流化」,但由年輕人消費的亞文化屬性決定了二次元小眾的基本盤,雖然國內遊戲業出現了《陰陽師》《崩壞3》《明日方舟》以及《原神》這4款世界級的遊戲,但表現在整個賽道,再往下數頭部的二次元手遊,其平均月流水最多1億左右,且爆款供應十分不穩定。

對於習慣大IP、全民向題材的騰訊而言,1億月流水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檔位。騰訊內部項目立項成本已經動輒2億起步,基於實際的獎金,團隊也難有動力做長期運營。

對二次元來說,二次元更加考驗製作人和團隊對二次元文化的熟稔程度,更直觀而言便是「愛」,做自己喜歡的遊戲,向特定人群提供特定優質內容,去贏得更多同好的關注,是二次元手遊的立身之本。

《明日方舟》製作人海貓也曾說過,二次元遊戲玩家群體很真誠,也很直白,他們會對做的好的不吝讚美,也會對不合心意的直白批評。雖然騰訊從數據和市場研究上很懂二次元,但騰訊在二次元玩家群體內、因為歷史包袱太重,口碑上確實相比中小企業佔不到便宜。

與網易公司、B站在二次元領域狂踩油門,立項、代理、發行產品無數不同,騰訊公司對這個新興賽道雖然保持著足夠的興趣和警惕,但騰訊四大工作室群卻遲遲未能拿出騰訊高投入標準的力作,相反,天美去做寶可夢了、光子去做生存類的《黎明覺醒》了、北極光新立項的卻是SLG,他們無一例外都瞄準的是手遊的3A標準。

結果就是,騰訊對二次元賽道的海投從去年一直延續到今年,表現到極致,就是直接把做美食二次元的三個遊戲廠商全投了,騰訊投資進場接盤,騰訊自研直接告辭、轉場3A,擁抱騰訊十年一遇的大機遇。

    對內容的危機感

早在2014年,馬化騰就斷言「渠道為王」時代已經過去,用戶才是內容的主導者和分享的提供者,換言之,即是用戶主動找好內容的時代。

從收入、市值看,騰訊早已是全球第一的遊戲企業,但很多國內網民和從業者常常無視這個第一,畢竟馬曉軼去年還在說要「由大變強」,但在GameLook看來騰訊從戰略角度,一直是以全球第一的視角去看待全球遊戲業、以及網際網路行業的競爭的。

在騰訊的「世界級雷達」上,重要的監測對象之一,便是叱吒全球的網飛。2011年,原本只做DVD租賃業務的網飛宣告進軍自製劇業務,在被好萊塢群嘲的壓力下,2013年網飛用一部《紙牌屋》一戰成名。

隨後網飛越戰越勇,在歐美,網飛手撕傳統院線模式,2018年市值與百年巨鱷迪士尼持平。在日本,網飛重構製作委員會體系,豪氣全資,且不要版權、只要首播權,挽救「業界將完」的日本動畫於水火。2020年,一部名為《網飛對抗全世界》的紀錄片,道盡了網飛對內容行業傳統秩序的挑戰和顛覆。

網飛顯然不是個例,各大全球性科技巨頭紛紛在加碼內容生態的布局、甚至直接下海搞內容的生產,這對騰訊這個「立志坐實第一」的中國巨頭刺激是很大的。

比如,蘋果、迪士尼都開闢了流媒體業務,已與奈飛展開了拉鋸戰。谷歌本身就有Youtube、而2019年直接成立了第一方的遊戲工作室開發雲遊戲。亞馬遜早已收購了Twitch、早年可謂刺激了騰訊加快投資直播賽道,其中,儘管出師不利,亞馬遜還一併向遊戲業務進軍,於去年5月推出了第一款3A大作《Crucible》。

    巨頭vs巨頭的全球競爭

內容不會憑空產生,歸根結底需要人創造。巨頭在業務擴張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吞併大量內容生產者,形成從CP、產品到玩家的「獨佔生態鏈」。

儘管這一生態的建立基於巨頭「開放」的主張,但也只適用於普通的遊戲廠商、CP,對於其他巨頭而言,感受到的只有不容撼動的排他性,如主機領域「御三家」的索尼、微軟和任天堂。同樣,騰訊和字節跳動都主張基於開放姿態搭建生態,不過在二者的生態中,都沒有對方的位置。

如果說騰訊在國內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與自己最相似、野心最接近的字節跳動,那麼在海外,騰訊最大的競爭對手同樣不會是其他遊戲企業,而會是一眾網際網路巨頭。

近年來,各大巨頭都表示出了對內容濃厚的興趣,志在全球市場的騰訊,必然會與海外巨頭產生競爭關係。假設騰訊近兩年沒有加速遊戲領域的投資,這些標的或早或晚,會收入亞馬遜、微軟等巨頭麾下,屆時騰訊再想投資,不僅時間上已晚,還有可能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2020年9月,微軟就用75億美元收購《上古捲軸》系列研發商B社(Bethesda Softworks)母公司ZeniMax Media,組成了23家知名工作室的豪華研發陣容,如研發《光環》系列的343、研發《我的世界》的Mojang、研發《輻射》系列的黑曜石等等。而近期微軟已對外透風,計劃再收購一家規模堪比Bethesda的工作室。

好在的是,相較歐美網際網路巨頭,騰訊一直表現地更為克制、包容和開放,其作風與網飛如出一轍:只管投資,保持被收購團隊獨立運營,不幹涉創作。因此,願意接受騰訊入股和收購的海外CP基數更廣,這也是騰訊相較其他巨頭投資者獨一無二的優勢。

但當騰訊開始集火瞄準全球市場,騰訊在全球遊戲業持續十年的投資必將迎來收網的時刻,騰訊終究會與那些全球科技巨頭逐一在各個賽道交火,而內容是騰訊最想獲得的王牌籌碼。

    結語

在騰訊投資過程中,GameLook依然看到了騰訊奉行的「半條命」策略,有所為有所不為,能挑戰的3A一定挑戰,可做可不做的二次元、甚至創意品類更多地交給騰訊系版圖中的其他合作夥伴。為了贏得下一個中國市場的原神,這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也是遊戲行業正悄然打響的另一場二次元內容生態拉鋸戰。

對於騰訊自研業務來說,隨著騰訊投資接盤部分遊戲賽道,騰訊四大工作室已瞄準了全球市場手遊3A化的歷史機遇,如果說3A主機遊戲是由歐美日遊戲企業奠定的,那麼騰訊希望這輪改變全球遊戲業版圖、格局的契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導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QQ:1772295880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

Copyright © GameLook® 2009-2021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相關焦點

  • 《怪物獵人OL》退市,看騰訊十年"自研豪賭"得與失
    《怪物獵人OL》雖然是由騰訊研發的專屬中國的怪獵網遊,但上線前也曾備受中國玩家期待。好產品的失利和意外總是更讓人動容,一款在全球範圍內如此受歡迎的IP,為何會屢次在中國跌倒呢?在GameLook看來,除了《怪物獵人OL》自身運營原因,其失利與騰訊10年前年開啟的「自研豪賭」有一定的關係。
  • 寶馬踩油門反應慢的原因分析
    我想車主應該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踩下油門之後,車子反應遲鈍,總要等個幾秒鐘車子才有明顯的動靜,才能感覺到加油了,速度上去了。」這個是怎麼造成的呢?下面就來簡單分析分析: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從踩油門到感覺車子加速了,這一個過程是怎樣控制的?1、我們踩下油門踏板,油門踏板位置傳感器會感應你踩油門的快慢以及深度。2、油門踏板位置傳感器與DME進行通信,把踩油門的信號傳送給DME。
  • 騰訊遊戲代理空中網自研大作《新流星搜劍錄》
    》(以下簡稱「新流星」)將由騰訊遊戲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代理運營。就此,騰訊遊戲合作產品部兼動作與RPG產品部總經理黃凌冬表示,《新流星》的策劃創意取材自中華武學,並且通過空中網自研團隊的不懈努力,最終得以通過遊戲這一載體實現。這一對中華傳統文化領域進行繼承、發揚、創新的舉動,值得現今業界為之鼓掌。
  • 日本人形機器人「駕駛汽車」,可看紅綠燈踩油門剎車,打方向盤!
    在論文中詳細討論了如何設計和控制「類人機器人「以讓其更適應駕駛汽車的任務並進行了實地測試,他們研製的「含有骨骼肌肉」系統的類人機器人可以像人一樣看著紅綠燈的變化踩油門,打方向盤,在前方有人或汽車經過時踩剎車。「肌肉-骨骼」機器人模仿人類結構設計和製造,具有冗餘的傳感和自由度,以及柔性的身體結構,這些特性讓人形機器人非常適合在複雜的環境中執行任務。
  • 騰訊十年運維的包袱與創新
    2017年7月7日-8日,ArchSummit全球架構師峰會設置了《運維新挑戰》專題來深入解讀基於容器的持續集成和發布、智能監控和故障自愈等技術的實踐案例,其中邀請了騰訊運維總監聶鑫老師前來分享《騰訊監控創新術》。我們藉此機會採訪了聶鑫老師,他為我們帶來騰訊這十年運維建設的思考體會。騰訊SNG運營部對接的是騰訊社交網絡業務的所有運維工作,負責業務服務研發完成後的所有運維相關工作。
  • 吃雞下架「謠言」退散後,騰訊另一款自研大逃殺悄然上架steam
    19日,有外媒報導了騰訊投資高管為Jonathan Lai離職的消息;據悉這位高管曾主導了騰訊在遊戲領域的幾筆重要投資交易,包括熱門吃雞遊戲《堡壘之夜》的發行商Epic Games和玩家訊息服務供應商Discord。 也是在19日,坊間還出現關於吃雞遊戲的一則「謠言」。
  • 騰訊首款自研HTML5遊戲《全民大樂鬥》微信、手機QQ同步公測
    該遊戲採用LayaAir引擎,由騰訊魔鏡工作室研發完成。作為騰訊旗下首款上線的自研HTML5遊戲,《全民大樂鬥》的推出,標誌著騰訊的自研團隊已正式進入HTML5遊戲領域。但均屬於使用騰訊IP的合作產品。本次,魔鏡工作室將DAU超過2000萬的頁遊IP《Q寵大樂鬥》移植到HTML5手遊市場,標誌著騰訊自研團隊正式涉足了HTML5遊戲領域。微信與手機QQ的HTML5遊戲入口8月3日,《全民大樂鬥H5》在安卓系統的微信與手機QQ同步上線公測。
  • 【遊戲界的巴菲特】談騰訊投資Epic Games
    我們之前說Riot是騰訊第二成功的投資,那第一成功是什麼?很多人把騰訊的神投資歸結於騰訊有錢,但實際上投資界充滿著騙取投資者的專業騙子,像騰訊這樣精準投資的企業如鳳毛麟角。2009年騰訊第一次投資Riot22.34%股份只花了不到800萬美元,而2012年投資Epic Games48.4%股份花了3.3億美元。這次投資付出更多,但會獲得比投資Riot更多的回報。
  • 阿里字節B站要靠自研遊戲奪嫡,能掀翻牌桌嗎?
    目前遊戲行業走在風口浪尖,有媒體評價這次發布會是逆風而行。但從遊戲行業本身來說,精品自研遊戲又是順勢而為,也是政策積極引導的良性方向。因此,對於整個國內遊戲行業的悲觀情緒,大可比必。這是一個排沙撿金般的供給側改革,核心就是自研精品取代過往的代理換皮遊戲。
  • 選邊站:被騰訊字節投資捆綁的遊戲開發商
    騰訊、網易、字節跳動等行業裡的大玩家都紛紛上門拜訪,爭取搶先投進去。道格告訴遊戲茶館,他們新項目確實還需資金,但經歷多輪接觸後,他最終拒絕了這些投資方,包括願給出過億估值並承諾了許多推廣資源的騰訊。而促使他謝絕各家大廠好意的一大原因,就是投資協議中的種種排他條款。「(籤了)未來選擇合作夥伴上就會受到限制,我們不想過早與投資方的戰略進行綁定。」
  • 《刺客信條:海盜》船舵控制與躲避攻擊技巧
    碧官方授權,Y2Game獨家代理的《刺客信條:海盜》手遊自登陸微信手Q精品遊戲專區後,連續的品牌曝光和遊戲展示,吸引了大量刺客信條粉絲湧入
  • 洋碼頭曾碧波:死裡逃生,一個「土匪」的十年長徵路
    創業十年之際,曾碧波向創業家&i黑馬復盤了自己的十年長徵路,這是一家公司絕境求生的故事,一個創始人逆境成長的故事,箇中甘苦值得你細品。自2001年開始跟著邵亦波做易趣算起,我從事網際網路行業整整20年。中國網際網路力量可以分為「書生」和「土匪」兩派,其中「書生」以馬化騰為代表,「土匪」則以馬云為代表。「書生」講次序,講情懷和網際網路精神,美團點評、小紅書、騰訊系都是書生,唯用戶論。
  • 十年磨礪,四代大數據平臺演進,騰訊云為什麼能夠踩對歷史的進程?
    根植於 To C 業務多年沉澱,再到轉身 To B,一路走來,為什麼騰訊雲能踩對歷史的進程?很難想像,十年前的騰訊「管理幾百個節點都很困難」。2019 年的騰訊 Techo 開發者大會,是大眾和業界第一次真正走近騰訊雲。在那之前,騰訊剛剛完成第三次組織結構調整,騰訊雲從原社交網絡事業群(SNG)轉入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 (CSIG)。
  • 復盤騰訊遊戲投資三階段,現在的路子正確嗎?
    用來形容騰訊遊戲最近的投資舉動再貼切不過。近期,「騰訊七天投資一家遊戲公司」的消息上了熱搜,產生1.1億閱讀、5000多條討論。其實這個數據不準確。按照騰訊今年發布的60多款遊戲的頻率,應該是4天投資一家遊戲公司。
  • 獨角獸日報0517 | 快手遊戲發布首款自研手遊《西行紀 燃魂》;騰訊正式成立騰訊雲音視頻品牌;巴黎迪士尼樂園6月17日重新開放
    為保證新冠疫情防控力度,年齡在6周歲以上的遊客將被要求在園區內全程佩戴口罩,僅飲食時間例外。整個園區還將設立超過2000處洗手液裝置,遊樂項目及餐飲設施的清潔消毒工作也將增加頻次。快手遊戲發布首款自研手遊《西行紀 燃魂》《西行紀》動漫正版授權3D動作手遊《西行紀 燃魂》日前在騰訊遊戲年度發布會上正式發布,該手遊由快手遊戲回聲工作室研發,是快手遊戲自研的首款重度產品。知乎:一季度MAU為8500萬,同比增長37.7%知乎發布2021年一季度財報。
  • 2020騰訊投資的境外遊戲公司,有哪些風格和特色?
    放眼全球,雲遊戲、下一代主機、跨平臺遊戲,蘊藏著巨大商機,國內遊戲大廠要角逐全球遊戲市場,必然要瞄準主機遊戲市場。騰訊在海外密集布局,已經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石。那這些年來,騰訊在境外究竟投資了多少家遊戲公司,今年投資又有什麼特點?今年1月,騰訊投資白金工作室,讓業內人士大呼意外。這也拉開了騰訊2020年投資境外遊戲公司的序幕。
  • 騰訊推出自研圖片格式TPG,以後不止有.JPG了
    文章來源於:騰訊 ID tencent由135編輯器一鍵排版生成近日,騰訊向外推出了自研的圖片壓縮格式TPG(Tiny
  • Google 放棄自研遊戲了,這很谷歌
    兩年前,在 GDC 2019 上,Google 正式公布了雲遊戲平臺 Stadia。彼時「雲遊戲」也不算什麼新概念,但是 Google 的這一動作還是引得遊戲界和全球媒體的關注。憑藉 Stadia 雲服務,Google 承諾用戶可以在電視盒子 Chromecast Ultra,智慧型手機 Pixel,瀏覽器 Chrome 之間無縫切換你的遊戲體驗,可以說 Stadia 是迄今為止對雲遊戲概念最好的詮釋和證明。所以一家在人們印象中與遊戲關係不大的科技公司成為全球玩家的新希望——它是主機和傳統 PC 遊戲行業的「攪局者」,正在改變人們未來玩遊戲的方式。
  • 以後不止有.JPG了,騰訊推出自研圖片格式TPG
    近日,騰訊向外推出了自研的圖片壓縮格式TPG(Tiny Portable Graphics),並且相關技術已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專利保護。
  • 自研遊戲引擎大拷問:造不如買,買不如租?
    二者均為育碧自研遊戲引擎,重要性可相媲美。後者打造的知名產品如《全境封鎖》《馬力歐+瘋狂兔子:王國之戰》等。育碧Snowdrop引擎研發經理  Ola Holmdahl「Snowdrop設計理念重在精益求精,而非擴大工作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