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家族,是美國最古老、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在200多年前的法國已大有名氣,20世紀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財富1500億美元,出了250個大富豪,50個超級大富豪。可誰又知道,老杜邦也曾漂洋過海,以難民身份去往美國呢?
今天財富派微信(lifeofwealth)後臺自動回復關鍵詞是:俱樂部、家族。世界知名的「彼爾德博格俱樂部」、詭異隱秘的人類世界最高行政組織「波西米亞俱樂部」、弄假總統成真的「苜蓿草俱樂部」、美國最強大兄弟社團骷髏會、牛津大學最臭名昭著的兄弟會,這些好故事,即刻查看。關鍵字「羅斯柴爾德」,神秘家族的故事、與希爾頓的世紀聯姻,財富派講給你聽。
杜邦家族創始人是伊雷內·杜邦,靠製造火藥發財,後來因一次火藥大爆炸,家族財富蕩然無存。20世紀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頭」。他們再次創業,將家族帶入鼎盛時期。至今(2015年)有250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500強企業中最長壽的公司之一。杜邦家族的發展,有一條清晰的變革路徑:單人決策——集團式經營——多分部體制——到「三馬車式體制」。
杜邦家族在200多年前的法國已經赫赫有名。18世紀60年代,出身於鐘錶世家的老杜邦是一個經濟學家兼政治活動家。他撰寫的一系列國民經濟研究文章,得到伏爾泰和杜爾哥等人的關注;他的重農主義著作深深影響了《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他從政府退休後參加了結束美國革命的巴黎條約談判,並很幸運地結識了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傑斐遜。
老杜邦的小兒子伊雷內·杜邦和他父親完全不一樣,對政治沒有興趣,卻十分喜歡化學。他14歲就寫了一篇火藥製法的文章,並得到父親幫助,進入法國中央火藥局,得以追隨現代化學奠基人之一拉瓦錫,學習高級爆炸品製作技術。
28歲時,伊雷內隨父漂洋過海抵達美國。他偶然發現,美國的火藥質量奇差,簡直與法國貨無法比擬。敏銳的伊雷內決定開辦火藥廠。1801年,獲得父親同意,伊雷內和哥哥維克託返回法國,購置了最新的生產設備並吸引了一些投資。1802年杜邦家族在美國德拉瓦州威明頓市的白蘭地酒河畔創建了杜邦公司,公司總投資36000美元,發起股計18股,杜邦家族佔其中12股,佔有絕對的支配權。
傑斐遜顧及和老杜邦的關係給了杜邦公司第一筆政府訂單。與美國歷史幾乎同步的杜邦公司,開始了二百年的光榮之旅!
第一個100年(1802—1902)
關於單打獨鬥
伊雷內於1834年去世,他酷愛化學和數學的長子艾爾弗雷德繼承家業。當時,家族的所有成員都住在位於工廠旁邊統一的房子裡,在杜邦公司工作的所有家族成員都不支取薪水,家族財產屬於公司,日常所需皆由公司供給。以後,隨著公司領導權轉給艾爾弗雷德的兄弟亨利,公司變成軍事化管理,——因為亨利畢業於西點軍校,人們都稱亨利為「將軍」。
1885年杜邦家族的工廠
亨利不懂炸藥技術,技術上完全信任熱愛化學的侄子拉摩特,但他很有管理和經營能力。在長達39年的任期內,他通過行業協會和兼併同行企業的做法,令杜邦帝國迅速發展。
1872年,美國經濟出現嚴重的衰退,各行業都面臨危機。亨利用獨門手段勸說所有大公司都加入了「美國火藥同業公會」。「公會」的總股本44票,杜邦和另外兩家最大的公司各佔10票,其餘的分給三家小公司。
1885年為杜邦家族工作的工人
這是繼洛克菲勒帝國之後的美國的第二家託拉斯。公會成員按照統一價格銷售,並各自有固定的銷售領域。後來,杜邦秘密獲得三巨頭之一哈澤德公司以及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火藥公司的股票。這樣一來,行業公會基本上就是亨利說了算。
到1889年,亨利將軍去世,杜邦公司的大權交給了尤金·杜邦。繼承人尤金很難與亨利相比,由於經驗不足,管理無能,導致了企業的衰弱。
第二個100年(1903—2003)
關於體制
1902 年,杜邦百年大慶。也在這年,尤金突然離世。幾個年邁的董事措手不及,無人願意擔當杜邦的新領袖。他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杜邦公司賣給競爭對手拉夫林·蘭德公司,當時的估價是 1200萬美元。
艾爾弗雷德·伊雷內·杜邦
董事中唯一的年輕人,創始人伊雷內的曾孫艾爾弗雷德·伊雷內·杜邦對老人們的決定大為不滿,他覺得祖宗基業怎能旁落他人之手,何況是賣給一直以來的手下敗將。艾爾弗雷德提議,與兩個堂兄弟託瑪斯·克萊蒙·杜邦和皮埃爾·塞繆爾·杜邦攜手接班,這就是日後人們津津樂道的杜邦中興三巨頭。
當時,只有艾爾弗雷德在杜邦公司工作,另外兩個都在其他企業,並且在礦業和鐵路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他們意識到單人決策的局限,決定實行集團式經營管理。新的管理架構決策權依然掌控在家族手中,但是在執行層面上,他們不再親力親為,交由執委會執行。
託瑪斯·克萊蒙·杜邦
尤金時代,杜邦公司作為行業聯合體的領袖企業,雖然可以通過股份控制其他企業的資產,但是卻無法對這些企業實施管理。比如,財務專家皮埃爾等人在仔細盤點杜邦的資產後發現,公司的資產居然兩倍於董事們的估計。這說明,企業自身的有效信息傳達是不暢通的,資源狀況不被管理者掌握,更談不上資源的有效利用、單位成本的降低以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於是,皮埃爾三兄弟借杜邦重組的機會,把這個鬆散的行業聯盟變為一個一體化的集權管理的企業。
在對公司所有資產盤點完之後,他們決定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E. I. 杜邦·德尼莫火藥公司。在財務、法律、組織三方面都有保證的情況下,三巨頭和 J. A. 哈斯克爾、H.巴克斯戴爾一起努力,在6個月內整合了美國炸藥工業2/3的資源,包括以400萬美元的代價收購唯一競爭對手拉夫林·蘭德公司。據《美國企業史》作者塞利格曼的統計,自1902年起,到1905年杜邦共兼併企業64家,實際控制 69家。
杜邦家族的家族怪人
不久前上映的電影《狐狸獵手》(Fox Catcher)就是根據杜邦集團繼承人約翰·杜邦(史蒂夫·卡瑞爾飾)真實生平改編而來的。
在旅美作家胡曼荻的文章中,她這樣描述約翰·杜邦:「杜邦夫人生了個兒子,叫約翰·杜邦(John du Pont),是杜邦家族的繼承人之一,據說他在八十年代就身價兩億美元,在小鎮上是顯赫知名人物,他的一生充滿戲劇色彩,卻以悲劇收場,濃縮了富貴金錢並不能帶來快樂的哲理。約翰孤僻乖戾,從小在費城郊外最知名的貴族私立男校就讀,被常春藤萌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招收,卻中途輟學,跑到邁阿密大學就讀動物學,然後又回到費城郊外的一所大學獲取自然科學博士。四十五歲出車禍手受傷,就此認識小他十六歲的理療師,不到六個月就閃婚,結婚不到一年馬上又宣布婚姻無效,結果被前妻訴訟五百萬離婚費,被控訴約翰用槍指著她,還把她往壁爐裡推,人格變態。」
《狐狸獵手》便是這種「人格變態」的再次升級。約翰·杜邦他在賓夕法尼亞州創立的一個摔跤訓練基地。當時著名的奧運金牌摔跤手大衛·舒爾茨與馬克·舒爾茨應徵入隊訓練。一直以來,大衛和杜邦都是好朋友,然而在不斷的而出過程中,約翰讓人捉摸不透,還攛掇馬克吸毒,這直接影響了馬克的摔跤成績,再沒有獲取任何一枚奧運獎牌,直到1996年大衛被杜邦槍殺致死。杜邦最終被專家判定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判服刑30年,2010年死於獄中。這也無疑成為了杜邦家族的一段黑歷史。
杜邦家族的危機與轉機
時至今日,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杜邦公司董事會中的家族成員的比例雖然越來越小,但是杜邦家族仍然控制著公司的主要決策。
杜邦家族非常重視對家族成員的培養,家族所有男性成員都必須從基層工作開始,奮鬥五六年後,由幾位長輩對其表現做出評估。如果評估的結論不好,他就會被請出公司;如果評價很高,那麼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鍛鍊。家族的第五代掌門人科普蘭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市場是不斷地變化的,企業想生存下去,就只能不斷地完善自己以適應它。60年代初,當杜邦公司的許多專利都期滿時,一下子出現了很多勁敵。公司面臨著重重危機。杜邦家族擁有的 10億多美元的通用股票被迫出售,杜邦家族多年的優良資產被剝離;而家族控制的美國橡膠公司也被洛克菲勒家族搶走。
1962年,科普蘭臨危授命,出任第11任總經理(兼董事長),擔當起 「危機時代的起跑者」。
1967年底,科普蘭把總經理一職史無前例地讓給了非杜邦家族的馬可,財務委員會議議長也由別人擔任,自己專任董事長一職,從而形成了「三頭馬車式」的體制,體現了「三層金字塔」的組織形式。科普蘭認為,這種組織層次,是未來世界性大公司必須採取的安全組織層次。這種 「有效的富有伸縮性的管理工具」的建立,標誌著杜邦公司實現了第三次轉變:由家族企業向現代巨型公司轉變。
科普蘭無疑是杜邦家族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科普蘭之前,杜邦家族只是個傳統的家族,杜邦家族以外的人不能擔任最高管理職務,家族內部甚至採用落後的同族通婚方式以防止家族財產外溢。如今,故步自封的家族習俗被科普蘭·杜邦徹底拋棄,他發起了一場跨時代的變革。有人指出,一個傑出的管理者必定是一個高明的授權人,充分授權是管理企業的最佳手段。正是因為科普蘭懂得如何做好一個領導者,有如此寬廣的領導者胸懷,才使得杜邦企業能越走越遠。
科普蘭的變革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杜邦公司很快恢復了活力,除了化學事業之外,又向建築、汽車、鋼鐵等行業發展。進入 20世紀80年代,杜邦公司以「創造科學奇蹟」為理念,加速企業發展。如今,杜邦公司成為一家全球性的工業界領導,帶著 「責任關懷」的核心價值觀進入了公司持續發展的第三個百年,繼續為人們的「衣食住行 」創造科學奇蹟。
--
微信編輯:張凡
主編:許玥
財富派微信公眾平臺帳號:lifeofwealth
生活家私人微信:lifeofwealth2015
鳳凰財經生活旅遊工作室出品
來源本文由財富派編輯,內容來源網絡,圖片來源網絡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財富派,感受品質生活
關注財富派微信(lifeofwealth)回復以下關鍵詞
收取更多實用生活信息:
酒 | 腕錶 | 穿搭 | 鞋 | 溫莎 | 王室 | 人民幣 | 黃金 | 星巴克 | 皮帶 | 啤酒 | 紳士 | 松露 | 咖啡 | 餐廳 | 運動| 拖鞋 | 車 | 高爾夫 | 古典樂 | 傘
CEO| 臉書 | 特斯拉 | 巴菲特 | 希拉蕊 | 蓋茨 | 劉益謙 | 華爾街 | 俱樂部 | 羅斯柴爾德 | 30 | 500 | 跨界 | LGBT | 父親
圖書館 | 泳池 | 安特衛普 | 非洲 | 布達佩斯 | ins | 海島
美人私廚 | 早餐 | 於嘉 | 李舒
收藏 | 珠寶
回復 | 生活美學家 | 收看系列紀錄視頻,感受慢生活
投稿及商業合作:lifeofwealth@ifeng.com
更多內容可登陸:finance.ifeng.com/lifeofwealth
財富派微博:@財富派lifeofw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