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年法國大罷工:法國人如此任性,究竟是誰給的勇氣?

2021-02-18 想法
點擊圖片 歐時代團隊,等你加入!

鐺鐺鐺!又到了年底的大盤點時刻啦~

今天,我們來聊聊法國最具特色的行為藝術——罷工遊行。


相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有不少小夥伴見識到了法國罷工的「威力」。而這次超大規模的「宇宙級大罷工」,也讓法國再次成為全球的話題流量王。

©新華社

要知道,去年「黃馬甲」、「SNCF罷工」榮登了2018年「谷歌年度熱搜榜」,成為當年法國人最愛搜索的關鍵詞。而今年,法國人民更是憑藉百折不屈的精神,推起了一波又一波兒聲(qian)勢(zi)浩(bai)大(tai)的罷工遊行。


3月16日,呼籲保護環境的「世紀大遊行」(Marché du siècle)在全法上演,成千上萬人走上街頭,指責政府在環保層面缺乏主動性。獨立機構數據顯示,「世紀大遊行」在巴黎匯集4.5萬人;據警方數據顯示,該數字為3.6萬人;而據組織方介紹,人數為10.7萬人。但無論怎麼說,這個都極為龐大。此外,全國220個城市參加遊行,人數共計14.5萬到35萬人左右。

7月3日,以法國全國中等和高等學校教師工會(SNESUP)為代表的諸多工會為反對教育部發起的教育改革,宣布推遲甚至拒絕提交學生的高考成績,導致法國高考——BAC考試在放榜日當天,仍然有30000份試卷尚未被提交。

最終由教師大罷工導致成績缺失的科目,需要用考生平時成績(Contrôle Continue)代替,而口試補考(Les Oraux de Rattrapage)的時間則選擇在7月8日至10日舉行。

更多內容請戳 

反對教育改革的遊行期間,教育部長保證周五公布成績

©Twitter@BFMTV

9月13日,為反對馬克龍政府即將在2025年實行的退休改革制度法案(la réforme des retraites),即:主張將法國現有的42個複雜的多軌制養老金體系合併為統一的、公平公正的積分制體系。權益受到侵犯的巴黎公共運輸公司(RATP)聯合巴黎地區的各大交通工會UNSA、CGT、FO、CFE-CGC和SUD集體抗議,12年來最大規模的巴黎交通罷工拉開了「黑色九月」的序幕,並一直延續至12月……

更多內容請戳 


地鐵4號線的某一處站臺,方向駛往Montrouge。在地鐵入口,有工作人員提醒大家地鐵將在10點關閉,重新在17點開放運行。車輛每6-10分鐘就會來一輛,站臺一直播放線路即將關閉的廣播。

在「RATP巴黎交通無限期罷工」開始後的第八天,9月21日,工人力量工會FO組織也舉行了反對養老制度改革的大遊行。不同於「RATP巴黎交通無限期罷工」的交通癱瘓,這次遊行的主力大軍以老年人居多。遊行現場,每位遊行者都頭戴小紅帽,身穿小紅馬甲,並舉著印有FO字樣的紅色小旗幟。

更多內容請戳 

或許是受到了巴黎公共運輸公司(RATP)大罷工的影響,9月24日,法國國鐵(SNCF)也上演了一場罷工大戲。當天早晨8點04分,整個巴黎大區的堵車長度達到430公裡。不到一個小時後,堵車長度更是飆升至475公裡。此次SNCF罷工對巴黎大區公共運輸影響明顯,多條RER線路以及Transiliens線路均出現運力縮減。

當然,這次罷工並沒有令鐵路工人「善罷甘休」。10月18日,SNCF的鐵路工人們因一起交通事故行使了「撤回權」,上演了一出「驚喜罷工」。相對於9月的SNCF大罷工,這次的「驚喜罷工」主要針對TER(Transport express régional, 連接法國各大區的公共運輸)和大巴黎的城際交通,包括RER的幾條線路。規模不僅限於巴黎哦,而是蔓延到了法國各大區。

根據勞動法L4131-1條例規定,鐵路工人們行使的「撤回權」就是:工如果有合理的動機認為自己的人生安全或者健康受到了威脅,他們可以擅離崗位。

但究竟為什麼罷工呢?官方並沒有給出明確原因,只是說:這是一次沒有預告的突然罷工。小編也只能靠腦洞猜測這背後的原因

更多內容請戳 

10月6日,巴黎「又雙叒」舉行了超大規模的遊行!組織者聲稱當天一共有超過60萬人從盧森堡公園開始遊行示威。這群人都是為了反對2019年9月27日法國通過的PMA草案。草案規定,PMA將面對所有女性開放,包括單身女性、同性情侶,皆有權利享受天倫之樂。但草案發布後,就出現了不少反對聲,尤其是對「用輔助醫療技術生育出來的孩子豈不是一出生就是孤兒?」的討論也異常活躍。

更多內容請戳 

11月8日,裡昂一學生在學校援助中心大樓外自焚,以抗議自己困難的經濟狀況,引發了法國大學生的集體抗議。11月12日,在裡昂、巴黎和裡爾等地,大學生爆發抗議遊行聲援自焚學生。

在裡昂,數百人聚集在學生援助中心外抗議示威;在巴黎,抗議者們強行打開了法國高等教育部的大門,要求部長維達爾下臺,並在牆上、橫幅上寫了「生活不穩定會殺死學生(La précarité tue)」的塗鴉。

11月27日,眾多法國農民響應全國農業經營者行業公會聯合會(FNSEA)和青年農民工會(JA)的號召,紛紛從各地來到巴黎,阻斷郊區正常交通運行,以表達他們對今年初頒布的法國《農業和食品法》(Egalim)的不滿之情。據農民工會統計,當天共計800到900輛拖拉機從外省來到巴黎,不僅在高速上採取「蝸牛行動」,還打出「馬克龍,回答我們」的口號,意在向總統喊話。

更多內容請戳 

當然,以上罷工遊行僅僅是冰山一角,發生在法國各地的小規模活動更是不勝枚舉.

先有農民為抗議農產品價格下降,傾倒數百噸糞便在街上並噴向政府設施;後有奶農因限價政策導致牛奶降價,組織的集體抗議遊行,並使用高壓奶槍攻擊現場警察;更有農民伯伯聽說政府有意保護狼群,直接把羊群趕往市政廳。

羊群:你們人類好殘忍咩!


正如一句關於法國人的順口溜:春天上班,夏天休息,秋天罷工,冬天過節。法國人對罷工早已習以為常。

在今年9月馬克龍政府宣布了「退休制度改革」法案(la réforme des retraites)之後,法國便展開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罷工遊行活動。

先是9月13日的RATP巴黎交通無限期罷工,之後又有12月5日爆發的「跨行業無限期」罷工運動,工會和馬克龍政府之間的對抗直接拉入白熱化。如今,反「退休制度改革」大遊行仍在繼續,並且會一直影響到年底。

12月18日下午,SNCF宣布12月20日至24日「暫停兒童陪同旅行服務」的聲明。由於監護人無法請假,獨自旅行的兒童原本可以在工作人員的照看下安全抵達目的地。如今,由於罷工這項業務被取消,這導致了數千名兒童無法和許久未見的親人在聖誕節團聚。此舉也引發眾多法國網友在網上發帖譴責SNCF的這一做法。

12月10日的遊行示威中,CGT工會抗議者打著「君主馬克龍」的海報,標語「讓我們送馬克龍去退休」

圖片來源:歐洲時報記者馬行健 攝

不僅聖誕節不消停,CGT工會在官網上還po出了幾多家工會的聯合聲明:不撤銷「退改」,就不停戰!一直罷工至年底!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不不不,迎新年的正確姿勢仍是——罷工。2020年1月6日開始,CGT將會展開新輪一罷工。而且1月9日,全法還將迎來八家工會聯合罷工。

根據瑞士銀行的統計,巴黎人每年只工作1604個小時,在全球國際化大城市中工作時間最短。也就是說,法國巴黎人一周工作時間大約35小時,除正常雙休之外,還有29個帶薪假日。生活在這樣一個高福利國家,人們為何還是動不動就走上街頭?

對於法國人來說,罷工,更像是一種文化。這與法國人追求自由、平等的價值訴求有關。尤其是法國思想家盧梭的社會契約思想,更是點燃了法國一系列的民主派革命主張。在他們眼裡,「罷工」是一種追求個性解放的方式。「就像下雨天一樣,抗議示威是法國首都日常生活的常規特色。」加拿大新聞記者讓-伯努瓦•納多在《六千萬法國人不可能錯》一書中如是說。

作為一個在「大革命」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罷工的權利」是維持法國社會運動能量的一大重要原則。這個概念出自1864年,1946年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將其寫入憲法序言(Le Préambule)第7條中,從憲法的層面保障受薪階層用集體且完全地停止工作的方式,向僱主表達工作相關要求的權利。也就是說,「罷工」成為法國人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不可撼動。《世界報》就曾統計過,在眾多國家之中,法國在罷工次數上位列世界第一,堪稱全球範圍內的「罷工冠軍」!

©statista

與此同時,《勞動法》對職工罷工以及遇到罷工時的權利規定很寬鬆,在實際情況中,僱主很少會做出懲罰,職工只有可能因缺勤領不到薪水。

不可否認,罷工有時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交通癱瘓、航班取消更是常有的事兒。儘管如此,法國民眾卻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和理解,正如我們常聽到的「我不同意你,但我尊重你罷工的權利」。別看法國人平時愛發牢騷,但面對罷工反而異常冷靜,即使抱怨兩句,也都以各自的方式默默忍受。

©享法妹朋友的朋友圈

商家也在這次的12.5大罷工浪潮中找到了商機,鋪天蓋地宣傳自己的產品。自行車公司把三點一線的「地鐵-工作-睡覺」生活模式變成「騎自行車-工作-睡覺」。

法國群眾在罷工現場載歌載舞,難道是我亂入了大型蹦迪夜店???

為此,《解放報》還專門做了民意調查,有62%的法國人對12月5日開始的大罷工表示支持,「馬克龍也未必真正理解大家的難處,怎麼不支持?必須支持。」

不可否認,法國擁有健全的民主制度,法國人也對這種制度感到自豪,但這種「自豪感」是先輩們通過帶有暴力色彩的法國革命換來的。同樣,法國工會擁有的罷工權利也是通過長期奮鬥才爭取到的。正是這種歷史經驗,教會了法國人「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自己的權利只能靠自己爭取。」罷工,是他們贏得權利的最後武器。

想法專稿,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如需轉載,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法國人這麼喜歡罷工,還拍了罷工電影......
    而法國最近因為上漲燃油稅,所引發的全國性大規模抗議「黃背心運動」,堪稱50年來最嚴重,除了造成交通癱瘓之外,也在抗議中造成數百名示威者、警察受傷,甚至有人因此喪生。法國人對於自身權益的保障非常注重,只要覺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會不惜用抗爭的手段來爭取,因此明明生活在高福利的舒適社會,法國人的罷工抗議,仍然是一種常態,除了公共運輸系統之外,私人公司、商家和公家機關都會罷工,甚至有專門公布罷工消息的網站,以免使用者撲空。法國的工會文化主張:「我們的目標是贏得權利,而不是錢!」
  • 法國已經消失的TOP10電視節目,罷工民族80後的童年回憶殺多勁爆
    是美好、勇氣、以及光。隨著時代發展,那些兒時喜歡的零食,小時候最喜歡看什麼動畫片,最喜歡的玩具,最喜歡哪個卡通人物等等都在消失。。。當然,不止我們,法國人也有相似的情緒,今天的80,90後吐槽起現在法國審核制度下的00後看的是什麼鬼,忍不住懷念 節操滿地 百花齊放的90年代電視。
  • 交通:2019年12月23日及聖誕法國交通詳細情況……
    由於法國各大公會呼籲在2019年12月5日發起公共運輸無限罷工,巴黎的地鐵,RER和Transilien線在首都和法蘭西島仍然顯得癱瘓。可以這麼說,巴黎和法蘭西島的公共運輸仍將持續幾天。五個RATP工會和SNCF確實呼籲從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開始無限制罷工,以譴責養老金改革項目。結果呢?12月23日星期一,地鐵,RER和Transilien線路將再次受到嚴重幹擾。
  • 宋魯鄭:法國的「大老虎」是怎樣倒下的?
    但在法國卻足以掀起滔天大浪,用中國自由派的話講就是「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動搖國本。從國民性來講,法國痛恨改革,喜愛革命。所以法國的改革之難更勝於中國。席哈克剛擔任總統時,也是豪情萬丈,大展手腳。結果在持續的全國性罷工浪潮面前鎩羽而歸。自此當起了維持會長,擊鼓傳花。等到薩科奇接任,家底已空,當時的總理菲永宣稱國家已經財政破產,隨後又趕上全球經濟危機。
  • 兩個不堪工作壓力的法國人:一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來法國之前,也是一直聽說法國人一年的生活就是春天上班,夏天度假,秋天罷工,冬天過節。這一切都聽起來爽呆了有木有。要知道在亞歐大陸另一端的大天朝,在經濟高速發展,職場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對於在職場摸爬滾打的小夥伴們和前輩們來說,朝九晚五的生活都是奢望。
  • 法國「鐵面人」 法國歷史懸案揭秘
    一位法國公主寄給英國皇室友人的一封信提到這名「老囚犯」。  「多少年來,有個人一直戴著面罩住在巴斯底獄,至死不除。兩名武士永遠守在他身旁,只要他一摘面罩便把他殺死……這裡面必然有些蹊蹺,因為除此以外,他受的待遇很好,住得很舒服,各項供應無缺……沒人曉得他是誰。」
  • 2018谷歌最熱搜索關鍵詞出爐,法國人最愛搜什麼?
    Grève SNCF 「SNCF罷工」3. Alexandre Benalla 「亞歷山大·貝拉」4. France Etats-Unis 「法國,美國」5. Presidente Croatie 「克羅埃西亞總統」從政治類前五的關鍵詞可以看出,大都是新聞報導中反覆出現的對象。
  • 咔嚓八十:法國暴動
    而抗議活動在不少地方演變成暴力襲擊活動,並最終造成了至少2人死亡,四百餘人受傷,其中包括警察在內有14人重傷,而在暴力活動中,法國警方共逮捕了282人。11月24日,「英勇無畏」的法國人再次發動了10餘萬人的大遊行,再次上演流血事件。實際上,這樣的畫面,已經成為近些年來法國社會的一種常態。在扭曲的西方式民主的推動下,「民粹主義」越來越嚴重的法國社會也開始逐漸陷入動蕩。
  • 法國醒了,但也晚了……
    就比如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這人,算歲數比我大了不止一巡,但其施政總讓我有一種比我還年輕的毛頭小子的感覺,基本想起一出是一出。今年年初他那胎死腹中的養老金制度改革,咱有機會再說。今天就說他剛剛頒布的這個法令:為遏制國內極端穆斯林主義,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20日下達了一份「最後通牒」。要求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領導人在兩周內起草並接受《共和國價值觀憲章》。
  • 盤點一下在留學法國必備的APP,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們!
    今天小編就來為錢寶寶們盤點一下,留學法國必備的APP,涉及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留法萌新們趕緊看看過來!每日法語聽力用它練習法語聽力再合適不過了。海量聽力資源,從A1到C2都有。特別是在罷工時期,這上面班次信息是最準確的。Google Maps-導航在國外路痴必備的導航App, 操作便捷,信息全面。但是對於很多店家營業時間可以會有小的出入。UBER-計程車很實用的打車軟體,需要綁定雙幣卡,也就是master或者VISA卡或法國銀行卡。
  • 法國菲永大勝,意味很是深長
    比如法國選民5年前選奧朗德當總統就被實踐證明不對。筆者還希望明年法國選民很可能會選出中右派總統能被未來的5年實踐證明是對的。筆者一直在設想西方的制度是否必須退向一種在民眾與精英之間更折中的制度(才能完成必須的政策的大轉向),又擔心這種退行太難實現,或實現太晚。這次右派初選和不難料定結果的明年大選已經讓本人的這個悲觀認識大為改觀。
  • 小米榮登法國手機銷量榜首!為何法國人偏愛它?
    2010年3月3日,小米在北京成立。四年時間裡,小米獲得了搶眼的成績:從MIUI系統問世到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登頂。4年後,小米開始布局海外市場。小米最先拿印度試點,接著是東南亞,再到俄羅斯和獨立國協,現在是歐洲。巴黎是小米進軍西歐市場的第一站:2018年5月,小米正式進軍法國市場。
  • 法國小夥在華8年後回國:法國太村了!馬化騰快來!
    幫助這位法國小夥兒,完成一次「空中」接力,期待小馬哥能看到他的視頻!但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聽周圍所有人不停地在說法國是高科技,非常厲害,了不起。但是我每一次離開中國回到法國,我感覺,像過去十年前一樣的感覺。」
  • 法國本土電商平臺Fnac的坑
    法國,一個特別奇葩的國家,每年每年每年,年底都會舉行罷工的奇葩目前跨境賣家可以入駐的法國平臺有以下幾個Amazon
  • 法國最受歡迎的法國YOUTUBE頻道
    DJ,音樂製作人,歌手,1967年11月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2010年,憑藉歌曲《When Love Takes Over》獲得第52屆格萊美最佳非古典混音錄製獎。月13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DJ、音樂製作人。
  • 「法國京東」,Fnac成為法國人購買3C電子產品首選平臺
    Fnac擁有歐洲六大站點,其中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三大站點的銷量穩居前列。如今,Fnac打敗了千年老二Cdiscount,躍居為法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但在法國電商市場,亞馬遜仍舊是龍頭老大,佔據法國電商市場一半的份額,剩下的一半則是由各大本土電商平臺瓜分。
  • 在法國最困難的時刻,新冠找上了馬克龍
    但就實際來看,法國抗疫予人最直觀的印象即是:在封城和解封間的反覆橫跳。法國於3月17日首次進行全國「封城」,兩個月間措施有所成效,多地疫情趨緩,於是5月11日起法國即進行分階段解封。儘管法國政府重新在全國恢復了封城措施,但這樣的措施能不能得到貫徹執行,能不能起到成效卻是個大問題。簡而言之,如果法國政府不能夠在接下來一個時期堅守住自己的防疫政策、抑制住法國的疫情增長,新冠肺炎勢必還會在2021年繼續折磨這個國家,然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法國政府面臨的困難實在難以想像。
  • 我知道你想一探究竟——法國人黑五都在買什麼?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滿足一把法式好奇心,看看法國人在黑五大促都會買什麼?據統計,2018年,共有85%的法國人參加了black friday 黑五大促,人均消費160歐。但美妝(la beauté)則出其不意的低靡,僅有28%的消費比重……(看來精緻的豬豬女孩還是我們國產仙女🧚‍♀️)其餘,房地產及汽車(l『immobilier et le mobilier)也是法國人黑五青睞的領域,居然有25%的數據……(黑五買房子,嗯……腦洞不夠大的小編匪夷所思)
  • 法國暴動的背後,觸目驚心!
    來源:鳳凰網財經綜合報導假如時光回到230年前1789年,法國出現經濟大危機,人們強烈抗議路易十六強加賦稅,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最終爆發革命。並在1792年將路易十六送上斷頭臺。
  • 通緝40年的戀童癖獲法國奧斯卡最佳導演,全法國女性都怒了!
    今天,第45屆凱撒獎在法國揭曉。凱撒獎是法國電影的最高榮譽,地位等同於美國的奧斯卡獎。每年凱撒獎頒獎後,都會有眾多媒體進行報導,恭賀得獎者,為失之交臂的人惋惜。但這一次,更多的視線卻集中在了最佳導演獎上——羅曼·波蘭斯基憑藉《我控訴》獲得最佳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