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衝動!在下手降噪「真無線」的索尼WF-1000XM3前先看看這些

2021-02-14 春卷

索尼音頻這次把國內多位媒體記者、KOL請到位於日本東京的大崎總部,就是為了正式向中國市場推出其旗艦真無線降噪耳機:索尼WF-1000XM3。各位應該已經在我今天白天的刷屏中了解到關於這款新品的部分信息。而今晚,我打算把全天得到的各種信息進行整合,並結合自己實際試聽感受和大家一起聊聊這款新品:

被索尼定位為「戰略性產品」、稱為「新代表作」的WF-1000XM3有兩個主打賣點,分別是:「真無線」「降噪」

索尼表示目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放眼全球市場,「真無線(TWS)」耳機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擁有超過50年音頻設計經驗的索尼顯然不會放棄掉這塊「蛋糕」。所以,為消費者推出優秀的真無線耳機產品一直是索尼音頻部門的奮鬥目標。而與真無線的熱門不同,眼下關於「降噪」的競爭則方興未艾——由於高性能降噪技術被少數廠商/品牌所壟斷,所以目前僅有索尼和少數品牌(你們懂的)在這個市場上展開競爭。不過,考慮到最近高通等公司也紛紛提出了包含降噪功能在內的真無線解決方案,這個市場的未來規模也會逐漸擴大。順便說一下,索尼放話:這次新品之所以沒有使用高通方案而採取自行研發的藍牙/降噪晶片,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其他公司方案的效果無法達到索尼要求」!

一、索尼WF-1000XM3的音質如何?


我們並沒有在索尼WF-1000XM3機身內找到apt-X和LDAC格式,這多少讓人有些失望。按照官方介紹,本機在「音樂質量優先」模式下傳輸格式為aac,在「連接穩定優先」模式下傳輸格式為sbc。雖然目前的藍牙5.0已經可以上到apt-X(LDAC數據量太大,還不現實),但索尼WF-1000XM3並沒有採用該格式。按照索尼所說,他們「並不拘泥於某一種格式」而是「根據消費者的選擇給出最合適的規格」(真會說活)。

由於機身內加入DSEE HX技術,理論上索尼能夠將被壓縮掉的數字音頻信號「還原」(其實更像是通過計算『填充』回去)以補償聽感。在我實際試聽時明顯覺得索尼WF-1000XM3的音質較上代產品有了進步,特別是中高頻聽起來有較為明顯的「潤色」。把它與我日常使用的WI-1000X(項圈)做對比,真無線的細節聽起來並不少,但人聲會出現更多的齒音和「晶化」現象——畢竟對手是用LDAC傳輸的啊!整體來看,WF-1000XM3的音質還是要低於WI-1000X(項圈)的水準,但兩者差異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大。索尼WF-1000XM3的確不算目前音質最頂尖的真無線耳塞,但如算「音質挺不錯」的那類應該並沒有異議;

二、它的降噪能力大約是什麼水準?


索尼WF-1000XM3的設計初衷就是在「真無線」的小巧體型裡實現類似WH-1000XM3(大耳包)的降噪能力。它採用的QN1e處理器就是從更大型的QN1演變過來的(主要變化是縮減體積,減少功耗)。通過目前最領先的FF/FB雙重噪聲傳感技術,實現了媲美大型耳機的降噪效果。在今天的試聽中,我不但在實驗室環境內(用音箱播放類似火車運行的低頻噪聲),而且還去了澀谷實地檢驗其降噪效果。目前聽來,索尼WF-1000XM3的降噪能力可與WI-1000X(項圈)的水平基本相當,雖然依舊弱於索尼最新一代大耳包,且與BOSE頂尖降噪水準也有差距,但整體效果依然可以用「優秀」來形容。它完全能有效隔絕車輛/飛機引擎的低頻持續轟鳴,而入耳式結構也能過濾掉部分的中高頻。所以,當在它與WI-1000X項圈放在一起時,考慮到真無線無可比擬的便攜性與舒適度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索尼WF-1000XM3——即使真無線的音質和降噪都要比項圈低一點;

三、真無線的延遲問題得到解決了嗎?


數據說索尼WF-1000XM3的聲音延遲時間只有前代的1/4。由於從原來的「主副耳機先後傳輸信號」改成了「廣播式」的「左右耳同時傳輸」,因此我並沒有發現索尼WF-1000XM3有明顯的延遲問題。至少在觀看視頻節目時,聲音和口型完全能夠對得上。我也玩了一些手機遊戲,但由於缺乏「吃雞」一類的射擊類遊戲,因此不太好說這縮減到1/4的延遲是否依然會對這類玩家產生影響?不過,老實說,硬核玩家們還是別考慮真無線了——你們應該直接弄個有線電競專用耳機才靠譜啊!

四、產品定位/外觀設計/續航能力等有什麼特色?


有媒體朋友提問索尼,為什麼1000X系列不是黑就是白(實際叫『鉑金銀』,類似米色)?索尼回答說該系列開發伊始就是針對較高端偏商務性質的人群設計,因此這個系列在色彩方面並沒有太大的發揮。如果想要色彩豔麗的產品,則可以選擇h.ear系列。

索尼WF-1000XM3的充電盒並沒有加入無線充電功能,體積也比一般充電盒略大,主要還是為了能夠滿足3次充電的電力需求。想一想索尼WF-1000XM3耳機本體在開啟降噪後還有6小時(如關閉降噪則延長到8小時)的續航,因此整套設備可以滿足整整24小時的長時間使用而無需充電。另外,本機通過Type-C口可達到「充電10分鐘,聽歌90分鐘」的效果——這個續航能力在同類產品中是極其出眾的!也正是因為此,索尼覺得暫時沒有必要為該產品加入無線充電功能了。

對了,索尼WF-1000XM3類似BOSE「鯊魚鰭」的固定耳翼結構,但由於耳塞採用高摩擦力的新材料製造,所以正確佩戴後一般快走是不用擔心脫落的。不過,它畢竟不是專業運動耳塞,所以並不適合在跑、跳等激烈運動時使用。其實我也一向反對在戶外運動時使用降噪耳塞——實在太危險了,大家還是選用開放式耳機或者韶音那種骨傳導設備吧!

五、你在今天試聽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問題?


1、如果選擇「音質優先」連接(aac),則手機與耳機之間不能有任何物理阻隔——否則即使只是將手機塞入褲袋內也會導致音樂傳輸斷斷續續。但如果選擇「穩定連接優先」(sbc)則就沒有這方面的狀況。我覺得在索尼WF-1000XM3的實際使用中,aac和sbc並沒有明顯的音質差異,所以大家還是選擇「穩定連接優先」比較穩妥;

2、有一些軟體控制方面的細節有待改善:比如目前不能在耳機上調節音量而只能用手機調大小;比如在「降噪」和「環境聲」這兩種模式之間還多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環境聲音控制關閉」;比如有媒體朋友反映觸控區靈敏度太高,可能會被意外動作甚至長發飄動導致誤觸等等...這些應該都屬於未來固件升級就能消除的問題;

3、坦率的說,我依然不太喜歡索尼隨身聽app裡的「自適應聲音控制」功能,覺得它很雞肋。索尼宣稱已經進一步改進算法能更精確的判斷用戶狀態(走路、乘車、站立、坐下等),但我依然會關閉掉這個喜歡「自作主張」的功能——是否啟用降噪、是否打開環境聲還是由我自己說了算吧,反正也就是輕觸一下左耳觸控區就能搞定的事情!

六、索尼WF-1000XM3目前是否值得買?


1、首先要明確你為什麼要買索尼WF-1000XM3?當然是因為它的「真無線」+「降噪」。所以,如果你並不覺得「大耳包」或「項圈」帶著礙事和悶熱,那麼你就沒有必要一定選擇這款真無線了。畢竟,那兩款產品在音質方面還是要比真無線更好一些的。同樣,如果你並不需要降噪功能,那市面上還有許多不帶降噪的「真無線」可供選擇——即使不算B&O、森海塞爾的那些高檔貨,就是一副蘋果的airpods也很好用啊!但是,請相信我,只要你擁有過一次真正的「降噪」體驗(無論是索尼還是BOSE),你就再也回不去了...

2、索尼WF-1000XM3是目前「真無線」耳機裡「降噪」做得最好的;索尼WF-1000XM3也是目前實現「高性能降噪」耳機裡唯一的「真無線」;


3、索尼中國是全球第一個正式發售WF-1000XM3的地區(7月5日開始預約,7月10日發貨),而即使日本本土也要等到13日才開始發售這款新品。在價格方面:國行售價1699元人民幣。對比一下它在美國230美元(不含稅)、在歐洲235歐元、在日本約28000日元(約合1770元人民幣)的售價... 毫無疑問,我強烈建議你一定要購買國行版本的WF-1000XM3!畢竟,耳機這種東西還算是相對的「易耗品」,即使從海外購買能便宜個一兩百塊的,這點差價還不如買個帶售後的國行更叫人放心啊!

從今天看到的實物角度來說,白色版本似乎要比黑色版本精緻一些(比如耳機合模線不明顯),但反過來黑色版本又會比白色的更耐髒。不過,我去索尼中國官網看了一眼,似乎目前首批白色索尼WF-1000XM3已經全部銷售完了(黑色還有一些存貨)?!

此外,我今天在專訪環節中向索尼「吐槽」說1000X降噪系列的名字很不好記:熟悉索尼命名規則的人或許知道「WF是真無線、WI是項圈、WH是大耳包」,然後除了1000X這個名字外還有「M+數字」來表現產品代數...但對一般大眾而言還是蘋果產品的命名方式更加簡單明了。索尼反饋說他們內部其實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了,但由於命名時間已久所謂「木已成舟」...那麼,未來是否會考慮繼續用產品型號+「暱稱」(比如『降噪豆』)之類的方法來方便大家的記憶呢?

文章最後,索尼方面也表示非常感謝媒體用圖文和視頻向大家介紹新品,但類似「降噪效果究竟有多強?」、「觸控操作是否方便?」、「配對真的有那麼難嗎?」等等特性光靠網頁還是很難給讀者直觀的感受。因此,他們懇請媒體幫忙呼籲大家都去索尼的各家門店親身體驗一下新品的各種「黑科技」。他們對此頗有信心:只要用戶能到現場親自體驗過新品,那就一定會被WF-1000XM3洗腦(大霧)深深吸引。等到了那個時候,自然就是「何以解憂?唯有買買買」了。(笑)

相關焦點

  • 索尼WF-1000XM3初體驗:能降噪的對手不是真無線,是真無線的降噪不如我
    可能這款產品的受眾為商務男士更多一些,WF-1000XM3目前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儘管邊角做了圓潤處理,但還是能透露出硬朗的氣息。另外由於沒有鯊魚鰭結構的支撐,它也不適合跑跳,千萬別把它當運動耳機來使用。
  • 索尼WF-1000XM3真無線降噪耳機評測:細分領域的新標杆
    ——WF-1000XM3真無線降噪耳機。  從產品角度來看,索尼以「降噪豆」為先鋒開闢了真無線降噪耳機這個細分的新領域。其性能指標上幾乎將自家前兩代S-Master甩開一條街(部分參數超越4倍),集成了DAC和耳放模塊,並保留了SENSE ENGINE 智能聆聽技術,而這一次WF-1000XM3的QN1e在集成了前者絕大部分性能之餘,也因真無線自身的限制,在功耗部分進行了深度優化,簡單點理解,QN1e是QN1的低功耗縮小版。
  • 真無線藍牙耳機霸主之爭 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怎麼選
    在初代降噪豆耳機翻車後,臥薪嘗膽的索尼暌違兩年,終於推出了降噪豆的第二代產品WF-1000XM3,瞬間成為了眾多真無線藍牙耳機愛好者的新寵。索尼WF-1000XM3擁有索尼一貫以來優秀的工業設計外觀,改進了前代產品糟糕的連接性與同步性,大大提升了續航時間,最為關鍵的是,它擁有著同類產品不曾具備的,最強悍的降噪性能,一時間風頭無兩,大有把蘋果AirPods踩在腳下的氣概。
  • 真無線藍牙耳機霸主之爭: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怎麼選?
    在初代降噪豆耳機翻車後,臥薪嘗膽的索尼暌違兩年,終於推出了降噪豆的第二代產品WF-1000XM3,瞬間成為了眾多真無線藍牙耳機愛好者的新寵。索尼WF-1000XM3擁有索尼一貫以來優秀的工業設計外觀,改進了前代產品糟糕的連接性與同步性,大大提升了續航時間,最為關鍵的是,它擁有著同類產品不曾具備的,最強悍的降噪性能,一時間風頭無兩,大有把蘋果AirPods踩在腳下的氣概。
  • 索尼WF-1000XM3耳機評測:這才是真無線+主動降噪的完美結合
    雖然近兩年真無線耳機已經全面爆發,但即便在今天,能夠同時具備主動降噪和真無線功能的耳機依舊是少數,可見這樣的產品確實考驗廠商的技術實力
  • 索尼WF-1000XM3,真無線+降噪實力很「大法」
    在這之中,索尼WF-1000XM3可以說是承載了不少用戶對於真無線降噪耳機的期許。在外觀上,索尼WF-1000XM3的外包裝依舊走的是索尼一貫的簡約大氣風格,耳機的重要亮點基本都可以在包裝盒上一覽無餘。比如外觀上圓形的觸摸按鍵、金色的索尼logo等,以及功能方面的HD降噪處理器QN1e、雙噪聲傳感器技術等。
  • 真香體驗!上班族實測索尼WF-1000XM4真無線降噪耳機
    作為音頻行業的傳統大廠,無線降噪領域的領導者和佼佼者,索尼最近發布了重磅新品WF-1000XM4真無線降噪耳機,依舊是憑藉自家特有的一攬子黑科技加持
  • 英媒五星推薦:索尼WF-1000XM3,引領主動降噪標準
    *本文譯自英國科技媒體Pocket-lint 2019年7月22日的報導——五星推薦:索尼WF-1000XM3——引領主動降噪標準的真無線入耳式耳機雖然搭載自適應降噪(ANC)技術的真無線耳機並非索尼一家獨有,但騷尼竟將頭戴式級別的強大的主動降噪,
  • 真無線終於擁有強降噪,索尼 WF-1000XM3 耳機詳細評測
    時隔兩年,2019 年 7 月 5 日,索尼正式發布了新一代真無線降噪耳機 WF-1000XM3。 降噪和音質兼具,是的,這才是我想要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是迄今為止,我佩戴過最舒適的索尼真無線耳機。 作為真無線耳機,索尼 WF-1000XM3 也是由兩顆「豆子」和一個收納盒組成。耳機最初被放置在收納盒之外,初次上手前還是需要將耳機放到盒子裡面進行充電。
  • 拆解報告:Sony索尼WF-1000X「降噪豆」真無線降噪耳機
    微笑的姨夫推出了Sony WF-1000X真無線降噪耳機,它在常規TWS耳機的基礎上多了降噪功能,並且還是「真無線 外觀」。下面我愛音頻網帶領大家來拆解這款真無線降噪耳機,看看它如何在小巧的機身裡塞入最多的功能。一、Sony索尼WF-1000X「降噪豆」開箱
  • 索尼 WF-1000XM4 體驗:媲美頭戴式,真無線降噪耳機最強戰力?
    時隔 2 年,索尼正式推出了旗下的第三代真無線降噪耳機——WF-1000XM4,可以說 2 年似乎成為了索尼 1000X 系列降噪耳機的固定更新周期,頭戴式的索尼 WH-1000XM4 也是在上代機型發布兩年之後發布,這兩條產品線有一年的時間差,很好的平均了熱度,索尼這個算盤確實打得精。
  • 索尼WF-1000XM3評測:TWS耳機感受強降噪與零延遲
    這次的WF-1000XM3最大的賣點就是全新的降噪技術,它搭載了索尼WH-1000XM3頭戴式耳機的處理晶片QN1的簡配版QN1e,體積上更適合真無線耳機產品。而其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期間無論是進地鐵站前的人流巨大,還是地鐵中的幹擾信號頻發,耳機都沒有受到其影響。在筆者帶著耳機玩遊戲的過程中,也幾乎沒有感覺到延遲。
  • 索尼WF-1000XM4深度評測:超強主動降噪+好音質,降噪豆名不虛傳
    而說到耳機的音質,即便是不懂耳機的人,聽到索尼,也會稱讚一聲索尼大法好。毋庸置疑,索尼在音頻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旗下熱銷的耳機單品,當屬索尼WF-1000XM4真無線降噪耳機。作為索尼WF-1000XM3的老用戶,我還是第一次接觸這款耳機。下面,就從一個新人的角度,分享一下這款耳機的使用體驗!外觀 | 何謂旗艦?
  • 質量評測索尼wf-sp800n和wf-1000xm3哪個好?入手區別大嗎?用戶反饋很差?
    質量評測索尼wf-sp800n和wf-1000xm3哪個好?入手區別大嗎?用戶反饋很差?有眼緣是初戀,有耳緣才是婚戀!
  • 橫評真無線巨頭:索尼WF-1000XM3對BOSE SoundSoport Free
    無線耳機領域上自然避不開索尼和BOSE,兩家在該領域起步相對更早一些,技術也更加成熟 —— 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兩款我比較喜歡的耳機索尼WF-1000XM3和BOSE Soundsport Free。最初的感受是……兩款產品名字都長過俄羅斯人。
  • 音質/降噪均衡之選 索尼TWS耳機Sony WF-1000XM3體驗
    TWS真無線耳機市場有多火爆,相信不用我們多說,大家也是非常清楚的。近兩年我們看到眾多廠商已經推出了大批量的TWS耳機,其中有的是專業音頻廠在擴展產品線覆蓋,也有的是手機廠商順勢而為推出的自家手機周邊配件,體驗不一而足。
  • 論降噪,AirPods Pro不夠看!索尼WF-1000XM3體驗評測
    即使是你沒用過降噪耳機,你也肯定聽過索尼的WF-1000X,它的出現,可謂是開啟了無線藍牙耳機降噪功能的大門,以至於後來包括蘋果在內的很多廠商都開始在無線藍牙降噪耳機上試水。前段時間,我也剛好入手了索尼WF-1000XM3無線降噪耳機,那它的表現究竟有沒有達到它的口碑展現的實力呢?外觀及操控先來說說我們對於一款產品的第一印象-外觀設計。
  • 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 降噪出色從此和噪聲說拜拜
    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 降噪出色從此和噪聲說拜拜 2020年09月24日 10:39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地鐵是當代年輕人的
  • 索尼WF1000XM3真無線耳機測評
    而索尼WF-1000XM3則又是目前所有真無線耳機中「最亮的那顆星」。最近也有無數網友問我這款耳機的實際表現到底如何。本期測評為大家帶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本次測評的耳機由我個人自費購買。其實但從頻響曲線這點去評價,這款耳機的表現就比我之前測評過的最近幾年索尼新推出的所有耳機都要好。雖然這是一款無線耳機,藍牙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引起音質的損失,但至少可以從頻響曲線預見索尼今年最新推出的這款真無線耳機的聲音一定不會很差。由於藍牙耳機的特殊性,所以暫不以THD為衡量非線性失真的主要標準,耳機主觀感知失真的評價以主觀為準。
  • 颶風資訊 | 索尼新款降噪豆——降噪、無線兩不誤
    文章圖片與部分內容來自:the Verge 和 Sony官網索尼首款真無線降噪耳機WF-1000X在2017年上市時並沒有在競爭中脫穎而出