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超市潰敗!燒完40億,他們徹底淪為犧牲品……

2021-02-13 陳列共和

你去過無人便利店嗎?

今年夏天,終於再也沒有人提起「無人便利店」。曾經大肆饕餮 40 億的資本,風光無限,如今燒完之後,一地雞毛。

2016 年年底,亞馬遜在西雅圖總部大樓開啟了全球首家無人商店Amazon GO的測試——號稱無需店員和收銀員。

顧客只需要在進店前下載一個應用軟體,登錄自己的亞馬遜帳號綁定銀行卡,就可以在店裡隨便拿東西了。

拿了之後可以直接塞包裡,也可以打開吃,結帳時也不需要像普通超市一樣到收銀臺前排隊,直接大搖大擺地出門就行。

聽起來……有點像小偷的感覺?但是消息一出,便牽動著全球零售人士的心,無數媒體爭相報導。


在中國,Amazon GO 更是成了無人零售從業者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很快,2017年5月的某一天,歐尚上海總部的門口,悄悄搭起了一個無人便利店。它的外形類似貨櫃,名字也很潮很網際網路——繽果盒子。

也是從那時起,

中國無人零售的 2017 年燒錢大戰,

正式拉開了序幕。

和傳統便利店相比,繽果盒子以標品售賣為主,如飲料、日用快消、方便速食等滿足即時需求的商品,無店員、收銀員,每月運營成本約 2500 元,可以說相當低了。

而且盒子帶有升降系統,可以隨時進行遷移。佔地面積小,運營成本低,還能隨時換地方,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快讓繽果盒子完成了 A 輪融資。

所以沒多久,零售業的大佬們也相繼入局了。

2017 年 7 月 7 日,馬雲的無人超市「淘咖啡」正式開業。同樣「不用掏錢包、不用掏手機」,一時間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無人超市來了!再不努力,你將無工可打!」

「馬雲無人超市開業!現場火爆,一場革命來了……」

「衝擊!無人超市浩浩蕩蕩開來!未來3-5年,零售行業大變革!」

……

更令人吃驚的是,馬雲還要聯手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一起合作無人智能零售店:

未來幾年,

將在全國開展10萬家無人超市!

眾所周知,宗慶後和馬雲,一直水火不相容,幾年前宗慶後還在訪談節目上喊話馬雲▼

向來不對盤的零售大佬開始強強聯手,緊接著,京東CEO劉強東也正式宣布:

要在全國開設50萬家京東便利店、

以及大量京東無人超市!

一石激起千層浪,無數打著「無人零售」旗號的創業團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資本也跟發了瘋似的湧入這片藍海市場。

就那短短幾個月,2017 年成了中國無人店最耀眼的時候。繽果盒子正是這股無人零售浪潮的弄潮兒之一。

繽果盒子剛獲得超 1 億元的 A 輪融資的時候,創始人便開始頻繁秀肌肉、畫大餅,定下了一年開 5000 家店的目標。

繽果盒子前高管王建回憶當時的情形,「2017年8月,我手下一個業務員每天的未接來電最多有350多個,根本打不進來,電話都沒停過,那是最火的時候。

 

王建列出了一連串數字,兩個月接待了6729個客戶,來自全國93%的城縣。這裡面有5729家具有傳統零售背景,大的有銷售過百億元的區域零售巨頭,小的只有幾家或者十幾家店。

據統計,僅 2017 年,全國無人零售貨架就累計落地 2.5 萬個,無人超市累計落地 200 家,無人零售市場累計融資超 40 億人民幣,一時間風光無兩。

2017 年無人零售融資情況(來源:艾媒諮詢)

然而,好景不長,上海首家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開店僅僅一個月就宣布關門大吉。

據燃財經報導,繽果盒子從去年底至今共裁掉上百名員工,部分被裁員工的工資和賠償金拖延未付,有些甚至已拖欠長達半年。

不僅是繽果盒子,無人店很快就爆發了關店潮。

西南首家無人超市 GOGO 成立於 2017 年 9 月,卒於 2018 年 1 月。同時,該公司還曝出拖欠員工工資的消息。

鄰家便利,一出道便被視為無人便利店的黑馬,2018 年 7 月 31 日關閉了北京 160 餘家門店,公司宣布,由於月虧 500 萬,持續虧損,基本破產。

同時,

猩便利裁去60%的BD人員

七隻考拉停止貨架業務

果小美融資遭擱淺,工資發不出

哈米倒閉

小閃科技申請破產清算……

那些在 2017 年殺入賽道的選手,2018 年還沒過完的時候便倒了 95%。曾經被資本看好的無人店,如多米諾骨牌般倒下,統統淪為了犧牲品。

共和君想起 2017 年同樣爆火的共享單車,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共享單車的風口打開之後,無數企業蜂擁而上,快速搶灘市場、跑馬圈地,從一線城市打到二線城市,再到三四線城市,多家品牌展開了激烈而無序的競爭,待到弊端顯現,資本寒冬到來,又隨之迅速進入冰封。

殺死無人店的兇手究竟是誰?

共和君想起2017 年的一個刷屏新聞:「無人超市,敗給了中國大媽」

因為夏天很熱,無人超市裡的空調 24 小時不斷電,大媽們便自帶飲用水到超市裡「避暑」,席地而坐,來消費的顧客自然寸步難行。

雖然聽著很搞笑,但是這也反映出了無人超市遭遇的種種尷尬。

先說成本。

無人店的創業團隊們一直用「成本低、能快速盈利」作為核心優勢來對外講故事,吸引潛在加盟商。省去租金和人力,看似降低了成本,其實背後的隱性成本很少有人去算過帳。

比如技術成本,相比傳統便利店,無人店涉及到包括人臉識別技術、RFID技術、監控技術等新興技術應用,前期的設備投入只高不低,還不算後期的設備維護;

比如人力成本,即使無人店省去了人工結算的環節,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需要人工補貨,甚至消費者不熟悉購物過程,需要配備專業的人員引導消費。

再說安全性。

自無人店推行以來,其實發生過無數大大小小的盜竊案。比如2018 年 5 月 15 日,杭州蕭山就發生了一起無人超市搶劫案。

犯罪嫌疑人範某,與他另外兩位同事在前後一個月內合作盜竊了該無人超市 8 次,他們掃碼進門後,拿磚頭頂住玻璃門,一人在外望風,兩人在超市裡「掃貨」,合計盜竊贓物共 8000 元。

諸如此類的案件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已經足以凸顯無人超市因為「無人」而造成的安全隱患了。

再說便利性。

無需排隊結帳,無需現金是無人店的最大優勢,但這樣的優勢在傳統便利店配備了自助收銀機之後,便蕩然無存了。

而且,由於無人店的設備技術成本居高,其商品售價便很難降下來。對於消費者來說,在滿足日常需求的基礎上,可能價格才是他們最關注的問題。

說起來,傳統便利店已經遍布各大小區,從門店布局上來說,無人店很難超過傳統便利店

羅森(中國)的副總裁張晟曾說,「我們今天這些做無人零售的,其實很多都在宣揚怎麼把便利店的人工成本降下來。比這個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消費者真正地滿意?如今的無人便利店也好,無人貨架也好,我發現沒有找到真正的痛點。

共和君覺得,無人店失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真正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去考慮當今消費者的需求。

無人店鼓吹的節省消費時間,真的讓消費者更便利了嗎?共和君認為並沒有。

當你進入到一家便利店,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沒有一個問話的人,你如何快速找到想買的東西?更沒有人能給你解說商品該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而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那些所謂的人工智慧黑科技,也未必真的好用便捷。如果再遇上大媽佔領超市,那體驗就更糟糕了。

或許,下面這則中國大媽與記者的對話,更能說明問題。

「我們老百姓關心的是什麼?是有沒有假貨,是不是更便宜啦!超市有沒有員工,關我啥事?

超市是不是更高科技、智能化,其實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對於消費者來說,能不能更便宜、更便利、更安全,才更重要。

一味追求商業模式創新,一味追求流量快錢,或許都稍顯浮躁了呢?歸根結底,零售都是做「人」的生意,再華麗的商業概念,也需要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做真正利民的事情,才能持續的生存下去。

你去過無人超市嗎?

歡迎來評論區聊聊你的感受~

  - END -    

主編:共和君

撰稿:Kiki | 圖片:網絡

廣告合作:18594285776

   只有真正為民考慮,才有生存空間 

 同意請點讚

相關焦點

  • 無人便利店潰敗!這位中國大媽道出了實情…
    今年夏天,終於再也沒有人提起「無人便利店」。曾經大肆饕餮 40 億的資本,風光無限,如今燒完之後,一地雞毛。無人超市浩浩蕩蕩開來!未來3-5年,零售行業大變革!」據統計,僅 2017 年,全國無人零售貨架就累計落地 2.5 萬個,無人超市累計落地 200 家,無人零售市場累計融資超 40 億人民幣,一時間風光無兩。
  • 無人超市泡沫化,40億人民幣投資盡成灰
    中國近年來如「鬱金香狂熱」之類的泡沫事件有增加的趨勢,繼之前ofo共享單車失敗後,2017年一度蓬勃發展的「無人便利商店」,如今幾已「船過水無痕」,高達40億人民幣投資也化為烏有。中國微信公眾號「電商頭條(ecxinwen)」在14日發表文章,首先談及了中國2017年7月開始的無人零售狂潮,當時的瘋狂程度是:在短短5個月內,中國就成立了138間無人零售公司,開設了200間無人便利商店,貨架數2.5萬個,總投資額達到人民幣40億元。
  • 玩弄技術,最終淪為犧牲品?
    其實這個角色玩弄自己的技術,最終卻成為了犧牲品。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耐心看完,你會有更多收穫!01博士到底是誰只不過整個故事看起來更加黑暗一些,但是顯然官方沒有這麼膚淺,他們在PV後半段加入了一個更有趣的劇情設定。03博士淪為犧牲品
  • 馬雲無人超市正式迎客,現場火爆!
    別人的無人超市,可能只是蹭個熱點,但馬雲的無人超市,絕對將掀起一場革命!從概念曝光到現場擠爆,才剛剛一周時間。當所有人都還覺得一切還早之時,今天他就突然來了!一周前,被曝光時的場景:掃碼進店無人超市大潮,已經來了
  • 馬雲無人超市被蹭空調的大媽佔領?在網傳的「無人超市」,這一幕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網上這些熱帖,一概未提圖中那家無人超市開在哪裡。不過只要在網上搜索,不難搜出不少網頁,指出這家超市開在杭州和平廣場對面、紹興路163-165號(星巴克)附近的華潤萬家VanGo。   這是家便利店,面積40多平方米,有一個女營業員在收銀。
  • 火星兔子「中國的無人超市」來啦!
    今天向各位展示:打開App無需排隊等候、門口核驗、線上支付、即可出門——「中國的無人超市」火星兔子 ,該項目2016年獲得經緯(中國)投資和創大資本合投1400萬元天使輪投資。這也是火星兔子能與上海家得利超市、浙江世紀聯華、江蘇蘇果超市、上海羅森便利店等快速達成合作,上線門店實測的關鍵點。門店前端,火星兔子不需要做過多改造,只需要商超給出一條專門的收銀通道。改變主要在後端系統。但也並非高尖端的技術,核心手法是火星兔子跟門店的商品數據對接、錄入,實時同步商品價格及超市促銷信息。簡單理解,相當於把超市收銀員手中的「掃碼槍」改造到了手機App上。
  • 緊急停牌,中興通訊淪為中美博弈的犧牲品!而這只是開始……
    但無論如何,中興都已經淪為了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 馬雲的無人超市終於來了
    也沒有能想到無人超市會這麼受歡迎...這將是一場波及全中國零售行業的大風暴!今天,在杭州的街頭,馬雲的第一家無人超市開業了!真的不敢相信,無人超市竟然真的來了!比我們所有人想像的速度都來的更快!由於沒有人工成本,無人超市的成本支出大約只有傳統超市的四分之一。店主只需每天早上自己補貨即可。據悉,平均一個人可以一天管理十家這種無人超市!相當於平均一家店的人工成本只有500元左右。這對於傳統超市,傳統零售行業來說,將形成非常非常大的衝擊!
  • 樂天徹底告別中國
    10月15日,據第一財經報導,在此前樂天集團旗下零售超市樂天瑪特在華93家門店宣布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的基礎上,餘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鋪,也擬在年內徹底關店,這意味著樂天瑪特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樂天購物2018年一季報顯示,當季其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下滑14%,營業利潤虧損160億韓元(約合9497萬人民幣)。
  • 24小時無人超市終於來了!中國首家...
    24小時無人超市正式進入中國!24小時營業,沒有一個員工!並且,由於沒有人工成本,無人超市的運營成本非常便宜,大約是傳統便利店的四分之一!早在三年前,全世界媒體都在報導無人超市,但是至今為止,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國家都還沒有突破無人超市的各項深度技術。哪怕是美國、德國、英國、日本,這些一直在研究無人超市的發達國家!只有中國實現了,而且還不止一家!
  • 無人超市太火爆
    以前人工成本還不高,礙於技術瓶頸無人超市聽起來是痴人說夢玩透網際網路的人,開始發展線下效率高、成本低、衝擊力十足的項目無人超市便誕生了目前來說,無人超市優勢已經體現出來拋開投資領域的事情我們來聊聊無人超市出現的原因
  • 馬雲無人超市火了!震撼的紡織印染無人工廠,你見過嗎?【視頻】
    馬雲的無人超市由於沒有人工成本,無人超市的成本支出大約只有傳統超市的四分之一。 據悉,平均一個人可以一天管理十家這種無人超市!按照一個補貨員5000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相當於平均一家店的人工成本只有500元左右。 這對於傳統超市,傳統零售行業來說,將形成非常非常大的衝擊!
  • 阿里的「淘咖啡」來了,馬雲的無人超市將徹底顛覆線下零售!
    說到無人超市,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Amazon Go無人超市,亞馬遜原本計劃在今年3月份正式對外開放,不過由於各種技術問題延遲到現在都還沒開放
  • 中國首家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來襲,未來實體商店將面臨巨大衝擊!
    除了無人便利店在杭州的街頭,馬雲的第一家無人超市開業了!使用手機淘寶或者支付寶掃碼直接進店!(過閘機)馬雲的首家無人超市位於杭州中心,感覺昨天整個杭州的市民估計都瘋狂了。入口處都排起了長龍,一大堆市民在排隊等候入場
  • 無人超市都來了!24小時營業,無人經營,自動結算……
    7月8日,馬雲的第一家無人超市正式在杭州開業啦!
  • 馬雲的無人超市終於開業了......
    轉自廣告小報(ID:iadquan)這幾天幾乎被馬雲的無人超市刷屏了,大家一致的感慨就是,無人超市來了
  • 馬雲的無人超市其實深圳也有!無人值守、自動收錢,然而尷尬的是……
    因此馬雲爸爸的這個無人超市在杭州一開網友們沸騰了來,讓我們圍觀一下Step 1 進門而現場大概七八臺機器也只開放了幾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客流量不大,他們並不會開放所有無人收銀機,這當中擔心消費者不會使用,他們忙不過來指導,另一方面當然也藏了個私心。
  • 24H的無人超市便利店加盟正火熱,蘇貓無人超市如何做到「讓天下沒有難開的店」?
    從無人超市的商業形態上來講,無人零售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無人便利店、開放式貨架和自助售貨機。此時風口正熱時,無人貨架和無人便利店加盟領域可謂風起雲湧,行業內也相繼傳出大額融資的好消息。主張挑戰人性的無人貨架已經洗牌走向下半場,無人便利店的技術探索仍在緊張探索中。蘇貓無人超市從系統的軟硬體研發開始,考量無人零售的本質時,選擇了通過RFOD電子標籤切入市場。
  • 樹澤:無人超市的本質揭秘
    無人超市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超市的競爭優勢為何並非「無人化」?如何分辨概念與真正的投資機會?
  • 中國無人商店Amazon Go生意慘澹,多間關門
    在WithAnt開業之前,中國已經有超過40家無人商店和無人貨架公司,包括阿里巴巴的"淘寶會員店"、京東的"無人超市",以及騰訊的"無人優鮮便利購"等等。其實除了一些"試水溫"的大企業(如騰訊、京東),其他大多數都是小型的初創企業,一窩蜂湧入市場。當中以無人貨架的發展最為迅速,截至去年12月,市場內已經有超過50個投資者參與,不消三個月就融資超過20億,超越共享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