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或許都遇上過這樣一隻貓:上一秒還是只看起來喜歡被擼的超級友善的貓,下一秒卻被反咬一口或被揮了一拳。這種時候我們很容易把責任怪罪到貓身上,但實際上可能是我們擼貓的方式不太對。
為了弄清楚為什麼會這樣,首先要了解一下貓的祖先。可能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僅僅被當作防治老鼠的動物,但是現如今,貓被當作重要的伴侶,甚至是「茸寶寶」。
這種人與貓之間關係的轉變大概發生在4000多年以前,稍微比「人類最好的朋友」——狗晚了點。雖然如此長的時間似乎看起來足以讓它們變得更「社交」一些,但是對家貓來說,事情卻並非如此——它們的遺傳分化相對溫和,換句話說,家貓仍保留著它們祖先的習性,像祖先們一樣思考。
非洲野貓,攝於南非約翰尼斯堡動物園 | Wikipedia
野貓獨自生活,並且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視覺和化學信息等進行間接交流——而這一切只是為了避免碰面。因此,想指望家貓從祖輩那裡繼承複雜的社交技能是不可能的。
但人類不同,人類天生就是一種社會型物種,喜歡靠近彼此,通過觸摸來表達愛意。我們很容易被嬰兒般的特徵所吸引——大眼睛,寬額頭,小鼻子和圓臉,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覺得貓很可愛的原因。因此,當看到一隻貓或小貓仔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撫摸、擁抱,恨不得把它全身揉個遍。但是對貓來說,人類的行為則讓它們有些吃不消了。
儘管很多貓確實喜歡被撫摸,甚至在某種情況下會優先選擇我們而非食物,但它們必須在相對較短的敏感期(2-7周大)學會享受跟人的互動。
在人與貓之間的關係上,人的特點也很重要。性格、性別、撫摸的部位以及應對貓時的整體態度都可能影響貓的反應,影響它們怎樣回應我們的愛意。
此外,當遇到並不想要的物理接觸時,有些貓可能會通過激烈的反應表達出來,但也有些貓可能會單單為了食物和舒適的窩選擇忍了。也就是說,一隻溫順的貓不一定是快樂的貓。據報告,比起那些通過行動表現出不喜歡被擼的貓,被主子描述為「會忍耐」的貓壓力水平更高。
擼貓是一門學問。我們需要在不讓它們壓力爆炸的情況下科學擼貓。最好是它們被擼完以後感覺心曠神怡、身心舒爽,而我們擼完也一臉滿足。
關鍵就是儘可能地給貓主子們更多選擇和控制。換句話說就是讓貓主子選擇它們是否樂意被擼,以及它們樂意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被我們擼、擼多久——一切務必都要在它們的掌控之中。
由於我們人類天生就對可愛的事物沒有抵抗力,對許多人來說,這個方法實現起來可能沒那麼容易。而且,可能還需要一點點自制力。但這是值得的,研究表明,當貓而不是人首先發起互動時,擼貓的時間可以變得更長。
另外,擼貓的同時關注貓的行為和姿勢也很重要,要確保它們感到舒適,沒有厭煩的情緒。在擼貓這件事兒上,「少即是多」。不僅是獸醫給它們看病的時候,而且在與人輕鬆相處時,它們也不希望與人有太長時間接觸。
一般來說,大多數脾氣好的貓喜歡被撫摸面部腺體所在的區域,包括耳朵底部、下巴下方和臉頰周圍。而腹部、背部和尾巴底部等部位就不那麼喜歡了。
如何知道它們是享受還是厭煩了呢?這裡列舉出來一些貓開心的時候以及不那麼開心時一些標誌性動作,供大家參考~
開心時的標誌
尾巴直立,主動發起互動
邊發出呼嚕嚕的聲音,邊用前爪輕輕推你
在舉高高時輕柔地左右搖尾巴
姿勢和面部表情放鬆,耳朵朝前豎起
當你突然停下,它卻輕輕推了你一下
不喜歡或緊張時的標誌
扭頭,把頭從你身上移開
保持被動(不打呼嚕也不蹭你)
誇張地眨眼睛、搖頭、抖動身體或舔鼻子
快速瘋狂理毛
皮膚起伏或抽動(通常沿著背部)
快速劇烈地甩尾巴,用尾巴敲擊發出聲音
耳朵變平或向後旋轉
突然把頭轉向你或你的手
咬、用爪子拍或撓你的手
貓能不能成為優秀的「茸寶寶」尚存爭議,很多貓喜歡被擼,很多貓可能並不喜歡,很多貓只能被動地忍受被「擼」的命運。
但不管怎樣,貓畢竟是貓,尊重它們(包括野貓)的界限非常重要,即使這意味著只能遠觀它們的可愛。
編譯來源:
How to stroke a cat, according to science,Lauren Finka
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to-stroke-a-cat-according-to-science-116025
作者:Lauren Finka
翻譯:莫軒
編輯:八雲
譯文版權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大型擼貓現場,是時候展示你的擼貓技巧了!快搬個小板凳,大家一起來雲吸貓!
BTW,我們設置了小小的門檻,相信熱愛科學的你肯定會通過考驗!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在42秒內答對儘可能多的題,達到一定分數才可以加入,每24小時僅能答題一次。呼~深吸一口氣,然後好好答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