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需要一個足夠優秀而又小眾的音樂應用,來幫你演繹生活中自己的故事。
至於加上小眾這個標籤,並不是因為高逼格,而是因為幹擾小。相信經歷過數位音樂軟體更迭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方面,太過嘈雜的環境不適合音樂的回味,另一方面,太多花哨的功能違背了聽音樂的初衷。從最開始的酷我和酷狗,到後來的QQ音樂和echo,每當我看著一個音樂軟體從年輕時或多或少的簡約和執著到最終普及後的臃腫和力不從心,心中那種欣喜卻又擔心的矛盾感總是存在的,這個時候我總會開拓一片新的樂土,最後也就有了這篇現在還算小眾的音樂app合集。(知道你們會說網易雲大法好,其實換個app嘗嘗鮮也還是不錯的)
考慮到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類型和app風格不同,我會橫向對比每個app的異同和特色,僅供參考。
1.小眾音樂:
特色:主界面簡潔;以推薦人的形式發現歌曲,有一些歌曲集錦串燒還是不錯的。
不足:設計不夠成熟,有種廉價感;也採用網易雲音樂的自定義歌單(「專輯」)形式,只是歌曲為用戶自己上傳,質量無法保證,好多都沒有歌曲封面圖,聽眾只能通過點讚和喜歡的人數來判斷歌曲是否「值得」一聽;尤其吐槽一下最新適配的iPad版UI極其粗糙,歌曲播放界面佔比例界面太大而慘不忍睹,程序猿們不會只是簡單地把iPhone版簡單放大了吧。
推薦指數:★★☆☆☆
主界面
歌手界面
推薦人界面
播放界面
總之就是這麼一個簡單聽音樂的應用,沒什麼好介紹的,你可以收聽每天最新的推薦歌曲,也可以試聽推薦人的所有推薦音樂,喜歡與否看你自己了。
2.5sing:
特色:原創&翻唱,古風&二次元,獨立音樂人入駐
不足:app不夠有新意,相比其官網少了很多最基本的功能,熱門歌曲類型單一(容易聽膩)
推薦指數:★★★☆☆
主界面
歌曲播放界面
沒錯它就是大名鼎鼎的5sing原創音樂基地的官方app,裡面的歌曲是與其官網http://5sing.kugou.com 同步更新的,歌曲還算較為小眾,主要是原創、翻唱和伴奏三大形式,主打古風、流行和二次元。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是音樂人的質量不能得到保證,一般需要自己發掘(當然你可以根據熱門和推薦榜單來選擇,但是個人感覺在「大V」的光環下,一些剛入駐的很有實力的歌手反而容易被埋沒),如果使用app時間不長,很難把它「調教」成自己喜歡的類型。
3.樂流:
特色:說話切歌、樂庫比較全、頁面簡潔乾淨
不足:設計及與用戶交互不夠細膩、語音搜索算法不夠完善(語音識別不算準確,同音詞無解)、歌詞不全、歌曲無法回放、只適合單一次的聽歌
推薦指數:★★★☆☆
樂流三「步」曲
我認為樂流的定位像是語音點歌電臺,受眾是那些聽過很多音樂並且牢記音樂信息的不差流量的閒時聽歌用戶。它相較於傳統FM那種只能在用戶選定的一個特定類別中進行不可回放的單向隨機播放的音樂電臺,多了一層用戶的自定義選擇;相較於傳統的音樂播放器,界面簡潔,可以隨時語音切歌,它在電臺和音樂播放器之間找到了一個巧妙地平衡點。
樂流這款音樂軟體的初衷是讓音樂回歸純粹,可現實是,隨著數位化音樂的普及,聽音樂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已經從以前的沉浸式體驗變為伴隨式體驗,樂流的出現終究也只是在繁雜中力求回歸本心的一次不將就嘗試。
最後引用樂流CEO呂騁的音樂思想作結:「音樂是一種交流,而不是表演;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技巧。樂流的初衷不是為了提供最全的曲庫,不是為了保證最好的音質,也不是為了迎合最新的潮流。樂流想要做的是幫你找到最原始的音樂價值。」
4.emo:
特色: 新穎的刷臉識別情緒推薦歌曲、獨特的手勢操控、頁面簡約
不足:人臉識別成功率不是很高(可能產品發展初期雲端的大數據不夠很完善吧)、歌曲只支持收藏後自播放不支持回放
推薦指數:★★★★☆
Emo
心情
手勢功能
我們總是在掏出手機打開音樂播放器之後,不停的在播放列表中找歌,卻難以在存了幾百首歌的播放列表中找到此刻想聽的,這並非出於執念,只是因為心情。emo是由落網的開發團隊創作的一款app,名字來源於英文單詞 emotion 的簡寫,旨在讓每個人都能夠在 emo 中表達出最真摯的情感。用戶在 emo 中長按屏幕的任何位置可以「掃描心情」,即通過掃描用戶的臉部,將用戶臉部數據與雲端的大數據進行匹配,推算出用戶當下的心情(或者可以上劃自己選擇心情,支持識別平靜、困惑、驚訝、憤怒、恐懼、愉快、悲傷 7 種),然後為你推送相符合的音樂。它的曲庫由「落網 」提供,致力於推薦這個時代裡最樸素、最有質感的聲音,音樂質量有保障。
附:還有一款叫mozik的app,類似於emo,通過自己選擇心情來播放音樂,頁面特別簡潔,可以作為情緒音樂電臺使用。
5.看見音樂:
特色:音樂基因、音樂人介紹頁、音樂雜誌
不足:有時會閃退(不知道是不是我手機的問題);主界面點擊右下角進入音樂播放界面,而音樂播放界面相同的位置處卻是歌曲功能選項,非得點右上角才能返回主界面(還不是左上角),而且不支持手勢操作,這點設計我覺得有點反人類
推薦指數:★★★★☆
最早接觸到看見音樂是在2014年,我偶然間聽到一首獨立音樂,然後尋根究底找到了這個網站,它第一眼給我的印象像是一個獨立卻很青澀的大男孩,裡面聚集了一群愛音樂的年輕人,他們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內容很簡單,卻總是屢屢給我驚喜。後來聽說它已經發展成了一家全新的音樂生態公司,擁有亞洲最大獨立音樂曲庫,還開創出很多產業,入駐了大量的獨立音樂人。
看見音樂
直到最近我無意中發現它家的app,恍惚中重拾起記憶中那個男孩的模樣,app長這樣,UI和過渡動畫還算比較出色:
基因電臺
音樂基因
音樂人和音樂志
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基因電臺、新歌首發和精選歌單三部分,可以單純作為無聊時隨機播放的播放器;後來加入了官方的音樂志、電臺和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音樂志,用戶在聽音樂的同時可以瀏覽音樂背後的故事,在聽覺體驗的同時體會到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不過,app的功能與官網http://www.kanjian.com/ 的條理性設計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初次打開時會覺得有些凌亂,因此需要一個從底層架構的大改觀。不過優點是與官網同步,音樂比較有保證。希望能看到像落網那樣簡約卻更加成熟的作品。
6.櫻桃音樂:
特色:萌系粉色主題(不知道設計師是不是個軟妹子),獨創的音樂寵物系統,清新的配圖和文字,全新的音樂相冊和電臺音樂彈幕,出色的UI和頁面切換動畫
不足:音樂寵物功能不夠完善,對我這種糙漢子來說只是一個噱頭,除了在聽歌的同時順便升級以外完全沒有卵用;電臺和音樂播放界面分離,收聽電臺退出後要重新進入當前播放的電臺才能關閉
推薦指數:★★★★★
音樂和電臺欄
《越界》音樂相冊欄
播放界面
寵物系統
在如今巨頭林立的音樂市場中,一個初創的音樂 App 要想框住一批屬於自己的用戶,通常要麼在內容上做得垂直一些,比如關注獨立音樂或者關注某一種流派的音樂;要麼就在基礎音樂內容之外,找到一個能持續和用戶產生關係的、足夠創新的點。櫻桃音樂的這個點就是音樂播放+寵物養成。它在音樂播放中加入了獨特的氣質,表現在清新的封面圖,文藝的歌單介紹文案和扁平化的UI設計;它的萌寵養成計劃表現在:通過聽音樂和完成特定的任務,可以讓寵物茁壯成長,受眾偏向於萌妹子。
作為一個算得上是顏值最出色的音樂播放器,櫻桃音樂的定位是希望比那幾個音樂巨頭更Cool,而比各類很垂直、很小眾的音樂應用更大眾化。我無法改變產品開發團隊的想法,只能由衷地希望它在以後的道路上,不淪為專注寵物裝飾的app,不忘一款音樂app的本心,成為顏值控和文藝青年的港灣吧。
7.餘音:
特色:內容和設計舒服乾淨,動畫切換美呆;濃濃的文藝風格,在聽歌的同時可以看到精彩的樂人歌曲創作過程和體驗(類似於落網的「文章」和看見音樂的「音樂志」)
不足:由於設計太過簡潔,功能鍵只有圖標而沒有文字,如果不在進入界面時進行指導,容易造成用戶使用不便的問題;播放邏輯有些問題,有時會陷於兩三首歌的死循環中;缺少夜間模式(由於界面全白,晚上會閃瞎眼)
推薦指數:★★★★★
餘音給我的第一感覺能夠用四個字概括:清爽精緻
圖標設計
獵樂
壹曲
往期獵樂
app整體由音和樂兩大部分組成,通過一個垂直翻轉動畫實現切換。音部分是「獵樂」(類似於落網的音樂期刊,已出到119期)的合集,只是與落網卡片式瀑布流外加底欄的複雜設計不同,餘音首頁是最新一期期刊,左右滑動可在不同期刊間切換。文字、圖片以及歌單部分排版得當,充分留白讓頁面保持簡潔,恰當的圖文比例以及文字配色,則讓它有印刷品的精緻感。
樂部分是樂人們代表作加上文藝文案介紹的合集,也是通過左右滑動查看往期推薦樂人和代表樂,尤其是扁平化的樂人語錄矩形框,極富美感。
另外餘音右上角還有壹曲、壹說、壹品三欄,壹曲為歌曲播放界面,壹說類似於落網的「活動」、壹品類似於改版前one的好物(另外在這兒提一下3.0版的one加入了音樂和電影專欄,從而由一個純文字的app搖身變為視聽讀大全,由於它的主打不是音樂,所以就不作為小眾音樂app推薦了)。
餘音真的是少有的能把內容和外觀都做的這麼棒的app了,是名副其實的「餘音繞梁,盡善靜美」,牆裂安利!(還有他的姊妹app 挖哇,大家自己去下載體驗好了)
8.落網:
特色:音樂期刊(現已推出到 vol.789 )、文案和封面
不足:暫無
推薦指數:★★★★★
期刊
單曲
分類
落網是一個極具個性化的國內外獨立音樂推薦網站,聚集了大量有夢想、執著愛音樂的獨立音樂人,已有十餘年歷史,它的app,是我使用最頻繁的一款小眾音樂應用,也算是我的「情緒音樂庫」。整體設計是極簡而又永不過時的黑白風格,分期刊、單曲、文章、活動和場所5欄。其中期刊是通過大量的人工試聽選薦的,以雜誌化的排版,將音樂與圖文整合在一起,讓眼睛和耳朵同時得到享受。它的每期內容一般具有相同的歌曲風格(比如朋克)和主題表述(比如生活),引言文藝而不失深刻,歌曲小眾卻特別好聽(可以收藏可以離線);單曲和文章是一些獨立音樂人和樂隊的創作,以較大篇幅的文字鑲嵌一些背景知識和文化詮釋創作的內容,有內容有深度,對於非音樂專業的人來說可以開拓視野;活動和場所是為你推薦附近的音樂會和音樂室。另外還有最近加進去的落網社區,裡面聚集了一群愛音樂愛詩歌的年輕人。
更新:落網5.0版UI進行了較大的改動,整體設計與後文提到的它家的另一款app emo類似,黑白風格不再,更加扁平化。它還將期刊、單曲、文章三部分合併為發現欄,在期刊的外面加上了標籤(利於直觀選擇),單曲和期刊封面也都進行了優化,比以前顯得更加精緻了。
總的來說,這個app符合我對小眾音樂軟體的基本要求,小眾卻不與世隔絕,新穎但有內容保證。
最後用落網的一段話來總結這麼多年堅持的目的:音樂是一種態度,不論是作者還是聆聽者,它流經心靈,縱然期待影響現實的力量是種奢望。如果剛巧有些聲音,會叫你記得一段往事,傷痛或是甜蜜,那記憶便有了厚厚的殼,恆久的,溫暖有如初生。
這篇小眾音樂app推薦既是給那些奔波在尋找一款適合自己的音樂軟體的音樂愛好者的參考,也是對自己一年多來的使用的一個總結。在寫作的不經意間,腦海中浮現的那些嬉笑怒罵,都化成了躍動的音符,進入自己的心田;從音樂裡面讀到的情緒起伏和頓挫,也是只有自己才會懂的故事。(本文來源:小眾站)
2016「音樂北京」博覽會已經啟動啦,想要參與的看這裡~~
2016"音樂北京「博覽會創新轉型,資源對接2016年10月28-30日·北京
藝人與推廣:音樂人價值發掘與商業推廣的實操案例藝人價值:發掘高品質音樂人及商業價值的經驗
推廣運營:解決推新人、新歌難等問題的方法
現場演出:盤點音樂行業趨勢,總結現場演出新實踐音樂平臺:資源整合後網際網路音樂公司的轉型視頻直播:音樂直播平臺擴大市場的新模式
在線音樂:在線平臺拓展新盈利渠道的實踐經驗
營銷與贊助:音樂營銷實踐操作,品牌贊助新趨勢
爆品解讀:讓音樂獲得最好營銷效果的10大案例
音樂營銷:用音樂內容做營銷打造爆品的實踐操作
品牌贊助:獲得品牌贊助,建立合作的方法
教育與娛樂:音樂在教育、娛樂等領域的新方向教育培訓:音樂教育的布局與市場開拓經驗
娛樂跨界:音樂與綜藝、影視、遊戲等的雙贏之路
科技與設備:科技、智能設備推動音樂產業的改變尖端科技:音頻製作、播放等軟體對音樂的促進
音樂設備:音響、樂器、燈光等硬體的發展趨勢
洽商交易區:高效對接各類音樂相關資源2016中國音樂產業指南:免費入冊宣傳
不限數量推廣:面向所有音樂產業相關機構、項目
上萬人士關注:推送全行業人士及音樂相關機構
報名加入2016「音樂北京」博覽會編輯「參展或參會或指南+姓名+公司名稱+職務+手機號」,
通過本公眾號回復,或添加微信小號185 1323 2270(阿道)回復
聯繫:185 1323 2270 010-6480 2007
道略音樂產業ID:miresearch專注音樂產業研究、監測音樂市場動態
微信/手機:185 1323 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